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冷”吉金碑帖收藏

2015-09-10 07:22胡鍵藝林
今日中國·中文版 2015年9期
關鍵詞:西泠印社拓片碑帖

胡鍵 藝林

“金石學”曾是中國古代一門很重要的學問。清代金石之學興盛,文人雅士如遇難得之古器,常請良工或親手摹拓于佳紙,分贈好友,以相研討。久之,匯集成冊,并加題跋考證,既為金石研究第一手材料,又成其案頭雅賞之物。如原器日久淹沒或被毀,則其銘文、形制僅賴拓片得以流傳,價值更顯珍貴。

2015年春拍大戲由西泠印社拍賣公司作為壓軸收場,西泠印社一向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2015年春拍首推了“吉金嘉會·西泠印社首屆金石碑帖專場”,以成體系的名家舊藏、題跋的吉金佳拓為重點推呈。

專場于7月4日結束,匯集金石碑帖80余件,成交率超過九成,成交總額近1500萬元人民幣。競投過程亮點頻現:吳昌碩、楊澥、徐渭仁、葉昌熾等十八家題跋漢建昭雁足鐙全形拓391萬元人民幣成交,這件拍品由名家遞藏,流傳有緒,洵為至寶。見諸晚清民國以降多次出版著錄,在全形拓發展史中具有開創性的意義。此外戚叔玉、高絡園等名家舊藏也受熱捧;鄭文焯題跋張平為父涂金造像拓本,鄭文焯題跋北魏延和元年周可造涂金像拓本,均于2萬起拍,分別以31.05萬元、37.95萬元成交。

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陸鏡說:這個專場中的拓片是近年來藝術市場的新寵,雖然國內的同行已率先推出同類專場,但就拍品的整體品質看,80多件拍品陣容整齊且品質較高,此次專場收獲佳績,足見廣大藏家對碑帖的珍視。

隨著近年來收藏市場的興起,碑帖拓片已由以前的曲高和寡逐漸為收藏者所接受,許多收藏愛好者都對碑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金石拓片一直涵括在善本古籍專場中,屬小眾收藏板塊,遠不及瓷器書畫市場火爆,近年卻也一直處于上升趨勢。近幾年,碑帖拓片的收藏漸漸升溫,其價格由之前的幾十元幾百元一幀,變為近年的幾千元到上萬元,甚至幾十萬元不等。

數據顯示,近十年來,碑帖拓片的市場價格翻了近40倍。2005年翰海春拍,《王基殘碑》以34.1萬元成交;2012年西泠印社秋拍,宋拓本《北魏王子晉碑》以304.75萬元成交。2013年北京匡時春拍,宋拓《化度寺碑》以55萬-65萬元的估價起拍,經過數十輪的激烈爭搶,最終以322萬元成交。國內以中國嘉德、西泠為首的一線拍賣公司近年開始逐漸重視碑帖拍賣,并都以專場形式推出。

金石碑帖可以補史之闕、正史之謬。石刻文字、文體包羅甚廣,其中名家佳作甚多。歷代碑刻涵蓋古文、篆、隸、楷各種字體,是研究漢字發展演變和學習書法藝術的重要資料。歷代流傳于世的儒家經典刻石、佛經刻石提供了大量的經學和宗教史料。由此可知金石碑帖在文字學、書法藝術和宗教史料等方面都具很高價值,所以在中國歷代收藏中,與善本古籍、青銅器并列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藝術收藏。

金石碑帖是古代文人賞玩、研究、收藏的重點之一,歷代學者藏家對碑帖情有獨鐘,如宋代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明代楊慎、清初的王昶和丁敬、清中期的黃易等等。在20世紀,碑帖收藏亦曾名重一時,文人士大夫爭先購藏,亦有不少關于碑帖收藏的佳話趣事。如民國著名碑帖鑒藏家朱文鈞為了得到宋拓《醴泉銘》,甚至用兩幅價值四千塊大洋的明四家精品沈周的《吳江圖》、文徵明的《云山圖》外加房產才換得。而據查史料,當時北京買一座四合院也只需七八百塊大洋,當時藏家對碑帖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由此亦能看出碑帖的珍貴程度。

