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碳旅游實現綠色消費

2015-07-09 23:50
綠色中國·B 2015年5期
關鍵詞:景區旅游

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旅游”概念已被不少景區和游客所接受,它雖然略顯艱苦卻點滴中透著環保,雖然“小眾”卻十分時尚。

低碳旅游,顧名思義即是一種降低“碳”的旅游,也就是在旅游活動中,旅游者盡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即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綠色旅行,倡導在旅行中盡量減少碳足跡與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是環保旅游的深層次表現。

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旅游”概念已被不少景區和游客所接受,它雖然略顯艱苦卻點滴中透著環保,雖然“小眾”卻十分時尚。對于低碳旅游的認知,不但取決于人們的態度,更取決于人們是否真的這樣去做。把低碳旅游落到實處,這才是最重要的。

低碳旅游是綠色消費模式的轉變

旅游和低碳緊密相關。

在注重環境保護的今天,低碳旅游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理解。

新疆資深旅游專家畢亞丁這樣解讀:“也許有人會說,旅游和低碳有什么關系?關系大著呢,比如周末大家到郊外游玩,可以幾家拼車就不用每家開車,可以自帶水杯,就不要用一次性紙杯,這都是低碳的一種體現。而從旅游景區建設低碳旅游設施,將開發和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巧妙結合,達到碳排放量最小化乃至零排放。平時一些生活條件優越的人,并不能忍受在景區住蒙古包。其實蒙古包雖然環境沒有酒店的設施好,但若將蒙古包內的環境衛生等硬件配套設施建設好,它是最符合低碳旅游的需要了?!?/p>

可見,低碳旅游取決于人們對于旅游的一種態度。

從業10年的導游李曉云,每年都要帶很多旅行團去新疆各大旅游景點。她說:“只要帶了游客,我們一定會提醒大家,車上有垃圾桶、有一次性紙袋,可以存垃圾,不要隨意丟棄。也會在講解途中,有意識地給大家講,按時集合早點出發,避開堵車高峰,減少碳排放量?!?/p>

近10年來,徒步的興起及發展,讓“戶外”成為一個最熱的詞匯,“驢友”及“背包客”也名噪一時。也正是這群人,用腳步丈量高山戈壁荒漠,也在用自身向人們傳遞愛護我們的環境,或許那時還沒有“低碳”的提法,可是他們卻自己背帳篷,吃著最簡單的食物,一路走來,不留下一點垃圾。

老驢友小蟲是一位資深戶外愛好者,說起低碳旅游,他就笑了:“這個詞還沒出現之前,不知道我們做的是不是低碳,不降解的瓶子我們從不扔在曠野之上,每次出行,專業領隊都會反復給隊友強調,愛護一路我們走過看過的美景?!?/p>

事實上,在旅游實踐層面,低碳旅游早已有實踐。比如在四川省內的九寨溝、廣元市青川縣唐家河、廣元市朝天區明月峽等旅游景區,禁止機動車進入,改以電瓶車代替或者步行,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九寨溝能夠多年一直保持清澈見底的水,與其使用統一的環保大巴觀光旅游不無關系。

而作為旅游主體的廣大旅游者,要為低碳旅游出把力,則相對容易得多。假日去郊外的旅游者,只要稍稍改變一下習慣,在汽車后備箱中放上一輛折疊自行車,開車至郊外,改騎自行車,去體驗野外的自然風光,便能在回歸自然的同時為低碳作出貢獻。騎單車或是徒步,這兩種以人工為動力的旅游,是每個人都能采取的最簡約的低碳旅游方式。

目前,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開始自覺地把低碳作為旅游的新內涵,出行時多采用公共交通工具;自駕外出時,盡可能地多采取拼車的方式;在旅游目的地,多采取步行和騎自行車的游玩方式;在旅途中,自帶必備生活物品,選擇最簡約的低碳旅游方式,住的時候選擇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的酒店。

低碳正成為旅游景點的新方向

如今,隨著“低碳”的風靡,“低碳旅游”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低碳旅游不僅順應國際潮流,而且能夠成為環境教育的新途徑,同時,通過推廣“低碳旅游團”,旅游開發者、管理者、企業、游人乃至整個社會都能從中獲益。作為旅游企業會不僅能夠獲得良好的社會口碑,而且還能降低經營成本;旅游消費者通過低碳旅游生活,既享受了舒適的環境,獲得了愉悅的心情,又養成了環保習慣。

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冬雪“五絕”著稱于世的安徽省黃山風景區,是我國名山勝水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多年來,黃山風景區始終恪守《世界遺產公約》,將低碳發展作為轉型發展的關鍵,全山動員、全員參與,通過“一票否決”、開設“低碳旅游和生態保護”大講堂等活動,把景區本身的低碳建設與企業內部的低碳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在環境保護、景區管理、交通維護、污水處理、使用新型節能材料等方面作出了積極探索。景區內重點古樹名木資源保護率達到100%,迎客松保護創造了“單人獨樹”管護的世界創舉,“夢筆生花”擾龍松移植技術被認為是一項重大技術創新,開創了國內風景區古樹名木保護的先河,對全國風景名勝區著名古樹景觀的恢復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黃山在全國首創景點“封閉輪休”制度,為景點生態環境落實了“法定假”,促其自然生息,實現生態景觀持續利用。2012年9月,在中華環保聯合會和中國旅游景區協會舉辦的全國低碳旅游發展大會上,黃山風景區等19家景區由低碳旅游實驗區晉級為全國首批低碳旅游示范區。

