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科研成果轉移轉化的“試驗田”

2015-10-09 16:25馬文良
中關村 2015年9期
關鍵詞:試驗田協同

馬文良

追溯海淀園20多年的發展歷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學研合作始終是園區創新發展的重要內生動力?!靶鲁B”下,如何進一步激發區域創新活力、破解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等問題,成為海淀園引領“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核心任務之一。

2014年8月28日,在永豐科技加速器三區5號樓,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協同院”)正式掛牌成立。在成立儀式上,北京市市委常委茍仲文出席并對協同院寄予厚望。協同院以“整合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學,聚集一批世界一流的高端人才,創造一批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企業”為發展戰略,致力于打造“原創科技的策源中心、行業技術進步的促進中心、大企業的技術創新中心和中小企業的產品創新中心,并最終建設國際一流的創新中心”,力爭經過5年左右時間的建設,整合10所以上知名高校院所,聚集各類高端人才1000人左右,每年培養高端創新創業人才100人以上,創造具有核心競爭能力的重大技術50項以上,新增創新創業企業10家以上,成為北京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改革的樣板,引導產學研合作的重要載體,為國家創新發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時光飛逝,一年的時間過去了,在以創業大街為代表的“商業模式孵化”已經高度成熟和成功的情況下,協同院取得了怎樣的成績?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究竟怎樣?帶著這些問題,本刊記者采訪了協同院王茤祥院長。他表示,協同院將成為中關村的“技術孵化器”,它的出現將有助于改變當前產業偏“軟”的發展格局,并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和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戰略中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創新的助推器

王茤祥院長介紹,協同院注冊為民辦非企業公益法人,采取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下設技術、指導、工作等3個委員會。理事會由北大、清華等13所高校以及北京市科委、海淀區政府相關負責同志組成。

同時,協同院獨資成立了“北京協同創新控股有限公司”,由其代表協同院持有及管理各經營性公司股權,控股公司發起設立 “北京協同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協同創新園有限公司、北京協同創新孵化器等經營性公司,分別負責基金建立管理、園區建設、創業平臺建設服務等工作。

“管理機制方面,協同院建立了課題立項、項目管理等制度。特別在立項方面,建立了有初審、論證、評審和決策四個步驟的立項流程,每個環節均由來自技術、產業和投資三個領域的專家執行,在立項之初即大幅提高了項目成功并實現轉移的可能性?!?/p>

在以市場化、開放化、專業化為改革核心內容,協同院在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創新方面成效顯著。

試點以市場化為核心的產學研合作新機制?;?、社會投資等資本紐帶是實現多方利益均衡,確保市場化方向的核心引擎,為此,協同院重點圍繞建立協同創新母基金為手段,通過吸引企業和社會資本投入來引導技術創新的方向和產業化目標。協同創新母基金規模10億元,其中海淀區出資4億元,市科委出資4億元,協同院募資2億元。母基金分為兩部分,一是引導組建知識產權運營基金(主投偏早期技術成果項目),二是引導社會資本聯合建立產業協同創新子基金(主投中試、放大階段項目),用市場化的子基金投資產業化和科研項目,這樣就可以由市場主體來引導創新方向、檢驗創新成果,并以未來的經濟效益來配置創新資源投入。

不僅如此,協同院還試點搭建以雙向資源整合、合理分工為核心的京津冀協同創新新思路。開放性是協同院發展壯大的重要機制之一,整合高校院所和企業首先以中關村核心區為重點,逐步擴大到其他區域,特別是在京津冀一體化大背景下,協同院將吸引京津冀區域高校院所、產業骨干企業參與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帶動其區域創新能力提升。通過雙向資源整合,協同院能吸引外省市、區的企業投資,聯合海淀的技術資源形成研發創新層面的合作,以抓前端研發,促進成果研發中心落地,進而過渡到項目在產業化階段優先將總部落戶海淀,這種以創新為支撐的總部模式,將避免出現以往技術、人才和企業被“一鍋端”的現象。同時,技術轉移過程中也能實現一定的經濟效益,總部落地過程中產生更大的區域經濟貢獻。成果產業化基地則可在天津、河北等地落,帶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未來協同院將依托其國內多個分院和硅谷分院,形成“北京及美國研發、總部優先落戶、產業化基地外移”的院地一體化發展格局。

