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地區雷暴的氣候特征及其變化規律

2015-07-17 07:05達瓊
讀寫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關鍵詞:變化規律氣候特征西藏地區

達瓊

摘 要:本文主要利用2008年至2014年西藏雷暴觀測資料的統計分析,對西藏地區的雷暴氣候特征以及變化規律進行總結。分析結果表明,西藏地區是我國雷暴日數較多的地區,通過本次調查顯示,該地區年均雷暴日數在56.3d左右,尤其是那曲地區年均雷暴次數已經超出80d,在夏季雷暴氣候對西藏地區的農業、航空、通訊、交通等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對此,作者主要通過對西藏地區雷暴氣候特征及其變化規律進行詳細的分析,希望可以對預防雷暴危害帶來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西藏地區;雷暴;氣候特征;變化規律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5-023-01

近些年來,雷暴危害受到諸多國家的重視,而且,雷暴危害也被列為嚴重自然災害之一,對很多行業的發展以及正常運行都造成極大的影響。雷暴主要是局部地區的強對流天氣所產生,經常伴有暴雨、大風、冰雹、龍卷風等天氣災害,危害性極大。為了對雷暴危害的預防和控制,很多專家主要針對一些高原地區、西北地區等進行了雷暴氣候的研究,并從多個角度認識雷暴氣候。作者主要利用2008年至2014年西藏地區雷暴觀測資料的調查,來對西藏地區雷暴氣候特征及其變化規律進行分析。

一、西藏地區雷暴的氣候特征分析

根據西藏地區雷暴氣候的相關資料的統計分析,(2008年至2014年)主要對西藏地區劃分為四個區域(如圖1所示),再對每個區域的雷暴情況進行詳細劃分[1]。Ⅰ區主要為強雷暴區域,主要包括那曲、江孜、浪卡子、當雄、索縣、安多等,主要以那曲地區為主,平均每年的雷暴日數已超出80.5d;Ⅱ區主要為多雷暴區域,主要包括日喀則、班戈、隆子、嘉黎、丁青、加查、拉孜、澤當、申扎、拉薩等,主要以拉薩為主,平均每年的雷暴日數超出50.8d;Ⅲ區主要為中雷暴區域,主要包括昌都、改則、南木林、尼木、定日、芒康等,平均每年的雷暴日數超出32.4d;Ⅳ區則是與其他三個區域相比,雷暴日數相對較少的區域,平均每年的雷暴日數不超過24.1d,該區域主要以南部邊緣地區、阿里大部、左貢、林芝地區東南部、波密等,其中波密是平均每年雷暴日數較少的區域,自2008年至2014年,波密的雷暴日數年均6.8d。

二、西藏地區雷暴的氣候變化規律

通過以上的分析了解到,西藏地區雷暴氣候特征的分布情況有著很大的差別,結合西藏地區的劃分,主要可以對雷暴分為四個等級,并針對這些特征來對雷暴的變化規律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1、月變化規律

結合2008年至2014年西藏地區雷暴氣候數據的分析,西藏地區雷暴氣候的月變化有著一定的規律,而且,強雷暴區域與少雷暴區域的雷暴氣候變化規律也有著一定的差異,月變化的規律有著共同性也有著不同性[2]。例如,西藏地區的強雷暴區域與少雷暴區域的雷暴多發日數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月至10月,一般情況下7月為雷暴日的峰值,而8月乃至以后的幾個月份區域的雷暴日數也逐漸減少,尤其是在9、10月份,雷暴日數的降幅較大,相對來說,每年的7月和8月是雷暴日數較多的區域,而從對西藏地區雷暴日數記錄的資料顯示,在每年的12月至3月期間西藏地區的雷暴觀測記錄很少出現雷暴,而其他月份則都會有一定雷暴氣候的活動現象。兩者之間所表現出的不同性主要以峰值為主,一般情況下,強雷暴區域的峰值主要以單峰值位主,而少雷暴區域的雷暴日數峰值主要以雙峰值為主。

2、季變化規律

西藏地區的雷暴氣候有著一定的變化規律,除了以上提到的月變化規律之外,在季節上也有著一定的變化規律。根據對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例如,在春季西藏地區雷暴日數年均為7.2d,占14%;夏季西藏雷暴日數為37.2天,占73%[3]。秋季西藏的雷暴日數與春季的雷暴日數差不多,季節雷暴日數為6.8d,占13%。冬季的西藏雷暴日是極少的,幾乎沒有雷暴活動的天氣,也可以將其雷暴日數為0d,占0%。通過以上的數據分析了解到,西藏地區雷暴日數主要集中在夏季,其次是春秋,這與西藏地區高原強對流天氣以及高原季風有著直接的關系。

3、年變化規律

西藏地區在對雷暴氣候變化規律進行調查過程中,主要應用到西藏地區的41個氣象觀測站,并對2008年至2014西藏地區雷暴氣候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每年的變化情況都有著一定的差異性[4]。根據綜合調查發現,2008年至2014年6年的年均雷暴日數為56.3d,其中在10年有一個突變點,該年的平均雷暴日數達到69.7次,超出平均日數的13.4d,2011年至今較為穩定,平均每年的雷暴日數在43.8d左右。

通過以上對西藏地區雷暴氣候變化規律的分析,主要了解到西藏地區雷暴氣候變化的月、季、年的變化規律,并根據對各項規律的分析,來判斷下一次雷暴日數突變點可能是哪一年,并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對西藏地區未來的建設發展提供一定的氣候數據。

參考文獻:

[1] 張廷龍,郄秀書,言穆弘,趙陽,張廣庶,張彤,王彥輝.中國內陸高原不同海拔地區雷暴電學特征成因的初步分析[J]. 高原氣象. 2014(05)

[2] 郄秀書,張廣庶,孔祥貞,張義軍,王懷斌,周筠珺,張彤,王素舉.青藏高原東北部地區夏季雷電特征的觀測研究[J]. 高原氣象. 2014(03)

[3] 尤偉,臧增亮,潘曉濱,李毅,安成,李安泰.夏季青藏高原雷暴天氣及其天氣學特征的統計分析[J]. 高原氣象. 2012(06)

[4] 朱克云,張杰,任景軒,張琪,孫榮.基于通道差異及云指數法的西藏雷暴衛星云圖特征分析[J]. 高原氣象. 2011(06)

猜你喜歡
變化規律氣候特征西藏地區
西藏地區日照氣候變化特征
沈山高速公路大霧氣候變化特征的海陸差異
臨夏州雷暴氣候統計特征及趨勢分析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玻璃體切除術后眼壓變化的規律性臨床研究
西藏地區降水的時空分布特征
西藏地區大學英語教學環境分析
20世紀上半葉西藏地區交通近代化的構想與實踐述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