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手足外科復雜創面中的應用效果

2015-08-06 20:31趙鳳娥李振強梁賢芳
中國當代醫藥 2015年18期
關鍵詞:負壓封閉引流修復護理

趙鳳娥 李振強 梁賢芳

[摘要] 目的 探討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手足外科復雜創面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選取本科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復雜創面患者236例,根據治療方法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131例患者采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對照組105例采用傳統換藥治療,比較兩組的二期植皮或皮瓣修復時間、住院時間與效果。 結果 觀察組的二期植皮或皮瓣修復時間為(10.73±1.32)d,對照組為(20.55±1.40)d;觀察組的住院時間為(20.32±1.56)d,對照組為(31.50±1.83)d,兩組的上述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的正確應用及規范的術后護理,可為游離植皮或組織皮瓣移植提供良好的條件,加快創面二期修復,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

[關鍵詞] 負壓封閉引流;復雜創面;修復;應用;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5)06(c)-0188-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 technology in complex wound of the department of hand and foot surgery. Methods From March 2011 to March 2014,236 patients with complex wound treated in our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different therapeutic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In observation group,131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VSD technology,and 105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traditional dressing change.Time of second-phase skin-grafting or skin flap repairing,hospital stay,and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time of second-phase skin-grafting or skin flap repairing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as (10.73±1.32) d and (20.55±1.40) d respectively.The hospital stay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20.32±1.56) d and (31.5±1.83) d in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above-mentioned index (P<0.05). Conclusion Proper application of VSD technology and standardized postoperative nursing provide a good condition for free skin grafting or tissue skin flap transplantation,quicken second-phase repairing of wound,and shorten hospital stay of patients .

[Key words] Vacuum sealing drainage;Complex wound;Repair;Application; Nursing

負壓封閉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術是一種處理各種復雜創面和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相對于現有的各種外科引流技術而言,VSD技術是一種革命性的進展,1994年,裘華德教授等在國內率先引進這一新型引流技術[1]。在治療皮膚軟組織缺損時,VSD技術能夠在一期清創和二期植皮或皮瓣修復創面之間起到橋梁作用,其療效優于傳統的換藥,并發癥發生率較低[2-3]。本科對肌腱、骨骼外露和合并感染等難以一期修復的復雜創面應用VSD治療,患者免除換藥之苦,創面治療中的觀察與護理方便,明顯加快創面二期修復時間,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觀察組選自本科2011年3月~2014年3月VSD治療復雜創面(面積>15 cm2)病例,共131例,男86例,女45例,年齡7~86歲。撕脫傷22例,脫套傷29例,深Ⅱ度~Ⅲ度燒傷6例,足踝部缺損11例,骨筋膜室綜合癥減壓術后7例,廣泛皮膚軟組織缺損56例;其中合并肌腱外露37例,合并骨外露10例,創面不同程度感染12例,創面大小為3.5 cm×5 cm~32 cm×50 cm;合并休克3例,合并糖尿病13例,合并高血壓8例。對照組選自本科2011年3月~2014年3月常規換藥治療復雜創面(面積>15 cm2)病例,共105例,男77例,女28例,年齡4~79歲。撕脫傷28例,脫套傷21例,足踝部缺損6例,骨筋膜室綜合癥減壓術后6例,廣泛皮膚軟組織缺損44例;其中合并肌腱外露20例,合并骨外露3例,創面不同程度感染9例,創面大小為4 cm×5 cm~30 cm×47 cm;合并休克2例,合并糖尿病7例,合并高血壓4例。兩組在年齡、性別、毀損程度、創面面積方面差異無統計學(P>O.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觀察組

采用VSD(VSD的構成: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鹽泡沫材料;多側孔引流管;生物半透膜;中心負壓裝置)技術,患者先行徹底清創,充分止血,填充創面,以生物半透膜為全密封材料,覆蓋、封閉整個創面和腔隙,接通負壓源,引流及沖洗時間為5~14 d,經過精心護理和嚴密觀察,如肉芽組織新鮮,創面無明顯感染,拆除VSD裝置,行植皮或皮瓣二期修復。護理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2.1.1 創面的觀察和護理 VSD觀察內容包括中心負壓大小、連接可靠性、創面封閉情況[4]。嚴禁銳器刺破半透膜,半透膜一旦損傷很容易使VSD敷料變硬,需要護理人員隨時檢查患者創面的密閉情況。手外傷患者常使用克氏針固定,針尖容易刺破半透膜,應予保護。VSD泡沫敷料出現黃綠色、淺褐色等顏色或透過半透膜發出輕微臭味,一般不做特殊處理。

