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書有法

2015-09-10 07:22孫青瑜
課外語文·中 2015年6期
關鍵詞:博覽群書大法經書

孫青瑜

上過學的人都有一定的讀書經驗,只是多寡之別,相比之下,為術業讀書者經驗應該多一些。這類人多為高級知識分子,因治學所需,要博覽群書,而書讀多了,不知不覺間便會形成一套經驗之談,像朱子讀書法,蘇軾的八面受敵讀書法、康熙讀書法等等。在中國歷史上叫得最響的讀書法,除了孔子的“溫故而知新”,便是裴松之在《三國志·魏志·王蕭傳》中的一句注解:“書讀百遍,其義自見?!?/p>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從表面上看有一定的道理,但卻不一定全靈。比如我們中學時一篇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恐怕大部分人并不知道“三味”之深義,也就是說“三味”一般都被當作“不是問題”被我們忽略而過。實際上,“三味書屋”中的“三味”是大有說道的。有人說它取自舊典中的“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也有人說“三味”是由“三余”改字而來;當然也有人說它源于“三”。且不管魯迅的老師定名“三味書屋”時寓意何指,單說在我們知識結構不足之時,光靠一遍一遍地讀,那是絕對不行的。再如論書畫和金石的一句名言“疏可行馬,密不透風”,如果不知道這句話的所指對象,讀一萬遍又有何用呢?再如煉金界的一句名言“山中才七日,世上已千年”,如果我們不知道煉金術的那套特有的運算規則和時間概念,讀一遍和讀一萬遍的結果是一樣的。

由此可見,讀書悟道能悟到第幾層深義,與讀幾遍沒有關系,而是與讀者的知識背景、生活經驗密切相關。因為中國文人寫作有愛用典故的習慣,“有直用其事者,也有反其意而用之者”,不管是直用其事,還是反用其意,在閱讀時,如果我們沒有一定的知識背景,不知道那個“事”,別說是讀一百遍,就是讀一萬遍,也難解其義。只是在那個缺書的年代,由于沒有過多的書供文人博覽,很多文人也只能重讀經書和經書重讀了。

到我們這一代,各類紙質書、電子書如此之多,再加上有無所不知的“百度”助陣,面對浩如煙海的圖書世界,除了應付考試的學生,還有誰愿意拿著一本書“咬定青山不放松”呢?也就是說在書多的當下,無論是康熙、朱子還是裴松之,他們那一套又一套的讀書大法,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就算是孔子提倡的“溫故而知新”,如果不是為了應付考試,又有幾人能夠做到?

陶淵明曾在《五柳先生傳》中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我覺得這才是讀書的高境界。在自由、愛好與無求中博覽群書,通過博覽群書,得以無為而為,從而神遇書中之道。

而蘇軾比起陶淵明似乎要多幾個頭銜,除了文學家和書畫家,他還是一位中國哲學史上無法繞開的大哲。他一生最得意的不是他的詩詞,也不是他的字畫,而是他的易學三傳。而“八面受敵”讀書法,正是蘇軾在流放之地研讀經書的過程中,總結出的一套學習大法,也十分講究重讀,一次找一個著重點,各個擊破,弄懂弄透。從這一段泛泛的字面闡釋來看,它似乎與“書讀百遍”有異曲同理之效,實則否也。蘇軾說:“書之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盡取,但得其所求者爾。故愿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之興亡治亂、圣賢作用,且只以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別作一次,求實跡故實,典章文物之類,亦如之他皆仿此。此雖似迂鈍,而他日學成,八面受敵,與涉獵者不可同日而語也?!憋@然,“八”在這里是一個虛指。從而可見,蘇軾各個擊破的目的,一是為了吸收多重知識,二是為了他日學成之時,來個從“八面受敵”到“八面受用”的轉換,讓“八面”成為互解之基。因為知識體系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牽一筋而動全局的大系統,書與書之間常?;楦?、互相解讀,將這本書作為解讀那本書的根,將這一面作為理解那一面的底兒,那本書作為“溫”活這本書的底子,讀時頭腦高度集中,調動起所有的知識背景、生活經驗和情感經驗一塊參與其間,來個牽筋動骨,讀一書 “會”活百書,在活中求“生”,才能將書讀進“如來地”,到得“禪境”,這大概才是蘇軾所說的八面受敵讀書大法。因為讀書的最終目的不是機械地記住別人的思維結晶,用別人的思維牽動自己的思維去開花、去結果者,才是真正的讀書人。蘇軾是也,陶淵明是也,古今中外凡是成就自己的大家,無不是也。

猜你喜歡
博覽群書大法經書
命題作文“闖關”大法
《天演論》初版時間再探——以新近發現的“味經書屋本”為中心
喜訊
博覽群書
冬日珠寶吸睛大法
吸星大法
單寶塔詩
博覽群書
倍增大法
好詞聚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