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山區公路路線設計的簡述

2015-10-21 16:40陳國龍
基層建設 2015年36期
關鍵詞:路線設計山區公路特點

陳國龍

茂名市交通設計院 廣東茂名 525000

摘要:公路路線設計具有綜合性和復雜性的特點,它對公路設計中的各個方面都會產生比較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對山區公路而言,路線設計方案的選擇直接關系到工程的造價控制、公路網絡結構、以及公路交通的安全狀況等。因此在進行山區公路路線設計時,必須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影響和制約因素,并經過實地勘察,設計出一條最為科學、合理、經濟的公路路線。

關鍵詞:山區公路;特點;影響因素;路線設計

1.山區公路路線設計的重要作用

相較于其他公路的路線設計,山區公路的路線設計更容易受到地質地形、水文以及氣候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從一定的角度來看,在山區公路的路線設計中最重要的因素即是山區的自然條件。由于山區的地質條件往往都是十分復雜、惡劣的,導致山區公路的建設施工難度很大。山區公路的路線選擇在各個方面均會受到實際環境的影響,例如,地質方面的地質構造以及土質構成等、氣候方面的泥石流以及降雨等,這些因素都制約著山區公路的路線選擇。此外,山區的山脈走向一般具備著一定的規律,使得山區公路的路線選擇通常以山脈走向為基準,特殊情況需要進行隧道工程作業。因此,山區公路的路線選擇對于山區公路的建設施工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山區公路路線特點

地形和地質條件對山區公路路線的影響比較大,這就造成山區公路路線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1)特殊性。山區獨特的地理環境特點決定了公路要克服高程障礙,公路路線需要沿著山脊線、河線、或者是越嶺線進行選擇。同時,公路路線不僅受到平面指標限制,同時還要受到縱向指標控制,因此需要根據山區地形的變化情況進行展現,從而達到預期的高程。2)復雜性。山區地形險峻,地質構造復雜,且氣候多變,公路需要跨越不同的生態環境、氣候環境、以及地形地質等,因此路線方案需要根據各個路段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3)變化性。由于山區公路沿線的生態環境較為復雜,在建設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因此公路路線設計方案需要根據具體的建設情況不斷進行調整和完善,確保公路的質量和安全。

3.山區公路線形設計原則

堅持環保選線,最大限度保護生態環境。雖然建設公路是經濟發展的需要,但山區公路因其要求的線形指標較高而所處環境復雜,平縱面線形不可能與地形完全吻合,對環境破壞較大。故其路線設計應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出發,本著“不破壞就是最大的保護”的原則,將公路自身的平縱面線形、路基寬度、構造物及沿線設施等與沿線自然特性及人文景觀融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盡可能在設計前期階段將公路建設對環境的破壞降至最小,以滿足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主要措施有:

3.1堅持地質選線的原則,避繞工程地質不良區域

由于山區地質構造復雜,有些災害具有極強的隱蔽性,處理不當會對公路施工和運營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還將直接影響區域的自然環境。因此,在設計過程中,應加強地質調查和勘察工作,在選線時盡可能避開具有潛在流失源的不良地質路段,如易滑坡山體、流沙地段等,堅持地質條件決定路線走向,減少山區水土流失,避免造成新的地質災害。

3.2堅持地形選線的原則,路線布設與地形相協調

路線走向盡量與河流、山川相吻合,不強拉直線,硬性切割地形,要順勢而行,且注意對生態敏感地區的影響。公路運輸線路長,其間會穿越各種生態系統,如:各類自然保護區、野生動植物保護及棲息地、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森林公園、成片林地與草原、水源區、濕地等。公路在穿越或接近這些地區時,有可能影響到這些地區的生態平衡,破壞自然資源。因此山區公路建設應盡可能保證原有生態系統的連續性,注意避讓環境敏感區。

3.3節約用地的原則

土地,尤其是耕地,是偏僻山區極其寶貴的自然資源。公路建設不可避免地占用土地,會加速減少本已不多的耕地,加劇對剩余耕地的壓力,因此在路線方案布設時應時刻考慮盡量減少對耕地的占用。