1.2.1.2 術后體位 術后患肢制動,避免因肢體活動造成半透膜的撕脫漏氣[5],患肢用軟枕抬高15°~30°,有利于靜脈回流,減輕患肢腫脹,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的患肢,防止局部受壓、過緊等影響肢端血運,做好患肢保暖。

1.2.1.3 維持有效負壓 在護理方面維持有效的負壓狀態是治療成功的關鍵[6]。所有病例均使用持續中心負壓吸引,中心負壓恒定、可靠、便捷。術后24 h內,每2小時觀察負壓源的壓力是否在規定范圍內,VSD敷料癟陷、可見管型,表示引流通暢。壓力-20~-60 kPa就可達到較好引流的效果。根據創面實際情況調節相應的負壓,創面組織較致密,如肌肉、筋膜創面采用負壓為-40~-60 kPa;對于較疏松的創面組織,如皮下脂肪的創面采用負壓為-16~-40 kPa;皮膚軟組織缺損時采用的負壓為-25~-40 kPa。負壓吸引過程中,因引流瓶內液體量增多,負壓減少,及時調整,可維持恒定負壓[7]。負壓瓶低于創面位置,有利于引流。

1.2.1.4 引流液的觀察 做好VSD入路管道及出路管道標識,術后嚴密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氣味、量,并做好記錄。正常手術后前3 d引流量為100~300 ml/d,為陳舊性暗紅色液體[8],如吸出大量鮮血,引出血性液體量>50 ml/h時,應立即停止吸引,及時報告醫師,仔細觀察有無活動出血,及時處理。

1.2.1.5 創面沖洗 告知患者及家屬創面沖洗的目的及重要性、沖洗時機及注意事項,患者術后12 h內創面滲血較多暫不宜沖洗。創面出血量突然增多時關閉沖洗管,正確判斷出血性質、估計出血量及部位[9]。無感染創面每天予生理鹽水250~1000 ml沖洗。感染創面予生理鹽水500 ml+慶大霉素240 000 U;生理鹽水500 ml+糜蛋白酶4000 U間斷沖洗創面,2次/d。

1.2.1.6 功能鍛煉 在保持VSD引流通暢、不影響治療效果的前提下,根據《功能鍛煉跟進表》內容進行肢體功能鍛煉。主要鍛煉方法是行局部肌肉收縮運動,并進行遠端關節的活動,防止肌肉萎縮、關節僵硬和DVT等并發癥的發生。

1.2.1.7 VSD異常情況的預防與對策 ①出血:清創后的創面因負壓吸引,出血量相對增多。為減少術后出血,術中徹底止血,術后24 h內可使用彈性繃帶適當加壓包扎,降低吸引壓力,并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量及性質。吸引若短期內引流出血性液體較多,應停止吸引,密切觀察一段時間后再行低負壓吸引,如再次吸引后仍有大量血性液體引出或敷料周圍有大量血性液體積聚,需拆除泡沫敷料檢查創面并止血。②疼痛:創面區疼痛是VSD最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10],特別是持續吸引或者負壓過大時,疼痛表現尤為突出。持續負壓吸引可對創面形成機械的牽拉作用而刺激肉芽的生長,同時也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疼痛。降低負壓可以使患者的疼痛減輕或緩解[11]。主管護士正確評估患者的疼痛水平,了解其影響因素,按醫囑使用鎮痛藥,創面較大的患者,采用靜脈自控鎮痛(PCIA)。在管道護理過程中,尤其連接管道時,應適當調低負壓,應用緩慢階梯式調節負壓的方法,讓患者逐步適應以減輕疼痛。③漏氣:最常見的漏氣部位為引流管、三通接頭處以及貼半透膜間“漏貼空白”處或皮膚皺褶處粘合不平整,可在漏氣處加用半透膜。同時,護士更換引流管時管道兩端的接頭需緊密連接。④堵管:每一根引流管兩側的泡沫材料寬度宜≤2 cm,以保證醫用泡沫表面有足夠的負壓[12],可有效避免堵管。堵管的時間多發生在術后12 h~2 d,注意觀察引流管是否被壓迫、折疊,堵塞的部位以三通接頭附近居多,如醫用泡沫敷料會膨脹浮起,不見管型,分泌物從創面滲出。若引流管堵塞,分別用肝素鈉12 500 U加生理鹽水500 ml沖洗,若引流不暢,可用20 ml注射器向外抽吸或用生理鹽水10~20 ml沖洗管道[13],如處理后仍堵塞,則需更換醫用泡沫敷料。⑤非計劃性拔管:妥善固定管道,選用粘性、韌性、透氣性好的膠布(3M2733型號),將其剪成“蝶形”在創面周圍的正常皮膚行雙重固定?;颊呋顒?、翻身及護士搬運時應避免牽拉分離、扭曲和折疊引流管,要選擇合適的引流連接管,軟硬適中,長度一般為90~120 cm[14]。對有神志不清、譫妄傾向等的患者做好約束,并向家屬介紹適當約束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

