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從文識魯迅

2015-10-09 03:40楊建民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15年10期
關鍵詞:沈從文魯迅

楊建民

沈從文與魯迅之間,一開始就弄“擰”了。沈從文離開湘西軍隊去了北京,是為自己精神尋找突破口。不料京城大不易“居”,很長一段時間,他弄得連飯都吃不上。為擺脫窘境,沈從文和丁玲、胡也頻等曾給多個文化界名流去函,希望他們給予援手。在這幾個文學小青年想來,這些名流,不僅是新文化的導引者,亦應當是人道精神的實施者。不料,魯迅的多疑性格卻使他與沈從文形成裂痕,并終于沒有彼此主動修復。

但魯迅在當時文壇的位置及分量,沈從文卻掂得來。他后來創作有了一些成績,可靠文字吃飯,還很成問題。在徐志摩、胡適的“欣賞”下,他進了大學教書。大學任教,有它的一套評價體系,故此沈從文在這個階段,寫作了頗多文學評論,對當時新文學作家進行評述。其中,魯迅當然繞不過去,不僅繞不過去,還是重要的對象。所以,沈從文直接以魯迅做題目的文字,先后就有數篇之多。通過這些文字,我們不僅可以讀出一位杰出小說家對另一位重要作家的看法,還能夠讀出一些更為復雜的情緒。

一九三一年四月,沈從文發表出一篇對新小說作品的估價文章《論中國創作小說》。這個題目不小,必然涉及頗多小說家。這其中,魯迅不可或缺為重要的議論對象:“在‘人生文學上……一面是創作的體裁與語言的方法,從日本小說得到了一種暗示,魯迅的創作,卻以稍稍不同的樣子產生了。寫《狂人日記》,分析病狂者的心的狀態,以微帶憂愁的中年人感情,刻畫為歷史一名詞所毒害的、一切病的想象,在作品中,注入嘲諷氣息,因為所寫的故事超拔一切同時創作形式,文字又較之其他作品為完美,這作品,便成為當時動人的作品了?!?/p>

這段文字,肯定了魯迅小說創作一出手,就高出他人一籌的基本事實。沈從文是小說家,這樣的“行”內關注點,他是準確而敏銳的??傮w之外,沈從文還具體分析:“魯迅一來,寫了《故鄉》、《社戲》,給年輕人展覽一幅鄉村的風景畫在眼前。使各人皆從自己回想中去印證?!濒斞笇戉l村的作品,調整了人們寫作和欣賞角度,開一代風氣。沈從文也應該是鄉村寫作的受益者??墒?,沈從文還是表達了自己的不滿足:“又從《阿Q正傳》上,顯出一個大家熟習的中國人的姿勢,用一種不莊重的諧趣,用一種稍稍離開藝術范圍不節制的刻畫,寫成了這個作品?!薄耙粋€讀過魯迅的作品的人,所得的印象,原是不會超出‘趣味以上的……《阿Q正傳》在藝術上是一個壞作品,正如中國許多壞作品一樣,給人的趣味也還是低級的諧謔,而缺少其他意味的?!边@些話雖確有些苛刻,但對《阿Q正傳》藝術上的評價比較合適。

沈從文對魯迅,幾番都提到年齡:“在《吶喊》上的《故鄉》與《彷徨》上的《示眾》一類作品,說明作者創作所達到的純粹,是帶一點兒憂郁,用作風景畫那種態度。長處在以準確鮮明的色,畫出都市與農村的動靜。作者的年齡,使之成為沉靜,作者的生活各種因緣,卻又使之焦躁不寧,作品中憎與愛相互混和,所非常厭惡的世事,乃同時顯出非常愛著的固執,因此作品中的感傷的氣分,并不比郁達夫為少……魯迅的悲哀,是看清楚了一切,在病的衰弱里,辱罵一切,嘲笑一切,卻同時仍然為一切所困窘,陷到無從自拔的沉悶里去了的?!边@樣的分析,或者與沈從文讀過一些西方心理學著述有關。運用恰切與否先不說,多維的角度,是可以引發讀者注意的。

