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市政工程瀝青路面施工裂縫控制及有效措施

2015-10-21 16:40潘瑜
基層建設 2015年36期
關鍵詞:瀝青路面市政道路控制

潘瑜

路橋區市政建設工程管理處 318050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建設也隨之加快了發展的步伐,從總體上來看,我國城市建設的規模和形勢比較樂觀,然而市政道路建設施工當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我國城市建設的現狀,詳細分析了市政道路施工瀝青鋪設當中常見的問題,并且探討了加強市政道路建設施工瀝青鋪設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夠對我國城市建設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市政道路;瀝青路面;裂縫預防;控制

現階段,在我國建設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市政瀝青道路的建設施工逐漸到受到了廣大市民及社會的關注,雖然整體上我國市政瀝青道路的建設施工有所改善,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細節性的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城市的建設造成了直接的影響,因此,盡快采取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對我國城市的發展來說意義重大。

1、市政道路瀝青路面裂縫

瀝青路面的裂縫是市政路面極為常見的一個問題,瀝青路面裂縫也是當前各個國家最普遍的一種道路損壞。道路裂縫主要分為龜裂、縱向裂縫以及橫向裂縫。其中,橫向裂縫指的是近似垂直于路面中線的裂縫,最初經常出現于公路兩側的硬路肩附近,而后便會逐漸貫穿及發展到整個路面。

引起橫向裂縫的原因主要有:(1)由于路基的反向開裂與半剛性基層而導致的裂縫;(2)由于劇烈的突然性降溫導致的瀝青面層低溫收縮而產生的裂縫。而縱向裂縫指的是大致平行于道路中線的裂縫,產生縱向裂縫的原因同樣也有兩個:(1)由于路基產生不均勻沉降所引起,常常產生于半挖半填路段、高填方路段以及加寬的路段;(2)由于在挖方路段和低填方路段凍脹所導致的縱向裂縫。

2、影響裂縫產生的影響因素

2.1 技術標準低,而近二十年、特別是近十年隨著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城市建設也日新月異,城市公路建設跟著飛速發展,二十年前所積累的經驗數據來規范現代化建設,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由于舊的試驗技術和儀器設備的欠缺原規范所規定的檢測項目和指標也不能控制工程質量,導致雖然技術指標合格,但工程并不能滿足使用功能,造成破損裂縫等。

2.2 集料生產不規范,質量不能滿足施工要求,碎石開采企業大都是臨時職業資格,雖然國家對工程質量要求非常嚴格,但對于開采企業沒有統一標準,執行和監管力度不夠,質量意思淡薄,難以從源頭控制材料質量。特別市政工程受地方保護影響,材料大都被區域地方民眾壟斷,施工企業很難控制。造成不用則卻的現象。生產的碎石材料特別是粉塵和軟石含量過高超過3%,這兩項指標是影響瀝青混合料內在質量的關鍵因素,會使瀝青粘度降低,混合料強度降低。另外影響市政瀝青路麗質量的還有應用了河砂,傳統工藝中應用河砂比例太大,一般20型瀝青混凝土用河砂在18~25%,這樣可使混合料加工容易,能滿足級配要求,增加混個合料的和易性,但是河砂主要成分為石英屬酸性材料,對瀝青指標會有一定的破壞作用,所以增加了混個合料的流值和降低了強度。而目前高等級公路都不允許使用天然砂,而代替采用玄武巖或石灰巖加工的人工砂。

2.3 瀝青及瀝青混合料的性質。

瀝青和瀝青結合料的性質是影響瀝青路面溫度開裂的最主要原因,瀝青混合料的低溫勁度是決定瀝青路面是否開裂的最根本因素,瀝青勁度又是決定瀝青混合料勁度的關鍵。在瀝青性能指標中,影響更大的是溫度敏感性,溫度敏感性大的瀝青更容易開裂。

2.4 基層材料的性質。

市政工程原設計基層材料一般都為石灰土基層,而其強度遠遠不能滿足城市交通對其的影響,基層是道路承重的主要結構,基層破損必然導致路面破損。

2.5 施工因素。

在保證基層質量的前提下,嚴格控制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特別是生產溫度的控制,包括拌合溫度,運輸溫度,碾壓溫度,關鍵拌合和碾壓溫度必須嚴格控制;另一方面施工接縫,市政道路越來越寬,攤鋪機有效攤鋪寬度為7.5~12.5米,對于36~48米寬的路面必然會產生接縫問題,那么采用熱接縫或雙機聯鋪或多機聯鋪最有效消除縱縫的方式。

