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勇立潮頭唱大風

2015-09-10 07:22王麗王中山張楠楠
決策探索 2015年7期
關鍵詞:黃淮創客學院

王麗 王中山 張楠楠

黃淮學院轉型發展吸引世界目光

勤奮耕耘,收獲滿倉。短短幾年,彈指一間。轉型發展,世人矚目。

早在2013年年初,黃淮學院的轉型發展變化,就引起了國家教育部的關注。2013年1月,教育部啟動了應用技術大學戰略改革試點工作,經過嚴格評審,黃淮學院以其突出的轉型發展成效被遴選為教育部應用技術大學改革戰略研究試點單位;6月,學校又入選應用技術大學聯盟,并成為副理事長單位。2014年1月9日~10日,教育部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座談會暨現場觀摩會在黃淮學院召開,專題聽取黃淮學院轉型發展的經驗介紹。

2014年4月25日~26日,由國家教育部、河南省人民政府支持,應用技術大學聯盟和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主辦,駐馬店市人民政府、黃淮學院承辦的首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在駐馬店市隆重召開。來自國內200多家高校、企業的專家學者和地方政府代表以及印度、德國、荷蘭、芬蘭、韓國等國家的企業精英、教育專家齊聚駐馬店,研討、交流、參觀,聚焦產教融合主題,共商高校轉型發展大計。178所國內高校共同發布的《駐馬店共協,更是首屆論壇的一個里程碑式的成果。

教育部副部長魯聽在首屆論壇上指出:正是由于黃淮學院的創新實踐,才誕生了今天中國教育的“達沃斯論壇”——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雖然黃淮學院“升本”的年齡剛剛10歲,但已走出了一條產教融合、率先轉型的路子,推動了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

同年6月23日~24日,國務院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成功召開,在經驗交流階段,黃淮學院校長介曉磊作了“適應需求,主動轉型,積極探索應用技術大學辦學之路”的典型發言。

黃淮學院的轉型發展受到了全國同行的高度關注。據不完全統計,僅2014年,來黃淮學院學習、考察的全國高校達2D0多家、3DOO多人次。學校的專家、教授也多次受邀到云南、湖北、吉林等省市高校舉辦講座,介紹“黃淮經驗”。這在全國地方兄弟院校中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引領和帶動作用。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赝麏^斗的足跡,歷數—路走來的串串腳印,才能真正理解“黃淮經驗”來之不易。

2010年,面對基礎差、底子薄、資源少、矛盾多的發展困局,路向何方,學校發展面臨“生死抉擇”。

時任校黨委書記的景照輝有著自己的思考,他說:“學校黨委必須對外部發展變化高度敏感,把握學校辦學方向,做好頂層設計,這是學校黨委的責任。我們通過深入研判并主動適應國家經濟社會和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確立了‘地方性、國際化、開放式、應用型’的辦學方向,確定了‘就業能稱職、創業有能力、深造有基礎、發展有后勁’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推進學校轉型發展,全面提升辦學水平,不斷增強服務河南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p>

“高度決定視野,角度轉變觀念,尺度把握人生,態度決定一切?!薄耙獦淞⒖茖W的世界觀,做正確的事,要把握科學的方法論,正確地做事?!薄胺较驅α?,還怕路遠嗎?”……這些是校長介曉磊當初的名言,更代表著一種理念。在一次座談會上發言時,他說:“一所學校的發展,首先要有準確的辦學定位和科學的頂層設計。作為吃著河南省財政飯的公辦高校,必須反哺河南經濟社會發展,為河南主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服務。黃淮學院之所以走轉型發展道路,源于我們對內、外部形勢變化所做的縝密思考、價值判斷和積極回應?!?/p>

時代呼喚變革,轉型醞釀發展。建設特色鮮明的應用技術大學,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是校黨委順應時代潮流作出的符合黃淮學院實際的科學判斷,也是加快學校轉型、實現快速發展的重要抉擇。為了把創辦應用技術大學的頂層設計變成廣大師生的實際行動,2011年校黨委決定:圍繞“怎樣辦好應用型大學、怎樣培養好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等核心問題,采用“政策引路、專家指路、行業鋪路、學校探路”的方法,開展為期1年的教育思想觀念大討論活動,刮“頭腦風暴”,驅除思想上的“霧霾”,堅定定位自信、道路自信、前景自信,增強思想自覺、理論自覺和行動自覺。