1.2.2 對照組

患者創面每天換藥1~2次,按手足外科常規護理,感染創面使用慶大霉素鹽水沖洗,皮維碘紗布外敷,換藥直至肉芽組織生長良好,行植皮或皮瓣二期修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二期植皮或皮瓣修復時間、住院時間的比較

觀察組的二期植皮或皮瓣修復時間為(10.73±1.32)d,對照組為(20.55±1.40)d;觀察組的住院時間為(20.32±1.56)d,對照組為(31.50±1.83)d,兩組的上述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的治療情況

觀察組122例患者VSD術后5~14 d一次性拆除VSD材料,肉芽組織生長良好,2例因止血不徹底、3例因堵管和2例創面分泌物過多需重新更換VSD材料,術后肉芽組織均勻生長,2例患者轉院治療,129例患者經過二期創面修復均治愈出院,未發生全身毒性反應及嚴重并發癥。對照組患者中13例因創面肉芽生長緩慢或出現其他并發癥,換藥時間較長。

3 討論

3.1 VSD技術的優越性

在復雜創面修復中,VSD技術提供了一種新的、有效的創面修復手段,并較傳統方法可保留更多的肢體完整。在開放性骨折伴軟組織缺損的早期處理中,對不能及時關閉的軟組織缺損創面,先用VSD材料替代皮膚覆蓋創面是一種較好的方法[15-16]。常規換藥治療使患者在換藥時承受極大的痛苦,而沖洗引流并未對肉芽組織的生長起到實質性的促進作用,且還會造成極高的壞死率[17]。應用VSD技術可使患者免除換藥之苦,使復雜的創面治療變得簡單:局部皮瓣、帶蒂皮瓣修復,可減少游離皮瓣的使用量;減少皮瓣面積,減少供區損害。同時,減少復雜創面感染的問題,減少了抗生素的應用周期及用量,可加速創面愈合,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量,縮短住院時間,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3.2 掌握VSD技術的監測指標與異常情況的預防對策

復雜創面的徹底清創、止血和治療過程中保持密閉有效的負壓,使組織收攏變形、貼附,縮小死腔、縮小創面,全方位引流(點-線-面),可去除細菌培養基及分解產物,減少毒性產物的重吸收。護理方面保持良好的封閉是VSD引流成功的關鍵,要熟練掌握沖洗方法及時機、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和量,及時恰當地處理創面出血、堵管,減輕創面疼痛,嚴密觀察受傷部位的血液循環?;颊咭蚋鞣N原因導致負氮平衡,需定期復查,給予其營養支持治療。鼓勵患者進食優質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和高含鐵鈣的飲食。對于不能進食的患者可遵醫囑靜脈輸注人血白蛋白、血漿、全胃腸外營養(TPN)治療以改善營養狀況,促進創面愈合。本組12例感染創面病例中,均應用生理鹽水500 ml+糜蛋白酶4000 U間斷沖洗創面,因為糜蛋白酶具有分解肽鏈的作用,能清潔化膿創面、溶解膿液和壞死組織,使膿液變稀,易于引流,促進肉芽組織生長。

