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日南濱路江與城的戀愛簡史

2015-09-23 06:55李晶圖李晶左小朵夏四維
城市地理 2015年3期
關鍵詞:洋行龍門棧道

文+李晶圖+李晶 左小朵 夏四維

舊日南濱路江與城的戀愛簡史

文+李晶
圖+李晶左小朵夏四維

英文導讀:It looked like boardwalk of the Three Gorges in the early days. People developed business along the river. Then Nanbin Road began to form a style.

南濱路是一條一步一傳奇,一景一傳說的街道。在現代氣息濃郁的都市風貌之中,隱藏著重慶城與江互相對抗、融匯、蛻變的曲折往事。

由古棧道開啟的濱江生活

濱江路在重慶的最初形態,應該是峽江之畔的三峽古棧道。這些棧道如羊腸小道,大部分路段只有1米來寬,最寬處也不過2米左右。高懸在離江面數十米的懸崖峭壁上,遠遠望去,像是束縛在大山腰上的一根細細的腰帶。雖然那時還沒有濱江路這樣的說法,但古棧道第一次在遠古先民的生活與兇險波濤之間構建出一條中間地帶。而開鑿這些古棧道的過程中使用的諸多工程手法,比如使用炸藥開路、采用與碥道類似的隧道、洪水水位標定等,至今還用于濱江路的建設之中。

此后,巴人駕乘俘筏、舟揖、土船來往于峽江之上,選擇在江水流速平緩,河岸沙灘平軟,河面相對開闊,有利于俘筏、舟揖、土船??康你麨骋浑x一靠,那些依坡靠泊的河岸,便成為了碼頭的雛形。碼頭出現后,人與江,江與城這種中間地帶的意味進一步升華。如果說,峽江古棧道是先民們與自然界的對抗,因為生存而出現。那么,碼頭則將這種對抗軟化,它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重慶人將大江沿岸當作最主要的生活區域。人們以碼頭為中點,大江為半徑,逐漸形成了一個個極具人氣的生活場所,造型奇特的吊腳樓鱗次櫛比地沿江排列開去。碼頭和碼頭文化也隨之粉墨登場,使得沿江地帶成為重慶人安放安逸生活的后花園。

一些精明的重慶人從碼頭的熱鬧中洞察出更大的商機——趕路的買賣人總需要歇腳吧?生意人之間總需要找個地方討價還價吧?于是,碼頭的人氣漸漸地帶來了商業繁榮。到了明清時期,重慶南岸一線的碼頭邊已是商賈如云,舟楫如蟻,成為物資交換與集散的場所,進而逐漸形成人流涌動、攤販林立、熙攘熱鬧的江畔口岸。

重慶最“洋盤”的一條路

20世紀末,重慶開埠,英、法、美、德、日等國紛紛進入重慶。由于開埠條約將外國人的居住地限制在南岸,他們紛紛以長江南岸沿線為大本營,劃定租界,大興土木。洋行、工廠、領事館、俱樂部之類相繼拔地而起。南濱路一線,變得洋味十足。上起黃葛渡,下至王家沱,包括上新街碼頭一帶,點綴著一幢幢別具風格的西式建筑。法國水師營、英國海軍俱樂部、美國使館酒吧、雞冠石法國天主教堂、安達森洋行……這些功能各異的近代建筑,歷經百年的風雨滄桑,不僅見證了重慶城的歷史,也成了南濱路上獨樹一幟的風景線。

毗鄰彈子石碼頭的法國水師營,始建于1902年,是由當時的印度支那總督杜梅爾捐資筑造的。100多年前,它曾是擔任水上警察的法國水兵的物資補給站。辛亥革命后,這里變成了法國領事館。這棟石頭壘成的3層建筑,像城堡一樣堅實。在一次劇本策劃中,馮小剛的御用編劇劉震云跟隨劇組來這里,也不禁感概:“重慶最值得驕傲的一面,應該是擁有像法國水師營這樣的歷史建筑?!?/p>

在南濱路海棠溪旁是巴渝十二景中的“龍門浩月”,傳說江邊有石梁,形如游龍,沿江而臥,斜切江水形成港灣,可停舟船,俗稱“龍門浩”。每至洪水消退,浩內水清浪靜,浩外波濤洶涌。皓月當空之夜,大江浮光躍金,銀星萬點;浩灣星月如畫,回清倒影,一動一靜,相映成趣。江天月色,上下齊輝,堪稱奇妙?,F在龍門已經不見,只剩下該景區在擋墻上塑造表現傳說中“龍門浩月”奇妙景象的浮雕墻。