試點“技術孵化”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新模式。依托協同院整合配置資源,實現成果轉化專業化分工,提升成果轉化成功率,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形成別具特色的成果轉化模式:

技術成果+合作企業模式——知識產權“無障礙轉移”。協同院的技術成果由參與合作的企業直接使用,按照銷售額提成或按年付費的方式給予協同院回報。

技術成果+創業團隊模式——實施“我創新你創業計劃”,開放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研究成果,面向社會公開征集創業方案,成立創業企業,以核心技術創業,提高創業成功率。

技術資源+中小微企業模式——實施“中小企業協同創新工程”,為一批優秀的中小企業量身打造新技術,開放協同院技術資源,助推其快速發展。

技術服務+龍頭企業模式——實施“龍頭企業整合創新工程”,圍繞龍頭企業自身產業鏈規劃及研發一批技術,開放技術整體解決方案,使其進一步做大做強,同時形成產業集群。

試點科技專項資金分配的新手段。政府專項資金分配過程中,真正實現市場化。以協同院作為平臺統一完成項目遴選和項目管理,由投資人或領軍企業選擇由母基金或子基金實際投資的項目,確保項目未來與市場接軌。該類項目政府予以優先配套支持,既發揮了政府引導創新的目的,又能保證市場化運作的要求。

試點建立專業化產業人才培養新途徑。與協同院共同探索對技術成果轉化工程化、產品化階段應用技術人才的培養,率先嘗試通過“產業領袖”培養計劃,打破傳統以考試、論文為重點的考核方式,將產業化成效作為考核標準,采取“雙課堂、雙導師、雙身份、雙考核”的模式培養產業化專門人才,打破教授直接參與企業運營而導致科研、生產難兼顧的尷尬局面。

試點中關村核心區,推出全國協同創新中心

中關村海淀園管委會,從協同院的模式設計之初,全程參與和推動了協同院的架構設計、運行機制、基金組建等重點工作,特別是為其確定了“技術孵化器”的核心目標。同時,協同院已在美國硅谷和國內南京、杭州、包頭等多地建設了分院,初步形成了“北京及美國研發,地方成果轉化,產權共享”的院地一體化發展格局。

目前已有北大、清華、中科大、北航、北理工、農大、北科大、北交大、北工大、北郵、北化大、中國傳媒大學和中科院北京分院等13個高校院所以及商飛、京東方、濰柴、美亞柏科等70多家企業參與了協同院建設。協同院規劃了18個協同創新中心,目前已初步完成仿真與設計、智能機器人、先進制造、智能電網、水處理、節能減排、信息安全、空間信息等8個協同創新中心組建。已與“湍流與復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精密超精密制造裝備及控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等6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開展了實質性合作。同時,協同院美國分院已遴選出近50名世界頂級專家,嘗試利用他們在美國的科研條件,就地開展高水平研究,項目完成后轉移至國內發展。

推動了一批重大項目落地轉化及產業化。在國內外初步遴選了74個成果轉化項目,有17個項目已完成前期評估,進入協同院進行孵化。其中在美國協同院遴選的12個項目,有3項完成了研發并已轉移到北京進行中試和轉化。

目前,協同院已有包括“仿真軟件”、“智能動力假肢”、“兆瓦級超臨界二氧化碳熱泵”等在內的7個高校院所的12個具備高精尖水平的協同創新項目,這些項目將在1-2年內實現產業化階段。大功率超臨界CO2熱泵系統、柴油發動機SCR尾氣后處理系統等5個項目已組建項目公司。硅基100G/S光電子通信收發器、石墨烯覆層的超耐磨原子力顯微鏡探針等3個項目正在組建項目公司。北斗航天、東源環保、中科精圖等15個企業已和協同院簽署協議共建聯合研究中心,預計一年可實現成果轉化及產業化項目超過50個。另外,圍繞對接的60多個企業技術需求協同院也正在研究解決方案。

