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建沒的思考

2015-10-21 17:10鐘其友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33期
關鍵詞:生態環境建設水土保持措施

鐘其友

摘 要:文章分析了我國水土保持工作的現狀,探討了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建設的關系,提出了如何促進水土保持的措施。

關鍵詞: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措施

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建設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水土保持是搞好生態環境建設的前提、基礎、根本性措施和有力保障,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建設互為依托,密不可分,相得益彰。正確認識和把握水土保持在生態環境建設中的地位,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力度,充分發揮水土保持在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秀美山川。

1我國水土保持工作現狀分析

我國地處地震多發區,惡劣天氣和地震的發生造成水土流失嚴重,2008年的汶川地震造成的水土流失現象就很嚴重,土壤侵蝕導致總經濟損失超過了五百億元人民幣。

我國人口眾多,生產方式落后,人地矛盾引發對資源的頻繁不合理開墾和利用,也導致水土流失嚴重。因此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科學利用山區和風沙區水土資源,可以提高水土資源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創造更自然的生態環境。

筆者認為:水土保持應該是建立在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存的良性循環可持續發展的根基上。我國水資源人均利用量很少且分布不均,水污染嚴重,水土保持工作的復雜程度在我國是空前的,涉及很多方面。水土保持要堅持控制水土流失為核心內容,最大程度地保護和利用水土資源,用科學和發展的長遠眼光看待存在的問題,努力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2 水土保持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1水土保持減輕旱澇人為等災害危害程度

水土保持中植樹種草,修梯田,保土耕作等措施在根源上制止了泥沙下泄,抑制河床的抬高,調節了河流的徑流量。少數開發商不合理丟棄廢物渣子行為,導致了河流堵塞現象。水土保持通過修建路、壩、橋等基礎設施工程層層攔截,保護優良植被,有效抑制了土壤侵蝕的發生發展,阻斷了泥沙下泄,提高了水庫防洪蓄水能力。

據觀測研究,河流蓄水量大大提高,土壤中還保留了氮磷等好的元素,治理后的土攘較之前的裸地年土壤沖刷量減少90%以上,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為植被生長提供了更安全的生態環境。

水土保持能夠減少對原有生態環境的破壞。惡劣自然天氣引起了洪水的泛濫,泥石流沖刷造成了河道破壞,堤壩倒塌。山區植被覆蓋率低、河床堵塞不通導致了山體滑坡,河流徑流不規則。水土保持的綜合治理,能有效保護原有河道的穩固能力。重建森林植被的林冠截留林,生態自我修復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綜合治理阻擋了滑坡和泥石流,恢復了正常的地表徑流,洪峰流量減少,河流就會有更為充足的時間匯流,使河流湖泊運流正常。

2.2水土保持能夠清除有害物質凈化生態環境

在我國遭受到水土流失帶來的經濟及人員的損失后我國才深刻認識到環境污染的危害性,水土流失導致的污染危害比工業污染危害更嚴重更復雜。水土保持工作把重建植被生態系統作為重點,把工程措施與植物措施相結合,大范圍地應用生態自我修護的方法,用工程措施力保生物的生命安全,營造喬、灌、草結合,針、闊混交的水土保持林來重建植被生態系統。防護林水土保持工程,保護了林地土壤的抗蝕、抗沖,根系的固土能力。大量有害物質被阻攔過濾吸收掉,水體表面的污染物就減少了,水質得到改善,從而提高了水資源的循環使用。

2.3水土保持是公眾生命和生財產安全的天然屏障

2008年的汶川地震震前震后山地侵蝕嚴重,滑坡、崩塌、泥石流隨處可見,土壤植被破壞嚴重,不穩定的山坡持續動蕩,使四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地震是災害的外在因素,地表植被不好也是重要原因,綜合治理、預警預報避免新的傷亡是目前水土保持工作的關鍵。

水土保護是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如果沒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土地荒蕪貧瘠就沒有了創造生產的能力,工農業生產就會停滯,人民將無法安居樂業,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從重要程度上說,水土保護和生態環境安全是國家工農業生產的基本要素,關系重大。當前水土資源危機和生態環境惡化已經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3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建設的關系分析

3.1水土流失是頭號生態環境問題

水土流失不僅是全世界環境的頭號問題,目前也已成為我國的頭號生態環境問題。全國眾多的水土流失類型和人為破壞等因素,使得水土流失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38.2%。生態環境惡化與嚴重水土流失區的貧困互為因果,致使自然資源得不到有利的保護和充分合理的開發利用,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極大的危害。

3.2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互相依

水土保持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定結構和特定功能若干個子系統組成的綜合體。而所謂生態環境就是由土、水、光、熱等和生物群落的有機組合。從而構成相對穩定的自然整體,如果水土保持工作做不好,形成的水土流失必然影響相應的協調關系,導致生態環境的平衡以致破壞惡化。因此只有密切關注到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之間這種互為依托的關系,才能按照生態經濟學的觀點做好水土保持與環境建設這一偉大事業。

4 如何有效的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措施分析

4.1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推動水土保持工作開展

設立專項水土保持資金??顚S?,透明公開。各項工作的處理要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做到做一處成一處。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敢于創新。構建區域化治理、分類指導綜合治理的新格局。按照分類指導的原則,立項目找共點,把人工治理和生態修復有機結合,科學合理運作。一些發達地區可以加強生態綠化建設,發展高產生態產業,水土保持的投資渠道也可以多樣化。堅持科學發展和技術革新的理念,確保工程建設更加符合新時代新形勢的要求。

4.2依靠科技提升綜合治理的能力

各地要充分保護水土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保障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改善農業生產的環境。各地水土保持工作要以科學技術為指導,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成功的經驗,因地制宜地走有我們特色的水土保護道路。重點工程重點管理,切實提高工程管理的水平。退耕還林,建設基礎農田、小流域治理,發展農村新能源和生態移民等措施,開辟了人工治理和生態修復的新道路,實現了生態,經濟和社會的三重效益。

4.3預防和監督雙管推進穩步發展

各級政府的重視和媒體的宣傳相結合,完善相關法律監督體系和水土保持技術服務體系。另外將水土保持監督管理范圍擴展到城市,隨著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化發展迅速,城市水土流失現象普遍存在。城市水土流失有其特殊性,不是土壤侵蝕形成的,而是由于建樓筑路擾動地表土層、開采礦產破壞原始結構、丟棄工業和生活垃圾等不合理的城市開發建設行為導致的。自然的反作用力讓我們看到了更多水土流失的危害,城市水土保持的防治原則突出強調預防為主,預防、監督和治理綜合管理的原則。合理處置生活廢棄物是城市防治水土流失的根本。在保障生產有序安全運行的同時,綠化城市生態環境,爭創文明幸福城市。

結 語

總而言之,我國水土保持工作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水土保持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將引起各級黨委政府和全社會的普遍關注和重視。水土保持法律法規體系還不夠強健全,水土保持機構和隊伍建設較為薄弱,水土流失治理投入機制尚不健全,水土保持監管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正確認識到水土保持對生態環境有效促進的積極意義,提高我國的水土保持水平促進生態環境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談談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建沒的關系及措施.水利資源節約與環保[J].2015(01)

[2]小議我國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建設的意義.生態經濟[J].2015(07)

猜你喜歡
生態環境建設水土保持措施
解答排列組合問題的幾種常用措施
求函數零點個數的措施
解答高中數學問題的幾個常用措施
水土保持工程質量控制措施解析
試論水土保持方案落實階段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探討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及其可持續發展
提升公益林生態保護功能 完善地區生態環境建設
森林培育在生態環境建設中的重要性探究
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閱讀練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