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方法,提高中職德育實效性

2015-09-03 06:02遼寧趙傳勝
汽車維修與保養 2015年5期
關鍵詞:學校德育職業道德德育工作

◆文/遼寧 趙傳勝

(作者趙傳勝單位:沈陽市汽車工程學院)

德育工作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教育質量及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等職業學校的德育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必須以培養人、發展人為根本,要立足本校,從學校和學生的實際出發,進行德育工作創新,實現各種教育資源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一、中職德育工作面臨的新形勢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將“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作為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指導思想之一,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德育是針對學生進行的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質等方面的教育,其目標就是要按照教育方針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教育和影響學生具有堅定的政治方向,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中職德育教育具有艱巨性、職業性、崗位性、先進性等特點,這些特點要求德育目標注重學生職業理想、職業道德、職業紀律等方面的教育和培養。因此,職業教育的內涵又有著自身的獨特性。生產一線所需的勞動者,隨著時代崗位的變遷而發生著需求的變化,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初級階段,勞動力整體素質不高,許多新興行業、新工種人才奇缺,甚至有些技能性要求很強的工作崗位人員出現斷檔,急需大量的高素質建設者和專業技術人才,而想要保持和提高勞動者的整體素質,教育是根本保證,這就要求中職德育教育目標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因此,中職德育教育必須跟上時代發展的脈搏,否則將被社會所淘汰。

我們必須站在歷史的高度,認清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面臨的新形勢,以戰略的眼光重新認識德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既從社會需求出發強調德育的重要性,也從學生的自我發展對德育的需求,把做好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與實際工作相結合,積極探索有針對性地、有實效性地抓好學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

二、德育工作實效性的瓶頸

德育永遠是一種腳踩大地,仰望星空的存在。腳踩大地是因為教育必須扎根實踐;仰望星空是因為教育必須執著人類的理想和理想的人類。任何教育工作者,對德育的道理既懂也能講,而且對德育都能評判一番,而難的是操作與踐行,難的是有實效,中職德育更是如此。

1.中職學生是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

義務教育階段處于學生群體中的弱勢,大多數文化課學習成績不理想,受到來自家長、教師甚至同學的歧視。他們不是中考的勝出者,而大多數是中考的“失敗”者,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大多數來自弱勢家庭,家長的文化水平不高,收入水平偏低。不少學生自卑心理較為嚴重,內向和離群現象較為突出,“我不會”、“我不是學習的料”等成了其心理定勢。他們常常感到前途無望,有的迷失了方向,上網成癮,沉浸在虛無縹渺的空幻之中,進網吧、聊天、玩游戲、吸煙、酗酒等等,早已忘卻了生活目標,并且學生的不良心理有相互“傳染”之勢。

2.學校德育顯得蒼白無力

中職德育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德育課教學的具體實踐中,依然以知識傳授為中心。重視道德知識的教學和灌輸,學生成為接受道德規范和教條的容器。道德知識與道德能力脫節,學生擁有一定的道德教條,卻又在多元的現實中手足無措。有調查表明:中職學生對德育課程不抱喜愛態度,認為學校德育與現實不合拍。

3.社會環境對中職德育的負面影響

一方面,社會環境對中職學生的教育存在許多負面影響。譬如,有的流行音樂和影視節目,基調消極、頹廢、低俗;網吧可隨意進入,網上一些不良的內容誘惑著學生。使得學生在校接受的道德約束急劇減弱甚至消失。另一方面,不健康的家庭教育突出體現在不健康的親子關系上,孩子與父母的關系完全變成了索取和給予,孩子認為父母的給予是天經地義的。父母與孩子的關系完全物質化、金錢化。有的家庭教育方法不當,教育方式簡單化和極端化。

三、解決問題的實效性對策

在新形式下,如何走出德育教育困境,增強德育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應成為德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根據筆者近幾年的教育經驗,個人認為中職生的德育工作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注重德育的針對性

(1)以職業意識和職業行為規范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教育

雖然職業道德品質更多的是在特定的職業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但中等職業學校肩負的特殊任務,要求學校必須把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和養成教育作為學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使學生在校期間就形成職業義務,職業責任以及職業行為上的道德準則,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奠定基礎。

(2)以服務社會、敬業愛崗、創業創新為主要內容的責任感教育

職業學校的學生必須具備對自己所從事職業的責任感和負責精神,并外化為完善自我的責任行為,可通過有主題、分階段的德育手段,來幫助學生樹立生涯規劃意識;從愛自己做起,指導學生樹立“行行出狀元”的意識。

