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巢老人“心”不空

2015-09-06 15:27楊司佼
祝您健康 2015年9期
關鍵詞:空巢兒女日子

楊司佼

萬家團圓的日子,本是家人相聚、盡享天倫的美好時刻,可是就在去年中秋節時,一對空巢老人卻被發現死在出租屋內,而且是在尸體腐臭之后才被人發現……場面的慘烈不忍目睹??粘怖先诉@個群體在這樣一個特別的日子里以這樣的方式再次走進公眾關注的視野。

環顧我們的身邊,空巢老人比比皆是,雖然這種極端例子并不多見,但許多“空巢老人”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不安、孤獨、失落、抑郁等情緒并非少見。有些兒女因為平時工作忙,無暇顧及老人,覺得只要自己定期給老人贍養費,過年過節送點金錢、禮物就可以讓老人看到自己的孝心,這就是照顧關愛老人。但老人卻并不這樣認為,子女給予的物質并不能解決自己一個人的孤獨寂寞感,他們在經濟上沒有多大的需求,他們缺乏的是子女的精神撫慰,他們需要子女“?;丶铱纯础?。老人與子女都有實際的困難矛盾,在外打拼的兒女確實需要為了生計奔波,老人在家的孤獨苦悶同樣不可忽視,只有協調好這一矛盾,才能讓子女安心拼搏,讓空巢老人“心”不空。

首先,要滿足老人“有用感”的心理需求。人老了最怕的是自己老了無用了,而“有用感”又是人最普遍的心理需求。因而讓老人感到自己有用,還有人需要他是老人必需的心理保健措施。所以,要鼓勵老人多參加集體活動,多與外界接觸,或發揮余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做兒女的最好是經常向父母請教一些問題,或請父母做些能做的事,最好是他們熟悉與有經驗的事情,但又要有些難度,讓他們動動腦筋,使他們感到日子過得充實,心情舒暢,又可防止老年癡呆。如曾經向我咨詢過的一位老人,退休后無事可做,兒女又都在外打工,每日閑來無事,開始還感到悠閑,沒過半年出現了焦慮抑郁情緒。我給他予以藥物與心理治療情緒好轉后,建議他退而不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后來,他兒子的朋友請他到小學當校外輔導員,每周六都要給孩子們講故事,由于他平時準備得很認真,孩子們很喜歡聽他的故事,成了校里校外無人不知的故事爺爺,結果他再也沒有時間為“無聊”發愁了。

第二,要滿足老人被“牽掛”的心理需求。被兒女牽掛是件幸福甜蜜的事情,即使獨處也會樂在心中。兒女們要記住,不管你離父母遠近,都要把父母的冷暖裝在“心中”,尤其是要重視父母的精神需求。出遠門前,要安排好父母的生活起居,不僅要讓他們生活無憂,更要讓他們時間過得快、日子過得爽。人最害怕的是孤獨,最需要的是朋友。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引導父母建立自己的交際圈、娛樂圈與消費圈。要經常給父母打電話聊天,除了報平安外,要多講講外面的新鮮事,談一些能讓他們開心的話題,以及多聽父母嘮叨。人上了年紀,總會有許多感慨,而父母講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兒女,自己過去的經歷。不要嫌父母嘮叨,學會傾聽,只會讓父母感到快樂,他們會因為你重視他們、重視家庭而對晚年生活感到滿足,心中自然會裝著滿滿的幸福。俗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尤其是節假日、父母生日、也包括自己生日,更要記得給父母打電話,主動問候他們。這些重要的日子你記住了他們,他們會更覺得兒女心中有他們而倍感高興。

再則,老人自己要懂得心理調適。要理解兒女們的處境,支持兒女外出打拼,自己通過培養興趣愛好、多交朋友、多接觸新鮮事物等方式來排除孤獨。人的心理世界中,自己想通了,樂意接受的事情,再苦再累也能過。所以,老人自己要學會主動適應空巢的生活環境,做到“想得通、動得了、吃得下、睡得香”,成為一個“巢”空“心”不空的快樂老人。

當然,“空巢老人”的問題也要引起政府與社會的關注與重視。村委會、街道辦事處應該設專門機構、安排專人負責“空巢老人”的管理工作,社區可多組織些老年公益活動、創辦老年活動室、多讓老人之間相互交流互相慰藉。給“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與精神生活提供便利與指導,讓社會進步的紅利惠及空巢老人。

猜你喜歡
空巢兒女日子
天山兒女
關愛空巢老人
關愛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獨
江湖兒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