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農村建設中的縣級廣播電視新聞宣傳

2015-07-01 10:49方維林
科技傳播 2015年8期
關鍵詞:新聞宣傳廣播電視廣播

方維林

晉寧縣廣播電視臺,云南晉寧 650600

因縣級廣播電視臺直接面向農村基層,在新農村建設中,縣級廣播電視臺應該做貫徹“三貼近”原則的楷模,發揮自身具有的訊號的封閉性、距離的貼近性和運作的靈活性等特點,旗幟鮮明、一路領先地貫徹“三貼近”原則,精辦節目、欄目,把縣級廣播電視臺真正辦成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成為基層干部群眾可親可近、知寒知暖、值得信賴的知心朋友。

1 縣級廣播電視新聞宣傳工作的現狀

縣級廣播電視臺就在農民群眾的“家門口”,身處農民群眾之中,與農村群眾朝夕相處,在整個輿論宣傳中具有與基層干部群眾“面對面”交流的近距離優勢,理應成為扎根農村土壤、汲取農民文化、面向農業、深入農村、服務農民,特色鮮明的基層媒體。因為,這直接關系到縣級廣播電視臺“上情下達、下情上報”職能的有效發揮。關系到“喉舌”功能和“橋梁”、“紐帶”作用體現,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還關系到黨和政府在基層人民群眾中的形象,潤物無聲地影響著干群關系。

然而,毋庸諱言的是,目前許多基層的干部群眾對家鄉“自己的電視臺”的關注越來越少,不愛聽、不愛看、甚至反感縣級廣播電視新聞的人越來越多。究其原因,那就是在縣級廣播電視新聞宣傳中普遍存在著一批與“三貼近”原則背道而馳的新聞,空洞、枯燥、教條、呆板,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歸納起來講,縣級廣播電視新聞宣傳中“四多”和“四少”的現象較為突出,嚴重地影響著新聞輿論的引導水平。

“四多”可以概括為:會議多、口號多、套話多、領導鏡頭多?!八纳佟狈从车氖牵喝罕婈P心的事件少、鮮活的事物少、優秀的作品少、尋常百姓的鏡頭少。不論是“四多”還是“四少”,其實質就是縣級廣播電視新聞宣傳工作距“三貼近”原則的要求還有相當大的距離,讓大量鮮活的、最能反映基層生產、生活的新聞與采編人員失之交臂。

2 縣級廣播電視臺應當做貫徹“三貼近”原則的先鋒

新農村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持,需要上下一心、步調一致、持之以恒地為之努力奮斗。就基層廣播電視行業而言,如何以新標準、新面貌、新風格、新水平、新作品出現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用影像記錄新農業、新農村、新農民發生的每一個新變化,成為了當務之急。

筆者認為,針對縣級廣播電視新聞宣傳中存在的不足,縣級臺應該從這么幾個方面來改進新聞宣傳工作,提高輿論引導的水平和質量。

一方面要切實改進報道內容和報道方式。

從現有的情況看,觀眾不愛聽、不愛看縣級廣播電視臺新聞的原因,就在于一些采編人員只會停留在枯燥的報道內容和呆板的報道方式上。整篇報道不是生硬的“新聞語言”,就是領導人關于“加強領導、提高認識、精心組織、周密部署……”之類的所謂“重要講話”。究竟發生了什么事,需要解決什么問題,卻言之草草,含糊不清。

不能責怪觀眾。試想,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新聞”,究竟能把幾個人的目光吸引到電視屏幕上來?

作為天天與基層干部群眾打成一片的縣級廣播電視新聞記者,最有條件從街談巷議、家長里短中收集信息、發現線索,并用自己敏銳的“新聞鼻”和“新聞眼”,從中提煉出新鮮的、反映群眾生產生活的好新聞來,再用簡潔、明了、通俗易懂的語言,配以具有本土地方特色的畫面及時傳播出去,說身邊的大事小情,談周圍的人情世故,讓基層的普通群眾也能成為電視熒屏中的“??汀?,提高普通人群對新聞報道的關注度,從而提高輿論引導的能力。在潛移默化中,“把黨的政策變為群眾的行動”,讓“每一個運動、每一個斗爭、不但領導干部懂得,而且廣大的群眾都能懂得、都能掌握”[1]。

