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制預應力混凝土方樁產生裂縫原因與對策措施

2015-10-21 17:10王良忠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33期
關鍵詞:裂縫溫度對策

王良忠

【摘要】預制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方樁時,樁身表面出現各種裂縫,嚴重影響方樁內在和外觀質量,大大降低了樁基的耐久性,給工程帶來隱患。本文重點分析了裂縫產生的原因、解決措施和對策。

【關鍵詞】 收縮; 溫度; 裂縫; 對策

預制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方樁時,樁身的局部表面,往往出現收縮裂縫、橫向、縱向及環向裂縫,甚至出現貫穿裂縫等現象。

1 原因分析

預制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方樁產生裂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歸納起來一是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受各種因素影響而產生的變形,這類變形會使混凝土樁出現拉應力從而引起開裂; 二是在施工過程中,對施工工藝控制不嚴和操作中存在問題,會引起樁身表面開裂,甚至產生貫穿裂縫。

1.1 混凝土硬化過程中產生裂縫的原因

鋼筋混凝土方樁,在硬化過程中產生的變形主要有濕脹收縮變形、溫度變形和自身體積徐變3種。

(1) 混凝土的收縮變形主要是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砂漿等的收縮引起的。由于混凝土內外水分蒸發程度不同而導致變形結果的不同,混凝土受外部條件的影響,表面水分損失過快,變形較大,內部濕度變化較小變形較小,較大的表面干縮變形受到混凝土內部約束,產生較大拉應力而產生裂縫。相對濕度越低,水泥漿體收縮越大,收縮裂縫越易產生。收縮裂縫多為表面性的平行線狀或網狀淺細裂縫。試驗證明,混凝土的用水量每增加1%,收縮率則增大2%~3%?;炷凉橇献畲罅皆叫?,級配越差,其收縮率越大?;炷恋氖湛s率通常為1.5 ×10-4,即每延米混凝土收縮0.15 mm。

(2) 溫度裂縫多發生在溫差變化較大地區或氣溫突變的時候?;炷翝仓?,在硬化過程中,水泥水化產生大量的水化熱,試驗證明,當水泥用量在350~550 kg /m3,每立方米混凝土將釋放出17500~27500 kJ 的熱量,使混凝土內部溫度升達70℃左右甚至更高。大量的水化熱聚積在混凝土內部不易散發,導致內部溫度急劇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熱較快,這樣就形成內外的較大溫差,從而造成內部與外部熱脹冷縮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產生一定的拉應力,實踐證明,當混凝土本身溫差達到25℃~26℃時,混凝土內便會產生大致在10MPa 左右的拉應力。

混凝土還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其變形的大小常用熱脹系數來表示。它隨骨料的種類及配合比的不同而改變,一般在1.0×10- 5~1.2 ×10 -5 /℃之間。若取1.0 ×10-5 /℃,即溫度升降1℃ 時,每米脹縮為0.01 mm。當溫度升降10℃時,樁長15 m,樁身就要伸縮1.5 mm。

(3) 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由于水泥水化而引起自身體積徐變。水化生成物的絕對體積不等于水泥加水的絕對體積,自身體積徐變是不能恢復的,故需要在施工中對所需的原材料、施工工藝采取相應的措施。

1.2 施工中導致裂縫的原因

鋼筋混凝土方樁混凝土的施工工藝和操作中存在著各種問題。

(1) 混凝土的拌和用水量往往受設備故障、計量偏差、操作者的責任心及天氣等因素的影響,與要求的配合比不一致,造成用水量偏差。

(2) 澆筑混凝土時遇到天氣突變,氣溫陡升、陡降,加上保溫措施不及時,造成樁身溫度受到較大影響,產生溫度變形。

(3) 鋼筋混凝土方樁與其它預制構件不同,由于樁身細長的特性,決定了樁對溫度等外在環境的變化較其它預制構件要敏感得多?;炷恋膹姸仁请S水泥的水化而逐漸增長的,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有利于強度的持續發展。若處于干燥的環境中,水化作用趨于停止。因此加強混凝土澆筑后的28d 養護,尤其是前1~15d是十分必要的,可以確?;炷恋膹姸?。

(4) 鋼筋保護層厚度偏小造成的影響。鋼筋籠尺寸誤差較大、偏位以及模板高度不足,長臺座底板由于地基不均勻下沉造成底板變形,空心膠囊的上浮等都影響到鋼筋的保護層厚度。當保護層厚度小于2~3cm 時,樁表面極易出現橫向與縱向裂縫。

