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公路施工技術的探究

2015-10-21 17:10林秀川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33期
關鍵詞:公路質量管理施工技術

林秀川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公路逐漸成為國家運輸的重要渠道。公路質量問題也開始得到人們的重視,在公路施工過程中選擇科學的施工技術并恰當加以運用,是保障公路質量的前提。公路的施工質量影響著公路的使用壽命,如何提高公路的施工質量,關鍵在于技術的控制。本文結合實際情況,對公路的施工技術進行探究。

【關鍵詞】公路;施工技術;質量管理

一、公路軟土地基施工技術

1、輕質路堤

用輕質材料填筑路堤可減輕對地基承載力的要求。目前國內已有應用粉煤灰填筑路堤的成功經驗,可使路堤自重減輕25%左右。用重型擊實試驗法測定最大干容重為9~12KN/m3。硅鉆型粉煤灰粘性小,不具塑性,但液限在64%左右,最佳含水量37%~41%,有良好的壓實性能。粉煤灰路堤邊坡表層1~2m用粘質土包覆,以穩定邊坡和利于長草,路床頂面用粗粒土封閉,厚0.3~0.5m。

2、土工合成材料加固

淺層(一般小于3m厚)的軟土地基可采用先在地表鋪筑上工布,再填筑路堤,土工布起分隔、過濾、排水和加速固結等作用,從而取代常規的置換方法。

軟土層厚度3~5m,采用土工布與砂墊層聯合處治,排水砂墊層的厚度可由50cm減薄至30cm。也有在路堤下面與地表之間鋪設多層土工織物,利用材料的高抗拉強度克服地基的滑動變形來保持穩定,通過控制填土速率,配合超載予壓,使地基迅速固結。

采用聚丙烯或聚乙烯土工格柵,以及采用網箱席墊處理軟土地基,其主要作用是使地基土和填料向上和向兩側的位移受到限制,減少局部荷載。采用網箱席墊可減少總沉降量40%左右。

二、公路路基的填料和壓實

公路路基的強度和穩定性很大程度取決于路基填料的性質及其壓實的程度。從現有條件出發,改進填土要求和壓實條件是保證路基質量最有效的方法。

1、路基填料

規范規定了對路基填料應有條件的選用。對路基填料的最小強度和最大粒徑給了量化的標準,采用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強度,引入了路床的概念。對上路床的的填料提出了限制的條件,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路面底以下0~30cm的路床填料CBR值應大于8,下路床及其下面的填土,也都給出相應的規定值。

2、路基壓實

當前路基施工,普遍采用了大噸位的壓路機,碾壓效果有了明顯的改善。對于提高路基土的壓實度起了很好的作用。規范規定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150cm部分的上路堤其壓實度必須≥95%,對其它等級公路當鋪筑高級路面時,其壓實度亦應按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標準采用。此外,還增加了對路堤基底的壓實度不宜小于93%的規定。

3、黃土路基填筑及壓實

(1)黃土路堤施工時,應做好填挖界面的結合(縱向),清除坡面雜草,挖好向內傾斜的臺階。如結合面陡立,無法挖成臺階時,可采用土工釘加強結合。若地基土層具有強濕陷性或較高的壓縮性,且容許承載力低于路堤自重壓力時,可考慮采用重錘夯實,石灰樁擠密加固。

(2)黃土含水量過小,應均勻加水再行碾壓;如含水量過大,可翻松晾曬至需要含水量再進行碾壓,也可摻入適量石灰處理,降低含水量。摻灰后應將土、灰拌勻,其最大干密度應通過擊實試驗確定。

(3)老黃土透水性差,干濕難以調節,大塊土料不易粉碎,使用前應通過試驗決定措施。路床填料不得使用老黃土。新黃土為良好填料,可用于填筑路床。黃土路堤應分層填筑,分層壓實,大于10cm的塊料,必須打碎,并應在接近壓實最佳含水量時碾壓密實。

(4)根據設計及時修筑外側邊緣的攔水、截水溝構造物和急流槽,將水引至坡腳以外,對高度大于20m的路堤,應按設計預留竣工后路堤自重壓密固結產生的壓縮下沉量。

(5)黃土地區應特別注意路基排水,對地表水應采取攔截、分散、防沖、防滲、遠接遠送的原則,根據設計及時做好綜合排水設施,將水迅速引離路基。在填挖交界處引出邊溝水量,應做好出水口的加固。

