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言小說中的生命意識芻議

2015-10-21 16:59張二艷
作家·下半月 2015年11期
關鍵詞:生命意識莫言文學作品

摘要 莫言的小說作品中,充滿文化底蘊的筆調塑造出了一個生機勃勃、栩栩如生的生命境界。在莫言的小說中,不論是動物、花草、樹木,還是自然中的一切,都含有其特殊的生命意境,其對生命意識的刻畫與闡述對文學發展與文化進程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意義。本文即從莫言小說中生命意識的表現、特征與價值三方面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莫言 小說創作 生命意識 文學作品 生命與死亡

在莫言的小說中,紅高粱、黃土地是最主要的故事情景之一,黃土地上的紅高粱不但可以給予人們賴以為生的物資條件,而且還和黃土地上的人們擔負著同樣的宿命。同時,對于黃土地上的人們來說,紅高粱就是生命的圖章。此外,在莫言的作品中,人們所擁有的認識是不斷發展進步的,在此進程中,不但人們在對自身進行自我審閱,并且也對其他的人進行審閱,同時期望自己能夠對自己、他人甚至是大自然都能進行改良。而在竭力進行改良的進程中,人們所擁有的原有的生命力也充分得到了展現。在這些共性與特性中,共同筑成了莫言小說中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生命境界。

一 莫言小說中生命意識的表現

1 苦難的書寫

走進莫言的精神領域,感受最為深刻的就是各種磨難。探討其成因,主要是因為莫言幼年的痛苦體驗在其心里留下了難以抹去的印記。除此之外,莫言也運用自己與母親的親身經歷的素材來進行創作?!敦S乳肥臀》可以稱得上是一部敘寫一個大家庭磨難史的小說,也是一部充滿力量和精神內涵的小說,它表現出了生命的苦難記憶,還有人們面對苦難、挫折與窘境時的不服輸精神的刻畫。而這所有的特征都在人物上官魯氏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上官魯氏的一生充滿了困苦與勞累,甚至可以將其稱為困苦的化身,但她又能以頑強不屈的精神來抗爭和解決所有的困苦與不幸。然而,母親在種種災難下不得不屈服于現實,成為基督教徒,這是莫言對生命本體對世間極苦的探求與發掘。偉大、樸素、無私、包容、宅心仁厚的母親毅然、堅強地接受來自于生活中的種種打擊,《豐乳肥臀》造就了偉大的母親形象,母親是不求回報、默默付出生命和愛的光輝女神,描寫母了親的困苦,述說了對母親的感激,表達了對母親的尊崇和喜愛。母親一生就在這片土地上操勞,背負煎熬,日復一日但卻無怨無悔,血和淚浸透了褐色的土地,又聚成了波濤的溪河。母親雖然不斷地遭受著災難,但始終以積極向上的態度面對苦難,從不認輸。

2 英雄的重構

傳統文學作品中,對英雄形象的刻畫與描述通常都是完美無缺的,甚至有神話的色彩,但是這些英雄形象很難引起我們的共識,主要是因為其缺乏生命與活力,以及過度重視階級而忽略了人道主義的偏見認識。相反,莫言所寫的英雄中正是對傳統文學的一個創新,是對傳統正史英雄的一些否認。莫言小說作品中的英雄都是最原始的,兼“文雅”與“丑陋”,兼“超逸”與“平凡”,兼“純潔”與“污穢”等,沒有經過任何的夸張、渲染與修飾,無論是正面形象還是反面形象全部描述出來。這樣的英雄是有血有肉的、真實的、客觀的,這種將優缺點同時展現給大家的創作,其實更容易被世人所認可與接受。莫言站在大眾的視角并結合自己的審閱要求,為人們呈現了活生生的英雄形象,既有偉大之處,也同樣有不完美的地方?!敦S乳肥臀》中的英雄形象與傳統的英雄形象有很大的不同,突破了傳統英雄的完美形象與象征。莫言小說中對英雄形象的重構,顛覆了傳統文學作品中一以貫之的英雄形象,因此,被稱之為“新歷史小說”。也正是由于在許多歷史方面和正史方面的差異,使得《豐乳肥臀》引起很多的爭議。

