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農機化實用人才總量與構成預測

2015-07-01 21:19凌小燕王利民張進龍
中國農機化年鑒 2015年0期
關鍵詞:農機化人才隊伍總量

凌小燕 王利民 喬 璐 張進龍

?

我國農機化實用人才總量與構成預測

凌小燕 王利民 喬 璐 張進龍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秶抑虚L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發展目標: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提高科技素質、職業技能和經營能力為核心,以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農村生產經營型人才為重點,著力打造服務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數量充足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掇r村實用人才和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農村實用人才素質全面提高,生產型、經營型、技能服務型人才大幅增加,復合型人才大量涌現。

201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要提高種地集約經營、規模經營、社會化服務水平,增加農民務農收入,鼓勵發展、大力扶持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主體。要培養造就新型農民隊伍,把培養青年農民納入國家實用人才培養計劃,確保農業后繼有人。建立適合農業農村特點的金融體系。要把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一項重大戰略,以吸引年輕人務農、培育職業農民為重點,建立專門政策機制,構建職業農民隊伍。與此同時,也要繼續重視普通農戶的生產發展。

農機化實用人才隊伍是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于三農,是我國農村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是農機化科技應用的實踐者、示范者,他們在推廣農機技術、提高農產品科技含量等方面,發揮的作用不可替代。依據農業部統計年報口徑,本文將每年參加農機化教育培訓中的農機技術人員、農機操作人員列為我國農機化實用人才。參照農村實用人才分類,將農機化實用人才分為3類,包括作業服務型、經營型和技能服務型農機化實用人才。依據2004—2013年農機總動力、農機化水平、農機化教育培訓量,采用趨勢外推法,對“十三五”末我國農機化教育培訓總量、農機化實用人才總量和3類實用人才構成進行預測,以期為農機化實用人才總量與構成發展目標提供依據。

一、預測分析依據

1.我國農機實用人才發展壯大的格局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農機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投入大量人財物力,培養了大量農機實用人才。新中國成立后,先后經歷起步階段、建設階段、發展階段、調整階段和拓展階段,農機實用人才隊伍建設不斷適應農業機械化發展新形勢的需要,創新培訓形式,拓展培訓渠道,形成了多種類、全覆蓋的農機教育培訓體系。農機實用人才隊伍分布在全國各地農村,要建設好農機實用人才隊伍,需要地方政府和農機相關部門的積極配合與大力支持。我國各級農業機械化主管部門緊緊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的總體要求,堅持育人為本,認真實施“科教興機”戰略,積極爭取扶持政策,改善基礎條件,健全培訓體系,創新培訓形式,完善管理制度,為保障農業機械化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

農機部門采取“部門組織”“政企聯動”“政校聯合”,結合“陽光工程”“金藍領”等農機培訓項目,多形式、多渠道加強農機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十二五”期間,全國“每年培訓農機實用人才450萬人次以上,其中培訓新購機農民100萬人次以上,職業技能鑒定15萬人以上”,我國農機人才隊伍培訓基本形成了農機教育機構、拖拉機駕駛培訓機構、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機構、農機安全監理機構、農機職業技能鑒定機構、農業機械化科研、農機生產銷售企業、農機服務組織等廣泛參與的教育培訓新格局。

2.擇取的預測方法

本文預測對象為農機化實用人才總量及其構成,同時預測和驗證農機化實用人才的培訓總量。趨勢外推法(Trendextrapolation)是根據過去和現在的發展趨勢推斷未來的一類方法的總稱,用于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預測。趨勢外推的基本假設是未來系過去和現在連續發展的結果。當預測對象依時間變化呈現某種上升或下降趨勢,沒有明顯波動,且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函數曲線反映這種變化趨勢時,就可以用趨勢外推法進行預測。

表1給出了2004—2013年我國農機總動力、主要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水平、農機化培訓總量及農機化實用人才總量。以時間序列為橫坐標的4種數據發展趨勢如圖1,可以看出2004—2013年4種數據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可以采用趨勢外推法進行預測,作為分析的依據。