三、 公路路面的翻漿和鋪平

1、 路面翻漿時的技術處理方法

公路路面出現翻漿現象時 ,主要的處理技術有兩種。第一種方法是填土法。具體的公路填土技術操作如下:首先要在不影響正常交通的前提下將半邊路基挖開,直到挖到新的路基土,一般深度在1.5米左右就可以了,挖除掉所有的翻漿土,隨后將新土夯實,用砂子和粘土混合起來填平路基,在其上方澆筑瀝青即可。第二種方法是澆筑砂樁法。在實施澆筑砂樁方法時一般是在公路兩邊都挖一個直徑為50厘米、深度為1米左右的坑,不過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為了保障路面的正常使用,一般采用半邊施工法,在挖好的坑內用石頭、水泥等混合填平,夯實之后在其路面澆筑瀝青即可。此外,需要說明的是如果路面出現破裂、坑槽、啃邊等其他問題,可以直接將發生問題的部分予以挖除,之后用砂土填補夯實后澆筑瀝青即可通行。公路需要不定期的養護,只有這樣才能盡可能降低公路問題的累積。

2、 路面鋪平的技術處理方法

公路路面的鋪平一般采用碾壓碎石瀝青混合料的方式。具體來說,初次碾壓時一般選用DD-120雙輪雙振動壓路機靜壓,返回振動溫度一般控制在140°左右,正確的初壓方式一般從外側低處向中心的高處進行碾壓,碾壓帶一般要有1/3的重合度,公路外側在初壓時一般會留50cm的寬度不壓,在初壓完成之后將壓路機的重量放在已經壓實的路面上壓邊緣空留的50cm,這樣一來可以很好的避免路面的推移現象;第二次碾壓時則一般選擇噸位在30T的輪胎壓路機,而且要碾壓兩遍,接著再用DD-120壓兩遍,重復4-6遍。需要注意的是在復壓時要注意及時用長直尺檢測路面的平整程度,如果發現公路路面有拱起部位時要用8t的鋼輪壓路機進行碾壓以消除這些拱起;公路路面的最后一次碾壓,也稱之為終壓,選擇雙輪雙振鋼輪壓路機靜壓2-3遍。公路初壓時要注意在將瀝青攤鋪至路面后要保持較高溫度,而且在整個過程中要避免路面的發裂、推移等現象,具體溫度的選擇要綜合考慮瀝青的粘稠度、壓路機的類型、路面厚度等因素。

四、實現養護機械化,以養促質

公路養護機械化是保障公路質量的重要工作,以養促質彌補公路問題是當前解決公路問題的另一技術措施。具體在實現公路養護機械化得過程中,首先要積極學習和引進國外先進的公路養護機械和養護方式,通過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提高當前公路養護機械化水平及機械的使用效率;其次要盡可能實現養護機械的國產化,結合自身實際需要研制符合中國國情的養護機械,盡可能的提高其實用性及使用壽命;最后組建符合實際需求的養護機械租賃公司。通過養護機械租賃公司的建立保障公路運行的順暢,當發現公路中存在的問題時及時上報并予以維修,在問題路段設置安全標志以避免事故發生。

結 語

現在城市道路建設的發展越來越快,從而對道路施工的要求越來越高。努力提高工程質量,降低工程造價, 采用新技術新工藝,促進公路工程施工技術在公路建設中的應用。努力提高工程質量,減低工程造價,用合理的施工工藝創造出理想的經濟效益,是施工企業及工程技術人員的追求目標。

【參考文獻】

[1] 羅培勝,淺析公路施工技術[J],科技致富向導,2010(18)

[2] 鄶修明,趙鄭宏,公路施工技術管理的重要性及其現狀分析[J],建筑學研究前沿,2013(9)

[3] 吳耀舉,高等級公路施工技術管理的重點[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

猜你喜歡
公路質量管理施工技術
“播放”音樂的公路
家鄉的彩色公路
基于項目管理的企業年度重點工作管理
淺談房屋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入廠抽樣檢驗規程的編制
淺談在公路橋梁施工環節的質量管理及控制
中國十大壯美公路(一)
Beijing Review(2008年32期)2008-08-3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