而在重慶開埠時期,龍門浩碼頭最吸引眼球的景觀是重慶第一家洋行——立德樂洋行。如今,沿著龍門浩往上新街方向走,在上新街新碼頭34號,現在重慶出租車管理辦旁邊,還能找到立德樂洋行的遺址。房子為2層的小洋樓,中西結合的磚木結構建筑,墻面已經斑駁,紅色外墻已經被沖刷成了白色,只剩下一點點斑駁的紅,圍廊式的建筑欄桿上鑲嵌有卷草紋圖案磚雕,木質雕花透出當年房屋的精美。此樓共3層,地板全實木拼接,樓梯轉角處有一道天主教假窗,走上樓,迎面一道金漆木雕的屏風,中國風的獨特偏好,八卦形的天井是此樓的得意之作,屋頂中央垂著一簇白菜石的吊燈底座,寓意“百財”,取意財源廣進之意,中國的木頭,磚瓦和建筑語言,歐洲的外觀和樣式,這座中西合璧的建筑,是中國近代史遺漏在南岸的藝術讀本。

在龍門浩附近,還有一座“奇怪”的古剎——慈云寺。它始建于唐代,清朝時重建,是中國獨一無二的一座僧尼同寺的廟宇。當年信奉佛教的善男信女,從南岸玄壇廟的水碼頭上岸,再匯聚到慈云寺修行,由此踏上峨眉朝圣之路。說它奇怪,是因為遠看這座寺廟,并不像傳統的中國寺廟,沒有飛檐斗拱、紅墻碧瓦,盡管內里仍是廟宇的格局,但外表門窗皆為歐式造型,儼然是一組古典洋樓。

伴著這些西式建筑的興建,南濱路也開始了“十里洋場”生涯。洋商們帶走山貨土產,帶來鬧鐘、洋傘、洋堿、染料等商品,還帶來歐美國家數百年鑄就的工業文明。這是南濱路的一次爆破式發展,也是重慶3000多年歷史上第一次對外開放。

不過,對于大多數市民來說,這條洋氣的南濱路更像一個不具實感的秀場,那里有高鼻子藍眼睛的洋人,有怪模怪樣的建筑,有各種新奇強大的機械以及古靈精怪的各式派對,唯一沒有的,是老重慶人隨意溜達的自由。

“南濱路上,人人平等”

到了民國時期,南濱路的外貿壟斷地位消失,洋行商會向重慶其他區域稀釋、擴散。開埠時被生硬驅趕開的中國式生活逐漸回流,本土文化重新滲入這條洋盤的濱江路。

原本星羅密布的洋行變成了糧油市場、水產畜禽(蛋)市場、蔬菜秧苗市場、竹木柴炭市場、五金百貨市場……各種交易,應有盡有。屠宰作坊、榨油作坊、釀酒作坊、豆腐作坊、豆瓣作坊,門類繁多,一應俱全。每逢集日,生意火爆,熱鬧異常:各個市場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嘈聲鼎沸;各類商品琳瑯滿目,貨真價實,買賣公平。登市之時,滿街人流如潮,喧騰擁擠,水泄不通;整條街上,銷售者吆喝聲不絕于耳,飲食店攬客聲此起彼伏。晌午時分,飯館酒店人滿為患,座無虛席;入夜之后,華燈高照,喝酒劃拳仍是喧聲嚷嚷,生意十分紅火。這條街“耍娃兒”云集,海棠溪至彈子石一帶成為了遠近聞名著名的“不夜城”。

在這場本土文化的“光復戰役”中,茶館應該算得上急先鋒。據1947年3月《新民報》統計,僅是重慶長江南岸一帶的茶館就有2000多家,這實在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幾十年后,喝茶之風依舊遺存了下來。只要遇上陽光明媚的日子,南濱路就會聚集眾多的茶客,場景之壯觀與當年如出一轍。

重慶歷史研究學會的傅明朝教授,在自己的著作中曾經有過這樣一段論述:“幾十年前,江邊是重慶人最喜愛的生活場所,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三教九流,只有到了江邊,才會達到真正的平等。在這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大家只是享受生活帶來的愉悅。喝著相同的茶,吃著相同的點心,感受著同一個場所帶來的輕松愜意。這樣的習慣和心境,直到現在,依然還能在重慶大大小小、長長短短的濱江路上瞧見……”

從遠古到明清、開埠以至民國,南濱路一線鐫刻滿歷史的履痕。從巴渝名勝、近代建筑,到陪都遺址、抗戰文化,及至現代工業文明,處處可尋。這些履痕充填起南濱路最彌足珍貴的內涵,也讓它在重慶大大小小的濱江路中成為“最特殊”的一個。

左右頁圖:從明清時期到民國以至現在,南濱路一直是重慶人安放安逸生活的后花園。

Nanbin Road Linking the River and City

猜你喜歡
洋行龍門棧道
老碼頭
龍門里的白居易
只知有莫,不知有英”
中國玻璃棧道
玻璃棧道,玩的就是心跳
龍門這邊(71)
漢口滄桑
棧道
西班牙開通“世界最危險棧道”
世上根本就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