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豐古鎮接本主

2015-07-25 05:13尹麗梅
大理文化 2015年5期
關鍵詞:云龍縣將本寶豐

尹麗梅

云龍縣寶豐是大理州境內知名的古鎮,古稱“雒馬井”。古鎮坐落在批江河畔隆起的山坡上,依山傍水,民居依山形構建,鱗次櫛比,層層疊疊,就像是一幅掛在墻上的畫。寶豐是云龍縣古代八大鹽井地之一,建置較早,從明朝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起至民國初年,一直作為云龍州的州城和云龍縣的縣城,歷明、清、民國三朝,延續了300多年的時間。在這期間,寶豐都是云龍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積淀,使寶豐成為云龍縣文化遺存最多的古村鎮。

由于瀾滄江上功果橋水電站建設,將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功果橋、小鐵橋整體搬遷到寶豐古鎮前的沘江上,更讓寶豐成為大理州的文物薈萃之地,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有省、州、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還保存有十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007年寶豐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歷史文化名村”。

寶豐濃厚的文化底蘊,按云龍鄉間的說法,是一個有“文墨的地方”。著名的白族教育家董澤先生就出生在這里。董澤,字雨蒼,曾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回國后創辦云南大學并首任校長,是云南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有“云南高教之父”的美譽。先生晚年還變賣田產,在寶豐辦了大理州第一所農業技術學校,家鄉人都尊敬他,稱他“雨蒼先生”。寶豐鄉現已將董澤先生故居建成博物館,博物館大門有白族學者張文勛教授撰寫的楹聯:“東陸鐘靈高教興滇先行者;寶豐毓秀桔壇席珍第一人”。對董澤先生的功績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寶豐董澤故居博物館現在已是到古鎮的人必到之地,人們至此,可參觀故居一進五院的白族建筑,了解董澤先生的生平事跡,了解古鎮的風土民情。

接本主回村過年,是寶豐古鎮春節間最大、最隆重的民俗活動,已被大理州人民政府公布為白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春節的寶豐古鎮處處充滿著濃濃的節日氣氛,石板鋪就的街道掃得千干凈凈,沿街家家戶戶的大門都貼滿對聯,有些還在門楣上懸掛大紅燈籠,在門兩邊豎起一對對紅色高香,在香煙冉冉,霧靄迷蒙中透著鮮紅的喜氣。過去村中有幾位老人過年都喜歡撰寫白語對聯,記得有一家門上曾寫有“西西滑滑夷細益;威威尼尼過則挖”。意為“喜喜歡歡穿新衣;熱熱鬧鬧過春節”。這副對聯讓我記起小時的事,那時生活還不富裕,但是每家在臘月就要做好小孩過年的衣服,衣服做好后,大人僅讓你試一下是否合身就緊藏在箱子中,到了三十晚上才將新衣拿出整整齊齊地放在小孩的床頭邊,初一早上起床才打扮一新。所以,過年穿新衣是兒時最大的快樂,也是最記得住的鄉愁?!靶〕枪适露唷?,春節是鄉間事情最多的時節,各種活動一個緊接一個,而接本主,是小鎮居民集體的民俗活動,它把春節的熱鬧氣氛推向新的高潮。

寶豐白族信奉的本主號稱“三崇建國雞足佑民皇帝”,俗稱“三崇老爺”,群眾一般又直稱“老爺”。聽村中老人講,本主原是明朝的兵部尚書叫王驥。王驥領兵三征麓川時駐兵在云龍漕澗的嘎窩村并要在此地筑城,嘎窩村的人害怕筑城會占去他們的田地,就在敬獻給王驥的羊肉中放毒,毒死了王驥。王驥三征麓川是為了平息麓川土司的叛亂,是為了國家的統一,邊疆的穩定,所以死后被明朝封為云龍本主。查閱歷史,知道明朝三征麓川,是發生在明朝正統年間三次出兵征討麓川宣慰使思任發叛亂的戰爭,這是公元15世紀初期發生在云南的重大歷史事件?!睹魇贰ぴ颇蟼鳌酚涊d有:“命兵部尚書靖遠伯王驥總督軍務,都督同知宮聚佩平蠻將軍印,率南京、云南、湖廣、四川、貴州官軍、土軍十三萬人討之。至是王驥三征麓川矣”。麓川宣慰司三叛三平都因有緬甸的支持,所以王驥第三次征麓川時就一直打過伊洛瓦底江,立石江邊為界,并盟誓說:“石爛江枯,爾乃得渡”。所以,在寶豐本主廟大門的楹聯寫有:“石爛江枯,萬里留將軍誓命:松蒼柏老,千秋媲丞相祠堂”。王驥三征麓川后即回到京城,83歲時病故于北京,被明朝追贈“靖遠伯”,謚號“忠毅”。而傳他死于云龍漕澗僅是為了紀念他的一種民間傳說,在漕澗仁德村至今還立有王驥的衣冠冢。

接本主白語稱為“佳?!?,漢語稱為“接佛”,是在過春節期間將本主接回村內過年的一種民俗活動。白族中將所有的宗教神祗都統稱為佛,又因“佛”與“?!蓖?,所以“接佛”就是“接?!?,認為通過這樣的活動后,本主會賜福給村民,接本主也是給白已接來福氣。據古鎮的老人介紹,“接佛”很早就有了,大概是起于明朝時期,“文革”中斷后,到2008年才重新恢復。

