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2015-06-25 01:11朱孝靜劉偉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15年24期
關鍵詞:經費支出透明度財務預算

朱孝靜 劉偉

摘要:隨著我國三公經費逐漸公開,社會大眾對事業單位經費支出問題越來越關注,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在全民監督的情況下,應加強財務預決算、內部核算等財務工作的執行力度。文章介紹了我國三公經費的公開現狀,提出了三公經費公開及其公開形勢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完善對策。

關鍵詞:事業單位;三公經費;財務管理;經費支出;財務預決算;內部核算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F810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23-0177-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3.089

1 三公經費公開現狀

三公經費是指中央財政依據相關規定,向中央部門及所屬單位進行財政撥款,用于因公出國(境)、公務接待、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等經費支出。中央政府于2011年首次公開三公經費,中央不斷加大對三公經費的監管力度,深化預算管理改革,2013年中央政府出臺落實“八項規定”,厲行勤儉節約、嚴厲反對鋪張浪費,近年來中央的三公經費逐年下降。公車消費占三公經費的比例最大,提高了事業單位三公經費支出的透明度,規范了事業單位管理機制的運行。地方政府也響應中央號召,陸續公開三公經費預算,但2014年部分地方政府三公經費并未大幅度下降,三公經費預算較為寬松,關于規模更大的行政經費預算支出可能造成隱形浪費。隨著三公經費公開形勢的不斷深入,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面臨新的啟示和挑戰。

2 三公經費公開存在的問題

2.1 三公經費公開透明度不高

我國事業單位三公經費雖然已經向社會媒介和群眾公開,但三公經費公開的透明度不高,所呈現的只是一個簡單的數據總計結果,缺少相關信息的解釋和說明,沒有具體列出三公經費的明細支出項目,信息具體化、細致化的公開力度還不足,使得社會大眾無法了解事業單位三公經費支出存在的問題,阻礙了財務管理工作的運行效率。

2.2 數據可比性較差

從近幾年事業單位三公經費公開的情況來看,缺乏統一的歸類和發布口徑,無法進行有效的比較分析,主要是因為我國事業單位所處的行業領域不同,三公經費各項明細支出的會計賬戶和科目都存在不同的差異,區分標準不統一,不同事業單位的數據信息可比性較差,已公開的數據信息顯得相對雜亂、模糊,使得三公經費公開的經濟意義無法到達理想的目標。

2.3 問責制度不完善

三公經費必須及時、完整地向社會公開披露,但一些事業單位故意推遲、延遲三公經費公開期限,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信息披露,有的甚至不進行三公經費公開處理。同時事業單位都會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適合公開的信息,為了不影響事業單位的形象,部分財務人員會巧妙地將這部分經費資產劃分到其他支出里去,如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或行政成本,影響了三公經費信息披露的完整性,針對這些問題都沒有追究個人責任,處罰力度不足,問責制度不健全。

3 三公經費公開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3.1 財務管理意識薄弱

對于不具備盈利性目的的事業單位來說,財務人員對于三公經費公開的財務管理意識比較薄弱,對三公經費公開的執行力度較弱,對三公經費相關數據的會計處理不是很準確,而是按照以往的經驗進行數據統計,降低了三公經費信息公開的透明度和準確性。同時事業單位財務等相關人員缺乏相互競爭的壓力,自身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提高速度較慢,不重視財務管理制度的落實和完善,從而降低了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

3.2 財務預算制度不完善

部分事業單位沒有正確認識到三公經費財務預算編制的重要性,缺乏科學、規范、嚴謹的財務預算制度。事業單位的財務預算編制是由上一年度基數和本年浮動金額之和的“基數法”編制的,一些項目的經費支出不一定上年和本年都發生,這種預算編制方法與實際支出項目不匹配,缺乏一定的科學性。財務預算在執行的過程中時常與預算編制相脫節,三公經費支出隨意性較大,使用范圍模糊、不明確,極易掩藏其真實的支出情況,造成超支浪費現象。

