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詩品》審美合“道”的舉證分析

2015-08-19 21:30王少帥
人間 2015年10期
關鍵詞:司空詩論詩品

摘要:晚唐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是以詩品詩中的翹楚。司空圖詩品的爭議和審美研究是目前的熱點問題。文中以《二十四詩品》的審美和符合“自然之道”這兩個方面為中心,將研究成果和舉證分析聯系起來。目的是例證《二十四詩品》審美合道的一致性。其中也有對“二十四”的簡單探討說明,意在佐證審美合道的一致性。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003-02

以詩品評的方式評論詩,是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上一種特殊的形式。像杜甫的《戲為六絕句》、元好問的《論詩三十首》等都是這類作品。而晚唐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則是以詩論詩中的翹楚。司空圖不僅對詩的品格進行了二十四種分類,并且創立了一套真正表現詩這種藝術形式的“審美”,這種美是中國傳統的古典美,審美也是無功利性的。而“審美”也合乎“道”,這里的“道”是道家自然之道,并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文以載道”之道。

基于司空圖本人創作《詩品》的現實背景,筆者認為道家超脫、自然的追求主宰了作者創作的始終。司空圖隱居著述,避世無爭的心境就決定了他所傳達出的“道”不是經濟用世之“道”,而是“自然之道”。所以,這種體現在二十四首詩里的和諧淡然之美也是司空圖崇尚老莊之道的題中應有之意。本文擬以在研究概述、審美合道、舉證分析三個方面來展開本文的論述。

一、司空圖《詩品》及其研究的概述

司空圖《詩品》的爭議及其“審美”關照上的頗多創獲,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情況。首先是《詩品》真偽的辯證問題。是否為司空圖所作是《二十四詩品》備受爭議且并無定論的一個問題。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有:“唐人詩格,傳于世者,王昌齡、杜甫、賈島諸書,率皆依讬。即皎然、抒山《詩式》,亦在疑似之間;惟此一編,真出圖手”。 [2]p58所以,雖然有學者提出有關證據否認是司空圖所作,但是那些例證并不是具有十分的說服力,所以這個問題并無統一的認識?;诖髮W者紀曉嵐的觀點,筆者認為應該給《二十四詩品》一個適當的定位,暫且不論是否為司空圖所作;這樣才能使研究向前推進。

其次,關于《二十四詩品》所體現的“美”的闡釋,是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在相關論著和論文中,對《二十四詩品》的詩論美學的闡發是研究的重點。王凱文章中指出《二十四詩品》以道家意境論為基礎,是對中國詩學和美學的重要建樹。陳超在論述中國古典美時以《二十四詩品》為中心,強調對于詩歌藝術真美的貢獻,是藝術審美的經典之作。成復旺等人認為的:“至于《詩品》二十四則, 本來就不是專談風格的,它是以詩的形式寫成的詩的美學?!?[4]p267近年也有人認為《二十四詩品》體現的是清雅空靈一類的優美形態;也有對其進行“交互性”闡釋,文章認為品與品之間是相互滲透的??傮w而言,無論是辨偽研究還是審美理論的探討,《二十四詩品》在詩學和美學上的意義因為其本身詩論的特殊性而顯得更為重要。

二、審美合道的一致性

將古典“審美”與“道”結合起來并不是研究的創新點。但筆者在采納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通過感性認知和文本細讀的方式,進一步關照審美合道理論的一致性。

審美合道的結果是“妙言要道的品格之美”。首先,《二十四詩品》之“品”并不同與鐘嶸《詩品》。鐘嶸《詩品》分上中下三類品評,追溯詩人的源流;論述詩歌的體制。而司空圖之“品”乃是“品格”之品。張少康就認為:“ 《詩品》 雖分二十四品,卻并不分辨高下優劣,顯示等級差別,各品之間是平等的?!?[11]所以,論詩之

品格即出于情性之品,而“性情所至,妙不自錄”。蘇軾認為司空圖“詩品”如白居易“賦賦”,即用賦作賦,用詩品詩之法。

其次,在準確了解了品的含義之后,審美合道的分析將在這二十四種品格中展開?!岸摹笔桥紨?,是兩個十二;十二在佛家看來是一個輪回。那么這二十四種就是十二對,也就是兩兩相對的十二對;兩兩相對符合的是陰陽化道的理論,這也就是在說明二十四種品格,并沒有極端的強調某一種,而是在相對的境界中將天地之美包含其中。楊廷之在《二十四詩品小序》中將這二十四種品格進行了相對而又不絕對的公允評價,即“縝密則宜重宜嚴,疎野則亦松亦活。清奇而不至于凝滯,委屈而不容以徑直,要之無非實境也?!?[2]p63所以,十二對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對立,而是互為補充的相對。

