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莽 描繪精神的詩意風景

2015-09-08 10:54李木馬
綠色中國 2015年8期
關鍵詞:白洋淀詩刊畫作

李木馬

林莽是我國新時期詩歌富有開創性意義的詩人之一,哪怕是對于一般的文學愛好者而言,談到朦朧詩,就自然會想到北島、舒婷、楊煉、芒克、林莽、多多等人的名字。我喜歡林莽先生的詩,也喜歡他的畫。我作為詩歌愛好者,曾經跟他一起在《詩刊》工作近八年。那的確是人生中一大段詩情畫意般美好的時光。

林莽先生是“白洋淀詩歌群落”的重要成員。在白洋淀,他和芒克、根子等詩人,不僅寫出了新時期詩歌史上重要的詩篇,他還拿起畫筆,飽含深情地描繪大淀和水鄉的心靈風景。最初,我在他的博客中見到他幾幅畫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描繪白洋淀鄉村風景的油畫,頗具專業水準。原畫只有手掌大小的袖珍尺幅,但見歲月滄桑,用筆灑脫,詩意盎然,飽含著那個年代特有的氣息與情感。落日余暉里白洋淀上撐船的打草人,文靜的紅衣少女,靜靜泊在水邊的駁船,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來,林莽先生還帶著我這個學生,做了幾年《詩刊》的美編,他信手而繪的鋼筆畫總能與詩文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提亮主題。很多朋友都對他的詩文集《穿透歲月的光芒》中十幾幅自繪鋼筆畫插圖印象頗深。林木深郁的園子,水湄搖曳的蘆葦,都能在心湖中蕩起唯美的漣漪,吹來舒暢的清風。簡潔、流暢、富有節奏與旋律的筆觸,透出性情、功力與學養,還彌散發著一種特有的詩意和書卷氣。又是那樣逸筆草草,信手拈來,是學養與情懷的自然流露。

幾年朝夕相處,真正了解與理解了林莽先生的詩、文、畫是相互滋養和融為一體的,這些詩書畫的藝術元素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地反映和折射出他澄澈的心靈世界。我在《詩刊》工作的那幾年中,目睹了林莽先生除了編稿、組織活動、輔導學生,每期的刊物封面和版式乃至插圖都親自上手。他總是帶著我們幾個學生飽含著興趣樂此不疲地做這些“份外”的事情,詩意盎然的日子,每每不覺夜已深沉,窗外已繁星點點。那幾年,刊物編得認真,活動搞得紅火,我們也顯得特別忙。常常因為怕下樓吃飯耽擱時間,就叫上幾份外賣送餐,匆忙吃完繼續戰斗,我清晰地記得,在滿是書稿、略顯凌亂的《詩刊》辦公室,他花白的頭發和疲倦的背影特別像一幅油畫,也讓我們看著有些心疼與酸楚。那幾年,我有幸還經常跟他一起去觀摩畫展和參加活動,耳濡目染,受益多多。有一次,我們倆去中國美術館參觀一個英國現實主義油畫展,他竟然對很多油畫家的風格與特點都能提綱挈領地一一道來,讓我大飽眼福的同時大飽“耳?!?。

記得是2006年到2007年,中國文聯大樓裝修,詩刊社臨時租房,搬到北京團結湖公園南邊的一棟寫字樓里辦公。我們在寬敞的辦公室擺上一張乒乓球桌,球沒打幾次,倒是鋪上畫氈,寫寫畫畫起來。林莽先生畫畫,大多是工作乏累之時,適當調節身心的即興揮灑。他基本上不看畫冊,興之所至,隨意勾勒點染,卻都是稔熟于胸、令人耳目一新的風景。后來慢慢知道,他從學生時代就酷愛美術,一直對繪畫保持著源自內心的喜愛。后來,看多了林莽先生的畫,才慢慢知道他不是簡單的消遣和即興揮灑,他是用畫筆和色彩在寫詩,他把很多藝術感覺和見解都不露聲色地融進了畫作之中。隱隱感覺,他的心里有一個寬闊的藝術世界,在那個純凈的世界里,有著萬千景象和無限江山。

無論國畫還是油畫(也包括水彩和丙烯等材料的作品),他都喜歡畫水邊風景,喜歡畫植物,水邊的樹,水中的蘆葦和小船,以及在水中蕩漾倏忽破碎又倏忽完整的落日……上善若水,他的心境恰如蓬勃的綠色植物,澄澈的湖水和大淀,涓涓細流,一枝一葉,點點滴滴地給人以精神的浸潤與滋養。樹林高且濃密,云朵雍容而安詳,水鳥有些許的變形與夸張,些許慵懶中別有一種平和與超脫,海岬的巖壁仿佛在深思中借助浪濤的節奏傾訴心聲……他的畫作,有著不易覺察又無處不在的精神指歸,我知道,他在淡然與低調中有意識地強調和強化著什么,那可能就是人生一種至純至美的詩意之境吧。他把那個原本只屬于文字的精神世界物象化、色彩化。他以詩性的線條構圖與色彩告訴人們,詩還有很多可愛的模樣。