(3)以知榮明辱、明理明法為主要目標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

當前,在青少年特別是職業學校學生中,很多人不知榮、不知恥、不知是非善惡。美丑的界限混淆的現象比較普遍,甚至出現以“榮”為恥、以“恥”為榮的榮辱倒置的錯位現象。因此,要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榮辱觀教育,特別是強化知恥觀念,使學生知道應該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倡導什么,抵制什么,進而明法、知法、守法,形成正確的榮辱觀。

2.構建德育團隊新格局

對于上述問題,如果還是用概念化的空洞理論說教,“老傳統”,“老經驗”來進行德育教育已經行不通了,或者是僅僅通過開設德育課程,僅僅依靠學生管理部門和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也還是不夠的。我們得構建德育團隊新格局,形成一個以校級領導為主的學生管理部門,班主任為骨干,科任老師和學校其他人員都參與的學校德育工作機制;形成一個以德育教學為主,各種活動為輔的德育工作渠道;形成以愛國主義教育、法紀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線的德育內容體系;形成以德育教育為主,各種活動潛移默化為輔的德育工作方法體系。通過構建一個全員參與、全程管理、全方位滲透的德育工作格局,使中職學校的德育工作更具針對性。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烏申斯基說:“教師的人格對學生的影響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苯處熑烁聍攘Φ牧α渴蔷薮蟮?,對學生有強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給學生以震撼人心的影響和沖擊。教師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學生的成長、成人、成才。學校德育工作的成敗,離不開教師。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學校一系列教育活動的開展,影響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全體教職工要樹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觀念,擔負起德育工作者的神圣職責,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形成全員參與,言傳身教的教育模式。更為重要的是要建設一支以班主任、輔導員和德育課教師為主體的高素質德育師資隊伍。德育課教師要發揮德育課主渠道作用,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對學生進行法律、法規、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等理論知識的講授;要探索德育課教學新方法、新途徑,工作務實求新。其他課程教師應結合課程特點,充分發掘德育因素,有機地滲透德育內容。

四、創新方法、提高德育教育有效性

職業教育與普通的升學教育目標完全不同,而是與職業的聯系密切相關,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職業標準,標準不同,職業道德的要求也就不同。因此,中職德育課程、專業課程、實習實訓、職業指導、創業教育、德育活動、學校文化、校企合作都具有鮮明的職業特征;要求中職德育教師要了解不同專業的職業道德;專業課、實習實訓中職業素養的滲透;學校德育活動要開展與職業對接的德育教育活動;學校文化的創設也要包含職業道德的內容;企業文化的滲透、企業人員對學生身體力行的教育,意味著職業學校德育體系的不斷豐富,使整個中職學校的德育教育在一個完整的德育教育體系中。

1.師德為先,身教勝言傳

在強化德育的時候,要積極發揮老師的示范性特點,身教勝于言教,要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己不正,何以正人”,要想學生能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在學生面前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生強烈的師范效應。

重視教師人文精神的塑造,引導教師牢固樹立“四個意識 ”,即服務意識、質量意識、法規意識、環境意識;發揚“四種精神”,即進取精神、創新精神、協作精神、奉獻精神,鼓勵教師爭做教書育人的楷模,為學校的發展多作貢獻。全校教師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 ”的辦學理念,在教學中面向全體,真心關愛每個學生;在生活中樂觀向上、積極進取。學生耳濡目染,人文素養便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升。

2.校企合作,以專業為依托,著重培養學生職業素養

(1)班級企業化管理,從常規教育開始培養職業素養

推行學校班級管理實行“班級企業化管理”模式 。學生在企業實習期間隨便離崗離職,缺乏應有的責任心和職業道德,主要是學生在校期間對職業道德和責任心的培養不夠重視。實行班級企業化管理是以提升學生就業能力、適應社會、適應競爭、實現三自管理為目的的創新管理模式,使學生在學校不但能夠學好文化知識,提高專業技能,提升職業道德,適應企業制度化的管理,吸引學生對企業的了解,對文化專業知識重要性的認識,從中領悟企業精神的內涵,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增強工作紀律觀念,并積極調動學生干部有效地管理好班級,使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有著一種美好向往,促發他們對掌握專業知識技能的一種渴望?!鞍嗉壠髽I化管理”模式可以突出學校的特點,在班級管理中,將班干部改為企業干部職務,比如“班長”為“經理”,“副班長”為“經理助理”等,使學生盡早適應企業的管理模式。

