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寓言到歷史

2015-09-25 18:04鮑鵬山
思維與智慧·下半月 2015年9期
關鍵詞:大成殿杏壇孔道

鮑鵬山

孔子游乎緇幃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

文字詩情畫意,如親臨其境,其實卻是寓言而非事實。明末顧炎武說:“《莊子》書凡述孔子,皆是寓言,漁父不必有其人,杏壇不必有其地。即有之,亦在水上葦間、依陂旁渚之地,不在魯國之中也明矣。今之杏壇,乃宋乾興間四十五代孫道輔增修祖廟,移大殿于后,因以講堂舊基甃石為壇,環植以杏,取杏壇之名名之耳?!保ā度罩洝ぞ砣弧罚?/p>

“杏壇”,乃莊子隨口謅出的一個詞,絕無可能是孔子專門講學之所。

但是,問題是,這個不見于《論語》《孟子》《荀子》,以及《左傳》、大小戴《禮記》等等與孔子相去未遠的先秦諸子文獻之中的詞,后來卻被坐實了。

現在,真的有一個“杏壇”矗立在曲阜孔廟的大成殿前。而宋代以前,此處為大成殿,宋天圣二年(1024年)孔子四十五代孫孔道輔監修孔廟時,在正殿舊址“除地為壇,環植以杏,名曰杏壇”。金代于杏壇上建亭,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重修,明代隆慶三年(1569年)改造重檐方亭。清代乾隆皇帝題匾,亭下還有金代文學家書法家黨懷英篆書“杏壇”二字碑及乾隆“杏壇贊碑”??鬃雍笠崃苁ス€有《題杏壇》詩:“魯城遺跡已成空,點瑟回琴想象中。獨有杏壇春意早,年年花發舊時紅?!?/p>

孔道輔建杏壇,有《闕里志》所錄孔道輔墓表的原文為證??椎垒o建杏壇,使《莊子》隨意捏造的一個“詞”變成了一個實實在在的場所。

但是,客觀地說,孔道輔建杏壇,倒不是為了偽造歷史,只是在把原先的大成殿北移之后,因為不欲毀其古跡,要在原跡之上有所建樹以示珍重此地,就因緣莊子的“孔子游乎緇幃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之語,除地為壇,環植以杏,名曰“杏壇”。

所以,孔道輔建立的杏壇,是明白表示與孔子本人是無關的,他只是要以此壇給后人憑吊追崇圣人一個場所和寄托而已。而要把一個“寓言”變成“孔子杏壇設教”的“歷史”,還得把這個后人建造的杏壇,說成是孔子之時即有其物才行。

這個工作,由孔子四十七代孫孔傳完成了??讉髯饔谀纤谓B興年間的《東家雜記》是記錄孔氏族庭歷史的志書,其下卷中有《杏壇說》一文,釋“杏壇”曰:昔周靈王之世,魯哀公之時,夫子車從出國東門,因睹杏壇,逡巡而至,歷級而上。弟子侍列,顧謂之曰:“茲魯將臧文仲誓盟之壇也?!倍梦锼既?,命琴而歌。歌曰:“暑往寒來春復秋,夕陽西去水東流。將軍戰馬今何在,野草閑花滿地愁?!?/p>

這是“杏壇”由莊子寓言而演變為歷史的最早努力??讉髯鴮崱靶訅蹦艘豢鬃又畷r就有的特定之地,而非《莊子》所云的野外水濱任一杏花開放之地。雖然他也沒有把杏壇當作孔子日常教學之所的意思,但是,事情到這一步,剩下的就水到渠成,在公共傳播領域,“孔子杏壇設教”,就此成了歷史事實。后世授徒講學之所,也就概稱“杏壇”,甚至,現在我們把抽象的教育界,也稱作杏壇了。

一個道家人物隨口謅出的詞,為什么能被坐實,一個虛構的寓言,如何竟然成為歷史?

其實原因非常簡單:這個寓言,不是生活的真實,但卻有著本質上的真實;不是物理上的真實,卻是精神上的真實——它確實是孔子日常教學生涯的高度概括。

孔子的私學,與弟子切磋琢磨的日常生活,實現了人類生活有可能達到的現實與精神、物理與心靈的圓融。這種圓融,已經超越了物理之真與倫理之善,而達到極致的境界:美。真與善的純粹之境,就是美。

莊子,畢竟是手眼通天的極致高人,他感受到了孔子生活方式的詩意,他直覺到了孔子日常生活中蘊含著人類生活的大美。他看到了,他情不自禁地喊出:美??!請停留一下!

最后,他用自己的文字,讓這個美永恒停留:眼前春水,身后杏花,白云在天,落花依草,這虛構的一時勝境,從此成為一個民族永恒的靈境,孔子和他的弟子們,永在此境,彈琴,歌唱,笑語盈盈——這,其實就是天堂的模樣。

(邱寶珊摘自《光明日報》2014年6月14日)

猜你喜歡
大成殿杏壇孔道
興業文廟大成殿復原設計研究
傳統禮制中孔廟大成殿建筑形制與空間形式研究
基于ANSYS的液壓集成塊內部孔道受力分析
云南文廟介紹
——鳳羽文廟大成殿
杏壇學人風采
接觸壓力非均勻分布下彎曲孔道摩阻損失分析
芳華正茂 杏壇春來
——第13屆江蘇省“杏壇杯”蘇派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展評(中學組)分區賽掠影
杏壇學人風采
杏壇之歌
失落在梅城河的記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