圍繞轉型發展,2011年以來,學校邀請了30多位應用技術大學研究專家來校做輔導報告,校領導帶領中層干部先后分16批近3D0人次到省外應用技術大學考察學習,并選派100多名干部外出培訓、掛職鍛煉,50名中層以上干部到德國、英國、印度和臺灣地區的應用技術大學進行學習培訓。通過系列學習培訓和交流、考察,廣大干部、教師對創辦應用型大學的理論認識更加清晰、思想更加統一、行動更加自覺、目標更加明確。

“天下之事,行之貴力?!彼枷肭?、方向明,關鍵在行動。

“盡管當時的財政經費支持力度不到位,甚至還缺少配套政策,面對追趕其他同類學校建設水平和創辦應用技術大學的雙重壓力,我們發揚‘除了奮斗、別無選擇’的學院精神,不等、不靠、不觀望、不徘徊,自我加壓,主動轉型。一線老師‘背水一戰、壯士斷腕’,自我否定,在否定之否定中提升水平,使傳統的實驗室變成了工作室、夢工場、創客空間,對課程進行系統改革,通過‘刪、增、調’等,重新構建課程體系,讓大量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新產品、新設備融入到教學環節,這本身就是一個挑戰,但是老師想清楚了,行動也就自覺了?!毙|h委書記楊德東的話語充滿豪情。

無怪平,時任中山大學校長黃達人2013年到黃淮學院考察時說:“黃淮學院有可復制和不可復制的地方,可復制的地方是如何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教學改革等;不可復制的地方,就在于學校領導班子強,大家精誠團結、志同道合,帶頭轉變思想觀念,增強自信自覺,帶隊伍推動工作,這是不好學的。還有就是黃淮學院的奮斗精神,他們的這種團隊意識,改革加壓、壯士斷腕的奮斗精神,是黃淮的秘密武器,也是不好學的?!?/p>

五大發展戰略讓黃淮轉型升級

建設一所獨具特色的應用技術大學,是一個持續、艱苦、充滿激情的探索與實踐過程,也是一個蝶變、超越的轉型與提升過程。

如何實現黃淮學院的跨越發展、持續提升,2010年12月,校黨委“承天時、秉地利、聚人和”,明確提出了人才強校、質量立校、專業集群、項目帶動、開放合作等“五大發展戰略”,讓黃淮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人才強校戰略

“為了實現思想,就需要有實踐力量的人?!瘪R克思的這句名言,至今仍給人深刻啟迪。創辦應用技術大學,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關鍵還是依靠人,依靠一批“有實踐能力的‘雙師’教師”并迅速行動起來,靠實干建真功,以實效論英雄。

為此,學校實施“雙師雙聘雙百工程”,積極從行業企業聘用120多位行家里手作為兼職教師,參與學校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實施“教師實踐能力提升計劃”,每年選派1D0多名專業教師到聯盟單位企業生產一線和相關政府機構參加頂崗實踐或者掛職鍛煉;鼓勵教師參與校企合作共建的科技創新平臺,要求每一個院系都要建立市級或校級的研發中心,組建科技創新團隊,并給予項目和經費的支持,以提升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目前,全校已建設省、市級工程技術中心、研發中心、研究所等創新平臺近30個,各類創新團隊50多個,參與教師2D0多名。

為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教師的國際化視野,學校每年選派30~50名業務骨干到英國、印度、美國等國家培訓,提升了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水平。

質量立校戰略和專業集群戰略

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學校辦學的質量涉及多個方面,但是其核心是人才培養質量。黃淮學院的人才質量觀體現在人才高素質、創新性、應用型上,具體描述為“就業能稱職、創業有能力、深造有基礎、發展有后勁”,畢業生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如何達到這個要求?學校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本,主動適應市場需求,全面深化教學改革,在專業改造整合、師資隊伍建設、課程體系重構、教學內容更新、手段方法提升、質量考核評價等方面下大力氣改革和建設,有的甚至是“顛覆”,以此真正提升學生的文化與專業素養、社會實踐和創新創業能力;牢固樹立“四育人”觀念,即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實踐生產育人,尤其是通過與行業企業的密切合作,彌補了學校資源平臺“短板”,實現校企“雙主體”協同創新、合作育人。通過幾年的努力,學校初步構建了質量標準體系、條件保障體系、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三位一體”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實現了教學運行、管理和服務的常態化、規范化。