4.山區公路平、縱、橫設計

4.1平面設計要點分析

一條線方案是我國的公路設計人員在對山區公路路線進行規劃設計時的首選。直線形的設計方法是我國的公路設計者在進行公路線路設計時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設計時要對公路的等級以及路線所穿越之起和路線的控制條件進行綜合的考慮。第一,對于山區要進行地形特征的分析,將地形作為主要的控制因素,將縱斷面線形作為主力,結合起橫斷面和平面進行公路路線的確定。第二,對于平原或者是丘陵較少的山區來說要將平面地物障礙作為路線設計的控制因素,將路線的平面作為主導,再聯系橫縱斷面進行路線的設計。第三,對于特殊地貌的地區來說,要將地質特征作為公路路線設計的主要依據,此時的主導性因素就應該是避免重大地質災害的發生將平面與橫縱三個方面結合起來進行路線的設計。

4.2縱斷面設計要點分析

第一,在凸形豎曲線半徑的設置的過程之中,當地的地形與地貌都會對山區公路路線的設置產生一些抵制作用,連續的大縱坡小半徑豎曲線與短平曲線的結合出現的資料較多。在山區地形與地貌的影響之下會縮小駕駛人的視力范圍,對于前方路線的去向判斷會容易出現錯誤。這時,應當加大凸曲線半徑,但是要以不過多地增加工程量為準,從而確定車輛的行駛安全。第二,在進行凹形豎曲線半徑的設置過程當中,如果增加凹曲線的半徑會加大工程量。在山區當中,因為公路的縱坡一般來說較大,起伏較多,所以,如果凹曲線的半徑進行過大的設計,就會影響公路排水系統的功能。這就會對公路上行駛車輛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脅,所以說,在進行設計時不能為了實現高指標的目的而盲目進行凹曲線半徑的加大。

4.3橫斷面設計要點分析

車輛駕駛人所能說通的遠景交通量是進行山區橫斷面設計工作的要點所在,在車道增加的情況之下,山區公路的橫向寬度就會加大很多。一般來說,山區公路與其它的普通公路有大的不同,對于山區來說,車輛的增多,就會使得此樣的山區公路路線設計顯得過于呆板。所以,本人認為,在進行山區公路的橫斷面設計之時,可以將公路的上下行線進行合攏,也可以將二者分開來,順應山區自然條件,進行合理化設計。

5.山區公路的邊坡治理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

隨著公路等級的不斷提高,邊坡防護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山區公路,高填深挖較多,邊坡加固和防護措施如果不得力,極易引發各種邊坡病害。因此,在山區公路勘察設計時,對路基設計,尤其是在高路堤、陡坡路段和深路塹處,要不同于一般路基,應精心設計,使邊坡處于安全穩定的狀態,對山區公路邊坡防護更應給予積極關注。注意事項有:

(1)設計單位要重視前期勘察工作,盡量將地質、氣候、水文等情況掌握詳細些,為搞好設計提供準確的第一手資料;

(2)盡量減少高填深挖,而用橋梁和隧道代替,這樣既可以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也可消除或減輕為搞好邊坡防護與加固帶來的問題,從而減少山區公路的隱患。

(3)目前治理邊坡的技術較多,主要有抗滑樁和錨索加固、預應力錨索+地梁、SNS柔性防護系統、三維植被網植草防護、土工隔柵和土工布、土工模袋混凝土、夯(沖)擊式壓路機等方法,具體處理措施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

6.結語

由于山區的地理環境十分復雜,在進行山區公路的路線設計工作時就特別需要注意山區公路路線所具有的特殊性,以確保相關技術指標與建設施工質量。此外,山區公路的建設也有助于當地經濟得到更好的發展,所在確保山區公路的施工質量與道路安全的基礎上,山區公路的路線設計也需要考慮到公路周邊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讓山區公路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參考文獻:

[1]陳光.山區公路路線設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公路交通技術,2004,(3):4-5.

[2]張化.道路勘測設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猜你喜歡
路線設計山區公路特點
云南山區高速公路總體設計理念
山區公路路基施工關鍵技術及質保措施研究
基于交通安全的高速公路路線平縱組合設計
微信輔助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研究
從語用學角度看英語口語交際活動的特點
山區公路施工技術重難點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