應該是在同一時期,沈從文還寫有一篇專論《魯迅的戰斗》。前文論及小說,這里主要談魯迅的散、雜文。把一位作家的寫作,稱為“戰斗”,顯得略有些異樣。沈從文開筆這樣解釋:“在批評上,把魯迅稱為‘戰士,這樣的名稱雖仿佛來源出自一二‘自家人,從青年人同情方面得到了附和,而又從敵對方面得到了近于揶揄的承認;然而這個人,有些地方是不愧把這稱呼雙手接受的?!笔鞘裁礃拥摹皯鹗俊蹦??“對統治者的不妥協態度,對紳士的潑辣態度,以及對社會的冷而無情的譏嘲態度,處處莫不顯示這個人的大膽無畏精神?!边@概括總體看去是得當和欣賞的,可論者隨即一轉筆鋒:“雖然這大無畏精神,若能詳細加以解剖,那發動正似乎也仍然只是中國人的‘任性;而屬于‘名士一流的任性,病的頹唐的任性,可尊敬處并不比可嘲弄處為多?!?/p>

什么?魯迅的“大無畏”的戰斗精神,是中國人的“任性”,屬于“名士”一流人,甚至“病的頹廢”的任性?看來,沈從文并不真正認可這樣的“戰斗”。更進一步:“并且從另一方面去檢察,也足證明那軟弱不結實;因為那戰斗是辱罵,是毫無危險的襲擊,是很方便的法術?!薄傲硗馐强吹盟穆斆?,善于用筆作戰,把自己位置在有陰影處?!边@是說魯迅善于“保護”自己嗎?

沈從文寫這篇文章時,態度常常矛盾。一方面是不滿,同時常常敬服:“不過他的戰斗還告了我們一件事情,就是他那不大從小利害打算的可愛處。從老辣文章上,我們又可以尋得這個人的天真心情。懂世故而不學世故,不否認自己世故,卻事事同世故異途,是這個人比其他作家名流不同的地方?!边@幾句話,看去似乎俏皮,其實是真切之言。

“在這個人任性行為的過去,本人所得的意義是些什么呢?是成功的歡喜,還是敗北的消沉呢?”對于魯迅戰斗的心態,沈從文這樣揣測:“用腳踹下了他的敵人到泥里去以后,這有了點年紀的人,是不是真如故事所說‘掀髯喝喝大笑?從各方面看,是這個因寂寞而說話的人,正如因寂寞而唱歌的一樣,到臺上去,把一闋一闋所要唱的歌唱過,聽到拍手,同時也聽到一點反對聲音,但歌聲一息,年青人皆離了座位,這個人,新的寂寞或原有的寂寞,仍然粘上心來了?!痹谏驈奈睦斫?,魯迅的“戰斗”,是寂寞之故。為何是寂寞,是怎樣的寂寞?“這戰士,在疲倦蘇息中,用一雙戰勝敵人的眼與出奇制勝的心,睨視天的一方作一種忖度,忽然感到另外一個威嚴向他壓迫,一團黑色的東西,一種不可抗的勢力,向他挑釁;這敵人,就是衰老同死亡,像一只荒漠中以麋鹿為食料的巨鷹,盤旋到這略有了點年紀的人心頭上,魯迅嚇怕了,軟弱了?!?/p>

這樣的看法,多年的魯迅研究中似乎未曾有過。沈從文實在敏感,他以為作為戰士的魯迅,除去為社會,他要排解的“寂寞”,還來自生命本身—不由自主對年歲流逝的緊張感。這一層意義無論確當與否,都能給魯迅研探以深度的啟示。