表1 2004—2013年農機總動力、機械化發展水平、農機化培訓量與農機化實用人才量

續表

圖1 農機化實用人才總量與農機總動力、農機化發展水平及農機化培訓總量趨勢

二、農機總動力對農機化實用人才總量影響預測模型

1.預測模型

表2為2004—2013年農機化總動力與農機化培訓增長率??梢钥闯?,2004—2013年,農機總動力和農機化教育培訓總量以及農機化實用人才保持較穩定增長趨勢。其中,2008—2010年農機總動力增長速度較快,農機化培訓總量及農機化實用人才的增長速度則在2009—2012年較快,反應了農機總動力的增長對農機化教育培訓和農機化實用人才的市場需求。另外,2004—2013年,我國每106千瓦農機動力需年均培訓0.71萬人次并擁有農機化實用人才量0.66萬人做支撐。

表2 農機化總動力與農機化培訓量增長率(%)

由表1數據得到農機化培訓總量、農機化實用人才量與農機總動力關系曲線如圖2、圖3。以農機總動力為自變量x,農機化教育培訓總量和農機化實用人才總量為因變量y1和y2,進行曲線擬合得到我國農機化教育培訓總量與農機總動力的函數模型:y1=0.001 7x2-2.172 2x+1 217.4,R2=0.983 8,農機化實用人才總量與農機總動力的函數模型

y2=0.001 6x2-2.072 7x+1 149R2=0.982 1

根據《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2015年和2020年(“十三五”末)農機總動力的發展目標分別為10億千瓦和12億千瓦,由函數模型,可得出2015年和2020年(“十三五”末)的農機化培訓總量和農機化實用人才擁有量的預測值見表3。

表3 由農機總動力預測培訓總量與農機化實用人才

圖2 農機化培訓總量與農機總動力關系曲線

圖3 農機化實用人才總量與農機總動力關系曲線

2.估算模型精確度驗證

根據2004—2013年農機總動力對農機化培訓總量和農機化實用人才總量估算模型計算預測值與相對誤差見表4。估算模型預測出的農機化實用人才值相對誤差在0.01%~4.65%,平均相對誤差為2.01%;預測出的農機化培訓總量值相對誤差在-0.34%~7.18%,平均相對誤差為4.75%。利用該模型估算農機化實用人才總量和農機化培訓總量是合適的。

表4 依據農機總動力進行預測的相對誤差

三、農機化發展水平對農機化實用人才總量影響預測模型

1.預測模型

2004—2013年我國農機化培訓總量、農機化實用人才擁有量與農機化發展水平的比例見表5,可以看出期間每1個百分點的農機化發展水平需要年均12.86萬人次的農機化教育培訓量,需要年均12萬名農機化實用人才作為支撐。

表5 農機化教育培訓總量、農機化實用人才擁有量與農機化發展水平比值

續表

由表1可得到2004—2013年間我國農機化教育培訓總量、農機化實用人才總量與主要農作物耕種收水平的關系曲線如圖4、圖5。

圖4 農機化培訓總量與農機化發展水平關系曲線

圖5 農機化實用人才與農機化發展水平關系曲線

以主要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水平為自變量x,農機化教育培訓總量和農機化實用人才總量為因變量y1和y2,得到我國農機化教育培訓總量與主要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水平的函數模型y1=0.460 4x2-32.859x+1 094.2,R2=0.986 9,農機化實用人才總量與主要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水平的函數模型y2=0.441 2x2-31.542x+1 035.8,R2=0.985 3。

根據《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2015年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0%,2020年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0%左右,由預測模型可得出2015年和2020年(“十三五”末)的目標培訓量和農機化實用人才擁有量的預測值見表6。

表6 農機化發展水平預測培訓總量與農機化實用人才

2.誤差計算

預測值與相對誤差計算。根據2004—2013年主要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水平與農機化培訓總量和農機化實用人才函數模型計算出各自預測值與相對誤差見表7。通過數值對比,較實際值而言,估算模型預測出的農機化實用人才值相對誤差在-4.60%~-2.92%,平均相對誤差為0.02%;預測出的農機化培訓總量值相對誤差在-4.51%~2.48%,平均相對誤差為0.04%。利用該模型估算農機化實用人才總量和農機化培訓總量是合適的。

