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園林景觀中植物配置設計的探究

2015-10-21 16:40曹雪梅
基層建設 2015年36期
關鍵詞: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配置特征

曹雪梅

深圳文科園林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進入新世紀,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追求精神文明的步伐也在加快,對園林的主題風格、花草樹木、園路布置等各方面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然而,在園林規劃工作當中,植被的分布設計是其中的重要環節,園林綠化水平的優劣被其直接影響著。本文主要分析了園林植物配置在形式上應遵循的原則,在理念上體現城市的文化特征,注重人性化,以科學化的生態指導為原則。

關鍵詞: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配置;原則;特征

1、園林植物配置原則

1.1園林植物要與周邊環境相協調

在通常情況下,可以將園林內植物的搭配方式分為兩種:“規則式”和“自然式”。其中規則式就是采用等距離、對稱、整形等多種植物種植和修剪方式,將植被設計成為具有規律性的幾何圖形。例如人行道兩側的行道樹、園林小徑左右的灌木叢等,還可以利用花壇等方式將植物的生長范圍固定在一定的區域內,形成規律的圖形。這種設計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園林整體的莊嚴性,給人以肅穆的感覺。而自然式則主要是在對園林植被進行設計和搭配的過程中仿造自然景觀或直接采用自然生長方式,這種設計方式當中所選用的植物種類可多可少,植物之間的距離可疏可密,并且沒有對稱性設計,因此能夠很好的幫助植物進行自然生長,并且也是最符合植物生長的設計方法。這種設計理念給人帶來的是自然的感覺,讓園林當中的游客能夠感覺到與自然的親近感。同時,根據園林周圍建筑物的不同,所使用的設計方法也不一樣。一般在建筑物較多的地區需要使用規則性搭配,而對于地勢具有高低起伏,并且建筑物分布較少的區域則應該根據其地勢的優勢,采用自然式規劃方法,讓人工景觀與自然環境相結合。

1.2因地制宜選擇植物種類

根據所要規劃的場地條件不同,再結合植物本身的生理特點,合理化安排植物的排布才能夠進一步促進植物的正常生長。在對植物進行設計規劃的過程中,應該根據該地區的環境條件、土地肥力、遠處景觀以及功能需求等諸多因素,利用不同種類的植物進行搭配,這樣就能夠滿足更多游客的需求。例如在土地肥力較強的地區栽種玫瑰、一串紅等植物;在土地肥力較差的地區種植波斯菊、繡線菊等植物;在朝陽的位置上種植喜光植物;在背陽的位置種植喜陰的植物。同時還可以利用周圍種植的其它植物來進行間種,例如在樹下種植喜陰植物,可以通過數目遮擋陽光等。

1.3選擇植物要高低和諧、搭配適宜

種植植物應注意高低的一致和相互銜接?;▔蚧▍惨欢ㄒ凑涨暗秃蟾?、近低遠高和周圍低中心高的順序排列,以防高花擋住低花而影響觀賞。而以高花為主的花壇,為不使其枝干暴露于外,周圍應栽一圈低矮的花卉,如孔雀草、金盞菊等,或用一條修剪的掃帚草鑲邊。

1.4園林植物色彩的合理搭配

植物的色彩在園林規劃設計當中也具有著重要的作用,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在保證觀賞性的前提下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如果該地區的背景是濃密的樹林,則可以利用白色或黃色的花朵在樹下進行點綴;如果該地區是一片面積較大的草坪,則可以利用顏色比較鮮明的花朵進行襯托,例如百合、一串紅、牡丹等,可利用帶狀植被分布,給草地裝點上一條彩帶;如果是一片種植著鮮花的地區,則應該利用綠色植物對其進行襯托,為了不影響對花的欣賞,可以利用矮灌木;如果該地區的背景中具有建筑物,則一般會利用數量較多的綠色植物,這樣可以與建筑物形成色彩反差;如果是具有季節性辯護的背景下,則可以利用符合各季節色調的花朵來進行點綴,例如夏季可以種植顏色素靜的植物,給人以清涼的感覺;而冬天則可以種植四季紅、梅花等,為冬季帶來一抹顏色。

1.5植物要銜接一致

對于園林當中種植的植物來說,其各區域之間的銜接應該保持一致性,并且為了滿足一年四季當中觀賞的連續性,應該結合四季的特點對植物進行栽種。其中早春時節可以種植山杏、迎春花等植物,能夠讓人感覺到欣欣向榮;夏季時可以種植丁香、芍藥、牡丹、玫瑰等色彩差異明顯的植物,表現了夏季植物的繽紛;在秋季時可以種植顏色偏紅或偏黃的植物,例如一串紅、萬壽菊等,因為秋季給人的顏色印象就是紅色和黃色,這兩種顏色也代表了豐收的印象;冬季的時候可以種植一些冬季觀賞性植物,例如四季美、云杉、紅瑞木以及梅花等。把四季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能偶使園林的規劃設計工作更具整體性。在種植的過程中應該選擇花期較短、易于移植的植物,這樣就能夠有效滿足季節的更替,還可以利用穿插種植的方式,使色彩更加多樣化。

