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控制

2015-10-21 17:10張山皓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33期
關鍵詞:過程控制

內容提要:為保證工程質量,防止劣質建筑產品流入社會,政府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本文對建設各方責任主體行為的監管做法和職責淺要分析探討。

關鍵詞:工程質量監督 實體監管 過程控制 驗收備案

在建設工程質量和管理全過程中,政府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經過20多年的實踐應用,監督人員的素質不斷提高,監督的設備儀器不斷更新增加,監督的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不斷豐富。為保證工程質量,防止劣質建筑產品流入社會,曾發揮過積極的作用。今天在法律、法規全面實行的情況之下,如何進一步加強政府工程質量監督,充分發揮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作用,有待于進一步探討。

1 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職責

1).工程建設各方責任主體行為的監管做法: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建筑工程以驚人的速度發展,高層超高層建筑隨處可見,撥地而起,智能建筑、通風空調、建筑電梯、建筑節能已廣泛采用,內容包含越來越多,技術含量越來越高,作業難度越來越大,這樣復雜的建筑工程,工程建設的各方必須具有保證質量的行為,否則無法確保工程質量,所以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有必要對責任主體的行為進行監督。另外,法律法規也要求各方責任主體的質量行為,建筑法第十三條規定,從事建筑活動的各方按照其擁有的注冊資本、專業技術人員、技術裝備和建筑工程業績,劃分為不同的資質等級,并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建筑活動等等。質量管理條例第四十六條指出,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可以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委托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具體實施。從而確立了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法律地位,因此受委托的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依據法律法規對工程建設各方責任主體行為的監督是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

2) 建筑工程實體質量的監管: 建立各方責任主體行為監督與實物監督并重的監督機制。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至今的30年間,我們所進行的質量監督是實物性的監督,政府質量監督深入到每個工程項目的每一個環節上。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過程中,由于法制不健全,法制意識普遍淡薄,政府監督實行微觀監督是必要的、合理的。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的基本形式,法制建設不斷完善,人們的法律意識不斷提高,實現了從單一的實物監督向工程建設各方責任主體質量行為監督的轉變,將工程建設各方責任主體推向質量責任的第一線,政府質量監督實行宏觀的監督管理也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但是,在這一轉變過程中,受經濟利益的驅動,有的責任主體無視國家的法律法規,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觀念在思想領域還沒有真正樹立起來,表現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為偷工減料、以次充好、暗箱操作、不負責任,工程實體時常出現這樣那樣的質量缺陷,因此,我們在注重監管責任主體質量行為的同時,還必須注重監管工程實體的質量。

2 工程質量監督機構職責履行

從事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中經過不斷學習、探討、琢磨、交流,深感應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抓起:

1)嚴格監督注冊審查與施工過程中的檢查: 工程建設項目通過招標以后,在辦理工程質量監督注冊時,必須認真審查責任主體提供的資料,表現為各方主體的質量責任、質保體系資質和人員資格是否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在施工過程中,檢查責任主體的質量責任、質保體系資質、人員資格是否落實到位;檢查施工單位是否按照審查過的圖紙、規范進行施工、材料是否合格,檢查監理單位是否盡職盡責;檢查勘察設計單位是否履行自己的職責;檢查建設單位是否有降低工程質量等級的要求;檢查檢測單位出具的報告是否真實可靠。監督地基基礎、主體結構、竣工驗收過程中的組織形式、驗收程序、人員到位等情況,為了強化質量責任,采取人員到位簽名制度,并存入監督檔案。審查施工單位的竣工報告、建設單位的竣工驗收報告、監理單位的質量評估報告、勘察設計單位的質量檢查報告是否客觀真實,符合規定要求。

2)建立工程質量監督注冊告知制度,建設單位在辦理工程質量監督手續時,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應把工程質量監督計劃、方式、方法、依據、手段和要求及時以書面形式告知相關責任主體,使他們充分享有知情權,以便于調動他們自查自糾、自我約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覺規范他們的質量行為,力求做到與法律法規相符合。

3)加強工程實體質量的監督檢查。改變過去那種深入到每個工程項目每個工序的監督方式,改變傳統"敲、打、看、摸"的落后檢查手段。要以保證建筑工程結構安全,使用功能合理為目的,以地基基礎,主體結構為重點,采取隨機抽查巡回檢查的監督方式,配合使用回彈儀、樓板厚度儀、鋼筋定位儀、高精度水準儀等便攜式設備,對混凝土的強度、樓板的厚度、鋼筋的位置以及建筑物的沉降量進行定量抽查,用客觀事實和科學數據說話。

4)提高監督人員的綜合監管素質。工程質量監督人員不僅要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專業技能知識,而且還要熟悉施工、設計、檢測等專業技術標準、規范,掌握工程建設的法律法規,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和管理水平,才能成為一專多能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千方百計提高監督人員的政治業務水平、執法水平、管理水平,是每個監督機構的當務之急,只有這樣提高本身人員的綜合素質,才能有效監管各方責任主體的質量行為,才能有效監管工程實體的質量。

5)加大監管的執法力度。以建筑法、質量管理條例、強制性標準和其他法律法規為依據,本著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合理為目的,對責任主體違法違規的質量行為進行嚴肅的懲治,避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執法不嚴,違法不究,助長違法違規行為的滋生蔓延。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僅憑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是不夠的,還必須引起工程建設各個環節的重視,各級政府部門的關心支持尤為重要。

6)強化竣工驗收備案制度。資質認定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確保工程質量,招標投標也是為了確保工程質量,而竣工驗收備案同樣是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它是控制工程質量的最后一個環節。近幾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基本建設規模越來越大,但是由于有的工程不履行手續、有的工程不完善、有的工程不驗收、有的工程驗收后整改不到位,使得驗收備案率不高,未經驗收備案而投入使用的工程越來越多,屢見不鮮。為此要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把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納入招標投標資質認定過程中,以此來衡量各方主體的工程業績狀況,作為考核的一項基本條件,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工程的備案率,而且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責任主體的質量意識,使他們從工程一開始就自覺規范質量行為,防止工程質量缺陷的發生,為竣工驗收備案積極創造條件,提高了工程質量,進而完善了管理制度,從資質認定→招標投標→施工階段→竣工備案→資質認定,成為一個閉合的環形管理模式。另一方面要加大對責任主體的懲處力度,特別是要加大對建設單位的懲處力度,堅決杜絕未經驗收備案就投入使用這一不良現象的發生,多管齊下,迫使責任主體牢固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為先的觀念。

總之,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監管人員,要不斷學習、勇于實踐、開拓進取、總結經驗、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牢記驗評分離,注重驗收,強化手段,過程控制,熟練運用建筑法、質量管理條理、強制性標準以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為提高工程質量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1`王宗昌《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與管理》北京 中國電力出版社2014,8月

2. 時曉艷 建材質量檢測技術與質量控制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8)

作者簡介:張山皓1974.6生2002年7月北京石油大學土木工程本科畢業, 工程師,現從事工程質量監督工作。

猜你喜歡
過程控制
慕課理念下研究生培養過程控制體系構建
公路工程通用型橋梁質量過程控制
油田企業全面預算過程控制體系研究
智能閥門定位器的工作原理及故障處理
PLC控制的特點及其在化工過程控制的運用
幼兒園互動式區域游戲環境的研究
互聯網+背景下數學試驗課程的探究式教學改革
創新管理,完成鞍鋼自主集成的冷軋2130工程生產線
動車組齒輪箱的檢修技術及安全防范
施工技術質量過程控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