(5) 膠囊因周轉使用次數多而損壞或質量不好造成漏氣、補氣不及時、氣壓控制不穩或鋼筋籠綁扎不牢固,常易出現縱向皺褶和裂縫,如果在抹面時再不用力壓實、抹面次數少,不能在混凝土硬化前將產生的皺褶和裂縫消除,將留下隱患。

(6) 混凝土外加劑選型不好,以及混凝土適應性差、質量不夠穩定、計量不準、攪拌時間不夠、攪拌不勻,摻量不當都將造成樁強度發展不勻而出現裂縫。

2 對策措施

(1) 嚴格控制原材料,尤其是水泥與骨料的質量,選用級配好的砂石骨料,嚴格控制水灰比及混凝土用水量; 檢查原材料的稱量系統,是解決鋼筋混凝土方樁裂縫的基本措施。

(2) 采用土工布覆蓋澆水養護鋼筋混凝土方樁,是解決樁身裂縫的有效措施。實踐證明,采用保水性好的土工布進行養護效果很好,既易保水又易保溫,經濟上又適合大批量樁的養護。據初步統計,土工布使用時間達到2a以上,周轉次數在300次以上。需要注意的幾點是:

1) 待混凝土初凝,立即用潮濕土工布覆蓋。

2) 土工布覆蓋不得少于18h,且一直要保持潮濕。

3) 溫度變化比較大時,要雙層覆蓋或加蓋塑料薄膜。當天氣炎熱氣溫較高時,要增加淋水次數以保證土工布潮濕。

4) 一般宜用雙層土工布覆蓋,并保持潮濕。當氣溫降低時覆蓋時間要相應延長,一般來說,在10℃以下,36~48h為宜。

(3) 在澆筑混凝土時,盡可能降低入?;炷恋臏囟?。預應力鋼筋張拉操作應盡可能控制在日平均氣溫前后,特別要控制混凝土與鋼筋產生握裹力時的溫度,以減少混凝土的溫度變形。張拉時,要保證鋼筋受力均衡,以免產生偏心力。

(4) 當臺座底模板不平時要及時調平,確保其平整。對側模板要經常檢查,嚴格控制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不得小于設計要求。

(5) 充氣膠囊內氣壓一定要保持穩定,膠囊漏氣要及時修補。如有些小孔不易被發現時,可采取補氣方法來保持氣壓穩定。

(6) 混凝土澆筑后,根據天氣的溫度情況,一般控制在8~12h左右進行拆除側鋼模板。以防混凝土的變形所引起開裂。

(7) 在立鋼模板前,對鋼模板的底模、側模的內側必須涂脫模劑,脫模劑可采用石蠟、柴油、機油的混合體,具體比例底模為2:1:10,側模為2:1:17,隨著氣溫的變化,酌情減少石蠟的用量 。

(8) 混凝土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在底模鋼板上應設置留有可以自由伸縮的伸縮縫。每間隔10~15m 設置1處伸縮縫,伸縮縫寬5~10mm,并貼上止漿橡膠條,以防漏漿,使混凝土可以自由伸縮避免產生裂縫。

(9) 混凝土表面抹面。一是要及時,二是要壓實,不能使混凝土在硬化后留有裂縫。一般抹面要進行2~3 次以上,最后一次要在混凝土硬化前進行,特別是摻外加劑的混凝土,要在內部硬化后而不是表面有硬皮時進行抹面。

(10) 做好混凝土外加劑和外摻料的選擇與試驗工作。選用與水泥適應性好的、質量穩定的外加劑,對外加劑、外摻料的計量一定要準確,攪拌要均勻,避免摻量過大而造成局部混凝土出現早凝或緩凝現象。

(11) 加強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振搗工藝管理與控制。掌握并嚴格執行振搗器施工要領,如垂直插入,快插、慢拔,"三不靠"等,避免漏振、過振。

(12) 加強預制構件運輸、存放管理。構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后才可轉堆存放。選用的起吊設備性能良好、起吊能力足夠,吊點位置正確,吊點保護要到位。

3 結語

經過不斷摸索、改進,在預制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方樁的施工操作中,落實了上述措施后,可以有效的改善樁身表面產生各種裂縫。

參考文獻:

[1] 王鐵夢,工程結構裂縫控制[M]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1997,17-61.

[2] 楊靜、閻培渝,建筑材料[M]2 版 北京: 中國水利電力出版社,2008,132-138.

猜你喜歡
裂縫溫度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溫度計為什么 能測溫度?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裂縫性儲層水力裂縫擴展規律數值模擬研究
裂縫
溫度與情緒大作戰?
測個溫度再蓋被
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原因分析及處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