2、植物配置應體現城市的文化特征

城市的發展和建設程度是一個地區或國家發展的重要標志,而城市的發展主要是由城市環境、建筑設施、城市文化等方面組成的。其中城市園林綠地中的植物規劃設計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對城市環境的判斷,也是評價一個城市發展的最直觀標準之一。例如,香山的紅葉肯定能讓人想起首都北京,香雪海這一名字能讓人想起蘇州光福,胡楊林能讓人聯想到大西北蒼涼景色,林海雪原就能夠讓人想起東北長白山地區的廣袤森林。而這些著名的景觀也成為了附近城市旅游業發展的重要環節,不論是歷史古城也好,現代新型城市也罷,園林植物景觀都與城市的文化發展息息相關。它向人們訴說著歷史的變遷,訴說著城市的發展,更多的反映了城市本身的發展歷程。

2.1在植物品種的選擇上體現城市的文化特征

2.1.1市花市樹的應用

市花和市樹是一個城市通過居民選取,再由人大常委會審議所決定的,其是當地居民廣泛喜愛的植物種類,也可以說是當地最能夠適應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的植物種類。這些植物的重要意義在于對城市文化進行生化和凝聚,使其成為城市的代表。例如上海市的市花是白玉蘭,它的意義在于干預開路,奮發向上;而廣州市則將木棉評為市樹,將其稱為“英雄之樹”,寓意著蓬勃向上的朝氣和積極進取的勇氣;杭州地區的標志性植物為桂花;昆明為山茶花等。這些植物不僅本身具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同時還包含了當地人對于自然的崇敬之情,將其利用在園林綠地的規劃設計當中能夠有效提出一個城市或地區的文化內涵,滿足當地居民的精神需求。

2.1.2鄉土植物的應用

將市花和市樹作為城市地區文化的重要代表,而相關地區還擁有著多種多樣的地域性植物。而這些植物由于長期生存在同一區域,因此對于當地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均具有較好的適應性。在園林綠地規劃設計的過程中,其不僅能夠突出當地的地域性特色,還能夠有效適應該地區的生長條件。例如喬木當中的柳樹就是典型的南方意向,其與水鄉背景相結合能夠有效烘托城市意境;而楊樹則代表了無畏的精神,其與北方寒冷的天氣相互輝映,以其挺拔的身姿向人們傳遞者勇氣。因此,在城市園林植物規劃設計當中運用鄉土植物不僅能夠有效地對城市進行表現,還能夠讓人們感受到一個地區的文化特色,使其成為該地區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

2.2具有歷史文化內涵的園林植物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

具有歷史文化內涵的園林植物其本身就是我國園林藝術當中的精粹,其中對于植物種類的選擇、植物的分布設計等方法都有獨特之處,能夠給現代園林設計和規劃提供較好的借鑒價值,尤其是古人在利用植物營造文化氛圍上的能力更加值得現代人去學習。同時,植物本身就具有著較為豐富的寓意和觀賞性,而這也就使得古時的文人對于自己居住的園林或庭院內植物的種類和分布要求極高,其必須要與文人本身的興趣和志向相結合,例如陶淵明的故居當中就種植了很多菊花,這種植物在秋季開放,代表著不屈和忠貞;而陸游作為愛國主義詩人,其在庭院當中也種植過梅花,以梅花的傲骨之意來烘托自己的一腔愛國之情,使得古典園林或庭院的文化底蘊更加深厚。而在現代園林綠地的規劃和設計當中也應該將這一點進行全面的繼承,借由對園林內植物分布和種類的設計來反應這個城市的文化內涵,同時也能夠表現這個城市所經過的歷史,反應城市的精神。而隨著現代城市經濟發展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經濟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效結合越來越關注,而園林當中的植物正式能夠有效對這兩者進行反應的重要道具。對其進行合理化的設計和種植能夠有效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其文化內涵度。

3、植物配置應該注重人性化設計

3.1安全性

在現代人的心理發展當中形成了一個“個人化”的空間領域感,其主要表現在人們都需要對某一個區域的占有和控制的權利。而心理學家則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源自于人們心理的不安全感,在這種個人化的空間當中人們可以享受到一定的安全性,人們對這一領域擁有著占領的權利,得到了心理上的滿足。因此,在對園林植物的分布進行規劃和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尊重這種安全性,給人們營造出一個“個人空間感”,這樣就能夠讓人們產生安全感。例如在園林當中利用矮灌木和喬木搭建的獨立式庭院結構,游客可以在其中享受到寧靜的感覺;對私人庭院的搭建能夠幫助家庭成員獲得屬于自己的空間,而其中所種植的綠色植物則可以為其提供綠色屏障,給人們心理以安全感。

