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視母語的教育功能

2015-09-08 12:58梅汝莉
基礎教育參考 2015年9期
關鍵詞:母語漢字

梅汝莉

我國的語文教學,即母語教學。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都十分重視母語教學,因為母語是一個國家或民族文化的結晶,是他們千百年來文化積淀的產物,她包容著國家民族遵奉的信仰、價值觀、風情與習慣……特別是,她鮮活地體現著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思維方式、審美方式以至情感表達方式。故人們用血脈相承的“母語”來稱謂本國或本民族的語言。當人們一接觸到自己國家的母語時,母親擁有的乳香和情態,常常會撲面而來……漢語是中華民族的母語,它以特有的魅力,像一根七彩絲帶,維系著世界每一個角落的炎黃子孫。鬢發已衰的老人,不管漂流到地球的何方,他們總是珍惜地保持著“鄉音”,常常執著地要求兒孫們學習漢語。每當他們用漢語說話時,思鄉、戀國之請,就會噴涌而出……母語教學永遠是愛國主義教育最好的載體,母語教學美好的記憶將會深藏在學生們的心靈之中,喚起他們永不熄滅的愛國熱情。遺憾的是,我國的語文教學往往不盡人意,有時還聽見有些中學生苦惱地說“數學難,語文煩,最怕寫作文”。以母語為基礎的語文教學如此重要,學生卻不愛學!上個世紀90年代中后期,教育界不少人士對語文教學的現狀極為不滿,將其稱為“世紀末的尷尬”,甚至有人抨擊語文教學是學生“情感的屠宰場”。如此重要的課程,遭到如此嚴厲的批評,難道不應當著重進行研究嗎?教育界開始反省和新的艱苦探索。

漢字,是我國母語教學的載體,當前漢字卻面臨著新的挑戰:電腦軟件的漢字輸入法,基本上采用的是以拼音為主的書寫方法,與原有漢字的書寫方法有很大不同。長期使用拼音輸入法書寫,往往出現“提筆忘字”的現象。近日來央視舉辦的漢字大賽,就不難發現,離開學校的普通老百姓書寫漢字的成功率相當低,可能是近年來“換筆”所致。這不能不引起我們嚴重的關注,鞭策我們提高對漢字教育功能的認識,努力改善我們的語文教學質量。

香港有位知名人士,不惜重金,研究漢字,他聲言:漢字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不僅對中華民族的發展,也對世界文明的發展有著重要的貢獻。這是一家之言,不過,應當引起我們對漢字特殊功能與價值的重視。

1.漢字“六書”體現的教育功能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母語的表達符號,她是世界文明寶庫中一顆耀眼的明珠。漢代文字學家許慎指出漢字的構成有“六書”: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他的論述,有助于我們了解漢字這種“符號”,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和傳播功能。例如會意字,從字的合成就能體會其中的含義,例如“武”字,許慎引用《左傳·宣公十二年》中所載:“止戈為武”。意思是說,加強武備的目的在于制止戰爭。一個“武”字,就清晰地闡述了中華民族的戰爭觀,呈現了我們民族對和平的熱愛與渴望。又如“仁”字,它是我國先哲們極為重視的道德理念,孔子甚至以“仁”統領整個的倫理體系?!叭省弊?,也是一個會意字,由“二”與“人”兩個字所組成,表達的是“人”(即他人)與“我”(自我)和睦相處的意思,是對待人際關系的基本原則,正是這個字,表達了中華民族高尚的仁愛精神和人文情懷。再如“信”字,它是由“人”和“言”合成,表明“信”的主要特征是“言而有信”,基本含義為誠實。一個“信”字,清清楚楚傳述了我國先民倡導的重要道德原則——誠信?!爸甘隆弊?,一般來說,看其字形,大致就能理解其所指的事物,例如“上”和“下”這兩個方位名詞,從字形的變化上就能看出一個字是指“上”,一個字是指“下”,意思很明確。

