?

行為主義之父的跌宕人生

2015-06-19 12:49李歐
科學家 2015年5期
關鍵詞:華生行為主義小白鼠

李歐

他21歲就拿到碩士學位,之后又獲得芝加哥大學第一個心理學博士學位;

他開創了心理學三大流派之一的行為主義,成為任何一本心理學教科書都不能跳過的一章;

他出生貧寒,年紀輕輕就當上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但在他事業如日中天時,卻因一樁丑聞被自己所熱愛的事業驅逐。之后又轉戰商業,成為廣告圈中的一匹黑馬。30年后,他又重獲美國心理學界的諒解,并得到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代表最高榮譽的金質獎章。

他是歷史上僅次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學家,他同時又是一名腰纏萬貫的企業家。

他就是約翰·華生(John Watson)——20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之一。

教會家庭中長大的壞孩子

1878年1月9日,華生出生在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州的鄉村。華生在家里面的六個孩子中排行第四。他的母親是浸禮會的教徒,作為教徒,她恪守教義,嚴禁孩子們抽煙、喝酒,就連美國人最愛的party也不允許舉辦。自打華生出生后,他的生活就被貼上了教會的標簽。甚至連他的名字——約翰——也是母親在聽從一位牧師的建議后給他起的。華生的母親希望兒子以后能像“施洗約翰”一樣,成為一名優秀的牧師??墒屡c愿違,母親越是用教義來約束華生,華生就越是討厭宗教,以至于華生后來曾公開表態他厭惡任何的宗教形式。

華生有一個嚴母,但沒有慈父。華生的父親游手好閑,愛喝酒卻不愛干活,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在華生13歲的時候拋家棄子,跟著兩個印第安女人跑了。這件事給華生帶來了巨大影響,也成為他一生都沒有解開的心結。在失去父愛后,華生變得叛逆起來,他反抗母親和老師的約束,以打架斗毆作為生活的樂趣。為了讓華生換一個環境,也是為了讓他見見世面,母親決定舉家從偏遠的鄉村搬到小城格林威爾去。

初到格林威爾,華生就因為惹事先后被關進警察局兩次。有一次是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華生用美國南部一種常見的方式——挑選出一個黑人,然后將他痛打一頓——自我消遣,之后警察以斗毆將其逮捕。另一次則是在格林威爾邊界內非法攜帶槍支。中學時代的華生,就是這樣一個身上被打上“叛逆”“墮落”“暴力”標簽的孩子。

福爾曼大學,人生路上的轉折

兩次被逮捕的經歷讓16歲的華生開始反思,他想改變這種如生活在泥潭中的現狀??赡苁撬匆娙諠u破敗的家庭需要一個人支撐起來,日夜操勞的母親也需要有人扶助;也可能是華生意識到,再這么“壞”,總有一天他會變得和他父親一樣失敗??墒巧頍o所長的華生該如何改變現狀呢?他意識到要成功就必須上大學,就像他在多年后回憶得那樣,“那時后我才意識到,除非我真的上了一所大學,不然我將在學術上一事無成?!笨墒窍袢A生這樣的壞孩子,哪家大學愿意收?華生自己也這么認為,但他知道如何毛遂自薦。他找到了福爾曼(Furman University)大學的校長,說服他自己已經立志成為一名研究學者。最終,福爾曼大學收下了這個日后將改變整個心理學面貌的學生。

華生在進入大學后,并不能很好地適應學習生活。一方面是他在學習上有些吃力,另一方面來自同學的嘲笑,他們認為華生是一個孤僻、懶惰、叛逆的人。不過,他有勇氣在第二年選修哲學,并認識了帶他接觸心理學的導師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教授。從此,華生就和心理學結下不解情緣。摩爾是一位脾氣古怪卻學識淵博的老師,他對華生產生了重要影響。華生跟著摩爾學習了第一門心理學課程。正是在摩爾的課上,華生認識了馮特、巴甫洛夫等一批心理學家,還讀到了詹姆斯的名著《心理學原理》,并接受了心理學方法的系統訓練。這些為華生日后成為一名優秀的心理學家打下了基礎。

1899年,年僅21歲的華生從戈爾曼大學畢業,獲得了文科碩士學位。他希望能繼續攻讀博士,不湊巧的是,此時母親重病不想讓兒子離去。于是華生在家附近的一所僅有一間教室的學校謀了一個教師的職位。他靠著每月25美元的報酬贍養母親,直到1900年7月母親病逝,隨后他離開格林威爾,想要去追尋自己的夢想、實現人生價值。

美國心理學的新星從此升起

1900年8月,22歲的華生來到了芝加哥大學,如愿以償地成為了一名博士生。值得一提的是,華生在這里曾跟著約翰·杜威(John Dewey)學習過一段時間的哲學。但他并不理解杜威和他的哲學,多年后當他再次談到杜威時,他說道,“我從來不知道他在講什么,遺憾的是,我現在仍然不知道?!?/p>

