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澳洲,別玩深沉!

2015-07-02 01:24馳奧
留學生 2015年6期
關鍵詞:澳洲人當地人外國人

馳奧

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是海外華人永恒的話題。其實所謂進入外國人圈子,這“進入”二字便有不同的理解。酒肉朋友不分膚色國界到處都有,可若是想要交一幫推心置腹的國際友人,則是另一回事。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志同道合、身份(價)對等,往往是中國人衡量“朋友之所以成為朋友”的兩個參考緯度,前者側重內部精神世界的交流,后者從外部物質標準上進行評估。與其他海外學生相比,中國留學生的海外朋友圈更偏愛“自己人”。

可能很多留學生都有這種苦惱:本以為到了國外,語言就會提高上去,但真出了國卻不敢開拓社交圈子,身邊交往的還是中國人居多,語言能力提高不明顯。由于文化差異,留學生往往更傾向于依靠“唐人圈”來幫助自己適應國外生活,這似乎無可厚非,但是長期下來,就會“從依靠變為依賴”。

雖然融入當地生活并非易事,但不可否認的是,當留學生的人際交往網絡拓展開來,就會有更多的機會與外國人交流,這對留學生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所以,剛到澳洲時,我便有著強烈的融入意愿。

我出國前性格比較內斂,不太善于與人交流。剛來時,以為英語不好,澳洲人會不愿意和我打交道。大概一周的時間,我意識到這種狀況必須改變,我首先得放下語言不通的自卑。比如可以告訴他們自己是外國人,希望他們見諒,但不能因為語言不通就不去交流。偏見其實大都源于自己,就算確屬性格原因也應強迫自己去改變,這也是我們出來學習的重要方面啊。

在與澳洲當地人和來自其它國家的國際生交往的過程中,我開始從細微處真正見識到所謂的文化差異。

有一陣我租住地方的洗碗機壞了,涂完洗潔精的盤子,我總要多沖幾次,但跟我一起租住的當地同學覺得不用沖洗干凈,因為殘留的泡沫晾干后自然就沒有了。我后來了解到,澳洲氣候比較干,缺水,所以很多澳洲人都很珍惜用水。所以,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但我又遇到了另一難題——和外國同學無法深入交流,聊著聊著就沒有話題了。語言是一個方面,很多人覺得僅因為語言,就能讓融入變成一件有負擔的事情。英文不好,聊不深入,偶爾老外沒聽清楚讓重復一下問題,中國人就更害怕交流了。

其次則是文化上的不理解。我覺得這種理解甚至可以細到眼神交流的方式、對答的固定句式、身體距離的遠近以及肢體動作等。比如,中國學生要咖啡大多會說“I want to have a cup of coffee(我要一杯咖啡)”,而其實當地人更習慣的表達是“Could/May I have ……please?(請問我可以要一杯咖啡嗎?)”老外說話總是會說 please。

但越是這樣,我們就越應該多跟澳洲人交流。澳洲人大多性格比較開朗,很喜歡接納外來文化,中國留學生很容易就能融入他們的團體。當然,如果你在澳洲總是抱怨澳洲人的冷漠,而自己不去主動接觸當地人,那就需要開動自己的腦筋了。

澳洲人大都熱情淳樸,也非常直爽,有什么就說什么,不像中國人那樣含蓄。和澳洲人相處,要將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不要玩深沉,繞著彎說話。

當然,英語越好就能越快融入,所以一定要在國內把語言基礎打好,才能盡快適應當地的環境。澳洲年輕人很開放,只要中國學生愿意,很快就能融入他們的圈子。面對需要處理的問題或一些好的機會,應該學會大膽地表現自己。

猜你喜歡
澳洲人當地人外國人
外國人學漢字
外國人
看到和走到
“典型澳洲人”形象出爐:38歲女性,有房有車
信一半
怎么跟外國人推薦《瑯琊榜》?
看到和走到
“蛇來了”
外國人排“毒”妙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