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葉圣陶小說中的時代意識

2015-08-05 19:47唐甜甜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7期

唐甜甜

【摘 要】葉圣陶是文學研究會的杰出代表,他用冷靜、平和的語調在文學史上留下了獨特的印記,他的小說中有著濃厚的時代特征,這種時代特征包括有意識的時代特征以及無意識的時代特征,本文主要在于魯迅作品的對比中分析葉圣陶小說中的時代意識。

【關鍵詞】葉圣陶小說;時代意識;魯迅對比

葉圣陶是著名的教育學家,也創作了大量的小說,他會用冷靜、平和的視角關注平凡人的內心世界和平淡生活,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時代意識,作者總是在有意或者無意的表現整個時代,不斷的在創作方法上突破自己。

一、葉圣陶小說中有意識的時代意識

1.小說創作的心路歷程

葉圣陶的創作深刻的受到五卅運動的影響,他的小說蘊含著濃厚的革命氣息,在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葉圣陶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創傷,他用《某城記事》、《夜》等一系列的小說表達人們的血淚史,記錄著歷史的逆轉,其中的代表作就是《夜》?!兑埂返臉嬎寂c《藥》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反映了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后,大批革命者遭到迫害和屠殺,但是,越來越多的人民在失敗中反省,前仆后繼的奮勇抗敵。在《夜》的開始,葉圣陶就渲染出了大屠殺前的恐怖氛圍,一個老婦人,她的女兒和女婿已經躺在了荒野中的棺材里,這里死了太多的人,此時,作者對國民黨的血腥鎮壓進行了強烈的抗訴,作者用冷靜、客觀的描寫方式表達了在國民黨高壓下人民反抗意識的覺醒。老婦人在得知自己女兒已經被害的消息后,憤怒的火焰燃燒著她的全身,她跟孩子說道:“還說什么大男姓孫,我們大男姓張,姓張!呵!我只恨沒有本領處置那輩該死的東西,給年輕的女兒女婿報仇!”在殘忍的現實下,老婦人堅強的站起來,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2.有意識的時代意識——與《藥》的對比

可以看出,葉圣陶的《夜》與魯迅的《藥》屬于同一種題材類型,但是人物確實截然不同的,《夜》中的老婦人與《藥》中的華老栓雖然都是受害者,但是前者是用前仆后繼的姿態來面對。而兩部小說應用的都是雙線結構模式,《藥》中實際上用華家的故事暗指夏瑜的被害,兩個故事使用人血饅頭進行連接,而《夜》則指描述了老婦人的覺醒歷程,暗指一對革命夫婦的英勇就義。題目高度濃縮,有著深邃的含義,其創作背景不同,表達的主題也存在差異,《藥》的整個格局更加的陰冷,給人帶來一種壓迫感,但是《夜》則給予人積極面對的力量。

二、葉圣陶小說中無意識的時代意識

葉圣陶的小說根植于我國傳統文化和現實,這是無法超越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時代的,他雖然悲觀,但是并不厭世,他孤獨,但是并未對人生失去希望,他相信,人活著是為了改良人生,創作是可以更好的溝通的,他從來不懷疑文學的作用。而魯迅對自己的生存境遇感到乏味、痛苦,他利用文藝來啟迪大眾,但是他的遭遇又讓他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中。因此,葉圣陶的小說是從時代的角度下來思考,這些作品看似平淡,但是卻滲透了作者對于時代的無意識關注。

《隔膜》對于葉圣陶的意義正如《野草》對于魯迅的意義,他們都是獨特的,深刻的反映出作者的心靈深處,他們單純的回憶自己的思緒,這里沒有描述社會問題,沒有表達社會底層大眾的悲哀,而是單純記錄自己的感覺,用強悍的生命力感動讀者。在作者的文本中,我們理解了當時學者們的困惑和悲哀,葉圣陶之所以描述隔膜,就是為了將這些隔膜消除,在平淡的作品中思考人生。

葉圣陶在小說創作中反映時代的意識與其生長環境、人生閱歷、秉性氣質、人格心理有著密切的關系。他出生于蘇州的一個賬房先生家庭,自小性情“極和易”,成年后“謙和慈藹、淳樸熱情”,很似儒家所推崇的“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的“君子”人格。正是這樣一種性情氣質,再加上并未有過留學西洋的經歷,讓他更多的表現出對本土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的親和與認同。于是,他的文學創作在觀照社會與表現人生時更多的是從儒家文化的仁道精神和人道意識出發去表現下層的苦難與社會人生的不幸。他所處的時代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的民族情感,再加上進步思潮和身邊好友的影響,他將自己對于人生和時代的關注傾注到了文學創作和教育事業中。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說反映時代的問題上,很多作家都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葉圣陶先生的小說深刻的反映出了當時的時代精神以及知識分子的覺醒,在刻畫人物性格,塑造典型人物的同時,融進我國的美學傳統,追求傳神,創造深濃的意境,展現了人物的心靈世界,寫出了話的靈魂。在小說創作中,較好地融合了中西美學的審美觀念,為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參考文獻:

[1]楊理治.角落里的花朵——論“五四”寫實作家葉圣陶小說的抒情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04)

[2]楊理治.角落里的花朵——論“五四”寫實作家葉圣陶小說的抒情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04)

[3]許軍娥.論葉圣陶《稻草人》的藝術品質[J]. 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03)

[4]張丹.從別一面“為人生”——論葉圣陶小說對人的生存需求的關注[J].大眾文藝(理論).2009(2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