華生的博士生導師是芝加哥大學心理系主任詹姆斯·安吉爾(James Angell),也是后來的美國心理學會主席。安吉爾將華生領入了心理學的大門,并向他系統地傳授了心理學知識??梢赃@么說,華生日后在心理學上的成功一半要歸功于安吉爾。就像華生自己說得那樣,“我一入校,就立刻感到我的選擇是正確的。安吉爾先生知識淵博、思維敏捷、語言流暢,立刻就把我吸引到了心理學上?!痹谥ゼ痈绱髮W,華生不僅學習了心理學,他還兼修了哲學、神經學和生理學。

1903年,25歲的華生不僅成為芝加哥大學最年輕的博士,還獲得了這所大學第一個心理學博士學位。畢業之后,華生在芝加哥大學又工作了5年,先是作為安吉爾的助手,之后又獲得了一份心理學助教的職位。在芝加哥大學工作期間,華生進行了大量的動物行為實驗,他發現動物的學習并不像原先科學家們認為的那樣是一種在大腦內部發生的過程,而是一種借助于肌肉運動知覺實現的外部過程。通過這一系列的動物實驗,華生不僅成為全美知名人物,他還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行為主義觀點。

5年后,也就是1908年,華生出任約翰·霍布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心理學系主任,并于同年擔任美國心理學會重要期刊《心理學評論》(Psychological Review)的主編。這時,華生已經有了足夠的積累和自由可以將他的心理學思想付諸于現實,同時約翰·霍布金斯大學也為他提供了優越的物質條件。華生已經有創建行為學派的雄心,他認為行為主義者眼中的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為,把行為與意識完全對立起來。在研究方法上,他主張拋棄內省法而改用客觀的實驗方法。

為了宣傳行為主義,華生在耶魯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進行了一系列演講。其中最重要的是1912年2月在哥倫比亞大學的演講,正是在這場熱情洋溢的演講中,華生報告了他那篇著名的行為主義宣言《行為主義者眼中的心理學》(Psychology as the Behaviorist Views It)。1年后,華生在期刊《心理學評論》上發表了這篇文章,他明確指出“就行為主義者的觀點來看,心理學是自然科學的純客觀的實驗性分支學科;他的理論目標在于預測和控制行為?!边@標志著行為主義誕生了。

華生的學術生涯從此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他在眾多支持者的簇擁下著書立說,逐漸架構起行為主義龐大的理論框架。他的聲譽隨著行為主義思想在全球擴散而與日俱增。1915年,年僅37歲的華生當選美國心理學會主席。至此,這個從南加利福尼亞州鄉村走出來的壞孩子,成為了美國心理學界最炙手可熱的人物。

恐懼的小艾爾伯特

“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和我可用以培養他們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證隨機選出任何一個,不問他的才能、傾向、本領和他父母的職業及種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訓練成為我所選定的任何類型的特殊人物如醫生、律師、藝術家、大商人或甚至乞丐、小偷。我承認這超出了事實,但持相反觀點的人卻錯誤了數千年?!?/p>

華生這段赫赫有名的話,反映了他環境決定論的思想。他認為兒童的行為除少數簡單的反射外,完全是由外界環境塑造的。甚至連情緒這種純粹的主觀體驗也是由外在的條件反射形成的。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到華生那項蜚聲科學界的實驗。

這項實驗被如今的大多數人稱為“小艾爾伯特恐懼實驗”。實驗對象是一個名叫艾爾伯特(Albert)的11個月大的孤兒,在實驗前艾爾伯特已經和一只小白鼠建立了良好的友誼。之后如果小白鼠出現,艾爾伯特便會伸手想要去摸它,此時,華生在后面用錘子敲響一根1米長的鐵棒,發出哐當的一聲。突如其來的響聲讓艾爾伯特十分驚恐,這一過程重復3次后,艾爾伯特出現了輕微的嗚咽聲。過了一周,又重復相同的過程。在總共7次小白鼠和響聲同時出現后,當艾爾伯特再次看見小白鼠時,他嗷嗷大哭起來,迅速逃離小白鼠,其恐懼程度華生在論文中有過詳盡描寫,“幾乎同時,他一下子轉向左邊,撲倒在地,在地板上匍匐前行,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差不多爬到墊子邊上時,才讓大人趕上?!痹诮酉聛淼膶嶒炛?,不僅呈現小白鼠會讓艾爾伯特恐懼,呈現兔子、狗、皮衣、棉花甚至圣誕老人的白胡子他都會哇哇大哭。這說明艾爾伯特對小白鼠的恐懼已經泛化到一切帶毛的東西上面。這個實驗證明形成恐懼只需要一周時間,這有力地支持了華生的行為主義理論。

小艾爾伯特實驗在為華生收獲巨大成功的同時,也招致批評。批評聲集中在實驗倫理上,這項實驗將小艾爾伯特置于巨大的恐懼感中,實際上當他離開實驗室后并沒有消除恐懼。華生在論文中也承認了這種外界環境引起的情緒可以伴隨人的一生。想想看,這次實驗經歷將為艾爾伯特以后的生活帶來多少麻煩。