3 自由的性愛

莫言的作品中有涉及到性愛的描寫,其中尤以《豐乳肥臀》為典型,對性愛的詮釋正是莫言對原始生命力的表達與呈現,更是對生命意識的傳遞。在《豐乳肥臀》作品中對部分女性的自由性愛生活的闡述,凸顯了性愛在精神領域中的重要價值與功能,即自由的性愛能夠讓人們逃離社會現實中的倫理約束,打破固有的、傳統的意識觀念,真正實現自我主體的存在。莫言創作中的性愛屬于特定生命狀態下的一種合理性存在,是人類原始生命力的直觀性體現?!敦S乳肥臀》體現出了莫言對生命力與文明的對立性看法,即從特定視角去看,文明其實是對人類生命力的壓抑。莫言通過對新時代文明的譴責與批評,從而實現對自然生命意識與原始生命力的釋放與張楊。

二 莫言小說中生命意識的特征

1 反抗性

反抗性是指人們固有的本能與人們理性思考之間的較量,人們本身的反抗性想法是人們在面對社會意識流的約束時選擇的一種逃避方法或途徑。莫言的文學作品中最為突出的就是人類的本能和理性間的不斷沖突,有評論家曾經評判莫言過于在乎小說原始的東西,漏掉了人們對理性的追求。事實上,莫言的確如此,他在描寫人物時,沒有側重描寫理性所給人們帶來的影響,而是著重敘述人們本身所具有的最初原始的生命力。其作品中的諸多人物會因為物質或因為精神沒有得到滿足而陷入悲劇性命運,并且做出一些超乎常理之事。這些出乎人意料且違背常理的做法,在《豐乳肥臀》中的描寫可謂是入門三分,基本倫理道德和自尊對于奄奄一息的人們來說,根本沒有任何價值,因為對于他們而言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現實的。面對生死抉擇的人們,活著是人類的本能選擇,也只有活下去才有可能考慮其他外在的規范等。

2 異化性

莫言小說作品中的一個重要創作情懷就是對人種退化的描寫,這是一種極具文化意義與原創性價值的創作態度。如果將莫言在20世紀80年代以食草的家族和紅高粱族群的創作原型,說成是對東北地區人們生命退化歷史的演繹,那么,其在20世紀90年代創作的《四十一炮》、《檀香刑》以及《豐乳肥臀》等一系列作品則展現出了東北地區人們從生命的退化到人非人的歷史變化過程,換而言之,就是生命異化到社會異化的過程。莫言在20世紀90年代的創作對各種生命的變態、病態以及異化現象的揭示與批評,實際上是其早期作品中對生命的退化的寓言在文化、歷史與社會等各個領域中的逐一展現。在當今面臨生命異化危機的現代文明面前,文學的發展正需要莫言這種對生命異化與退化現象有著清醒認識的作家進行反思與批評,進而起到警醒的作用。所以,從一定視角去看,莫言應該屬于批判性、叛逆性的現代啟蒙主義創作家,而不是通俗化、大眾化的“時尚”作家。所以,我們不能片面性地追逐莫言作品中的轟動元素,而應對其創作中所蘊涵的批判性思想與啟蒙主義內涵進行研究。

3 夢幻性

莫言自己曾說過,他近些年的創作攜帶的“鬼氣”越來越重,根因可能就在于都市生活的虛偽、喧囂、肉麻及膚淺等令其厭惡至極,故而選擇在想象中的干凈、純潔的世界中暢游?,F代人們大多被物質生活所奴役,無法像祖先一樣過著親近大自然的生活,城市的喧囂使得人們逐漸失去了感悟生命與生活的自在。所以,莫言將創作建立在了生命體驗的基礎上,通過對視覺空間的擴大,將感覺最大程度的極致化。因此,莫言的作品中總是不知不覺透露出給人一種極具夢幻性的色彩與感覺,閱讀莫言的作品還能感受到其豐富的想象力,那些似真似假的想象,給讀者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莫言別具一格地對故事人物形象的夢幻性描寫,將隱藏在人物中的各種弱點全部挖掘與展現了出來。莫言的這種魔幻的、超現實的寫作手法,充滿了斗爭精神和中國哲學式的悲劇意義。莫言把自由、活潑而又深厚、沉重的生命意識放回到了民間,顛覆了現實世界中的種種苦難,他用夢幻性的創作模式重新組建了一個充滿自在、明朗、創新力與理性的世界,使我們在特有的時間里感觸到了原始生命力永不停息的成長步伐與力量。