3.2實用性

在當下人們的居住區當中可以看出,綠色植被的覆蓋面積越來越大,并且很多高檔住宅小區當中還會為住戶營造出特有的園林風格。其實,不論是在人們居住的小區當中還是小區之外,每一塊綠地都有著其自己的功能,而且根據其種植的植物種類的不同,其功能也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其不僅具有著一定的觀賞價值,還應該具有實用性,并能夠對住戶產生保護作用。在小區中居住的人們能夠在園林當中得到心靈上的滿足感,并且還能夠與外界的環境隔絕,形成保護屏障。在設計的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的地點設計相應的實用性功能設施,例如在樹蔭下可以擺設一定數量的長椅,供人們休息;草坪則可以設計成開放式的,讓小孩兒能夠在自然環境下成長;對于灌木的設計應該是既能夠保證各區域之間的獨立,又能夠對各類噪音、沙塵等進行防護。

3.3宜人性

在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植物景觀的建造已經不再局限于經濟效應,而是突出了人文色彩,其應該是更加滿足人們需求,能夠給人們帶來寧靜、歡樂等的食物。單個的植物種類具有著整體性,能夠形成鮮明的區域劃分;而多種植物則可以給人以繽紛的感覺,在設計過程當中通過將其與背景結合的方式能夠有效增強人們的審美感,并且能夠陶冶情操。

3.4私密性

私密性也就是給人們一定的獨處的空間,并且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環境?;蛘呱贁档娜斯餐幵谝粋€區域之內,不會受到外界的打擾?,F代城市的發展節奏較快,人們在這種環境當中會出現心理疲勞的情況,因此需要獲得一個單獨的、不受人打擾的空間,使自己擁有一段時間的寧靜。因此在對現代城市園林綠地設計和規劃的過程中應該根據這些人的需求,設計一些密閉式的空間,沒有必要設計出完全密閉的空間,只是在其周圍形成保護屏障即可。這樣人們就可以在自然環境當中享受到靜坐、讀書、交流等的樂趣,緩解人們的心理壓力。

3.5公共性

人類是一種群居性質的動物,因此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都喜歡在公共場所內進行相關活動來放松身心。因此,根據這一生活特點,可以將園林綠化區域中的廣場、公園、中心綠地等區域進行不斷深化。應該將這些區域設計為開放式結構,在該區域內還應該設計一些遮陰的數目,同時在草坪上還應該設計一些避雨的設施,同時還應該種植一些觀賞性高的植物,增加人們的興趣,使得人們能夠在這些區域聚集。

4、植物配置應以科學的生態觀為指導

在園林綠地設計中,科學性原則指的是在園林設計當中,要做到科學配置植物,兼顧植物生物學特征與環境協調、植物與植物之間的和諧。同時,如改善小氣候、保持水土、降低噪音、吸收和分解污染物等作用。在很多精心設計的綠地中,通常都是為人所服務的,似乎與其他自然界存在的要素無關。極少有城市的植物配置是為野生生物的棲息和保育來設計的。長久以來,城市綠地建設一直將植物當作城市景觀的美化裝飾的工具來對待,而植被作為其他物種的棲息地的作用往往被忽視。雖然生態學思想在越來越多的園林設計中被運用,但是往往只停留在表面而不深入,要真正更新當代植物配置的生態理念就是要樹立科學的生態觀來指導植物配置。

5、結束語

總而言之,園林藝術是城市的造型藝術,園林植物是園林的重要組成部分的要素,同時園林還是在現代都市環境當中重要的生命設施結構,其能夠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空氣質量,并且能夠使城市中的人民貼近自然。而在園林整體的規劃過程當中,對于植物分布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其規劃設計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園林整體的形象和環境改善能力。在對其進行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到植物本身的生理特征,充分利用其生長規律,采用合理的分布設計,并利用人工構圖方法,增加園林景觀的趣味性,增加人們瀏覽園林的興趣。

參考文獻:

[1]梁志勇.園林植物配置原則國土綠化[M].2010.

[2]王明榮.生態園林設計中植物的配置[D].中國園林,2013.

[3]蔡蘭花.淺談園林植物配置[J].現代園藝,2011(11).

[4]張新華.淺談園林植物優化配置方式[J].河北林業,2011(04).

猜你喜歡
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配置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組
城市園藝設計中植物配置的思考與探討
自然和生態理念在揚中市郊區城南公園建設中的應用實踐
色彩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初探
禪宗文化在宜春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繼承和發展
環境設計專業園林景觀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
論述適用性原則在植物配置中的重要性
春天來啦(2則)
抓特征 猜成語
不存在的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