最后,審美合道的審美是合乎“四時天道”的。以“雄渾”起,以“流動”終,表現的是“美”出于天地大道。正如莊子所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圣不作,觀于天地之謂也”。 [7]p6所以,不言而美是為大美。司空圖之詩品則是如楊振綱先生認為的“以不解解其所不解”,亦如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道非常名之論。涉及“春”字的詩品有《典雅》品中的“玉壺買春”、《洗錬》品中的“空潭瀉春”、《自然》品中的“著手成春”、《形容》品中的“如寫陽春”等將造化之妙歸之于“春”,其中可以置喙評說的話少,并不是可以清晰解讀透徹的,而多是用以體驗“春”之意境美。這便是“要言妙道”,它并不是顯而易見的,它是審美體道的過程。正是在這種審美中,才能夠合自然之道,欣賞到每品的品格之美。即如葉燮所說:“凡物之生而美者,美本乎天者也,本乎天自有之美也”。 [7]p12所以,妙言要道之品格美是符合自然之道的。

三、審美合道舉證分析

中國傳統古典美,并不僅僅是單純的意象本身之美。還有意象與意象之間所營造出的“意境”之美,這種形之于象又高于象的美有不可言說之妙。之所以形成這樣的效果,是因為司空圖在摹神取象的品格化中將所寫物象放在了具有時空維度的環境中,同時作者的情感取舍也存在一定的彈性。這樣一來將審美純粹化,營造出高妙之境。正如《文心雕龍·明詩》中:“詩有恒裁,思無定位,隨性適分,鮮能通圓”。 [1]p50所以在前文分析的基礎上,下面將舉例分析。

《沖淡》:素處以默,妙機其微。飲之太和,獨鶴與飛。猶之惠風,荏苒在衣。閱音修篁,美曰載歸。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脫有形似,握手已違。

《典雅》:玉壺買春,賞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鳥相逐。眠琴綠陰,上有飛瀑。落花無言,人淡如菊。書之歲華,其曰可讀。

《含蓄》: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語不涉己,若不堪憂。是有真宰,與之沉浮。如淥滿酒,花時返秋。悠悠空塵,忽忽海漚。淺深聚散,萬取一收。

上面這三品不能準確直白的翻譯成白話,因為司空圖所要表現的并不是具體的某一物、某一人,而是整體上四字十二句所傳達出的

(接上頁)

品格效果。正如莊子所言:“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其中“雨”、“修竹”、“白云”、“幽鳥”、“綠陰”、“飛瀑”、“落花”、“菊”、“鶴”、“惠風”等這些意象是自然界中美的事物。借助這些大自然的意象是古人所謂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證明。自然之物之間生成的境界與人的生命體驗相合源于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之道就體現在人的情感彈性之中。它不一定可以用理論性的語言準確說明,但是以自然之物作比如“人淡如菊”、“猶之惠風,荏苒在衣”、“如淥滿酒,花時返秋”等可以說明其中的含義。正如蘇軾所說:“蕭散簡遠,妙在筆畫之外?!?[5]

《沖淡》品猶如“曾點風乎舞雩,詠而歸”的自由暢快,沖淡平和;《典雅》品則是“魏晉群賢,名士風流”;《含蓄》品大有“得魚忘筌”之意。其中《含蓄》品中的“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一語,被王士禎認為是極則。這一評價現在看來確實合乎司空圖整個詩風品格。

郭紹虞先生認為詩品本身對詩歌品格的品評和以詩歌的形式進行品評是造成其難以捉摸,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主要原因。這也就是葉燮所說:“詩之至處,妙在含蓄無垠,思至微妙,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間,其指歸在可解不可解之會?!?[3]p193所以,以詩論詩在審美合“道”的同時,其顯示出的神理之妙也值得深味。綜觀筆者上文論述,在理論結合的例證分析中,體味詩論之妙,進一步感受《二十四詩品》審美合道的魅力。

猜你喜歡
司空詩論詩品
“以詩論戲”的歷史源流探賾
《詩論與詩評》近日出版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之沖淡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之典雅
詩品出于人品
吳英昌《詩品二十四則·勁健》
里耶簡“司空厭弗令田當坐”文書研究
學習毛澤東詩論思想指導舊體詩創作實踐
徐志摩的詩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