魯迅的《野草》,是很多人都喜歡,感覺豐富的集子。沈從文的解說,卻別有一種味道:“從《墳》、《熱風》、《華蓋》各集到《野草》,可以搜索得出這個戰士先是怎樣與世作戰,而到后又如何在衰老的自覺情形中戰栗與沉默。他如一般有思想的人一樣,從那一個黑暗而感到黑暗的嚴肅;也如一般有思想的人一樣,把希望付之于年青人,而以感慨度著剩余的每一個日子了。那里有無可奈何的,可憫惻的,柔軟如女孩子的心情,這心情是憂郁的女性的。青春的絕望,現世的夢的破滅,時代的動搖,以及其他糾紛,他無有不看到感到;他寫了《野草》?!闭f《野草》的蘊含,有女性憂郁的心情,有青春的絕望,現世夢的破滅……這些,或許有人體味到,可不曾這般深入地解說出。這是我們理解魯迅的又一種目光。

一九四○年前后,沈從文在為西南聯大學生講授“各體文習作”時,編寫了系列講稿。這講稿后來發表出幾篇,其中之一,是《從周作人魯迅作品學習抒情》:“周作人作品和魯迅作品,從所表現思想觀念的方式說似乎不宜相提并論:一個近于靜靜的獨白;一個近于恨恨的詛咒。一個充滿人情溫暖的愛,理性明瑩虛廓,如秋天,如秋水,于事不隔;一個充滿對于人事的厭憎,情感有所蔽塞,多憤激,易惱怒,語言轉見出異常天真。然而有一點卻相同,即作品的出發點,同是一個中年人對于人生的觀照,表現感慨?!贝藭r的周作人,已經成了日本人扶持的高官,早為國人厭棄。沈從文對其文章如此夸贊,并與魯迅對比,他的世事與文學之間,距離實在大。

雖然題目是談兩個人的作品,可文章重頭卻壓在一頭—大部分篇幅給了周作人。這中間有很好的見解,可不在本文范圍。我們只讀對魯迅的判斷:“周作人的小品文,魯迅的雜感文,在二十年來中國新文學活動中,正說明兩種傾向:前者代表田園詩人的抒情,后者代表艱苦斗士的作戰。同樣是看明白了‘人生,同源而異流:一取退隱態度,只在消極態度上追究人生,大有自得其樂意味;一取迎戰態度,冷嘲熱諷,短兵相接,在積極態度上正視人生,也儼然自得其樂?!瓕ι鐣∮瓚饝B度,所以魯迅的作品,便充滿與人與社會敵對現象,大部分是罵世文章。然而從魯迅取名《野草》的小品文集看看,便可證明這個作者另一面的長處,即純抒情作風的長處,也正浸透了一種素樸的田園風味?!庇袑Ρ?,就好談一些。魯迅取的姿勢,與他對世事的認知有關,但魯迅并非只有一樣手法或武器,他的純粹抒情文字,也十分可讀。沈從文也說得好:“也正浸透了一種素樸的田園風味?!?/p>

為證明這一點,他居然引了魯迅名篇《秋夜》全部,可見其欣賞程度。對于這種文字產生,沈從文以為:“這種情調與他當時譯《桃色的云》、《小約翰》大有關系。與他的戀愛或亦不無關系。這種抒情傾向,并不僅僅在小品文中可以發現,即他的小說大部分也都有這個傾向……然而對社會現象表示意見時,迎戰態度的文章,卻大不相同了?!睂ι鐣F象表態的文章,沈從文節引了《紀念劉和珍君》,并評價說:“感慨沉痛,在新文學作品中實自成一格?!濒斞浮傲硗庖环N長處是冷嘲,罵世,如《二丑藝術》可以作例……”

這篇文章,論述魯迅的不算多,可沈從文畢竟是杰出作家,對于文章優長,看得明晰確當,對于他的學生或我等普通讀者,是頗具啟發意義。

一九四七年十月,是魯迅逝世十一周年紀念。經過了八年艱苦的抗日戰爭,中國人民在血與火中得到洗禮。沈從文不僅在戰亂中數次顛沛,年齡也過四十,中年的人生境況,他當然頗多體嘗。此時再來看魯迅,當“別是一番滋味”。

