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主義精神家園下農村富裕病的共性論析

2015-07-09 10:46孫科峰
農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5年6期
關鍵詞:農村對策

[摘 要] 當前農村中不少人滋生了 “富裕病”,如建廟熱、建房熱、建墓熱、吃喝熱、賭博熱等,其有傳統文化、心理需求、經濟因素、社會治理等共性特征,必須應對解決。

[關鍵詞] 農村 富裕病 對策

[中圖分類號] D630.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5)06-0006-02

1 共性解析

1.1 傳統糾結

1.1.1 生活生產迫于 一是村民時間的充裕與出行的自由。農戶的小農生產、冬節的閑散這些為賭博、建房、建廟、吃喝、修墓等提供了充足的時間條件。二是現實生活中的苦難與無奈。轉型時期的社會多元化糾結,矛盾的交匯,產生了錯位信仰修墳建廟,喧泄吃喝賭博。三是生產方式的落后,科學意識的薄弱,嚴酷的自然環境,貧乏的物質生活,極端低下的生產力,向神靈借力,求賭博致富。

1.1.2 心理情感需求 一是精神慰藉的需要,帶有強烈的功利特征。貧困農村地理位置相對偏僻,相對封閉,村民科普知識貧乏,生活方式單一。村民在每年都要多次到信仰活動場所祭祀、祈福,以求好收成。平素常會聚集村廟,以半信仰半娛樂的各類活動來打發時間,豐富生活。修好墳使人死之后安葬到風水好的地方,就能保佑子孫后代興旺發達。二是攀比心理的存在。如在農村對于貧富的衡量標準往往就是住房,拼命地將自家的房屋建造的更好更漂亮,以彰顯自己的財富,在村人中得到比別人更多的尊重?;閱始奕?、大操大辦 、建廟出錢、修墓炫富同樣道理。三是從眾心理,入鄉隨俗逐流。有些農戶有一定有科學知識,對建廟修墳等反感或反對,但迫于周圍環境,如宗族勢力、鄰里關系等不得不違心交錢參與。

1.1.3 歷史慣性傳統 尤其是現在,農民致富的速度日益加快, 一些有頭腦的農民比他人率先富裕起來了,對已葉落歸根的心態,對子便把錢用在為子孫建樓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糟粕進廟上香能保佑自己及子孫平安發達,而傳統迷信思想更認為人是有靈魂的,死后有一個好的陰宅,也能舒適和安穩。

1.2 經濟因素

1.2.1 為掙錢 在今高房價下存錢不如建房,無論建好的房子是用來居住還是當作投資都劃算,在農村建房似乎就成了一個經濟實惠的選擇。土地無疑就是一塊香餑餑。城市居民沒有這樣的條件,但農民卻占據了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農民比城市居民更加接近土地,更容易利用土地來牟利。各地修廟中“神頭”是積極的倡導者和實施者,其中不乏經濟因素。建廟、賭博、修墓等背后都有經濟利益的影子。

1.2.2 錢多了 隨著工業化程度的提高,中國現有勞動力相對稀缺。從經濟學講,當稀缺資源量少需求大時,價格上漲,而今不乏有農民工工資月超過10000元月的個案。農民手里頭錢多了,相應也會產生一些負效應,影響社會活力。錢多犯“病”是共有的經濟基礎。

1.3 社會失范

1.3.1 文化缺失 與經濟發展相比,當前一些地區對農村文化建設不夠重視,農村的文娛設施非常落后,農民精神文化生活單調。農民缺乏應有的文體娛樂設施。相當多的農民在物質富裕和文化缺失的“剪刀差”下,精神養分更顯貧乏,為農村富裕病的流行產生可觀的群眾基礎。

1.3.2 思想多元 當前農村的經濟、社會事業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展,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貧富差距加大、道德水準下降、腐敗浪費、社會不公等負面現象。利益的多元化引起了社會思想的多元化。面對急劇的社會變化,許多人感到困惑、迷茫、失望,開始向宗教、吃喝、賭博、修墳等尋找寄托。

