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儒林外史》看科舉制度下學儒的生存百態

2015-08-04 02:49李蓋瑪吉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5年7期
關鍵詞:科舉制度儒林外史

李蓋瑪吉

摘要:《儒林外史》代表中國諷刺小說的高峰,開創了以小說直接評價現實的先例。作品中的形形色色的事件和形象無一不反映著當時的社會現狀。文章試圖結合具體的人物事件從不同角度揭示以八股文為主的科舉制度下,人情的變換以及社會現狀。

關鍵詞:儒林外史;科舉制度;八股取士;富貴功名;世態人情

中圖分類號:I242.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5)07-0108-02

《儒林外史》被譽為中國古代諷刺小說的高峰。魯迅曰:“諷刺小說以《儒林外史》而后,就可以謂之絕響?!盵1]作者以諷刺嘲笑的筆觸揭露了當時社會的種種現狀,特別是科舉制度下人性和世風的轉變。全書圍繞讀書人追求功名利祿為線索而下筆,用千變萬化的姿態將讀書人追求功名的丑行和社會風氣的墮落寫得淋漓盡致。臥閑草堂有回末總評曰“‘功名富貴是此書之大主腦,作者不惜千變萬化以寫之?!?/p>

八股取士定于明代,它實行以后百弊叢生,成為一種禁錮人類文明,腐蝕和扼殺人才的制度?!度辶滞馐贰分兴鶎懠暗囊钥婆e為中心的種種社會現象,既是明代儒林生活的縮影,同時也包括著作者在現實感受中對世情人性的反思。

一、儒生命運的丑態展示

《儒林外史》的批判主要針對封建科舉制度對文人的深刻毒害上,深刻揭露了八股科舉取士下知識分子人性的扭曲。作者以鮮明的目的,敏銳的目光,以及對待功名富貴的態度為尺度,塑造了各種類型的知識分子的形象,在榮華富貴面前他們視科舉進仕為唯一出路。

1執迷不悟、歷盡辛酸的腐儒

周進和范進都曾是在花甲之年沒有獲得秀才資格的老童生,他們從青年到白頭,在科場的無數次失敗的痛苦中,依然對功名富貴執著追求?!霸陂L期的屈辱生活中,它們既不善逢迎,也無力反抗,而是變得愚昧固執,麻木不仁,把自己的不幸和生活價值完全系于自以為可望而不可及的科舉考試中,從而失去了正常人起碼的心理平衡?!盵2]

在這種強烈的對比中,突出了科舉所造成的勢利人情偏頗和社會價值觀念迷失。

2迂腐麻木、無知可笑的迂儒

王玉輝深受“存天理,滅人欲”的程朱理學的毒害后,女兒要為喪夫絕食殉節,他竟然大膽慫恿,夸贊女兒“死得好”,擔心“自己將來還得不到這樣一個死法”,妻子哭泣女兒時還罵妻子迂腐。戴震說“酷吏依法殺人,后儒以禮殺人”[3],封建科舉制度對人性的毀滅如此之深痛,王玉輝自己深受禮教毒害不說,反過來要以禮教毒害自己的親生女兒,這種行為是殘酷的,在拋棄親情不顧的背后,竟隱藏著殺戮人性的變態。

3腐化變質、欺世盜名的假儒

匡超人是由純樸青年變質墮落的典型。這個以殺豬、磨豆腐為生,耐心侍奉父母的勞動青年,在八股舉業的誘惑下,逐漸忘本,為了考試竟拋下生命垂危的父親;考上秀才后,吹牛撒謊,與無賴勾結,糟踐大戶人家逃婢,伙同別人假造印章,短截公文,幫人替考,從中謀利;甚至停妻再娶,攀附高門……他的墮落過程有力地展示了科舉毒害人心靈的罪惡面,人們在功名利益面前利欲熏心,將生命中有價值的東西逐漸拋去,只落得一副無恥嘴臉。

4假充名士、無故做作的丑儒

在《儒林外史》中,這種徒有君子之名的假名士比比皆是:自夸不追女色,鄙棄功名的杜慎卿,實則是一個眠花臥柳、做官心切的假名士;違裝風雅、不學無術的婁二、婁三公子;互相吹捧、腹中空虛的景蘭江、支劍鋒、趙雪齋一伙;徒有虛名、迂腐不堪的馬純上、蘧駪夫等選家名士。他們都心羨功名富貴,卻偽裝風雅,故弄玄虛來填補各自內心羨慕富貴的空虛,想以此博得名聲,讓社會贊同。 顏元就曾尖銳地批評過這種現象:“八股行而天下無學術,無學術則無政事,無政事則無治功,無治功則無升平矣!”[4]學術一旦遠離實際,便從根本上喪失了發展的可能。

二、社會道德的失真

《儒林外史》中有正直人為追逐功名富貴墮落的典型,有刁鉆小民巴結權貴的丑行,更有劣紳土豪、貪官污吏欺壓百姓、貪贓枉法的劣跡。

1不顧廉恥,偽飾孝悌

范進做官后,在母親死后,一方面誠惶誠恐地居喪盡禮,連銀鑲杯箸和象牙筷子都不敢用;另一方面卻大吃蝦元子。當了學道的他,竟不知蘇軾為何人,第七回中當別人打趣,他糊涂地說:“蘇軾既然文章不好,查不著也罷?!本惯B蘇軾為何人都不知,其迂腐可笑之致。八股文選家馬二先生游西湖,看到朱淑真、李清照居然說:“這些什么人,料想不是管功名的了?!?/p>

