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中行的兩次自責

2015-09-10 13:21唐寶民
思維與智慧·上半月 2015年7期
關鍵詞:張中行俞平伯書攤

唐寶民

張中行是一位性格平和的老先生,一生與人為善,在待人、處事方面絲毫不改淳樸的本色,但有兩件事,一直讓他自責不已,也讓他明白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一些道理。

張中行先生的《禪外說禪》一書出版后,有一位忘年交的書攤主告訴他說:“有一天,來了一位中年女性,想買您這本書,但她沒有錢,所以想拿一本字典換,我認為這是一件雅事,就換了?!睆堉行新牶蠛芨袆?,就拜托書攤主等那個女性再去書攤的時候將字典還給她,說就算是自己送給她一本書。十多天后,那位攤主告訴張中行說:那位女性又來了,攤主按照張中行的囑托把字典還給她,但她沒有接受,而且,從那以后,她再也不到書攤兒來了。張中行聽了以后,十分自責,說自己只知她寒素的一面,忽視了她狷介的一面,傷了她的自尊,因此覺得對不起她。

還有一件事,讓張中行自責了半個多世紀。那是1947年,他協助巨贊和尚編輯佛學月刊《世間解》,向俞平伯先生約稿,俞平伯欣然同意,寫了篇《今世為何需要佛法》的長文交給了張中行,并在雜志上發表了。但過了一段時間,俞平伯卻寫信來詢問稿費事宜,張中行十分驚訝,認為一個慣于吟詩“看翠袖,對紅裙,舊情假又疑真”的名士,怎么會如此在意稿費這樣的小事呢?張中行因此就對俞平伯產生了看法,認為俞平伯也俗氣得很。直到俞平伯去世之后,張中行在《新文學史料》中讀到了一段史料,始知當時俞平伯家生活極端困難,以致靠夫人典當舊物度日。張中行因此“感到不安,或竟慚愧”,特作文以記這件小事,以自責之心告慰故人。因為自己在不了解對方處境的情況下就貿然對俞平伯的人格進行評價,是一件十分不嚴肅的事。

這兩件讓張中行自責的事,使張老懂得了:在人際交往中,不能主觀、片面地只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做出判斷,而應該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那樣才能避免對別人造成傷害。

(編輯 花咖)

猜你喜歡
張中行俞平伯書攤
書攤·茶攤
書攤讀書
書攤老鄭
你們和我不一樣
李辰冬剽竊俞平伯疑云
俞平伯的奇思妙想
張中行的兩次自責
張中行的悔:只知她的寒素,忽視了她的狷介
最頑強的謙虛
反面人物的原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