3.3 開展多元化健康教育在應用VSD技術患者中的重要意義

VSD技術的應用需要醫護患的密切配合。在此過程中,護理人員應注意提高自己對多元文化護理的認知水平,為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提供優質服務[18]。本科采用PPT和錄像播放形式,進行圖文并茂的多元化健康教育,主管護士應用筆記本電腦,在患者床旁有針對性地播放VSD健康教育內容,對患者、家屬進行宣教并加以講解示范,同時在工作中不斷滲透指導,從而將護理與教育有機結合,讓患者更了解自身疾病的治療和護理,提高其護理的依從性。

3.4 制訂相關指引使VSD護理措施標準化和程序化

護士更換VSD引流瓶與連接管仍有發生錯誤、觀察不到位、交接班不清的現象,目前國內尚未有學者報道更換VSD引流瓶與連接管的規范步驟以提供參考。隨著VSD護理技術被廣泛應用,本科已針對應用VSD技術的患者制訂圍術期護理的??谱o理標準,包括創面的觀察和護理、術后體位護理、保持有效負壓引流的觀察與管理、引流管沖洗步驟及注意事項、肢體功能鍛煉的方法和引流異常情況的預防與對策。

VSD技術的正確應用對手足外科復雜創面的修復具有顯著效果,在護理方面嚴密觀察負壓是否正常、封閉是否良好、引流是否通暢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裘華德.負壓封閉引流技術[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85-242.

[2] Mous CM,van den Bemd GJ,Heule F,et al.Comparing conventional gauze therapy to vacuum-assisted closure wound therapy: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J].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2007,60(6):672-681.

[3] Labler L,Rancan M,Mica L,et al.Vacuum-assisted closure therapy increases local interleukin-8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levels in traumatic wounds[J].J Trauma,2009,66(3):749-757.

[4] 陳新剛,朱建民.封閉式負壓引流持續吸引與間斷吸引臨床效果的對照研究[J].臨床醫學工程,2012,19(3):372-377.

[5] 劉亦軍,張仲明,李卓,等.VSD技術在大面積皮膚缺損手術設計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2):9-11.

[6] 蘇鵬,陳淑琴.負壓封閉引流技術護理進展[J].實用醫藥雜志,2011,28(8):759.

[7] 范利球.VSD一次性負壓引流敷料治療四肢廣泛皮膚撕脫傷患者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5):27-28.

[8] 羅燕楓,王曉君.VSD負壓吸引技術治療肢體組織缺損的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2(6):149.

[9] 朱麗萍,胡銀華,錢丹.20例伴大面積皮膚軟組織缺損的斷臂再植術后創面行負壓封閉引流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2):156.

[10] 楊帆,白祥軍.負壓封閉引流(VSD)技術在各類創面的應用研究進展[J].創傷外科雜志,2011,13(1):82-85.

[11] 成亮,柴益民.持續負壓吸引技術治療肢體皮膚軟組織缺損并發癥分析[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0,24(11):1354-1355.

[12] 吳茂青,楊杰山.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骨科創面中的應用概述[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0,12(6):123.

[13] 陳巧玲,禤煥霞,黃萍.應用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治療大面積感染創面的觀察及護理[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6,12(10):113-115.

[14] 張惠玉,李荷琴.VSD負壓引流失效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吉林醫學,2013,34(29):6157.

[15] 吳剛,喻愛喜,祝少博,等.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顯微外科中應用的探討[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9,32(5):420-422.

[16] 馮亞高,張向寧,陶忠生,等.封閉式負壓引流聯合股前外側皮瓣修復足背皮膚缺損[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9, 32(4):318-319.

[17] 肖湘君,朱勇,劉鳴江,等.持續負壓封閉引流術在復雜創面修復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2,9(5):47-48.

[18] 彭幼清,劉薇群,李佩珍,等.特需護士多元文化護理認知狀況調查分析與對策[J].護理學雜志,2006,21(14):10-12.

(收稿日期:2015-01-23 本文編輯:許俊琴)

猜你喜歡
負壓封閉引流修復護理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個體化護理在感染科中的護理應用
妊高癥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肝癌介入護理中的應用
負壓封閉引流治療骨髓炎伴皮膚軟組織缺損
負壓封閉引流聯合開放性植骨術治療脛骨創傷性骨髓炎的臨床研究
現代道橋工程出現混凝土裂縫的原因探析及修復對策分析
自體骨游離移植修復下頜骨缺損的臨床研究
營口市典型區土壤現狀調查與污染土壤的修復
開放植骨結合負壓封閉引流治療感染性骨不連的臨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