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需要先進、適用、配套的軟硬設備、設施和環境條件。2012年,學校在全省率先建設完成了2.3萬平方米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和科技產業園一期工程,吸引行業企業帶著先進的設備、優質的項目以及經驗豐富的行業導師入駐園區,把真實的情景、真實的任務、真實的崗位引入校園,在真實的職業場景中育人。目前,已有IBM公司、中銳咨華等56家企業帶著72個項目進駐創新創業園,嵌入團隊23個,參與教師154人,為學生提供了1000多個校內培訓工位。

學校實施專業集群發展戰略,緊扣地方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圍繞產業集群打造專業集群,實現學校的專業集群與地方主導產業集群對接,打造專業升級版。為此,學校在專業“存量”上,“關、停、并、轉”,優化整合,使之向應用型方向改造調整。在專業“增量”上,著力瞄準新興產業,發展應用型專業。

一是整合優化學科資源。對教學院系進行合并調整,并把7個系重新命名為7個應用型學院,對5個系進行更名,如把音樂系更名為音樂表演系,物理系更名為電子科學與工程系等,彰顯了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二是緊跟行業科技進步改造老專業。逐步改造和取消招生就業難的師范類專業,比如在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基礎上拓展了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在取消物理學專業基礎上新增了汽車服務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等應用型專業。三是緊扣地方主導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增設新專業。重點發展與地方經濟關聯度高、就業渠道廣的新興專業,如生物工程、化學化工、旅游管理、土木工程、軟件工程等。目前,學校的應用型專業已經占到專業總數的90%以上。四是積極推進特色專業建設。建設了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特色專業、5個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卓越工程師計劃培養專業、3個省級重點學科,并重點培育和建設了信息技術類、土木建筑類、文化藝術類和管理經營類4個應用型特色專業集群及若干小集群,提高了專業群對接產業群的“符合度、依存度、貢獻度、滿意度”。

此外,學校還建立了校企互動的專業建設機制,讓企業深度參與應用技術型專業建設,引入行業企業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做到“學校教的就是市場要的,更是未來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切實提高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與產業需要的符合度。

項目帶動戰略和開放合作戰略

為了保證學校的頂層設計快速推進,各項工作扎實開展并產生效果,學校深入實施項目帶動和開放合作戰略,以項目為抓手,以合作求突破。

合作辦學,是黃淮學院被“逼”出來的一條路。學校發展光靠自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黃淮學院在財政支持不足的情況下,不等不靠,堅持項目帶動、開放合作,通過校外合作、省外合作、國外合作,開放式辦學,把行業企業、兄弟單位、政府等各方面資源都拿來為己所用,保證了學校健康快速發展。

按照“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項目共擔、互惠多贏”的原則,學校與有關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高等院校、企業、科研院所等單位組建合作發展聯盟。目前,聯盟成員單位已經發展到186個,其中校內入駐企業50余家,共建校外實習實訓和就業基地近140個,其中1個基地被評為國家級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初步形成了“校中有廠、廠中有?!?、校企雙主體育人的辦學格局。

“今年,我們公司將和黃淮學院各投資1D00萬元,共建黃淮置地建筑工程學院、工程檢測有限公司、省級工程技術中心和建筑工程培訓中心,工程項目即將開工,我們真正做到了把企業辦進大學?!焙幽现玫胤康禺a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萬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學校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在合作發展聯盟的基礎上,著力與國內外知名企業開展更廣泛的合作,讓更多的企業行業全程參與人才培養過程。目前,學校已與多家大型企業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著手共建了銀泰電動汽車學院、華為信息與網絡技術學院、用友新道經濟管理學院、吳華駿化學院、跨境電子商務學院等新型二級行業學院。

同時,學校還與深圳華為電子、北京達內集團等企業合作創辦研發中心、工作室,借助一流企業資源,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依托大學生創新創業園這一“河南省科技企業孵化器”,搭建云計算平臺、“黃淮創客空間”等平臺,支持更多的黃淮學子帶著創意,融入企業、融入市場,推動黃淮學院“四創”教育結碩果。目前,學校與北京中銳咨華公司合作研發的三網融合無線網關一代產品已經上市,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第二批產品正準備上市。

開放辦學,走國際化合作道路,是加快創建應用技術大學的必由之路。按照“開放式辦學,引進優質教學資源,國際化合作,牽手世界知名高?!钡陌l展思路,學校先后與英國、印度、美國等國以及臺灣地區的17所知名應用技術大學開展合作辦學。僅2014年,學校新增2個國際合作本科教育項目,使學校獲批的本科層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升至6個。通過引進國外先進辦學理念、優質教育資源,推動了學校整體的教育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工作。