先生的國畫多為小斗方,施淡墨,重點染,水氣淋漓,清新怡人,了無燥氣火氣。他的油畫用色鮮亮,畫中天地沒有一點灰塵。他的畫作,總能給人帶來一種身心的放松,清風入懷一般的舒暢與沁涼,在當下喧囂浮躁又令人茫然的時代,這種帶有精神關懷溫度的安靜與清醒,無疑是一劑難得的心靈藥方。我感覺,他的畫的確是有療效的:每當我安靜地面對那些微波不興的寧靜湖水,面對那些緩緩漂移的潔白云團,面對那些干干凈凈挺挺拔拔親密無間擠靠在一起取暖的樹木,面對那些謙卑地朝著命運的方向執著傾斜打探的蘆葦,面對一盤鮮艷欲滴的櫻桃,面對白楊樹影婆娑的窗臺上的一束粉色杜鵑……我不能做到無動于衷,在得到純美藝術享受的同時,也會悄然開始內心鮮為人知的反省……我常常想,先生林莽,作為一個純粹的詩人,一個大寫的人,一位我人生中欽敬的師長,他的舉止與風度,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在無聲地書寫著人生之詩。他的詩,他的畫,他的語言和文字,他關愛與培養青年詩人的心,他微微前傾著身子冷靜又溫暖地注視著你的眼神……都是具有詩性的,都具備精神提升的功效。這些,都在很多的詩友交往中找到了感同身受的默契與感恩。這些,不能拿出來換取什么,但在我們心中無比重要。

觀林莽老師的畫,我總是想到汪曾祺先生的文品與畫品。知音無語,會心有聲,那是一種文化修養的厚積薄發和自然流露,那是用畫筆和色彩寫就的心靈詩篇。我以為,還不能將林莽先生的畫作簡單地歸入中國文人畫的范疇之內,因為他是一位真正的詩人,是一位當代具有國際視野和中西文化縱深學術背景的著名詩人。中國古典文化的韻致與情調,西方的古典主義、現實主義、印象派乃至超現實主義等等,都在他的畫作中有著不露聲色的內在體現??少F的是,他以自己的理解與感悟消化了這些龐雜的營養,轉化成了自己自然而樸素的筆觸和色彩語言。在他一幅描繪海邊山崖的鋼筆畫中,吹過海岬的風,總能打開我“另外的毛孔”,讓一種新異的藝術氣息進駐身心。我還曾在北京朝陽文化館的一次中法詩人共同參與的詩歌活動中,見到主辦方將他的一幅《櫻桃圖》印在了活動招貼畫上,原本很古典很傳統的小幅國畫,配上了變形的英文和簡潔的彩色條塊,一下子使得整個展廳彌散出高貴的現代藝術氣質——這時候的櫻桃不再僅僅是中國古詩文的櫻桃,還讓人想到法國的紅酒,想到戛納電影節上的紅地毯,想到《魂斷藍橋》中費雯麗的明眸,更想到艾呂雅和勒內·夏爾的詩……細觀慢品,林莽先生的畫作中,無論墨線、彩線還是鋼筆線條,每一根線條都是靈動而詩性的,都是帶著感情的音符,它們同樣以詩性和藝術的形式,構成了沉靜內斂又充滿不竭創造激情的生命交響。

羊年歲末,我又從微信圈里看到林莽先生在浙江文成參加詩歌活動采風時,于一座寺院創作的寫意山水畫:滿紙清潤,氤氳潤澤,行筆恭謹而從容。佛塔,樹木,遠山,表現天空的大面積留白,有一種超乎萬物之上的空靈與宗教神圣感。心中了無掛礙,清風明月入懷。我特別愛看他近幾年在德國、英國、美國旅行和小住時的那些畫作,在這些作品中,他的藝術感覺、藝術觀念以及構圖和筆觸,找到了內容與形式上的通融與默契,一座紅房子,幾叢灌木,一片爬滿綠植的柵欄,異國的藍天白云,都成為了自然與心靈的媒介與象征,給人至純至美的啟迪與向往。的確,林莽先生的詩和他的畫,跟隨著他的思想一直在往遠處走、高處走,一如他鬢邊閃爍高原雪峰般的精神之光。

本期焦點人物小檔案:

林莽生于1949年11月。1969年到河北白洋淀插隊,開始詩歌寫作。白洋淀詩歌群落和朦朧詩的主要成員。著有《我流過這片土地》 《永恒的瞬間》 《林莽詩選》 《秋菊的燈盞》 《記憶》等詩集多部。詩文集《時光瞬間成為以往》 《穿透歲月的光芒》和《林莽詩畫》等。

現任《詩刊》編委,《詩探索·作品卷》主編。

猜你喜歡
白洋淀詩刊畫作
《星星》詩刊,快來訂閱吧!
《星星》詩刊,快來訂閱吧!
《星星》詩刊,快來訂閱吧!
羞愧之心
學生畫作欣賞
雄安兩賦
白洋淀深冬挖藕人
“我心中的航天夢”畫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夢”畫作展
行走的時髦畫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