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簡單應用題教學策略的研究

2015-08-05 04:04張俊杰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7期
關鍵詞:解決方法應用題小學數學教學

張俊杰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解決簡單應用題的策略訓練,能有效提高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解決日常生活相關問題。本文分析小學數學簡單應用題教學存在問題,探討如何讓學生掌握解決簡單應用題的方法,進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解決方法;應用題

應用題特點主要是具有綜合性較強,是對學生思維及應變能力的綜合考查,也是對小學生必修的數學基礎知識的運用。小學生解決應用題時,通常是根據其自身知識經驗,對所提問題進行解答,因此就需要教師以生活實例,作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解決問題,這有助于對學生潛能的開發,從小培養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

一、教材中簡單應用題的特點

應用題從生活實踐中提取而來,并需要學生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對其進行實質性的解決。課堂上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該類數學問題給予解答。教師提問時,應把學生能理解的情境設置為提問背景情節,并保證所敘述情節數量關系,應盡量避免不準確敘述,或不利于學生理解情節,同時將所設數量關系,合理、準確地安置于情節內容中。小學所學的應用題,其數量關系主要集中于分與合,以及對立或統一的規律中。教師在提問的設置中,應將內容生活化,融入加減、乘除運算的應用題中,聯系學生生活情境,引導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具有非常積極的現實意義。這不僅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也順應了小學生認知發展過程。

二、簡單應用題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1.簡單應用題設計方法不合理

設計簡單應用題時,教師選用補充條件問題較多,忽視了學生主觀能力性的發揮,不注重讓學生自編題目,還沒有轉換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教學主體,圍繞學生的興趣和知識背景,給予正確引導。由于小學生知識面限制,使得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注重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而采用說教式灌輸方法教學,同時所設計的開放性應用題較少,使得學生發散思維被限制了。

2.簡單應用題內容設計不合理

簡單應用題內容設計,并沒有以學生日常生活實際為情景,和日常生活加強聯系還停留在形式上,簡單應用題在教學時,教師對教材的挖掘不夠深入,用于課堂上的實例主要來自教材,引導學生解答應用題,主要是沿用傳統教學模式,未將創新理念和生活實例,融入到應用題的提問設計中,同時在課堂教學中,忽視結合小學生身心特點,從而不斷調整教學措施,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及積極性。

三、探討簡單應用題教學策略

1.應用題情境設置應生活化

小學數學教學中,需應用生活化導入方式,改善應用題命題,讓應用題命題能吸引學生興趣,例如,將情境設置為“游樂園中的問題”,或“海洋世界探險”等,這樣輕松、符合小學生興趣點的應用題命題,能很快把學生吸引過來,通過設置興趣點方式,拉近學生和教師距離,同時在設計數量關系時,應注意訓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讓學生感覺到應用題命題的生活氣息,使學生對簡單應用題有正確理解,即解決數學問題是源于生活需要,而生活實例也能讓學生提取出應用題的問題,然后再將其解決方式應用于生活實踐中,進而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能力。

2.簡單應用題具有多樣化特點

簡單應用題設置應注意體現多樣化特點,針對低年級學生,應用情境圖和表格、以及對話或數據等形式,來設置命題,而面向高年級學生,則應增加純文字敘述方式,對簡單應用題給予命題;這樣的設置既可以讓低年級學生對簡單應用題有直觀理解,也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面向高年級小學生,應順應其認知發展需要。但不論是圖片、表格形式情境敘述,還是純文字情境敘述,都應該提高提問的綜合性,以提高問題設計水準,并且可嘗試讓學生自主設置應用題命題,這樣既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熱情,也能夠提高簡單應用題豐富性,有助于學生抓住題意,迅速作出應對反應。

3.簡單應用題應加強開放化

對于設置簡單應用題的提問環節時,應加強其結構開放化,應用題教學時,讓學生通過不同方法解題,能拓寬學生數學思維能力,也能增加思維靈活性,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分組交叉討論,通過不同學習背景、不同思維方式的學生交流,學生能夠通過交流了解各種解題方法,并從不同角度對簡單應用題分析、剖析,這樣能較大提高學生思維能力。例如,一道簡單應用題:對于總重量為400g糖水,它的含糖為10%,要想得到含糖20%糖水,有幾種解決辦法?學生通過分組討論得出多種方法,其中主要有3種,方法一:加一定量糖,使得糖水中含糖量增加;方法二:應用蒸發水分方法,讓糖水中的水減少;方法三:增加含糖量高于20%的糖水。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將思路多樣化,引進到簡單應用題教學中,增加了學生解決問題的途徑,讓學生對同一問題找到多種解題方法,這樣將提高學生解題思維,有效促進學生整體素質提高。

四、培養學生簡單應用題解題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培養學生觀察能力,以避免小學生注意力分散的特點,由于小學所學的應用題,其數量關系主要集中于分與合,以及對立或統一規律中。因此對于低年級學生,教師對圖片讀題時,引導學生認真審題、并觀察圖片中所傳遞的信息,提醒學生看圖時應將圖文意思理解透徹,并結合圖片所示內容正確解題,而對于高年級學生,讓其對純文字敘述,認真審題并應用抽象思考,找準提問條件,以及和提問條件相對應數量關系,通過認真觀察審題,得到正確判斷條件和問題,加深學生對問題分析判斷能力,同時讓學生仔細甄別所獲取的信息數量關系,通過啟動聯想思維、發散思維等思維方法,對多種類型題目,進行分類解決。在實際應用中,小學生解決應用題時,通常是根據其自身知識經驗,對所提問題進行解答,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正確解決問題,這有助于開發學生的潛能,從小培養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簡單應用題解題能力。

五、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

簡單應用題的學習,是鍛煉學生解決復雜應用題的基礎,簡單應用題中數量關系規律,小學生需要掌握的數學知識,教師通過簡單應用題教學,逐漸使得學生能分析其中的提問條件,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提問設置中,應把加減、乘除運算,融入到生活化內容中,并聯系小學生生活情境,引導小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數學問題,同時小學生通過解決簡單應用題,可以加強數學思維訓練,不僅學習了數學概念和公式,也培養了思維靈活性及反應能力,通過和生活實例聯系,既可以增加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和鞏固,也可以讓學生運用數學眼光,去認知真實生活,并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能力,進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六、結論

加強小學數學簡單應用題教學,以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能力,同時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教師通過轉換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教學中的主體,教師從引導學生角度,培養自主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興趣,并且通過簡單應用題教學,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和邏輯性,讓小學生逐漸學會從數學角度,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進而切實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唐棟林.小學數學簡單應用題教學思路分析[J].好家長,2014,16(43):58-59.

[2]嚴玉梅.小學數學簡單應用題教學策略的思考[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2,23(1):51-52

[3]吳天福.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J].長三角(教育),2013,15(2):44-45

[4]吳紅梅.小學數學應用題教法研究[J].學周刊,2013,11(8):191-192

猜你喜歡
解決方法應用題小學數學教學
應用題
有限制條件的排列應用題
數列應用題、創新題
農村移動網絡覆蓋探討
針對回轉式空氣預熱器漏風問題解決方案的研究
小學數學教學良好課堂氣氛的創建初探
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任務驅動, 啟發學生自學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解應用題要過“三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