20世紀中期,由于眾所周知的歷史原因,金石這門曾經光芒耀目的學科輝煌不再。一位拓片收藏家曾感慨:“因為紙黑,當時拓片連廢品收購站都不要,許多拓片都被當作鞭炮用紙聽響了......” 在金石學研究領域,隨著黃賓虹、陳直、吳湖帆、祝嘉、朱家溍、啟功等老一代金石家的謝世,存世的金石鑒藏家寥若辰星,諸多原因導致金石學幾盡滅絕,拓片收藏也淡出市場。

直到20世紀90年代,金石碑帖開始出現在國際拍賣場上。1992年紐約佳士得曾推出了多件名家舊藏碑帖,其中宋拓懷素《草書千字文》創下了當時碑帖拍賣的記錄。

在國內拍賣市場,金石碑帖經過十多年的市場認知,才逐漸被藏家接受。1994年和1995年,中國嘉德、北京翰海都將碑帖作為重點項目在首場拍賣中推出。當時,大多數買家都對碑帖還相對陌生,加之兩家公司推出的碑帖估價并不比書畫低,所以結果大多鎩羽而歸。

十余年后,金石碑帖在拍場屢創佳績。2010年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推出宋拓《九成宮醴泉銘》,估價120-200萬元,以369.6萬元(含傭金)高價成交;同年的翰海秋季拍賣推出一件宋拓《蘭亭序》,估價1200-1500萬元,最終以1680萬元(含傭金)完美成交。北京匡時2013春拍宋拓《化度寺碑》以55-65萬元的估價起拍,經過數十輪的激烈爭搶,最終以322萬元(含傭金)高價成交。

碑帖的市場行情雖逐年看漲,但與書畫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近現代繪畫大師如齊白石、傅抱石、李可染等人的作品價格早已過億。相較之下,碑帖所承載的文化及歷史價值不在繪畫之下,所涉獵的范圍也比繪畫更為廣泛和全面。目前,碑帖的市場價格與其所承載的文化含量并不完全相匹配,對于準備進軍收藏的人來說,碑帖無疑可以說是一個價格洼地。

碑帖拓片作為一種高端的收藏門類,沒有一定的金石學、文字學、歷史學、文物學以及書法知識很難輕易介入。近幾年,隨著藏家文化修養的逐漸提高,國內一些重要博物館的碑帖展覽增多,碑帖的市場認識度增加,碑帖的收藏群體才逐漸擴大。有了一定的收藏群體,碑帖的價格才能逐年處于上升之中。

與其他大宗門類相比,碑帖收藏是有其優勢的。就古代書畫、古代陶瓷而言,精品存世量本來就稀少,市場上贗品越來越多,使藏家們望而卻步。而碑帖這種藝術品,造假的成本過高,舊拓碑帖的鑒定相對容易,目前市場上贗品相對較少,風險也相對小。

近期,因為全球的金融危機對所有行業都造成了或多或少的沖擊,不少個人或機構都把目光轉向了傳統藝術領域進行避險,而碑帖作為傳統收藏領域的一個重要門類,也越來越引起藝術品投資者的關注。

近幾年來,中國嘉德、西泠、瀚海等一線拍賣公司推出的善本碑帖專場,越來越受藏家追捧,人氣越來越高。此外,作為藝術品市場中從未全面升漲過的品種,碑帖也開始顯示出其價格上升空間。

猜你喜歡
西泠印社拓片碑帖
別去碰它
李金亮 身處鬧市,竟收藏了600多件古籍碑帖
楊陵區文化館“熔古鑄今·金石遺韻”楊陵區高浮雕拓片展開幕
上海西泠印社社員暨上海書協篆刻委員會委員書畫篆刻作品展舉行
淺談北宋時期文人對《蘭亭序》的接受現狀
西泠的風骨
碑帖 億元時代
拓片
你讀過歷史,有沒有見過歷史的影子
“西泠印社”文物首次在香港展出105件珍藏亮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