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500kV變電站土建設計的幾個階段探微

2015-10-21 17:10鄭巖峰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33期
關鍵詞:站址土建建筑物

鄭巖峰

摘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生產生活的用電量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國家加大了對電力的建設,而在電力系統當中,變電站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土建設計的質量直接關乎到供電的穩定性以及可靠性。因此,本文將對110~500kV變電站土建設計的幾個階段進行探究,從而保證變電站的建設質量。

關鍵詞:110~500kV變電站;土建設計;階段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電力的需求也逐漸增加,促進了電力企業的迅速發展,變電站建設工程項目也應運而生。而土建設計作為變電站工程項目的基礎,它的質量直接關系到電力系統的正常運營。因此,必須要加強變電站土建設計的階段的工作,從而保證變電站能夠達成與其效果。

一、變電站選址選線階段

110~500kv變電站地理位置的選擇,必須要根據電力系統規劃設計的網絡結構、符合分布、城鄉規劃以及土地使用情況等要求進行綜合性全方面的考慮。盡量減少對耕地資源的占用,多使用荒地、坡地等,并且盡可能的降低土石的使用量。同時,要根據變電站建設地的城鄉規劃,對輸電線路進行統一的規劃,盡量減少架空線路的交叉穿越。此外,選址的時候應當盡可能的靠近負荷中心,并結合規劃部門以及國土資源部門的要求,選址地形比較平坦、交通方便且市政設施較少的區域,盡量避開起伏較大的地形[1]。

變電站在選址選線階段的重點工作就是對本次工程建設的必要性進行實際論證,明確該變電站在電力系統中的地位以及作用,對變電站所要建的規模進行估測,考察好要建變電站的站址以及線路走廊,防止后續建設工作中出現一些不利于施工的因素;選址選線的報告的內容主要有電力系統、變電站所選站址的建設條件、線路路徑規劃方案、變電站工程的設想、工程施工的技術經濟比較以及結論等組成。

變電站選址選線階段土建專業的重點呢是對變電站各比選站址方案的建設條件進行論述,對于站址中技術可行性的問題進行著重的解決,防止顛覆性因素給變電站建設造成影響。對各站址方案進行了解時,必須從位置、交通、地質、水源以及拆遷等方面進行考慮,從而確保變電站建設的可行性,在進行方案的比較之后,最終選取一個最佳的站址。

二、可行性研究階段

110~500kv變電站可行性研究階段的重點是以技術經濟為基礎對項目建設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進行論證,從而確定好接入系統方案、變電站建設的規模以及竣工投產的最佳時間等。同時,要選擇好最佳的線路路徑,防止在后續工作中出現不利建設的因素。除此之外,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還必須要規定好施工時的技術原則以及對變電站建設投資的可行性和經濟性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

變電站土建工程項目必須要充分考慮好水源、交通、土地以及電源等多方面的因素,著重解決好變電站站址的可行性問題。在變電站土建可行性研究階段必須要把位置、交通、地質、水源以及拆遷等問題落實清楚,最終與電氣、線路以及技術經濟等專業進修相互合作把整個土建項目的投資估算清楚。在變電站土建設計的經濟指標方面,從變電站的占地面積、地基及土石方情況、進站道路、拆遷等方面進行考慮,從而確定最終建站的站址。

(一)占地面積方面

一般來說,變電站的出線回路數以及主變數量是決定建設規模的重要因素,同時,對室外配電裝置場地和建構物之間的關系進行合理調整,使用先進機械設備及工藝布置方式,向空間發展,能夠有效地減少變電站的占地面積。假設建筑物在建成之后能夠滿足變電站的使用功能,盡可能的把建筑物合并成為為一棟綜合樓,這樣既減少了占地面積,也相應的減少了擋土墻、圍墻以及平整場地的費用。