在三亞,越來越多的景點景區、酒店正在加快低碳生態游的發展步伐,踐行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旅游模式。一是推廣生態停車場,景區率先低碳化。倡導公共交通和電瓶車、自行車等低碳或無碳交通方式;旅游接待設施盡可能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而在亞龍灣,因電影《非誠勿擾》紅透半邊天的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公園,凡是進入景區的游客必須乘坐景區準備的大型觀光車,既有效控制了車流,又減少了景區汽車尾氣的排放,有效降低了人為碳排放。二是充分利用太陽能,探索酒店低碳發展模式。三亞常年陽光充足,年日照時數超過2000小時,能充分提供熱能。酒店采用四面及自然通風的設計原理,敞開式的設計減少了空調的使用。埃德瑞酒店的屋頂散布著6600根太陽能集熱管,每天可為酒店的392間客房提供66噸熱水。三是淘汰老舊車型,酒店減少一次性用品。三亞通過推進運力結構調整,鼓勵使用清潔能源車型,淘汰能耗高、排放超標的老舊車型等措施來推進交通節能。

為了倡導現代文明的低碳旅游生活,2014年11月,武夷山市旅游局與武夷山市郵政局聯合監制發行了中國集郵“旅游低碳護照”,這本“護照”詳細介紹了武夷山16個著名景點和10條風景騎行線路,憑此“護照”到各景點還有相應的折扣優惠。同時,“護照”從行、食、住、購、游方面對游客進行“低碳倡導”,游客可以在“護照”上記錄自己的低碳旅行行為。同時,武夷山景區還為廣大游客提供無紙化電子票務、智能化集約式通達等低碳服務,有效減少了游客在票務、車輛出行等方面的成本支出。2014年以來,景區總投資3億元,全面啟動節能減排項目建設,其中景區南入口游客服務中心面積19000平方米、擁有1200個停車位的地下停車場,采取自然光照明,路燈使用太陽能照明。

著力營造低碳旅游“吸引物”

隨著近幾年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以及2013年天山文化周的成功舉辦,新疆伊犁旅游縣城特克斯縣吸引了眾多游客關注的目光。

據特克斯景區管委會資源科科長趙霞介紹,新疆伊犁特克斯縣早在建造初期,運用八卦原理,城市結構獨特,成為全國唯一沒有紅綠燈的城市,車輛卻有序通行,這可能是最“低碳”的建筑了。

為了做到生態和諧,在景區開發和旅游發展方面,特克斯縣政府在喀拉峻景區采用了環保節能的太陽能氈房。除此之外,特克斯縣政府還在疆內率先推出生態式衛生間,即把衛生間建在景區地勢較低的地方,頂部平整,其上覆土,土中種植綠草。生態式衛生間讓更多的綠色鋪展在景區,也美化了景區。

在烏魯木齊近郊,被譽為“天山的一顆眼淚”的青格達湖,作為軍墾文化的發祥地,一直被世人譽為軍墾第一庫?!扒喔襁_”是蒙古語,漢語意為“神靈之水”。

青格達湖管委會主任崔新民告訴記者,在景區開發過程中,青格達湖一直遵循自然利用、低碳服務這一理念。

怎樣在開發過程中青格達湖的生態不受破壞?崔主任說:“在景區內,我們到處都有標識提醒游客文明行為,并有相應罰款機制來敦促游客去遵守。此外,景區鼓勵游客低碳出行,所以景區專備有自行車租車區,鼓勵游客環湖騎游或徒步。在低碳設施的配置方面,景區采用了國標排放的環保型游船;景區內還采用了電瓶車;三是在景區內使用消毒餐具,倡導游客自備筷子?!?/p>

“旅游吸引物”是旅游業的核心。要創造“旅游吸引物”,激發人們新的旅游欲望,轉化旅游產品。而旅游資源對于消費主體的價值性,往往體現在與自然景觀相關聯的歷史事件、文化傳說,那些附加在自然景觀之上的精神價值,同樣成為可以創造和增加的旅游資源量。如杭州西湖,正是因為有了白蛇與許仙的美麗傳說,才成為舉世聞名的旅游名勝。武漢大學校園的櫻花盛開成為陽春三月武漢的一大旅游熱點。而四川廣元唐家河紫荊花林,是目前中國現存最大的、保護最好的野生紫荊花林,擁有野生紫荊花2000

多畝。

旅游文明是一個系統工程,要讓文明成為城市旅游新坐標,需要整個社會都更加注重公共文明生態的培育。對景區要實行嚴格的功能分區,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應禁止任何活動,緩沖區只允許進入從事研究觀測活動,只有實驗區才可允許從事旅游等活動;同時,要科學確定、嚴格控制生態旅游容量,把游客數量確定在自然環境承載能力范圍之內,這樣既能保護生態環境,又可促進旅游業的健康發展。而對于游客而言,參加生態旅游,要樹立生態保護意識,見到鳥蟲魚獸不要去打擾,學會靜觀默察、敬天憫物,并通過攝影、寫生、自然探究等活動,充分感悟和審美自然,不要隨便丟棄果皮、塑料袋等雜物,不要攀登和折摘樹木,不要污染水源,做到“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帶走;除了腳印,什么也別留下”。

猜你喜歡
景區旅游
我們一起“云旅游”
云南發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區擬確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摘牌”
國慶節前157個景區將迎來降價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戶外旅游十件貼身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