1.3.3 引導不當 一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房產政績工程是農村建房的有力推手。二是改革開放后,經濟優先、市場發展,造成金錢至上認識偏差,為農村“富裕病”火上加柴。三是在意識形態領域,相對寬松的政治與信仰環境,為農村“富裕病”形成了思潮。

1.4 治理失規

1.4.1 管理缺位 一是社會監管不力。對正能量在某個時段弘揚不夠,治理不到位。如對占大多數的民間信仰場所管理缺位;私自建房治理不嚴;吃喝風中政府官員示范不良效應監管失位;賭博行為中處罰力度不夠。二是土地監管不力。一些農村對私建房屋、火葬管理幾乎停留在紙面上,而法律法規上對修墳造墓也缺乏相關的條文。

1.4.2 保障不足 與社會經濟發展相比,農村的社會保障機制還很不完善,存在著保障層次低、覆蓋面窄、管理不規范、手續煩瑣等問題,在公共設施、養老、醫療、服務等領域尤為突出。當農民因年老、疾病導致生活困難,很難依靠社會力量得到解決時,自然地想到神靈庇佑。

2 對位治理

2.1 深入宣傳教育弘揚正能量 ,加強示范引導倡導綠生活 一是加強宣傳教育,破除迷信思想。二是提倡“適度消費”。三是倡導綠色生活。四是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筑精神家園。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結合改革開放的實踐經驗和偉大成就,聯系“中國夢”“我的夢”,不斷形成更加廣泛的價值認同,引導人們自覺做良好道德風尚的建設者,做社會文明進步的推動者。

2.2 嚴肅法紀,監管有力 一要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殯葬管理條例》、八項禁令等法律法規,讓違法者受到應有的處罰。二要規范農村土地使用審批程序,對亂占農村的土地,實施嚴格執法監督。三要嚴禁各級黨政干部和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組織或參與各類建廟、修活人墓、賭博、亂建、大吃大喝等活動,一經發現嚴查嚴辦,從而以黨風帶民風轉社會風氣。

2.3 統一謀劃規劃,加強社會治理 一要加強村鎮規劃和建設管理。目前,農村大多數農戶建房、墓區都不在鄉村的統一規劃下進行,在選址和建筑規模上存在著很大的隨意性。因此,對縣以下小集鎮統一規劃,集中修建。二要大力培育社會組織,激發社會組織活力。用社會組織、鄉規民約遏制農村“富裕病”的蔓延。三要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富裕病”方面整治專項行動,對轄區內進行“拉網式”清查,不留死角,集中整治,以點促面。四是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推動新農村建設。

參考文獻

[1]高楠 鄧中豪 李春惠.媒體暗訪農村賭窩:吃喝賭貸一條龍 輸贏瞬間上萬.半月談網.2014年12月07日. 10:29;

[2]趙春曉. 對農村“建房熱”現象的思考 — — —以嵊州市為個案. 經濟與社會發展[J].2010年第6期;

[3]黃鐵苗 孫寶強. 活人修墓的荒唐. 南方日報[N]. 2005年06月09日;

[4]孟令國 高 飛 朱鯤鵬. 馬克思主義宗教觀下的鄉村“建廟熱”原因論析 —— — 以溫嶺石塘民間信仰為例. 臺州學院學報[J]. 第32卷第1期.2010 年 2 月;

[5]楊華山. 當代社會轉型時期鄉村民間信仰狀態研究—— — 古寨山玄帝信仰個案分析. 湖北行政學院學報[J]2010 年第 4 期.

作者簡介:孫科峰(1972-),男,臨洮縣委黨校副校長,高級講師,研究方向:區域經濟發展。

猜你喜歡
農村對策
LabVIEW下的模擬電路實驗教學創新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十八大以來每年超千萬人脫貧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溶解度計算錯誤種種和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