許慎關于漢字構成的理論,是對漢字演變過程的總結,對漢字豐富的內涵已經可以有所了解,如果我們借助金甲文,從漢字的源頭上略加考證,其教育功能則更令人驚異。例如,“孝”字,我國著名金甲文專家康殷對此有較詳細地闡釋[1]:金文和甲骨文的“孝”字均由兩部份組成,上部是“”字,甲骨文和金文都描繪的是這樣一個老人的形象:“頭發松白,體態龍鐘,伸手扶杖或兒童”?!靶ⅰ弊值南虏繛椤白印弊?,甲骨文和金文都描繪了這樣一個小孩的形象:,這個“子”字不僅表示嬰兒,也“代表少年人形”??狄罂坚?,金文中的“孝”字 “像‘子用頭承老人手行走。用扶侍老人行走之形以表示「孝」”,他還繪圖展示“孝”字:??狄蟮目坚?,從“孝”字的源流上告訴人們,“孝”作為倫理觀,表述了晚輩與長輩的人倫關系,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金文的“孝”字,還凸現了行孝的情態:老年人彎腰駝背、體弱力衰,而下面的“子”則著力支撐著老人。從“孝”字的結構還可知,“子”受著“老”者的呵護與引領,“老”受到“子”的回報與扶助?!袄稀迸c“子”合一,便賦予“孝”字包含的是血緣親情的長幼關系,顯示“孝”是人類延續最直接的傳承關系:老一輩培育著后代,后代子孫承接著前輩,一路前行。這種人際關系,是有家庭之后才確立的,所以人們說,有家,才有“孝”?!靶ⅰ彪`屬于家庭倫理,理順這一人倫關系,家庭才能和睦,人類的繁衍才能夠得到保障?!靶ⅰ弊炙鶄鬟f的孝道教育,正是保證恩格斯關注的“人類自身的生產,即種的蕃衍”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令我們自豪的是,我國“孝”字的字形結構,居然蘊含著如此豐富、精辟的思想觀念。

2.漢字音韻的教育功能

漢字與拼音文字的不同,除了從“字”的構成上有所區別外,至少還有兩大特點:其一是“音”有四聲,即陰陽上去;其二是象形的方塊字。四聲使漢字有極強的音樂感,象形則使漢字極富美術感,這兩項均屬于藝術的范疇。藝術的思維,雖然還是一個“謎”,需要人類進行深入研究,但是,它對開發人的創造力具有重要作用,已是眾所公認的事實了。

正因為漢字有四聲,使用它撰寫文章,往往產生“瑯瑯上口”的效果,古典詩詞更是富有韻味。這使古人閱讀詩詞時,常常變成了“吟誦”,如唱歌一般。例如,文懷沙先生吟誦屈原的《離騷》,就曾經使聽眾陶醉。其實,我們普通人學習古典詩詞時,也會體味到動人的樂感。例如,豪放派詞家主帥蘇軾的《江城子》: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p>

只要朗讀這首詞,即使不甚了解詞義,僅就那鏜鏜的聲響和起伏有度的節奏,主人公狂放的氣勢就會躍然而出,令讀者熱血沸騰,深受感染。正是漢字的聲韻,賦予豪放派能盡情開張胸膽。

再如,婉約派代表李清照的《聲聲慢》,采用了疊詞、疊音、疊韻、雙聲等極富音樂美感的詞語,漢字的四聲被發揮得淋漓盡致。人們只要一念,主人公凄惶孤寂的情緒立刻穿透讀者的心脾。記得2005年北京師大二附中語文課講授疊詞、疊音、疊韻、雙聲時,老師采用了朗讀法,讓學生從聽讀中品味《關雎》、《聲聲慢》、《荷塘月色》、《再別康橋》等作品的韻味,深深感染了學生。有位學生當堂就寫下了一篇小文:

彎彎的月亮靜靜地掛在簾中,我輕輕地推開了窗,月光讓一切變得朦朦朧朧。隱隱約約間我仿佛看到了你,那個令我朝朝暮暮想念的你,那個令我牽牽掛掛放不下的你,那個讓我苦苦等待不回家的你?!ぁぁぁぁぁの铱蓯鄣呢垉喊?,你何時才記得回家?你能否知道還有我——一個深深愛你的人在日日夜夜期盼著你,等待著你?我望著茫茫星空,迷茫地想著。