但不管怎樣,這些都不妨礙華生在小艾爾伯特實驗后走上學術巔峰??墒?,也正是這個實驗,在不久之后葬送了他所擁有的一切。

被心理學驅逐,卻在廣告業上重獲新生

說小艾爾伯特實驗毀了華生,并不是因為他讓艾爾伯特害怕了,而是華生讓他老婆也害怕了,因為這個實驗的助手雷諾·羅莎莉(Rayner Rosalee)在日后成為了他的情人。

在華生和羅莎莉墜入愛河后,約翰·霍布金斯大學所在地的巴爾迪莫風言四起。華生的老婆在聽到這些風言風語后,決定調查清楚事情的原委。她不僅在華生的口袋里翻到了羅莎莉寫給華生的情書,還有一次她去羅莎莉家中做客,并佯裝頭痛想要去房間休息,一進房間她就鎖上了門到處搜尋情書,很快她就找到了華生寫的14封情書。華生的老婆強壓怒火,回家后她還試圖說服華生回心轉意,可是華生拒絕了她。

1920年末,華生的一封情書被送到了約翰·霍布金斯大學校長的手中。由于社會無法容忍這種不道德行為,華生不出意外的被解除了一切職務,盡管他是當時美國最紅的心理學家。在丟了工作后,華生的老婆也帶著所有財產和他離婚了。這位曾經的美國心理學會主席,就這樣變得一無所有。在他正式離婚10天后,華生和羅莎莉結婚了。出于拮據,他們只舉辦了一個小規模的婚禮。所有的心理學家,包括華生最好的朋友都沒有發來賀電,更沒有參加他們的婚禮。華生以這種悲劇的方式結束了他紅極一時的學術生涯,從一個引領心理學潮流的教授,淪為了一個被心理學界驅逐的流浪漢。

走投無路的華生在幾位朋友的鼎力相助和熱心推薦下,于1921年投職于智威湯姆遜(J.W. Thompson)廣告公司。他做好了一切準備,打算在這個陌生的領域里大展手腳,并宣稱自己要做一個“真誠、善良的雇傭廣告人”。就像20多年前,在他入學福爾曼前立志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學者一樣,這一次他成為一名優秀的廣告人的愿望也實現了。

華生試圖將心理學融入他的廣告工作中。他發現當人們不知道自己抽的是什么品牌的香煙時,他們很少能辨別出不同品牌香煙之間的差別。這讓華生開始研究品牌忠誠這一當今廣告界仍在沿用的概念。他認為在消費中,人們不只是購買產品本身,還是在購買產品的品牌價值。因此,與產品品牌密切相關的情感、價值觀對產品的銷售至關重要。華生還主動請求到商場做一名柜員,這樣他就可以研究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他通過觀察發現,在排隊等待付款的消費者,會隨手買一些收銀臺附近原本沒準備買的東西。而在超市收銀臺旁邊擺滿了糖果等小商品,就是應用了華生的理論。此外,為了推銷麥斯威爾咖啡,華生掀起了一場“咖啡休息”運動,使“咖啡休息”成為了美國辦公室、工廠、家庭中的習慣。

正是憑借著自己的心理學知識以及辛勤的工作,1924年華生成為了智威湯姆遜廣告公司(今天的湯姆遜公司是美國最大、世界第二大廣告公司,世界500強企業)的副總裁,獲得每年7萬美元的報酬。華生因此躋身最有錢的心理學家行列。此后,他一直在廣告業工作直到67歲退休。

1958年9月25日,華生在紐約市溘然長逝,享年80歲。華生始終覺得自己是一個被心理學拋棄的人,他在逝世前將自己多年的信件、筆記和書稿等送入壁爐中焚毀。

事實上,在一年前,他已經得到了美國心理學界的諒解。華生離開約翰·霍布金斯大學以后,幾乎與所有的學術團體斷絕了關系,但美國心理學會仍在1957年授予了他一枚最高榮譽的金質獎章,以表彰他對心理學的突出貢獻。

“至約翰·華生先生,華生的工作已成為現代心理學形式與內容的重要決定因素之一。他發動了心理學思想的一場革命,他的論著已成為富有成果的,開創未來的研究路線的出發點?!?/p>

年近八旬的華生老人,面對已經遠離多年的心理學重新授予他這份遲到的榮譽時,該作何感想?40年的學術流浪讓他近鄉情怯,他不敢面對曾經的朋友和同事們,最后由他的兒子代為出席。

猜你喜歡
華生行為主義小白鼠
刑法行為人主義的辨析及其價值
十只快樂的小白鼠
十只快樂的小白鼠
小白鼠觀察記
機靈的小白鼠
“各取所需”:三種SLA理論結合視角下的二語教學
聰明人
《福爾摩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