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商周青銅器鑒定與鑒賞

2015-08-13 00:31王長豐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5年8期
關鍵詞:花器真假金文

王長豐

中國古代青銅器源遠流長,絢麗璀璨,有著永恒的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傳世和近年發現的大量青銅器表明,青銅器自身有著一個完整的發展演變系統。商周青銅器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發展階段:

我們將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數量大致統計了一下,在金文材料的收集、整理方面:《殷周金文集成》所收金文材料編號計12113器,除去空號計12001器;《近出殷周金文集錄》所收金文材料1258器;劉志基等《金文資料庫》至2003年上半年共收商周青銅器銘文13321器;吳鎮烽等《商周金文資料通鑒》檢索系統共收錄“有銘文的商周青銅器14616件,拓本17104余幅”;《近出殷周金文二錄》所收金文材料1346器,并附90器;吳鎮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共收錄有銘文的商周青銅器16702件,疑偽銘器34件……下限到2012年2月”。校刪自重、互重、誤收、偽贗者,大約14000器是帶有銘文的青銅器,再加失收、未收等,估計商周有銘文的青銅器約17000件。我們知道,青銅器有銘文者只占總數的10%左右,甚至更低。按照這個統計,可以大致知道全部中國青銅器的數量為170000~200000件。

中國青銅器是中國古代文明的標志性成就。按照銅、錫(鋁)合金成分,現代金屬材料學將銅、錫合金稱為錫青銅,銅、鋁合金稱為鋁青銅等等。按成分不同,青銅主要分為三類:一是錫青銅,成分主要是銅、錫(含量高于2%),其他元素微量(均低于2%);二是鉛青銅,成分主要是銅、鉛(含量高于2%),其他元素微量(均低于2%);三是銅、錫、鉛三元素青銅,成分主要是銅、錫(含量高于2%)、鉛(含量高于2%),其他元素微量(均低于2%)。我國春秋晚期的《考工記》記載的青銅器合金比例的“六齊(劑)”如表1所示。

上述銅是指自然銅,亦稱純銅,含量達98%~99%,具有紅(黃)色的金屬光澤,故稱紅(黃)銅。紅(黃)銅冶煉需要1083℃,銅錫合金只需要800℃左右,降低了當時的冶煉技術要求。

商周時期的青銅器鑄造和加工技術是與當時的時代背景和時代特征相關聯的,不同時期的青銅器有著不同的時代特征。商周時期主要的鑄造方式是使用范鑄方式鑄造青銅器。范鑄法又稱模鑄法,先以泥制模,雕塑各種圖案、銘文,陰干后再經燒制,使其成為母模。然后再以母模制泥范,同樣陰干燒制成陶范。熔化合金,將合金澆注入陶范范腔里成器。脫范后,再經清理、打磨加工,即為青銅器成品。除了范鑄法,還有一種青銅器鑄造方式,即失蠟法。這是一種青銅等金屬器物的精密鑄造方法。先用蠟做成鑄件的模型,再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熱烘烤后,蠟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空殼,再往內澆灌金屬熔液,便鑄成器物。

現在的青銅器仿品大都不能按商周時期的鑄造工藝特點去制作,所以我們可以利用這種鑄造工藝上的特點去辨認真假青銅器。再者,商周時期的青銅器裝飾工藝大致有以下幾種方式:鑲嵌綠松石、鑲嵌紅銅、錯金銀、包金銀、貼金銀、渡錫、鎏金等,這也為我們鑒定青銅器提供了另一種途徑。

青銅器的鑒定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

1.范鑄方式鑒定。利用古人在范鑄青銅器中使用的工具所產生的范痕特征,來鑒別青銅器的真假(見圖1、圖2)。

2.澆注方式鑒定法。古人在澆注銅液進范腔時所產生的特殊痕跡特征,為我們鑒別青銅器的真假提供了依據。古人澆注銅液時留有出氣孔、澆口等,這些均是我們鑒定真假的依據(見圖3)。