這篇小文,表明學生的確被漢字的聲韻打動了。他運用疊詞、疊音、疊韻、雙聲的修辭方法,使文章蒙上了悠悠的思情。而這種修辭方法,正是建立在漢字具有四聲基礎上的。

漢字的四聲,幫漢語駕上了音樂藝術的翅膀,使我國在漫長的封建社會、文盲充斥的時代,文化知識卻能不脛而走,進入普通百姓家。例如,中國編有押韻的乘法“九九表”,使沒有進過學堂的婦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運用。俗話說“管他三七二十一”,這不正是乘法歌訣的運用嗎?我國的珠算,在古代十分發達,這與珠算口訣的作用密不可分。明代數學家程大位撰寫《算法統宗》,采用了大量的歌訣,人們易學易用,珠算的使用率在我國極高,這也可以從民俗活動中得到印證。例如,兩人分錢或分物,為簡便和公平,會常常說:“咱們就二一添作五吧,別再費事了?!薄@就是珠算口訣的實際運用。中醫學,盡管深奧,但是,在古代卻不乏走街串巷的郎中。他們為普通老百姓治病療傷,發揮過很大的作用。中醫的藥方,很多都是用歌訣記載的。例如《湯頭歌訣》就是流傳很廣、實效性很強的中醫歌訣,在缺醫少藥的時代救助過很多老百姓。至于用于農事的《節氣歌》,在農村幾乎家喻戶曉。我們不妨重溫一下: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正是這首瑯瑯上口的《節氣歌》,神奇而精確地反映了四季氣候的變化,它廣為流布,幫助我國古往今來的農家安排農事。時至今日,24節氣的認定,也受到現代科學的認可,連央視都要向聽眾如期一一報告24節氣的到來??傊?,漢字四聲形成的韻律,有很強的傳播功能,在古代曾經使我們的文化知識技能得到普及,使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文明程度曾長期居于世界領先的地位。漢字,可謂功不可沒!

在我國近現代的新學堂中,有很多對中國傳統文化學養較深的老師,也曾運用歌訣和漢字的韻律來教授西方的自然科學知識。例如,錢學森就曾回憶過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在北京師大附中有關的教學實例,他說:

教博物的李士博老師,他教我關于礦物硬度的記法:“滑、膏、方、瑩、磷、長、石英、黃玉、剛、金剛”挺押韻的,好記,有用。這就是礦物硬度的十度,到今天我還背得爛熟。教幾何的傅仲孫老師,自己編幾何講義,用古漢語編。傅老師古文水平很高,教我們的時候還拉著腔調念講義,很帶味。[2]

漢語的音韻,使科學知識的教學“很帶味”!

3.漢字書寫藝術的教育功能

漢字的形態美,構成了中國獨特的書法藝術。毛澤東主席的書法,奔放曠達,理想主義的浪漫氣質,流淌在筆墨之間,常常令我們驚嘆而自豪!千百年來的書家,曾為我們民族留下了無數珍品,同樣傳遞著他們的理想、追求,展示著他們的情懷和品德。至今為人們傳頌的唐代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就是其中的一幀上品?!都乐段母濉啡Q《祭侄季明文稿》,這是顏真卿50歲時書寫的作品。

這篇文稿追敘了在安史之亂時,顏真卿本人擔任了反抗暴亂的首領,顏氏滿門忠烈,死難達三十余人。顏真卿的堂侄顏季明,橫遭殺戮,歸葬時僅存頭顱,《祭侄文稿》就是顏真卿祭祀他時寫下的書稿。他援筆作文之際,悲憤交加,情不自禁,一氣呵成此稿。原稿現存臺灣博物館。近年來,中國書法網登載了這篇書稿的影印件,和歷代朝廷與書家的評議,并總結了《祭侄文稿》的書法特色,指出其“厚重處渾樸蒼穆,如黃鐘大呂;細勁處筋骨凝練,如金風秋鷹;轉折處,或化繁為簡、遒麗自然,或殺筆狠重,戛然而止;連綿處,筆圓意賅,痛快淋漓,似大河直下,一瀉千里?!薄霸诓簧啦宦牡膿]寫中,生動多變??梢詮娏业馗惺艿絼偭夜⒅钡念佌媲涓星榈钠鸱弯中??!薄傲钊擞|目驚心,撼魂震魄?!绷鱾髦两竦谋姸鄷ㄗ髌?,千百年來,形象地傳遞著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曾經使多少后學感動受教。漢字的書寫藝術,鑄造著我們民族仁愛剛毅的靈魂。