接佛活動要進行三天,從正月五日開始到初七日。正月五日從本主廟內將本主接回鎮內,稱為“佛出門”,本主接回來后要在鎮內的園上、街心、下營、刺沖4個片區內輪流供奉三天,到初七日下午才將本主神像送回本主廟,稱為“佛回壇”,并要在本主廟內舉行“回壇會”的集體性祭祀后才算結束。

正月初五的早上,一大早我就來到古鎮,整個古鎮似被“冰凍”一樣,突然間中斷了春節應有的喧囂與熱鬧。昨天還遍布滿街的鞭炮屑不見了,干凈的街道用清水潑灑過后撒上一層厚厚的青松毛。各家在門前點上高高的大香,擺上供桌,桌上供品琳瑯滿目,有鮮果、糖點和一對碩大的面魚。除這些擺設外,很少見人在街上,就是有也是匆匆而過,那些滿街打鬧放鞭炮的小孩不見了、悠閑散蕩的狗也不見了,只有漸漸升起的太陽,把一縷縷柔弱的光撒落在街道上,古鎮顯得是那樣的嚴肅與寂靜。

約在上午9點鐘,占鎮北面獅山嶺崗上的本主廟前,傳來了喧天的鞭炮聲、鑼鼓聲和嗩吶聲.緊接著一隊隊接本主的隊伍走出廟門繞行在進鎮的山道上,最前面是一對直幡,上書:“將軍誓命喜耀騰龍氣韻;古鎮逢春欣呈赤子心懷”。后是一對嗩吶手、鑼鼓,其后是一位老人端著香爐,后是本主、娘娘,鹽井龍王及娘娘的牌位,再其后是燈籠、旌旗旃幡,旗后才是四人抬的大轎子二乘,前是本主、后是本主娘娘。本主轎后是手持木魚、念珠的誦經隊伍、后是各家扎的花轎,轎中坐著小孩,其后才是各種娛佛的歌舞隊。各家白扎花轎,讓小孩坐在轎中參加接本主,寓意經過這種活動后小孩能在本主的保佑下清吉平安,早成才。彩旗飄弋,鼓樂震天,古鎮又恢復到以往的喧囂熱鬧中。

隊伍在街巷中緩緩行進著,稱為“御游”,寓意本主在“視察”古鎮。在隊伍經過門前時,家中老人率全家持香火跪拜恭迎,口中喃喃禱告說“福臨門,福臨門”?!坝巍苯Y束后,隊伍到鎮前的廣場,將本主像供在彩棚內,先由鎮中德高望眾的老人代表全鎮全體居民進行祭祀,祭祀結束后舉行娛佛的龍燈、歌舞表演。到下午,由園上、街心片將本主像接往街心彩棚中,供片區內的各家居民祭祀:第二天下午,下營、刺沖片又將本主像接往本區的彩棚中,供本片區居民祭祀;到第三天下午,將本主神像送回本主廟中,再舉行全鎮集體性的祭典——回壇會,三天的接本主活動才結束。在將本主接回各片區供各家祭祀時,前來祭祀的各家都要用“三牲大祭”,有求財、有求子嗣、有求家道平安,事無巨細,都紛紛向本主訴說,因相傳將本主接回家時的祭求是最為靈驗的,所有祀訴都會“有求必應”。

寶豐古鎮的接本主活動,讓本主走下了神壇,走出殿堂,回到人間。這時,平時威嚴的本主已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神,而更像是各家各戶中的一位慈祥的老人,他與人們一道共度新春佳節,與人共樂,普降吉祥。滿鎮飄渺的香煙,不時傳來的鞭炮聲、鑼鼓聲、高亢的嗩吶聲,都告訴你,古鎮正處在一片人、神共樂的海洋中。

編輯手記:

本期重點推出兩座一南一北的城。巍山是一座活著的古城,以其古樸、寧靜、悠遠而又充滿世俗的煙火氣而使人感到氣定神閑、安之若素。經過歲月的滄桑,東南西北四座城樓尚存拱辰樓和稱之為“印柄”的星拱樓,彌足珍貴,本文以優美的筆調極為詳盡地寫出了古城的歷史,極為耐讀。北邊的城是洱源老城,俗稱“熱水城”,“熱水”與洱源人生活息息相關,作者以一顆溫暖善良的心回溯自己的小城歲月。鶴慶黃龍潭是一方精致的水景,本文也很精致。水目山曾是初建于1300年前的禪林,歷史上高僧倍出,還有數量在西南堪稱第一的“北崗塔林”,其悠遠的佛教文化令人嘆為觀止。南澗擁翠鄉長蟲街的“迎高臺”,將中原漢地的民俗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有機融合。云龍縣寶豐古鎮的本主,卻是明朝的兵部尚書王驥,由此可見漢文化對邊地文化的滲透,這兩篇關于民俗的文章頗有趣味,從旅游的視角來看,具有獨特性。

猜你喜歡
云龍縣將本寶豐
寶豐酒的1989
云南白族古鹽村的歷史變遷與文化遺產保護——基于大理州云龍縣順蕩村的田野調查
一群土專家的“集結”——寶豐村的“技術員”也能治好農業“雜癥”
一個貧困村的“暴富”——寶豐村的農業也能讓人“吃撐”
正文主體部分之“討論”
福利卡簽到
正文主體部分之“討論”
正文主體部分之“討論”
河南寶豐清涼寺汝窯窯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