3、減輕市政工程瀝青路面裂縫的有效措施

根據規范,通過路面結構設計和厚度計算可以滿足瀝青路面強度和承載能力要求,基本解決荷載型裂縫產生的問題。對于如何避免或減輕非荷載型裂縫的產生,應從設計與施工、原材料控制及設備配置等方面來進行考慮。

延緩和減輕半剛性基層瀝青混凝土面層的荷載型裂縫和非荷載型裂縫,可采用兩大類方法:一是在施工期間就采用相應的預防裂縫或處理措施,二是在維修養護時選用合適的加鋪層體系。通常。在有條件時,為獲得最佳效果,可綜合運用這兩類方法。本文僅從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裂逢的預防或處理方面進行闡述。

3.1 提高路基工作區的強度和穩定性。

路基是路面的基礎,路基工作區又是路基經受行車荷載影響較大的深度區域,該深度區域具有足夠的強度和整體穩定性對保證路面結構的強度和穩定性極為重要,否則將產生不均勻沉降使路面發生開裂。

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處理好影響路基工作區的穩定性和強度的關鍵環節,最大限度地減小路基完工后沉降量。

(1)路基工作區的強度主要是在填筑過程中形成的。必須嚴格控制路基的填筑工藝,確保路基強度。填筑材料首選石、礫、砂類土,其次選用含礫、砂低液限粘土,再次選用低液限粘土。粉質土和有機土不能用于填筑路基。

路基工作區深度:Za=(knP/γ)1/3

式中;Za—路基工作區深度,m;

P—車輪荷載,KN;

K—系數、取K=0.5;

γ—土的容量,KN/m?;

n—系數,n=110~15。

從上式可以看出,車輛荷載P越重,路基工作區的深度z 就越大。而在路基路面設計時,車輛荷載是按標準的額定軸(BZZ-100)考慮的,當公路建成后,路基工作區的深度已經是固定成型了。公路交付使用后,當公路上車輛超載運行時.路基工作區的深度Za必將會隨之加大。由于超載的緣故。路基工作區的實際深度超出了預設深度,這樣未經處理的超出部分的路基強度、穩定性、剛度明顯不足,在實際使用中,路基路面就會產生裂縫、沉陷、車轍、變形過大等病害。因此,面對當前高速公路超載現象十分普遍的情況下,筆者建議在路基施工時對路基工作區的控制深度最好是大于路基工作區的設計深度,以防患于未然。

(2)壓實度是反映路基強度的重要指標,也是提高路基強度和穩定性的最經濟、最有效的技術措施,施工中必須嚴格檢測控制。使其達到規定值。填土層的厚度對壓實度有直接的影響,施工中要插桿掛線,每層的松鋪厚度不應大于30cm。檢測壓實度試坑要打到下一層頂面,凡是檢測結果達不到規定值的要加壓處理,或推除重填。

(3)降低地下水位是提高路基強度的重要措施。路面底以下80cm路床是路基的關鍵部位,它直接承受和吸收路面的擴散應力,要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當開挖后發現底下滲水,不論流量大小都要處理。填方地段要采用較好的材料填筑,土質差的地段要進行換填處理,確保其強度和穩定性。

3.2 基層應有合理厚度。

當基層厚度增加時,其承載能力也迅速增加,試驗證明,半剛性基層厚度由10cm增加到25cm時,其承載力提高為原來的3倍。

3.3 修筑防裂路面。

研究表明,面層反射裂縫明顯地受瀝青面層厚度的影響,厚度超過15.0cm的面層可以有效的防止受拉疲勞所產生的裂縫,還可以降低車輛荷載引起的剪應力。國外資料介紹。在貧混凝土上鋪筑10.0cm的瀝青面層

猜你喜歡
瀝青路面市政道路控制
關于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伸縮縫施工技術的淺述
淺析市政道路軟基處理技術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鐵路技術簡述及應用
霧封層技術在瀝青路面養護中的應用
長壽命瀝青路面結構研究
透水瀝青路面淤塞問題分析
市政道路給排水管網設計分析
重載交通瀝青路面荷載圖式探討
社會轉型期行政權控制的路徑探索
會計預算控制現狀及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