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談語文教學的語文味

2015-08-11 18:49張瓊華
新課程·中學 2015年6期
關鍵詞:孫兒歸有光細節

張瓊華

何謂語文味?語文味教學流派創立者程少堂在《語文味:中國語文教育美的邏輯起點》一書中指出:所謂語文味,是指在語文教育(主要是教學)過程中,以共生互學的師生關系為前提,主要通過情感激發和語言品味等手段,讓人體驗到的一種令人陶醉的審美快感。

那么,如何使我們的語文教堂教學散發語文味呢?下面就以《項脊軒志》一文的教學為例闡述如下:

《項脊軒志》是篇經典文言文,經典在于它感人,沒教之前已經有學生被感動了。但更多的學生初讀之后感覺:我只有感動,但不知為什么感動,我知道它好,但還說不清它為什么好,它有一種美感,但我們說不出美在哪兒,希望老師幫忙把朦朧的東西清晰起來。

因此,我希望這篇課文的教學能以共生互學的師生關系為前提,通過用心解讀、體驗,精心激趣、設疑,適當點撥、啟發,深入小結、總結,巧妙拓展、延伸等手段引導學生真正去閱讀、去思考、去體會、去體驗,直到學生品出味道,像沒有酒量的人被陶醉一樣,讓學生體驗到一種令人陶醉的審美快感,最終達到師生共享美感的詩意境界。

一、用心解讀、體驗

備課時,自己沉浸課文里了,如同沉進海洋一樣沉進了作品的生活里,從作者生活的褶皺里體會出人生的酸甜苦辣。無論是“諸父異爨”“東犬西吠”“始為籬,已為墻”,還是“娘以指叩門扉”、大母“以手闔門”、吾妻“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或者“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等等,都是日常的瑣事,但又是多么富有表現力的細節,我從這些生活的細微之處走進了作者的心靈,感受到了作者的悲歡。因為有豐富的審美體驗在前,所以在引導學生品味文章美感時就多了份從容,多了份自在。

二、精心激趣、設疑

為了帶領學生走進文本,也同時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喚醒他們對相關生活、情感、文字、文學的記憶與感受,從而豐富了學生的情感與心靈,我精心設計導語、問題。

如,開頭導語: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道了解了明代唐宋派散文的突出特點:寫細節,抒真情。一起感受了作者置身修葺后的書房時內心那份愜意和面對分崩離析的家庭時內心那份無言的悲涼。而親人的離世,又在作者的心海蕩起怎樣的波瀾?

又如,引導學生賞析有關大母的細節描寫時的設問。俗語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貞浤赣H,作者傷心而泣,泣是無聲地流淚,低聲地哭,而回憶祖母,作者卻是不自禁。長號是放聲大哭。究竟是什么樣的生活細節引發作者如此洶涌的悲情浪潮?

作者回憶往昔祖母的疼愛關切、喜悅期待、迫切激勵的生活細節,猶如嚼著一顆顆浸泡著蜜的陳山楂,然而此刻作者嚼起來不但不覺得甜,反而苦不堪言,整個情感的大壩都決堤了。為什么呢?

再如,引導學生賞析有關吾妻的細節描寫時的設問:這篇志至此本應結束,但五年后,在作者的情感世界中出現了一個倩影,項脊軒多了一位???,盡管是短短的六年,卻讓作者紀念一生。35歲之作者回憶妻子時,在他記憶的長河中,蕩起的是怎樣的小浪花?

以上導語、過渡語突出采用比喻修辭,貼切生動,對學生有較強的感染力,能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

三、適當點撥、啟發

學生在閱讀文本、品味語言、理解關鍵字詞句時,我對他們采用點撥、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細細感受人物真摯的情懷,欣賞人物美好的性格形象。

如,“扣”,輕輕敲,體現母親的什么性格?(溫柔)

“兒寒乎,亦食乎?”這是一個母親聽到女兒從乳母懷里傳來哭泣聲時的一種近乎本能的反映。而這細微的言行正體現母親對孩子的什么情懷?(慈愛)

又如,祖母說“他日汝當用之”,意思是“以后你一定用得上這象笏”,言外之意是將來孫兒一定能在朝廷當官,光宗耀祖。這無疑是對孫兒精神上巨大的激勵!激勵孫兒怎么做?勤奮讀書,積極進取,振興家庭。

再如,我們看“頃之”這個詞,速度快不快?舊時婦女是裹小腳,三寸金蓮行動不方便,加上年事已高。祖母以這么快的速度拿來一個象笏,表明祖母對孫兒早日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的希望是多么迫切。

還如,妻子的諸小妹就是歸有光的各位小姨子們,小姨子們的話反復提到什么?(小閣子)小閣子在古代并非新鮮事物,為什么小姨子們反復問起?歸有光家的小閣子好嗎?(不好,簡陋,是閣子里的人好,閣子里的生活特別溫馨。)這個細節是間接表現歸有光夫妻間的什么?(恩愛)

以上點撥、啟發過程,輕輕撥動學生的情弦,使學生自然而然走進文本,不知不覺領略其中人情人性的動人風景,受到人情美和人性美的熏陶。

四、深入小結、總結

精當、深入的課堂小結、歸納、總結,能促進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中人物的情感世界,收獲更深刻的感動。

如,小結1:正是母親的溫柔、慈愛、善良撥動了歸有光和乳母主仆二人情感的琴弦,所以“余泣,嫗亦泣”。

小結2:同學們知道,作者寫此文是18歲,18歲,跟同學們差不多。作者從小帶著長輩的期望,發奮讀書,9歲擅長寫文章,但20歲才中秀才(相當于今天的高中生),35歲才中舉人(??粕?,60歲才中進士(本科生)。古代讀書人一般要中進士才有機會當個像樣的官。而歸有光18歲時,連個秀才都還不是。想起先輩的重托,面對眼前漫長坎坷迷惘的科舉之路,現實與家族的期望反差如此之大,作者情不自禁放聲大哭!

小結3:有道是,大愛無言,大悲失聲?;貞浧拮?,作者沒哭并非內心無悲,用個成語形容他此刻的情懷,是欲哭無淚。

總結1:成功的細節描寫能準確傳神地表現不同身份、年齡、性格的人在表達感情時的不同方式。如,《項脊軒志》一課,先妣對歸有光的愛體現在對子女日常生活的關照;大母對歸有光的愛體現在對孫兒前途的期望;妻子對歸有光的愛則體現在朝夕的親密陪伴。

總結2:生活細節雖是生活中的一鱗半爪,但它是歲月湖底那一粒粒發光的小石子,是生命河流那一圈圈深情的小漣漪,是人生海洋那一朵朵動人的小浪花,是我們心靈永遠珍藏的瞬間。

通過以上精心設計的包含深情的結語,引發學生強烈的共鳴,使學生陶醉于細膩真摯的人間親情!

總之,這節課本人通過用心解讀、體驗,精心激趣、設疑,適當點撥、啟發,深入小結、總結等手段,創設了一個富有語文味的教學情境,師生共生互享,一起體驗到一種令人陶醉的審美快感,使語文教學到達師生共享美感的詩意境界。

猜你喜歡
孫兒歸有光細節
《項脊軒志》的人物描寫
雕像
以細節取勝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細節處處美——《收集東·收集西》
我的『秘密武器』
孫兒元夕賞月記
細節取勝
剛柔并濟真男兒
——歸有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