三 莫言小說中生命意識的價值

1 人性的呼喚

莫言作品中更為注重的不是外界的客觀存在,而是人類生命的本體與生命活動,這促使文中的所有人物都表現出了個體化的特征與色彩,且都是獨立存在的單個個體。莫言突破了傳統文化語境下的一般人、政治人與社會人的套用模式,所以,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個個都是鮮活的、生動的、豐滿的以及有生機的。例如,人物司馬庫雖然是財主的身份,但卻一改傳統財主的兇殘、吝嗇以及邪惡等固定形象或特征,而是一個非常豐滿的、全面的人物,既有缺點亦有優點。同時,莫言的創作還摒棄了對我國傳統封建倫理道德的盲目追求以及傳統觀念中的英雄形象的刻畫,對原始、無法抑制、狂野的生命力的張揚與突顯則不遺余力。

2 生命的肯定

在書寫原始生命力時,莫言通過對自然、人物的描繪,表現出了原始生命力自身所具有的強大的張力。在書寫人物的過程中,個體生命對自身價值重要性的意識,或者不再使自己成為社會道德、宗教以及他人的附庸等,這是展現原始生命力的前提與基礎,這種意識是對生命的存在、價值以及情感等的肯定。一旦人們對生命加以肯定,必然會對封建社會所信奉的社會倫理道德進行反抗與斗爭,從而實現生命本身與人性的真正回歸。有著肯定生命意識的人物在莫言的作品中大量存在,比如,《民間音樂》作品中的姻煙與繭兒、《爆炸》作品中的父親與妻子等。從中可以看出,莫言對生命的肯定主要是通過在生活中遭受各種不幸的人物命運與生活所作出的強烈的抗爭進行表現的。

3 死亡的反思

死亡在莫言的作品中以完全不同的形式存在,即死亡超越了生命的自然生理結構,幾近文化心理狀態,簡而言之,就是在愚昧、淳樸的鄉民觀念中對“絕后”的極端恐懼。在傳統的父輩思想中,對自身生命的消亡并未有清晰的認識,但對未來的接續性生命——傳宗接代,卻表現出了本能的死亡恐懼心理。這種對男孩兒的過分崇拜直接導致女孩兒的遺棄或者戕害。莫言作品對這種異化的死亡心理進行了大膽的揭露,大大拓展了其作品中對異化的死亡文化的強烈批評價值,以及對人們愚昧心理與悲劇的揭示。

在新時代的社會語言環境下,莫言的生命意識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意義,他否決用通俗易懂的尺度來衡量褒貶,在他的作品中,褒貶可以相互改變,消除二元對立的古板方式,為人物性格機遇的發展供應了各種各樣的可能性。生活中豐富的寫作材料和敏銳多情的性情使莫言更為審視化的方式看待人生苦楚,他特意著重人們的自由和勃發,意識的堅毅和堅定,使其產生了憂心忡忡的社會意識。他的作品寫作進程也代表著他的生命進程,其包含的文化探索與追求,既代表著他人對生命的體會和發泄,也代表著自己對生命的體會和傳播。在這種強烈的對生命認知的催促下,莫言嘗試著重新構建民族意識和民族品行,用來融化消解傳統與非傳統之間存在的問題。這種對個體存在的正視和民族精神的解救具有多方面的深遠含義。

參考文獻:

[1] 代柯洋:《論莫言小說中生命意識的文化內涵——以〈豐乳肥臀〉為例》,《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6期。

[2] 戴璐:《探究小說世界中的意象審美——重讀莫言的〈檀香刑〉》,《名作欣賞》,2012年第2期。

[3] 劉迎秋:《齊魯民間文化精神對山東新時期小說的影響》,《管子學刊》,2013年第6期。

[4] 陳志明:《“自由自在”的生命力——論莫言的民間審美傾向》,《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

[5] 趙奎英:《一個可逆性的文本——〈豐乳肥臀〉的語言文化解讀》,《名作欣賞》,2003年第5期。

[6] 嚴曉蓉:《苦難母題下對生命的深度思考——論莫言小說的主題取向》,《名作欣賞》,2010年第8期。

(張二艷,鄭州職業技術學院助教)

猜你喜歡
生命意識莫言文學作品
過去的年
我們為什么要文學
父親讓莫言比別人矮半頭
父親讓莫言比別人矮半頭
文學作品與電影文學作品間的對比分析
沈從文筆下底層人物的生命意識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生命意識
《老人與?!放c《活著》的生命意識比較
文學作品與數學
淺議小學語文課堂生命意識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