當年十一月一日出版的《知識與生活》雜志十四期,刊出了署名沈從文的一篇鮮明文章《學魯迅》:“一切理論的發展,由陳獨秀、胡適之諸先生起始,三十年來或以文學社團主張出發,或由政治集團思想出發,理論變化雖多,卻始終無從推翻這話所包含的健康原則和深遠意義。幾個先驅者工作中,具有實證性及奠基性的成就,魯迅先生的貢獻實明確而永久?!?/p>

那么,這貢獻具體是什么?沈從文以為:有三方面特別值得回憶和敬視:“一、于古文學的爬梳整理工作,不作章句之儒,能把握大處?!边@應該是說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等著述。如胡適等新文學先驅者一樣,魯迅并未將古文學中的財富和智慧輕易舍去。他的這幾部研究集子,尤其《中國小說史略》一部,雖篇幅不算大,但確實如沈從文所概括的,是“能把握大處”、有新的研究眼光之重要作品。沈從文這些年在大學任教,也講授到古代小說等,對魯迅著述的“敬視”,應當說是由深切感受得來?!岸?、于否定現實社會工作,一支筆鋒利如刀,用在雜文方面,能直中民族中虛偽、自大、空疏、墮落、依賴、因循種種弱點的要害。強烈憎恨中復一貫有深刻悲憫流注?!北容^先前沈從文認為魯迅的雜文是名士一流的“任性”,是面對不可抗生命壓迫的“寂寞”等激烈看法,這評價是大大改觀了。沈從文自己也人到中年,民族中的種種丑陋弱點,見得多且體會深,反過身來看魯迅的文字,那種激憤,憎恨強烈卻“有深刻悲憫流注”的廣大精神境界,確實有著不容低估的充分價值?!叭?、于鄉土文學的發軔,作為領路者,使新作家群的筆,從教條觀念拘束中脫出,貼近土地,挹取營養,新文學的發展,進入一新的領域,而描寫土地人民成為近二十年文學主流?!睂︳斞感≌f的評價,從藝術層面言其優劣者甚多,對其通過關注、描述農村的《故鄉》、《社戲》、《祝?!?、《藥》等重要作品,影響人們眼光,轉移一批作家筆的走向,卻說得很不足。沈從文自己,應該同樣是魯迅引領的寫農村,寫自己有親身體驗內容的受益者。所以在此的評價和肯定,也來得懇摯而動情。(一九六六年末,沈從文在一份名為《我到北京怎么生活怎么學習》的檢查文字中,談及國外作家屠格涅夫、契訶夫、都德等給自己的影響而外,中國作家,他這樣說:“國內作家則魯迅先生寫的鄉村回憶故事正流行,我明白,由于生活實踐,從這方面發展,我必然容易得到進展,我可寫的事還多?!濒斞溉〖亦l為題材的寫作,顯然給了沈從文實際的影響。)

對魯迅文學上的功績,沈從文這里談得相當充分了??伤€不滿足:“至于對工作的誠懇,對人的誠懇,一切素樸無華性格,尤足為后來者示范取法?!边@是做人。沈從文現在完全可以不再記懷早年魯迅對自己的誤會,透過表層的“戰士”形象,還原為一個對人,對工作態度誠懇,性格素樸,足以使人效法的人。時光流逝,魯迅諸多方面的優長,在沈從文心里凸現出來。

為何特地提出態度“誠懇”?沈從文解釋:“‘誠懇倘若是可學的,也是任何一種民族在憂患中掙扎時基本品質。我們由此出發,對于工作,對于人,設能好好保持到它,即或走個自能走的路:作研究好,寫雜文好,把一支筆貼近土地來寫舊的毀滅和新的生長,以及新舊交替一切問題好?!边@是說人生態度。倘使連這一點基本點也學不到,沈從文判定:“紀念即再熱烈,和紀念本意將越來越遠?!?/p>

(選自《新浪博客》)

猜你喜歡
沈從文魯迅
魯迅防竊
沈從文曾言必自稱“老子”,后因見到一“寶書”,才知道了自己的膚淺
沈從文接“火”傳溫暖
孔乙己
阿迅一族
從魯迅給取名談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