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生活之水,灌課堂之花

2015-08-04 06:12張再雄
環球人文地理·評論版 2015年6期
關鍵詞:現象生活化探究

張再雄

摘要:在現代科學教育理念指導下,中學地理教學不應該單純、枯燥地講解課本知識,而應該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熱點問題,關注鄉土地理知識,不斷提高地理教師生活化教學的意識,提高學生用地理知識指導生活實踐的能力。使學生達到用地理知識指導生活,通過生活來更好地學習地理知識的目的。本文圍繞生活化對地理教學的意義展開分析,并提出了兩者融合的具體思路,以期對高中地理教學活動的開展有所助益。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生活化教學;地理教學思路;地理現象探究

引言:在地理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都將對地理知識點的系統講解作為教學重點,而忽略了地理學科自身所承載的現實意義。殊不知,地理其實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由此,教師應緊密圍繞生活實例和熱點,引導學生課后利用地理知識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為地理教學“引一瓢”生活之水。

一、地理生活化教學的學科意義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一門科學,而其所揭示的地理現象也多數源于生活周遭。在當前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仍在采用單一理論灌輸教學模式,課堂圍繞知識點講解,然后安排大量練習,使教學陷入“教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枯燥,效果還不明顯”的窘境。生活化教學法的運用之所以能夠有效改善當下低效的教學現狀,主要因其盡可能將地理知識點與現實生活相聯系,將學生從傳統的教學方式中“解放”出來,運用科學的教育教學理論指導課堂教學。鑒于此,教師應不斷加強研究,認真總結生活化教學的經驗,不斷找到生活實例與地理理論相結合的最佳方案,尋找社會廣泛關注的生活熱點問題,用最恰當的方式將地理知識和方法傳授給學生。

二、地理教學融入生活化的具體思路

(一)利用地理原理解釋生活中常見地理現象,培養學生對生活觀察能力。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去解釋生活中的地理現象,總結地理規律,以此解答疑惑,解決問題。比如,在教學“交流季風氣候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時,可引導學生思考并運用所學知識來解釋“為什么南方人習慣吃米飯,而北方人習慣吃面食”這一地理現象,從而推導出“南方氣候濕熱,雨水充足,適宜種植水稻,所以飲食慣吃米飯;而北方氣候干燥,適宜種植小麥,所以在飲食方面習慣于吃面食?!弊寣W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都有地理的“影子”。只要教師能夠準確拿捏這些地理現象的本質性,將其中地理原理借由生活來解釋,就是一堂很好的地理課。比如,我國大陸春夏和秋冬溫度不一樣,風向也不相同,這是人盡皆知的氣候現象,所以教師可借助這一氣候現象設疑:“我國大陸冬天吹什么風?夏天吹什么風?為什么?”學生當然知道這個現象,但對其背后的地理原理卻不見得全然知曉。至此,教師便可順勢導出關于季風、氣壓等相關地理知識展開深入教學分析。又如,我們經常能夠聽到的廣播報時:“現在是北京時間幾點幾分”,這句話讓學生習以為常,但對為何報時要使用北京時間卻無從知曉。教師同樣可借此設問,并加以適當拓展:“為什么世界各地的時間都不一樣呢?”藉此引發學生好奇與興趣,然后再將經度、緯度與時間的關系進行逐個分析。筆者多年教學經驗總結,用地理原理解釋學生生活中所見的各種生活現象,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對生活的關注度,也能讓他們對地理的學習多一份熱愛。

(二)適當地組織戶外實踐活動觀察地理現象,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和體驗。利用生活實際展開實地探究活動,能使學生更為深刻的感受到學習地理的得益所在。比如,在講授中國大陸氣候時,為了讓學生真實感受“氣候”對民宅建筑的影響和驗證民間的“坐東朝西,熱死無人知”的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分組探究,各自調查“坐北朝南”和“坐東朝西”兩種不同朝向房子的居民,記錄各個朝向的室內溫度如何,之后再在同一時間同一地域測量不同朝向的房子內的溫度,之后再匯總記錄統計。通過這類實踐探究活動的開展,能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坐東朝西”的房子室內溫度要明顯高于坐北朝南的房子;教師再在此基礎上與所學地理知識結合,學生很快便能理解其中原因。通過生活化的實踐探究活動開展,學生不僅學會依托現有的知識,設計和實施簡單的調查研究方法檢驗課本知識,檢驗他人的觀點,還能通過探究活動體驗更多的學習樂趣。

(三)聯系生活實際來促進地理知識正向遷移,引導學生將知識學以致用。學習地理的最終目的是要用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達到學以致用。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對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現象多一份關注。例如,現代城市工業污染對居民日常生活影響嚴重,但發展工業又是現代化建設不斷前進的推動力,如何才能合理布局工業項目呢?教師可引導學生學會如何用地理知識來解決這一生活難題,即設置工業布局必須充分考慮工業類型以及環境因素,尤其是有污染的工業項目必須建設在遠離城市水源的地方,且位于城市的下風向處。又如我國北方每年冬春季節都將面臨沙塵天氣帶來的污染,嚴重影響著居民的生活,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地理知識分析發表各自看法,最后得出在北方農牧地區退耕還林、建立防風林固沙等的結論,在內化知識的同時,也讓課堂氣氛活躍非常。

結語

地理教學走向生活化是教學改革的基本方向,但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既沒有現成的理論,也沒有成熟的實踐經驗,由此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更多更新的教學方式,積極革新教學理念以適應不斷變革的教育形勢。

參考文獻

[1]肖亞琴.高中地理生活化課堂打造途徑探討[J].中學教學參考,2013(21)

[2]張淑媚.回歸生活:高中地理綜合性學習的應然追求[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1(08)

[3]胡春.淺談高中地理課堂教與學互動生活化[J].教育教學論壇,2013(25)

[4]張政.高中地理學科課堂教學資源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0(57)

猜你喜歡
現象生活化探究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猜謎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