“五大發展戰略”讓黃淮學院完成了從傳統??茖W校管理向現代應用技術大學管理、從封閉式辦學向開放式辦學、從傳統知識本位的學科教育向能力本位的專業教育的“三個轉型”,實現了辦學基本條件、內涵建設水平、人才培養質量、服務社會能力的“四個提升”。

創新創業驅動黃淮內涵式發展

“創客”一詞因為寫進今年的《政府工作報生》,在一夜之間成為熱詞。不過,在這個時髦名詞的背后,更多的是一種價值導向、生活方式和時代氣息。

目前,中國民間的“創客”團體正如雨后春筍般崛起,更能代表河南水準的應該屬于黃淮學院的“創客空間”。今天,黃淮創客再次吹響集結號,他們所研發的“中國智造”不斷書寫著“中國神話”。

潘泳是黃淮學院有名的“創客”,因為發明“蘋果皮520”,被海內外媒體譽為“蘋果皮之父”。2015年2月7日,他新研發的“漫聊神器”上線發布儀式在北京眾籌坊舉行,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新華網、人民網、中國廣播電臺及新浪網、搜狐網、鳳凰網等多家媒體的記者共同見證了這一“中國智造”的神奇魅力。

這是一款可以實現人臉表情同步生成動漫的APP,目前已有Android和IOS兩個版本上線,用戶可在相關應用程序商店免費下載使用。這一軟件的上線,不僅為中國人春節送祝福提供了一個全新的選擇,而且標志著一個全新“漫聊”時代的開啟。

“這是第三代無人機,飛行高度達到300米以上?!痹邳S淮學院的體育場上,“創客”李勇冬這樣告訴記者。只見他輕輕觸摸一下手中的按鈕,無人機便騰空而起。

2012屆畢業生王乙丞研發的節能水龍頭,獲國家專利:2013屆畢業生生俊開發的Andr01d平臺飛行器控制嵌入式系統,被港商買斷:全國“挑戰杯”銅獎獲得者張金科成功創辦思圖網絡公司……一大批像潘泳、李勇冬這樣的“創客”明星,已照亮黃淮夜空。

“在河南省首屆大學生機器人競賽上獲大獎的滅火機器人和雙足競步機器人是由我校的創客團隊——易團隊研制而成,這個團隊成立于2011年秋天,2012年9月與北京中銳咨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黃淮學院軟件研發基地。目前,易團隊3D打印技術已趨于成熟,正向社會開放;飛行器及智能硬件技術也正在與地方企業聯合,準備應用于農業信息化、影視航拍等領域,去年易團隊還榮獲了‘河南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稱號?!币讏F隊指導老師向記者介紹道,他說,“所謂‘創客’是指不以贏利為目標,把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國家雖然今年首提‘創客’概念,但我們這幾年一直就在做?!?/p>

“創客”明星熠熠生輝,“創客”團隊名聲鵲起,還主要得益于“創客”平臺的搭建。

近年來,學校立足人才培養定位,積極開展以“創新、創意、創造、創業”為內涵的“四創”教育,整合校內資源,著力搭建“創客”平臺。目前,在全省率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已叫響河南,成為駐馬店的一張燙金名片,吸引國內外高校前來參觀學習;1.6萬平方米的科技產業園項目建設一期已建成,建筑面積達12萬平方米的科技一條街正在緊張施工之中。

“我校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園,是集學生創新創業、實習實訓、科研孵化、綜合服務為一體的大學生‘創客’基地。目前,已入駐銀泰電動汽車、小卒動漫科技、華順陽光新能源等企業46家,進駐項目百余個,提供培訓座位500多個、工位1DOO多個,被省科技廳認定為‘河南省科技企業孵化器’‘河南省創業孵化示范基地’,今年春節期間,我們組建了‘黃淮創客空間’,免費為大學生‘創客’們提供工作場所和3D打印機、激光雕刻機、云計算等工作設備,支持他們利用開源硬件和互聯網將自有創意作品變為實際產品,同時為‘創客’們提供技術支持、導師輔導。去年我們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園還喜獲省百萬獎補資金呢!”黃淮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副主任薛凡說。

應用技術大學改革與建設的時代已來臨,年輕的黃淮學院肩負新的責任和使命,在建設特色鮮明的應用技術大學道路上鏗鏘邁進。

猜你喜歡
黃淮創客學院
初等教育學院
黃淮麥區Fhb1基因的育種應用
水利誠信單位風采展示(駐馬店市黃淮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黃淮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室內設計作品選登
中期天氣預報
學院掠影
讓路人都可以坐下來當創客
創客
創客
獨立學院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