3.3 財務監督體系不完善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還不完善,沒有根據三公經費的監管和執行情況及時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存在主管隨意性執行的情況,三公經費會計科目設置歸類不合理,內部審計人員沒有執行嚴格的審計工作,出具審計報告的真實性有待考察,監督責任不明確,缺乏有效的問責機制和處罰規定。事業單位的外部監督也十分困難,事業單位三公經費公開近些年才開始執行,公開制度還不成熟,部分事業單位三公經費支出較高,害怕損壞自身利益,公開的數據信息透明度較差,專業術語較多,社會爭議較大,受政權限制,整體財務監督體系還需不斷完善。

4 三公經費公開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完善對策

4.1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要想三公經費公開政策順利進行,事業單位財務人員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從思想上提高認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注重三公經費預算管理,增強自我管控意識。其次財務人員要加強專業知識和技能學習,定期組織三公經費公開的財務管理知識交流講座,學習國內外成熟的先進案例,提高整體職業素養。最后加強財務人員與其他落實三公經費公開政策相關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能力,使賬務處理更加及時、準確。

4.2 完善財務預算制度

完善財務預算制度是降低三公經費支出的前提條件,財務人員應采用零基預算模式,科學合理地分析、預測未來各項經濟活動所需的預算資金,建立公開、完整、透明的預算體系,細化預算審批程序和科目,明確三公經費的支出金額和標準。在預算執行的過程中嚴格控制三公經費的收支計劃,各級監管人員要對其實行全程跟蹤,明確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不得挪用他處或轉嫁相關費用,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降低財務風險,強化預算的約束力,降低事業單位行政成本。

4.3 完善財務監督體系

對事業單位三公經費公開形勢下財務管理的監督應實行內部與外部共同監管的管理體系。加強內部控制,建立相關崗位相互牽制的監督制度,做好事前預算、事中監管、事后審計的管理模式,強化經濟責任審計,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實行績效考核制度,建立三公經費問責機制,支出控制責任細化到具體人員,并將政績考核結果與獎懲掛鉤,增強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競爭能力。同時加強政府、社會媒介、群眾等外界監督力度,調動銀行、證券金融機構的監督職責,對事業單位公款情況進行監管,提高三公經費公開的透明度。

4.4 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

事業單位應加強國有資產的管理,嚴格控制三公經費的支出,建立資產明細臺賬,完善清產核資和產權登記管理,定期進行清查盤點,做好監督管理工作,全面掌握國有資產占有及使用狀況,嚴禁公款私用、貪污舞弊的現象發生。對公車、大型精密設備等固定資產的報廢和轉讓由相關職能部門鑒定后執行領導集體研究后處理,處置國有資產時,嚴格按報批程序執行,確保國有資產的安全和完整。

5 結語

在中央政府整肅黨風的背景下,三公經費支出逐漸減少,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工作公開的透明度不斷提升,有利于社會大眾參與政府監督,確保在三公經費公開的條件下財務管理工作順利進行,促進事業單位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彭光倫.“三公經費”財務管理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內蒙古教育,2013,(9).

[2] 杜娟.三公經費公開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要求[J].現代商業,2014,(8).

[3] 吳君.行政主管單位如何加強“三公”經費的管理[J].商業經濟,2014,(10).

作者簡介:朱孝靜(1983-),女,山東濟南人,供職于濟南黃河河務局歷城黃河河務局,碩士;劉偉(1983-),男,山東濟南人,供職于山東省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

(責任編輯:王 波)endprint

猜你喜歡
經費支出透明度財務預算
中國基礎教育生均經費支出的公平性研究
——基于Gini 系數和Theil 指數的測算
加強中職學校財務預算管理的探討
中國FTA中的透明度原則
論高校經費支出績效評價的工具理性
中央“三公”經費5年減35.9億
股權結構與信息透明度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