(二)地基方面

就目前而言,變電站多數是建在山丘、低洼水塘等地質條件較為惡劣的區域,這就使得變電站的地基處理比較復雜,而常見的場地處理方式主要是碾壓以及強夯等,地基的基礎大多采用的樁基以及天然獨立基礎。變電站土建可行性研究階段必須要詳細調查清楚擬建變電站站址周圍的地質情況,從而根據當地的地質環境確定好變電站地基的處理方式。這一階段需要對所選站址的地形地貌以及地層巖土結構、成因類型等進行了解,根據了解的結果確定所選站址的地震烈度,并最終確定好變電站土建地基的類型。如果所選站址遇到溶洞等特殊地質條件,那么需要在可行性研究階段中預留出用于處理溶洞的專項資金,方便開展后續的土建工作[2]。

三、初步設計階段

110~500kV變電站建設的初步設計階段,主要是對選定的站址從總平面的布置、豎向的布置以及建筑結構等設計方案進行相互比較,從而選出一個經濟合理的方案,并最終確定出變電站所占土地的規模。

(一)總平面的布置

變電站總平面的布置圖應當以電氣專業為主,在滿足電氣需求的同時,盡量優化進出線、電氣安全距離以及運輸等方面,并根據項目要求對建筑物進行科學合理的布置,使平面布置的更為緊湊,從而節約用地。

(二)豎向的布置

變電站豎向的布置應當根據電壓的等級以及變電站的排水情況,充分利用現有的地形條件,可以采用平坡式、斜坡式或者是階梯式的布置,減少不必要的開挖量。

(三)建筑結構

在對變電站內建筑物進行設計的時候,必須要根據變電站設計規模來確定建筑物面積,在盡可能滿足使用功能需求的同時,減少附屬面積,此外,盡量把電容器室、 配電室以及控制室等房間布置到同一建筑物中,構成一座綜合樓。110~500kV變電站內的所有建筑都屬于工業性建筑,建造時盡可能的簡單,不需要采用圓形、弧形等設計方案,并且根據總平面的布置方案,建筑物的設計必須首先要滿足電氣等工藝專業要求[3]。在建設條件許可的范圍內,變電站內的建筑物盡可能的采用混凝土框架的結構設計,從而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四、施工圖設計階段

110~500kV變電站土建的施工圖紙設計必須要遵循初期設計所確定出的方案以及原則,從而為變電站建設施工的監管提供有效的依據。

(一)總平面以及豎向布置

一般來說,變電站總平面的布置大多遵循初步確定的原則,不需要大范圍內的調整,局部區域主要是針對豎向布置的調整,保證豎向布置能夠達到最佳的標高,從而使得場地平整以及護坡的工程量降到最低。此外,這一階段還需要詳細的考慮電纜溝以及給排水管道的設置,避免造成交叉的現象,盡可能的節省空間。

(二)節能降耗的設計

為響應國家的號召,變電站的設計中應當盡可能的選擇損耗低、噪音低的變壓器以及電抗器,同時,使用節能型的燈具充當變電站內的照明設施,從而達成電氣節能降耗目標。

(三)建筑結構的設計

常規型的110~500kV變電站內建筑物主要包括主控樓、水池、配電樓以及泵房等,變電站內建筑的設計應當盡可能的與周圍的環境協調起來,從而滿足使用的要求。110~500kV變電站的配電裝置樓都是按照樞紐變電站的標準進行設計的,加強了抗震的設計。

結語:

綜上訴述,本文通過對110~500kV變電站土建設計的四個階段進行了概述,說明了每一階段所設計的主要內容,但變電站土建設計的實際情況多種多樣,并不是唯一的,因此,土建設計人員應當熟悉每一階段的流程,抓住重點,從而設計出滿足項目要求的成品,進而達到設計的預期效果。

參考文獻:

[1]徐軍.110~500kV變電站土建設計的幾個階段[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0,(3):123-125.

[2]黃真炎.變電站土建設計中的要點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33):171.

[3]周源,秦新春.對變電站土建設計的幾個階段要點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22).

猜你喜歡
站址土建建筑物
建筑工程土建造價成本管理途徑研究
土建施工管理的問題及對策探索
建筑工程中土建預結算方面常見問題的分析
My Hometown
爆炸過后
淺談4G網絡站址選擇與城市規劃分析
基于GIS的鐵塔方案編制審核支撐工具與開發
即墨國家一般站遷站前后觀測資料對比分析
鐵塔公司通信站址規劃方法研究(Ⅰ)
火柴游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