(2)教學模式改革,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中貫穿職業素養教育

在學生教學與實訓中,把以注重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培養學生職業行為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生存發展創新能力、與他人合作能力為主”的教學模式。

在課程體系建設上使專業教學過程對接生產過程,實現工學結合一體化,使學生進入角色,在課堂教學中灌輸企業文化,在傳授知識技能的同時,使學生了解企業管理制度,對員工的要求,注重培養責任意識、質量意識、7S理念等企業要求的基本職業素養。

(3)有針對性的引入先進企業文化,濡染熏陶職業素養

職業教育必須以就業為導向,學校教育目標定位就是培養服務生產一線的初中級技能人才。企業選擇員工除了應具備必要的專業技能和的心理健康素質外,更看重學生是否具有愛崗敬業、恪盡職守的職業意識和顧全大局、團結協作的合作精神。良好的職業素養將大大促進就業進程。這種職業素養只靠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是無法形成的,而是要通過一定的職業的文化氛圍來陶冶學生,讓學生在校園文化生活中逐漸感受和了解,潛移默化地規范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并接受這種職業素養要求。

為此,我們和企業合作,依托專業的設計機構,精心打造具有職教特色和企業文化的校園文化,實訓中心引進了汽車維修企業的組織結構圖、流程圖及汽車工業的發展簡史,使學生感受濃郁的汽車文化。圖文并貌,把汽修企業的要求和學生學習專業的技能要求的結合起來。

3.將德育與學科教育相結合,做到教書育人

各科教學應當把握好“教學的教育性”特征,即教學不僅是教知識,更是培養品德,是各科教學工作的核心目標。當重視挖掘本學科中的價值因素,實現知識教學與品德教育的有機融合,各科教師把學科知識中與道德相關的因素通過間接的、隱性的方式傳達給學生。將無數個滿含智慧與道德的典故、事件或者鮮活的人物展現在學生們面前,他們的道德品質發展也就會受到了相應感染。這樣的道德影響往往是循序漸進的,同時效果也會更加持久、更加顯著。

比如,探索把拓展訓練與體育課結合,發揮各自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通過設計獨特的戶外活動和游戲來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品質和團隊合作精神,挖掘學生的內部潛能,尤其對提高心理素質有獨特的作用。

4.傳統文化與現代德育相得益彰

中華民族傳統道德中有許多世代相傳的美德,是極為珍貴的精神財富和現代文明建設的重要源泉,要對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思想和道德規范以及與現代道德之間的相互聯系進行深入的研究剖析,充分挖掘傳統道德的現代價值,賦予優秀傳統道德以新的意蘊,使青少年學生真正把握新時代所需要的優秀傳統道德的真諦。

5.重視心理輔導,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大多數是在升高中無望的情況下走進職業學校來學習的,這是他們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選擇,而這種選擇,他們感受到的更多的只是被動和無奈,因而他們比普高的學生更具有失落感,更具自卑心理,因此,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一是成立心理咨詢點,選擇有事業心、有一定德育工作經驗的教育系畢業的專業教師擔任心理輔導咨詢工作,協助班主任,學生管理部門對有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促進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二是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分性別有針對性地舉行心理健康講座,開展心理健康知識競賽,營造一個寬松和諧、健康的心理氛圍,使心理健康教育與學校德育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使學校的德育工作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6.學校家庭通力合作,共同實現德育目標

良好的家庭育人環境是學生人生良性成長的第一站,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我校在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時,專門成立了家長學校和家長委員會,加強家教知識的培訓,幫助家長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改進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學校建立健全家長學校的制度和管理工作,定期召開“家長委員座會”、“家長會”,不斷創新“家長學?!钡墓ぷ鳈C制,實施家?;?,共同改善教育環境。學校先后開展了“爭做文明家長評選、教子有方交流 ”等活動,表彰重教家長;舉行“教學開放周活動”,邀請家長共同聽課、評課、座談,參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和管理,加強家校之間的溝通和相互支持,學校、家庭、社會“三教”和諧統一,共同做好德育工作。

德育是素質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德育是使學生終身受益的教育。二十一世紀人才標準的第一條,就是要具備良好的人品。在國家大力扶持中職教育的前提下,各中職學校必須走出德育教育困境,創新方法,增強德育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這是德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猜你喜歡
學校德育職業道德德育工作
內生德育:九年一貫制學校德育路徑探索
會計職業道德現狀之我見
淺談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對當前我國學校德育實效問題的理論反思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論高校教師的基本職業道德修養
在弘揚職業道德中爭創“青年文明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