4.漢字的啟智功能

在民間流傳著一句俗話:“錢,在猶太人的口袋里;智慧在中國人的腦袋里?!薄霸掚m糙,理不糙”,中華民族的確是一個聰慧的民族,這是否與使用漢字直接有關呢?近年來,我們接觸到多元智能理論,使筆者有條件從智能發展的視角,探索中國人聰明的原因。發現,它與中華民族擁有漢字這一瑰寶的確有關。

一般來說,各國的語言文字,都被多元智能理論列為語言智能的范疇,漢字當然隸屬于語言智能。不過,它還有其特殊之處:漢字有形象,屬于空間智能;漢字有音韻,屬于音樂智能;由指事、會意、轉注等構成的漢字,含有豐富的數理邏輯智能的內容,如此等等。美國有位研究多元智能理論應用的學者——阿姆斯特朗,依據神經病理學的研究成果,曾對不同智能符號涉及的大腦皮層區域,進行了初步的歸納?,F摘錄其中與漢字結構有關的內容如下。

言語智能的神經病理學基礎(主要區域):左顳颥葉和額葉(布羅卡區/威尼克區)。

邏輯—數學智能的神經病理學基礎(主要區域):左額葉與右頂葉。

空間智能的神經病理學基礎(主要區域):右腦后區—

音樂智能的神經病理學基礎(主要區域):右顳葉—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知道,學習漢語的過程,將有利于開發大腦多個部位的認知功能:既有左邊的,也有右邊的;既有前邊的,也有后邊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人識字的過程,如果不是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而能讓學生既識記又觀察和理解的話,在一定程度上就可能開發其“全腦”,對他們智力發展是十分有益的,值得我們高度重視。

由于漢字的表達符號是多元的,在古代就形成了合詩、文、畫(或樂)為一體的文化。例如,吳昌碩的名作《菜根譚》。

·作者:吳昌碩

·題詞:花豬肉瘦每登盤,自笑酸寒不耐食,可惜蕪園殘雪里,一畦肥菜野風干。

·注釋:明代洪應明作《菜根譚》,闡述人生哲理。這幅畫是吳昌碩模仿“揚州八怪” 羅聘的,兩棵菜的生命,從羅聘到吳昌碩,綿延了百余年。詩畫中的菜根,是生命的菜根,是人生的菜根。

《菜根譚》是一部激勵人們陶冶情操、磨礪意志、奮發向上的通俗讀物。吳昌碩模擬羅聘的畫,再現菜根的質樸,瘦卻挺拔,支撐著肥碩的菜蔬。畫已令人深思,再配上題詞,更富哲理。據稱,毛澤東主席讀后曾說:“嚼得菜根香,百事可為?!弊詣顒钊?!

紅學家周汝昌先生,他認為中國千百年來形成了兩大文脈:其一是仁義道德之學,其二是才情靈秀之氣。我國的母語充溢著“才情靈秀之氣”,深信,在這個呼喚創新的時代,它將穿過時光隧道,重放異彩!

參考文獻

[1]康殷.文資源流淺說(增訂本)[M].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2.

[2]錢學森.回憶母校師大附中.中國名校叢書·北京師大附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責任編輯 ? 王永麗)

猜你喜歡
母語漢字
漢語母語者學習葡語被動語態的錯誤分析
母語是中文的人最多
母語教育:從美出發
分析母語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地位
漢字這樣記
漢字這樣記
漢字這樣記
漢字這樣記
第五屆中坤國際詩歌獎獲獎感言——邵燕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