表7 依據主要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水平進行預測的相對誤差

續表

四、依據農機化教育培訓總量預測農機化實用人才總量

1.預測模型

由表1數據并進行擬合,得到2004—2013年我國農機化教育培訓總量與農機化實用人才總量關系曲線如圖6。以農機化培訓總量為自變量x,農機化實用人才總量為因變量y,進行曲線擬合得到我國農機化實用人才總量與農機化教育培訓總量的函數模型y=0.954 9x-13.061,R2=0.999 7。

圖6 農機化實用人才總量與農機化培訓總量關系曲線

依據表3、表5及《全國農機化教育培訓“十二五”規劃》,取2015年和2020年(“十三五”末)我國農機化教育培訓總量分別為700萬人次和1 000萬人次,代入圖6函數模型,可得出2015年和2020年(“十三五”末)農機化實用人才擁有量的預測值見表8。

表8 農機化培訓總量預測農機化實用人才

2.誤差計算

預測值與相對誤差計算。根據2004—2013年農機培訓總量與農機化實用人才真實值關系曲線計算農機化實用人才預測值與相對誤差見表9。

表9 依據農機化培訓總量進行預測的相對誤差

五、農機化實用人才總量預測均值

取三種預測方法所得結果并結合《全國農業機械化教育培訓規劃》“十二五”期間培訓總量為700萬人次以上,預測“十三五”期間農機化實用人才總量平均值見表10。

表10 2015年和2020年農機化實用人才預測均值

六、農機化實用人才隊伍構成推算

農機化實用人才的是農村實用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發展目標、構成和發展趨勢對農機化實用人才隊伍構成和發展目標具有參考意義。2008年農村實用人才總量為820萬人,其中生產型、經營型和技能服務型實用人才數量分別為409萬人、177萬人、120萬人,分別占農村實用人才總量為49.88%、21.59%、14.63%;2015年農村實用人才總量達到1 300萬人,其中三種實用人才數量分別為510萬人、250萬人、240萬人,分別占農村實用人才總量為39.23%、19.23%、18.46%;2020年農村實用人才總量要達到1 800萬人,其中三種實用人才數量分別為630萬人、320萬人、360萬人,分別占農村實用人才總量為35.00%、17.78%、20.00%。參照農村實用人才3類人才占比,推算出農機化實用人才3類人才構成見表11。表12計算出了農機化實用人才與農村實用人才的比例關系,到“十三五”末,農機化實用人才隊伍在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占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表11 農機化實用人才隊伍構成推算(萬人)

表12 農機化實用人才占農村實用人才比例

七、結束語

農機化實用人才隊伍在轉變農機化發展方式,適應農機化加快發展、結構改善、質量提升、領域拓寬新要求和到“十三五”末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的過程中將起到基礎支撐作用。本文結合農村實用人才定義和農業部統計年報口徑,在定義農機化實用人才為每年參加農機化教育培訓的農機操作人員和農機技術人員的基礎上,預測“十三五”末農機化實用人才總量將達到650萬人和950萬人,3類人才小計分別為500萬人和692萬人,與《全國農機化教育培訓規劃》提出在“十二五”期間年均培訓農機化實用人才600萬人次以上基本一致,并試推出農機化實用人才隊伍的構成,2015年作業服務型、經營型和技能服務型農機化實用人才分別達到255萬人、125萬人和120萬人;2020年,3類農機化實用人才分別達到333萬人、169萬人和190萬人,為充分發揮農機裝備效率,在作業服務型人才穩步增長的基礎上,應將經營型和技能服務型人才作為今后農機化實用人才教育培訓的重點,為農機化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發展目標和培訓重點與方向提供了依據,充分發揮農機化實用人才的示范與帶動作用,推動農機化發展方式轉變。

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論文來源:《中國農機化學報》,2015年第4期)

猜你喜歡
農機化人才隊伍總量
2022全國農機化主推技術現場演示活動暨天津市“三秋”農機化生產田間日活動在天津舉辦
新形勢下如何做好農機化統計工作
“十三五”期間山西省與10省簽約糧食總量2230萬噸
2020年全國農民工總量比上年減少517萬人
關于培養新時期青年人才隊伍的思考
《貴州農機化》征稿啟事
培養集聚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
《貴州農機化》征稿啟事
激發人才隊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趕超越
為何化肥淡儲總量再度增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