3.補注方式鑒定法。古代青銅器部分器物在鑄造時會有部分出現鑄漏現象,為了堵漏,則進行補注。這是很多造假者所不知的,為我們鑒定真假銅器提供了依據(見圖4、圖5)。

4.墊片方式鑒定法。商周青銅器在鑄造時,外范與內范之間為了保持一定的空腔,在范之間用銅片支撐。銅片在鑄造后就保留在銅器上,成為器身的一部分(見圖6)。我們利用古代對墊片使用的方式,就可以鑒定銅器的真假。

5.范痕方式鑒定法。利用鑄造時產生的陶范與陶范之間所形成的痕跡,來鑒定青銅器的真假(見圖7、圖8)。

6.焊接方式鑒定法。東周以后的大件銅器構件多是利用分鑄、再焊接的方式進行組合成器的(見圖9、圖10)。利用這一特點,我們就可以鑒定這一時期的大部分青銅器的真偽。

7.榫鉚結構鑒定方法。部分殷周時期的青銅器是由多個部件通過榫鉚結構鉚在一起的(見圖11、圖12)。大部分造假者不知道這一結構,通常會把應該分鑄榫鉚結構的部件,與器身一起鑄造。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一特點鑒定真假。

8.斝柱體與柱帽鑄接鑒定方法。商周時期部分銅斝的柱體與柱帽是分鑄的,然后再焊接起來形成一個整體(見圖13)?,F在造假者多不懂此分鑄方式,我們就可以辨別真偽了。

9.鑄鉚合接鑒定方法。部分商周青銅器的部件是由榫鉚合接起來的,這就為我們在鑒定中找到了依據(見圖14、圖15)。

10.錯金銀、嵌綠松石、鎏金工藝鑒定方法。商周青銅器中有部分銅器利用錯金銀、嵌綠松石、鎏金等工藝進行裝飾,這些工藝都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征(見圖16~圖19)?,F代偽制青銅器大多不能很好地掌握這些技巧,這就為我們鑒定真假提供了依據。

11.銘文作偽鑒定方法。青銅器上的銘文是青銅器上重要的組成部分(見圖20~圖23),銘文為青銅器的價值增值很多,所以銘文造假也自然成為青銅器造假的一種。目前所見銘文造假大致有以下幾種:器銘矛盾器、移刻他銘器、移刻他銘增減字器、真銘添偽字器、毀器刻銘器、偽嵌銘器、剜刻偽銘器、戧地出銘器、熔蝕出銘器、偽銘與鑄法相違器等。

12.紋飾作偽鑒定方法。殷周青銅器造假者不僅在銘文上進行造假,而且在紋飾上也大量造假(見圖24、圖25)。紋飾造假的方法有以下幾種:花銘同偽器、花器矛盾器、真花添偽花器、真銘偽花器、偽刻花器、掏刻鏤空偽花器、挖刻偽花器、挖地偽花器、熔蝕出花器、刻花填漆器、偽畫花器、拼貼花器、偽嵌花器、真花剔刻器、鑄瘤偽花器等。

13.真器改造器辨別。造假人將真的青銅器經過改形等手段達到造假的目的(見圖26),這種器比較難辨別,大致有拼接器、拼蓋器、殘改整、改器形等幾種。另外還有古代鑄補器、后代修補器、現代修補器等也是比較難鑒定的。

14.根據青銅器銹色的地域特征進行鑒定。我國各地由于土壤中的酸堿度不同,使得不同地點出土的青銅器的銹色也不相同:北京及以北地區青銅器銹色以青色銹為主,山東地區青銅器銹色以深藍為主,山西地區青銅器銹色以暗黃為主,陜西地區青銅器銹色以綠黃色為主,河南地區青銅器銹色以紅褐色為主,安徽地區青銅器銹色以水坑的綠色為主,湖北湖南江西地區青銅器銹色亦以水坑的深綠色為主。

猜你喜歡
花器真假金文
真假廚師
冥想
語法填空專練
Analysing the cultural osmosis in English film appreciation class—Troy
淺談紫砂《蟠桃壺》的絕代風華
真假大富翁
真假寶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