筆者認為,在改進報道內容和報道方式的工作中,應堅持基層廣播電視臺新聞宣傳的“平民化”。而要實現廣播電視新聞的“平民化”,不妨從“農民作家”趙樹理那里尋找最好的答案。認識了趙樹理和他的“山藥蛋”派以后,我們基層廣播電視新聞宣傳的每一名從業人員在新農村建設中,就能準確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了。

趙樹理,一位熟悉農民的藝術家,一生致力于文學的民族化、大眾化,創作了許多適合農民口味和興趣的優秀小說?!缎《诮Y婚》、《李有才板話》、《李家莊的變遷》、《三里灣》等,從這些寫農民、寫給農民看,散發著陣陣泥土清香的作品中,從“那新穎、健康、樸素的內容與手法”中,我們看到了“新的天地,新的人物,新的感情,新的作風和新的文化”。[2]看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農村和中國農民發生的前所未有的新變化。

堅持“平民化”,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緣事說理,充分體現貼近生活與面向時代的統一,不僅能增強新聞報道的啟迪和激勵效應,還能在廣播電視新聞宣傳中,給熒屏帶來一種清新愉悅之感、耳目一新之感,產生較好的社會效果。

另一方面,提高縣級廣播電視臺新聞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也是迫在眉睫的一項重要工作。

黨的幾代中央領導人歷來都高度重視新聞工作者密切聯系群眾,加強學習的問題,強調“要向群眾學習”[3]“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寶貴經驗、豐富知識、生動語言,努力成為深受群眾歡迎的新聞工作者”[4]。

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新聞工作者尤其是基層的新聞工作者要學習掌握和不斷改進的東西非常多?!拔娘L”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項。我們所從事的工作是依靠視聽效果來吸引人、感染人、影響人的工作,“文風”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工作效果。時代的進步,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了解信息的渠道拓寬了。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擴大新聞節目的信息含量成為宣傳工作能不能受到人們關注的關鍵問題。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結合實際,切實改進“文風”,多用群眾的鮮活語言、多體會群眾的深切感受,寫出受群眾歡迎的報道來,提高輿論宣傳工作的引導水平。毛澤東提倡的風格是“要尖銳、潑辣、鮮明,要認真地辦”,并強調“我們黨所進行的一切宣傳工作,都應當是生動的、鮮明的、尖銳的,毫不吞吞吐吐”,[5]在革命時期需要這樣的風格,改革與建設時期同樣也需要這種風格。

再一個方面就是,縣級廣播電視臺要有一個準確的定位,要再次明確自己的職責和地位。

作為國家最基層的臺,縣級廣播電視臺要牢記自己和群眾“面對面”的位置,要正確、合理地處理好“喉舌性”與“貼近性”的關系,在充分發揮好“喉舌”作用的同時,注意把新聞發布、信息傳播、社會教育、文化娛樂、視聽服務、應急應變等方面的作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在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的同時,辦群眾愛聽、愛看的節目,讓宣傳工作時時刻刻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要堅決杜絕簡單機械地照抄照搬、空洞無物地講大道理、板著面孔地“教訓人”等工作方式,在群眾中樹立起各級領導干部的良好形象,密切干群關系,增強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感,提高縣級廣播電視臺的辦臺質量,更好地發揮出廣播電視機構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提高黨的新聞宣傳工作的實效。

所有成功媒體的必經之路在于“三貼近”,縣級新聞媒體更不例外。

[1]毛澤東.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

[2]郭沫若.〈板話〉及其他.

[3]毛澤東.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

[4]江澤民.關于黨的新聞工作的幾個問題.

[5]毛澤東.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

猜你喜歡
新聞宣傳廣播電視廣播
STK及IGS廣播星歷在BDS仿真中的應用
新媒體背景下的人大新聞宣傳
廣播電視新聞宣傳方法的創新實踐
企業電視新聞宣傳的思考
廣播發射設備中平衡輸入與不平衡輸入的轉換
周六廣播電視
周日廣播電視
周五廣播電視
周三廣播電視
網絡在現代廣播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