正如魯迅所說:“政府對于讀書的人們,使讀一定的文章,即所謂‘八股文,并且發一定的議論?!盵5]

2巴結權貴,見風使舵

《儒林外史》中在寫知識分子的同時,也將許多鉆營投機、巴結奉承的市儈寫得栩栩如生。胡屠戶在范進中舉前后判若兩人,前倨后恭,著實讓人捧腹。這種強烈的反差,讓人不能不說是功名富貴在作怪。市井小民沒有考取科舉功名的能力,整個社會艷羨追求功名富貴的普遍傾向使他們用些微薄之利來巴結周邊的權貴,以討好他們,尋得“保護傘”,這也便是科舉制度下,人性的變相墮落吧。

3橫行鄉里,魚肉百姓

《儒林外史》對土豪劣紳的描寫非常深刻,諷刺得也尖刻辛辣。其中嚴監生、嚴貢生、張靜齋的形象很典型。他們的共同之處是都有點功名都愛財如命,一毛不拔,為了錢,他們什么手段都使得出來。張靜齋為謀奪寺院和尚的田產,裝神弄鬼,教唆地痞流氓誣陷和尚與婦女通奸。作者通過這些土豪劣紳的丑惡嘴臉的描寫,痛斥了靠科舉爬上來的人給人民帶來的痛苦的傷害。

4貪污受賄,墮落腐敗

顧炎武指出:“科舉所得十人之中,其八九皆白徒而一舉于鄉,即有以營求關銳為治生之計。于是州里則無人非豪勢,適四方則無地非游客……”[6]《儒林外史》中所描寫的貪官污吏之甚多,他們原本是清貧的試子科考進客,但步入官場后卻鉆營投機,貪污受賄,極其丑惡。

有以“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為做官哲學、痛打衙役百姓的南昌太守;有為博清廉名聲、將回民師傅活活枷死的高要縣知縣;有貪贓枉法、顛倒黑白的江都縣知縣等。這些以科考選拔上來的官吏都不是為國家積極建功立業、為民請命的人才,而成了貪賄錢財、中飽私囊、腐敗國家和百姓的蛀蟲。吏治的腐敗也反映了科舉制度的腐敗,給社會罩上了一層陰暗的幕布。

三、人性本真的回歸

1離經叛道,敢于反抗

沈瓊枝在《儒林外史》中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女性形象。她代表千萬女性為自己的權力而斗爭,證明女性也是有能力的,女人地位的低下是這個社會制度所造成的,是倫理綱常對女性地位的鄙視,女性只有抗爭,只有顛覆了這個男權主宰的社會制度,才能獲得自由和地位。

杜少卿和沈瓊枝是封建社會中的叛道者。他們的行為和思想不被當時的人們所理解,然而他們的行為和思想閃爍著反封建主義的偉大光環。他們追求自由、平等,身體力行去證實這一點,這是追求民主進步的知識分子的典型。

2自食其力,不慕富貴

吳敬梓在這里贊揚了自食其力的市井細民,“認為以后的儒林沒有希望,不足觀,從某種意義上說表現了作者的進步思想,是當時萌芽中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7]。

《儒林外史》從獨到的視角剖析了人性的變質和八股取士下的社會風氣的頹敗。在犀利諷刺的筆端我們看到的是人性的不完整,在崇尚功名富貴的社會里,人們超出最低的道德底線所做出的對那個時代人生價值的追尋,是時代和制度雙向坐標給他們的定位?!啊度辶滞馐贰泛芟癜蜖栐说摹度碎g喜劇》反映了西方法國封建社會所存在的一切一樣,它同樣無情地反映了三百年前東方中國封建社會中所存在的一切,它是活生生的,有高度創作性的,比歷史記載還要鮮明真實的社會史料?!盵8]

文化專制下的古代明朝社會,它的社會現實和時代潮流差距很大,那么在今天這個物欲橫流、金錢為尚的社會里,世態人情中的思想底線、道德底線又該如何呢?這值得我們深刻反思,也促使我們從《儒林外史》出發,從吳敬梓閃爍著智慧火花的思想出發,去探索當今社會存在的類似問題。[9]

參考文獻:

[1]魯迅.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魯迅全集(第八卷附錄)[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335.

[2]唐富齡.明清文學史(清代卷)[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

[3]胡適.戴東原的哲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8.

[4]顏元.顏習齋言行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魯迅.且介亭雜文——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魯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

[6]吳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

[7]顧炎武.日知錄(卷十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8]于天池.明清小說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

[9]袁行霈.中國古代文學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責任編輯:劉東旭)

猜你喜歡
科舉制度儒林外史
論《儒林外史》序跋的批評價值
《儒林外史》的吃播
莊嚴隆重的祭祀儀式與不可預知的祭祀效果*——論《紅樓夢》的除夕宗祠祭祀與《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儒林外史》戲劇演出資料考辨——兼談《儒林外史》創作中的明清互現
科舉制度的起始與結束
單寶塔詩
淺析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發展
質疑是打開智慧寶庫的金鑰匙
《儒林外史》的坡式交際模型
唐朝科舉制度對當今高考制度改革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