協同院在實施創新創業高端人才培養計劃也取得成績。一是實施“產業領袖”計劃,推動協同院的“雙課堂、雙導師、雙身份、雙考核”的產業人才培養模式應用示范。目前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及中國傳播大學從現有招生指標中調劑出了50個名額先行先試。二是推進協同院與斯坦福創新中心、北大縱橫等單位共同創建公益性的“北京創新創業學院”,對創業者提供核心經營管理理論、科技前沿解析與技術發展規劃、商業計劃書策劃及實戰等方面的訓練。一期目標是每年為500名左右的創業者提供訓練。該計劃得到社會的高度認可,已有企業計劃每年無償資助協同院500萬元開展此項工作。

助力雙創,構建北京“創業灣”

為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提供發展空間,海淀園協調北部辦、蘇家坨鎮等相關部門共同推動新一代大學科技園——北京協同創新園的建設。經過一年多的持續推動,2015年4月23日,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與蘇家坨鎮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共建北京協同創新園。園區為蘇家坨鎮集體產業園,占地600畝,建筑規模50萬平米,目前,已有5家上市公司、3家行業龍頭企業及50家中小企業意向入駐園區,建設總部和研發中心。該園成為北部一鎮一園首個正式啟動的示范項目。園區一期建設資金已落實,協同院已與北京銀行、包商銀行等達成園區建設融資意向,將在供地情況明晰后進一步細化。近期,實創公司將在北部提供約5萬平方米的過渡性空間。

協同院在助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也起到積極作用。一是實施“我創新你創業計劃”。已有5個項目成功組建企業,其中團隊出資30%-50%,較好地解決了團隊創業無好項目,教授創業無好團隊的問題。二是實施“中小企業協同創新工程”。已選出企業40多家,并進入課題論證階段。三是實施“龍頭企業整合創新工程”。已與京東方、伊利、濰柴等企業達成了合作共識,進入了項目規劃階段。

另一個大的動作,就是繼“中關村創業大街”后,海淀園將打造占地約六百畝、以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創業為主的“硬創業”聚集區,以市場化手段支撐創新創業,街區首期4萬余平方米空間十月將啟用。

據介紹,占地約六百畝的“創業灣區”位于北京市海淀區翠湖科技園區附近,依區域湖區河道而建,約三公里長的河道兩側將建設創業孵化器、公共實驗室等服務載體。區域首期七棟辦公載體,約4萬平方米的空間已經落成,預計十月份啟用。將來這個空間將吸引圍繞技術創新的團隊、實驗室入駐,他們創業的技術研發、試驗等過程將在此完成,并與周邊完善的產業配套形成互動。

“在創業大街,各種圍繞互聯網的模式創新層出不窮,偏于‘軟創業。在灣區,這里將集中做技術聚集、精密技術研發等,并鼓勵圍繞技術創新展開創業?!蓖跗栂樵洪L說,“硬科技創業”將讓區域成為國內首個類似空間。

說到協同院未來的發展,王茤祥院長說:“我們力爭在技術成果孵化、人才培養、科技項目管理改革試點等幾方面形成突破。在以‘技術孵化為核心方面,落地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做實一批協同創新中心,初步形成良性運轉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服務大眾創業,打造技術+團隊為特色的‘創業灣;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布局全國一盤棋?!?

猜你喜歡
試驗田協同
關注減污降碳協同的一致性和整體性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蜀道難:車與路的協同進化
“四化”協同才有出路
眾說港大深圳醫院“試驗田”
三醫聯動 協同創新
思埠康爾 微商+直銷的試驗田
最高法巡回法庭實實在在搞改革——司法改革“試驗田”精耕一年碩果累累
協同進化
上城區:打造可持續發展試驗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