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清新形勢樹立新觀念尋求新突破致力新發展

2015-10-16 23:12熊飛
科學種養 2015年10期
關鍵詞:山區農業山區農產品

隨著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短短二十多年間,中國農業發生了千年未有之變局,山區農業同樣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舊的生產格局被逐漸打破,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被逐漸摒棄,山區農業發展步入了一種新的“常態”。新常態到底給山區農業帶來了哪些機遇、困難與問題?怎樣才能使山區農業有新發展?筆者以鄂西北十堰市為例,談談個人的觀點與看法。

一、新常態下山區農業發展面臨的新機遇、新問題

1. 山區目前的農業形勢,與二十年前相比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①糧食供求關系已完全逆轉。由于市場糧食供給充足、購買便利、價格便宜,越來越多的山區農民正由“賣糧者”變為“買糧人”。②農產品需求已發生較大變化。由過去的“吃飽”向現在的“吃好”轉變,更加注重產品的特色、營養與健康。③農業生產的主體、要素、目標與環境都已發生根本性變化。生產主體由千家萬戶主要家庭勞力變為留守婦女、老人等次要勞力;生產要素由自留種、農家肥、人畜力變為雜交種、化肥、機械化,生產條件在不斷改善,單產水平在不斷提高,但生產成本也在不斷加大,山區農業逐步告別低成本時代;生產目的由滿足自身消費為主,逐步轉向滿足市場需求、獲取經濟效益為主。市場需求與經濟效益,成為新時期農民種植與否、種植什么、種植多少的決定性因素。④對農產品質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綠色、有機、環保,安全、營養、健康,個性化、差異化、便捷化,成為新時期消費者的新訴求。⑤農業生產對資源、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受到各界重視。十堰作為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重要的水源地和水土涵養地,對農業環保的要求更高。

2. 新常態給山區農業發展帶來諸多新機遇

糧食供給充足,為山區大膽壓縮糧油面積、調整產業結構提供了有力保障。市場需求差異化、多元化,為山區發展優勢突出的果茶等特色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與安全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使生態環境良好的山區在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有機食品,滿足高端需求上占據上風。山區城鎮化步伐加快,人口流動加速,為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土地有序流轉、適度規模經營創造了有利條件。交通、信息等各項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使山區與外界互聯、互通更加便捷,為山區特色農產品走出深山提供了更多便利。南水北調工程的全面實施,為十堰市發展有利于環境保護與建設的生態農業、特色農業、循環農業,贏得了新的政策支持、資金扶持和對口幫扶。

3. 新常態下山區農業發展面臨許多新問題

①山區糧食安全風險加大。如今山區吃糧已非完全依靠自產,一旦糧食供應緊張,山區極有可能面臨“食不果腹”的危險。②山區農村年輕一代不愿務農,使山區農業生產正步入“后繼無人”的囧境。③山區耕地零散、差異較大,且戶均面積小,給規模經營帶來一定難度。④調整產業結構知易行難,特別是在具體操作時,常面臨思路不清、目標不明,缺資金、缺技術、缺信息、缺勞力,缺少有實力的企業帶動,產品批量小、差異大,加工、銷售難,以及產業趨同、產品過剩、市場競爭等諸多問題,致使調整步履維艱。⑤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實施后,有效控制農業面源污染、保證源頭水質成為十堰市農業發展的新任務,這必然給農業發展帶來許多新的限制和約束。

二、新常態下山區農業發展的新思路與新策略

新常態下山區農業要抓住新機遇、破解新難題,進而謀求新突破、獲得新發展,就必須樹立新觀念,用全新的思維謀劃農業,用全新的手段發展農業。

1. 要堅定不移地推進結構調整

集中優勢產區,發展優勢產業,然后通過全球貿易實現互通有無,使資源得到最優配置、最大化利用,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大趨勢。新常態下山區農業到底應該發展什么?應當如何發展?首先要將自己放在這個大背景、大環境、大框架下,才能找準自己的定位,明確發展的方向。山區既然發展糧食缺乏比較優勢、缺乏市場競爭能力,就要堅定、果斷地將發展的重心轉移到優勢明顯、競爭力強的其他產業上,因地制宜發展更適合山區種植的茶葉、干果、中藥材、山野菜等,揚長避短,走差異化發展道路。但在調整上,須注意以下五點:①堅持調研在前。要通過踏實、深入的調查研究、分析比較,找到自己最有特色、最具優勢、最富潛力、最符合國家政策導向和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的產業,明確發展的目標與方向,而不是盲目調整、盲目跟風種植。②堅持持之以恒。對確定發展的產業要“一張藍圖繪到底”,不能因市場的波動、領導的變更而頻繁地更改。③堅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要充分了解當地的自然條件,充分尊重農民自己的選擇,在調整上不能強求整齊劃一,不能搞“一刀切”。④堅持穩步推進。計劃發展的產業要超前謀劃、長遠規劃,堅持先試驗、再示范、后推廣,使產業由點及面、由小到大、穩步發展,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搞“政績工程”“面子工程”。⑤堅持統籌兼顧。要根據山區實情決定產業的總體規模與發展布局,既要突出重點,在優勢產區內集中力量發展優勢產業,又要兼顧其他,鼓勵農戶探索發展適合山區、效益良好的其他產業;既要考慮滿足國際、國內大市場,又要考慮滿足本地小市場。

2. 要千方百計保證糧食安全

農業結構調整,必須建立在糧食安全基礎之上。但在新常態下,保障糧食安全并不等于所有地區必須“自給自足”,保障糧食可以有更多的方法與手段。在種糧缺乏優勢的山區,只要妥善處理好種植糧食與發展經濟之間的關系,努力做到糧食總量“差不多”,差額“有錢買”,對保障糧食安全、促進山區發展更加有利。目前的困難在于,山區種糧效益太低,糧食面積縮減、產量滑坡問題已經非常突出,長此以往必將對山區糧食安全構成嚴重威脅。解決此問題,須注意以下七點:①設法保持耕地面積,盡量保持耕地總量“基本平衡”。②不斷提高耕地質量,嚴防農田污染,確保耕地產出能力。③堅持宜糧則糧,對糧油主產鄉鎮的高產田地,不能因追求效益而輕易改種其他作物。④培植種糧大戶,通過土地流轉促進適度規模經營,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提高種糧效益,保證山區種糧“后繼有人”。⑤調整種糧結構,擴大耐旱、抗災、穩產能力強,且品質優良、特色鮮明、便于就地加工轉化增值的優質稻米、特色雜糧種植面積,靠優質、特色和自我轉化提高經濟效益。⑥設法節本增效,在汲取山區傳統農業智慧與經驗基礎上,重點推廣適合山區的省工、節本、增產、增效新技術。⑦運用現代科技,給山區農業插上“翅膀”,增強山區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只有采取綜合措施提高山區種糧效益,才能真正調動山區農民種糧積極性,保障山區糧食穩中有增、持續發展。

3. 要順應形勢轉變發展方式

①突出主導產業。要將有限的政府財力集中、持久地投向主導產業,要將適合發展主導產業的區域和地塊優先用于發展主導產業,要將主要領導、相關部門和技術人才的精力重點投放到主導產業上,只有集中力量在一點上“發力”,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拔得頭籌。對其他產業也要發掘、培植、支持、服務,但要輕重有別,不能齊頭并進、平均用力。②培植新型主體。要抓住當前農民承包耕地“三權分離”機遇,促進土地向種植大戶、科技示范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助推新型農業主體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實現土地適度規模經營。要引進、扶持、壯大農業企業,探索發展多種形式、適合山區實情的新型農業經營模式,提高山區農民的科技素質與組織化程度,解決山區過度分散的家庭生產難以與大市場對接,以及結構調整難、產品銷售難等諸多問題。要加快農業服務業發展,支持、鼓勵企業或民間資本向農業服務領域流動,組建專業化服務組織,為農民產前、產中、產后提供便捷、高效、實用的綜合服務,提升山區農業的專業化水平。③轉變增長方式。要改變目前山區過度依賴自然資源和物質、勞力投入,過于追求數量增長,粗放經營、高耗低效、難以持續的農業增長方式。要更加注重科技的投入,通過提高勞動者素質和農業機械化、智能化裝備水平,實施集約化經營,在有限的面積上用較少的投入,獲得較高的產量與效益。要更加關注市場,充分發揮山區固有優勢,重點發展特色、無公害農產品,綠色、有機食物,在滿足市場特色化、多元化、高品質需求上做文章,走差異化、精致化發展道路。要更加注重增長的質量,在基地建設上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規范化種植,同時提高農產品加工比重,延伸產業鏈條,搞活產品流通,促進農業上下游產業的綜合協調發展,提高農業的產業化水平,進而提高整個產業的發展質量與效益。要更加注重發展的可持續性,不僅要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還要注重農業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促進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④拓展農業功能。因地制宜發展郊區體驗農業、休閑觀光農業、生態旅游農業,使農業由單純的農產品生產轉向多功能服務,拓展農業發展空間,拓寬農民增收渠道。⑤強化科技支撐。高度重視山區農業人才隊伍建設,健全不同層次的梯級人才隊伍,改善農業科技人員的工作環境,使農業人才在山區不僅“引得進”,而且“留得住”,能真正發揮作用。

4. 要著眼長遠保護生態環境

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農產品的安全、營養水平,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是新常態下山區農業發展的趨勢與方向。要結合地方實際,立足大局、著眼長遠,牢固樹立環保意識,切實保護好山區自然環境,使水土免遭流失,生態保持平衡,生物多樣性得以維護,大氣、土壤、灌溉水源免受污染。要大力推廣生態環保的清潔化生產技術,建設無公害農產品,綠色、有機食品基地,盡量減少化肥、農藥用量,降低其對農田和農產品化學污染。要抓好農作物秸稈還田與綜合利用,減少秸稈棄置、焚燒,控制大氣、水源、環境污染。要加強農村清潔能源建設,積極推廣農村沼氣、太陽能、生物質爐等,抓好“三沼”(沼氣、沼液、沼渣)利用,發展循環農業,在治理農村污染、改善農民生活環境的同時,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和農業綜合效益。只有這樣,才能使山區的天常藍、山常秀、水常青,使山區的農業持續、健康、穩步發展。

作者簡介:熊飛,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研究、示范、推廣及農業規劃起草、農民科技教育培訓等工作。聯系地址:湖北省竹山縣農業局 郵編:442200。

猜你喜歡
山區農業山區農產品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加快推進丘陵山區農業生產托管服務
《山區修梯田》
山區
淺論宋代四川山區農業開發
郵一堆微笑到山區
關于推進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思考
漢源的山區農業現代化之路
小山區留守娃的圓夢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