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綠色建筑中節能技術應用思考

2015-10-21 17:10秦志輝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33期
關鍵詞:節能設計節能技術綠色建筑

秦志輝

【摘要】建筑業作為我國的一個中流砥柱行業,近年來的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拉動了國民經濟發展水平不斷的提升,隨著國家節能減排的逐步深入,綠色建筑也越來越受到各個行業人士的重視和關注。本文分析了我國綠色建筑的現狀,并在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下對現代綠色建筑節能技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建筑工程;綠色建筑;節能技術;節能設計

綠色建筑作為一種環保而又節能的建筑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和歡迎,而且對于整個社會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我國推行綠色建筑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綠色建筑將會越來越普遍,成為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在環境資源供給與節能環保之間尋找一個合適的結合點,以維護生態平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以及不必要的資源浪費。注重建筑結構的安全、室內空氣質量、材料性能和環保效果,逐步實現節能、降耗和低污染的目標。同時,也充分考慮使用環境的環保問題。因此,綠色建筑的興起符合新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無論對我國建筑業還是可持續經濟的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

一、我國現代綠色建筑的發展現狀

隨著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實施,開發商、建筑師和使用者也開始關注和追求綠色建筑。一些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率先通過ISO14001 環境管理標準認證,這不但有利于促進企業的發展,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的競爭力,提升員工的素質水平,而且也為環保事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據統計,全球能量的50% 消耗在建筑物建設和使用的過程中。我國建筑的能源利用率比較低,單位建筑內耗能是同比條件下其他國家的2~3 倍,造成了大量的經濟損失。據建設部的分析,到2020 年底,全國將新增建筑面積300億㎡,其中城市新增建筑面積130億㎡,如果這些建筑能全部實現50% 的節能,則每年大約可節省1.6 億t標準煤,由此可見綠色節能建筑迫在眉睫。為了促進綠色節能建筑的發展,我國已于2008年10月1日起實施《民用建筑節能條例》,以引導當今的建筑朝著更理性、更健康的方向發展,倡導建筑行業發展綠色建筑,為建筑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

二、綠色節能建筑節能技術設計的基本原則

自我國加入WTO以來,全球資源一體化的觀念深入人心,建筑業在很多施工過程中也開始參照國際質量標準進行實施。綠色節能建筑將成為建筑行業發展的趨勢,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體現環境、建筑和人類的和諧關系,必須遵循以下幾個設計原則。

2.1和諧原則

綠色建筑不僅僅要符合人們生存的需要,更要與自然、社會相互協調。綠色節能建筑摒棄了傳統的高污染、高耗能的發展模式,適應現代城市建設的需要,走向環保節能。綠色節能建筑強調舒適和健康,體現了深切的人文關懷,倡導高品質的生活。因此,綠色建筑體現了人類、自然、社會三者的和諧統一。

2.2 適地原則

綠色建筑的建設要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則,強調綠色建筑的建設要符合所在地的氣候、水源、地理、資源等自然條件、經濟條件、社會條件、文化條件等,即對場地特殊性的適宜。綠色建筑的設計不但要利用場地的特殊性,而且要與周邊環境相互和諧。綠色建筑與周圍環境的協調,彼此有一個最佳的切入點,以達到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目的。越適應當地的環境,就越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從而形成新的環境,滿足地域性的要求。

2.3 經濟原則

強調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我國提出了"四節一環保"的倡議,即節約土地資源、節約能源、節約水資源、節約材料和環境保護。針對建筑業高耗能、高浪費的特點,

推行綠色建筑有利于解決這些固有的問題,并且減少污染、保護環境,實現資源的節約和循環利用,有利于生態環境的改善,從而減少費用支出,以最小的付出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

2.4 高效原則

綠色建筑不以犧牲使用者的安全和健康為代價,而是將使用者的安全健康與建筑物的各項功能相協調,滿足二者的需求。建筑物要適合消費者,反對過度和浪費,對投入的資源和能源均要求最大的利用效率。為此,需要建筑商在建設中投入科技力量,將更多的技術手段運用于建筑系統中,從而提高資源和能源的利用率,達到高效的原則。

三、現代綠色建筑節能技術的主要應用

綠色節能建筑不但節省了資源和能源,而且也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使我們能更多地與大自然接觸。目前,較為廣泛采用的節能技術有以下4 個方面。

3.1 自然采光和通風的節能技術

陽光是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財富之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充分地利用自然光不但節約照明用電。自然通風也有利于改善居住環境,通過合理的建筑設計,利用自然風降低室內溫度,排除室內污濁空氣,提供新鮮、清潔的空氣,有利于人們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可降低空調的使用率,節約資源、減少污染。自然采光和通風一般是結合在一起的,通過合理的開窗布置及形式,達到采光和通風的效果,提高居住及工作環境的舒適性。

3.2 改善建材隔熱保溫性能的節能技術

不同的地區因氣候條件不同,對建筑物外圍結構的傳熱性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在我國北方地區主要是采暖保溫,而南方地區主要是隔熱。一般建筑外墻的耗能約為全部建筑物耗能的40%,因此建筑物外圍結構要具有較好的保溫隔熱功能,才能改善室內溫度,達到節能的效果。隔熱的方法可以通過強化墻體的蓄熱能延遲熱能的傳遞,將表面最高溫度出現的時間與建筑的使用時間區別開,利用材料本身的熱能傳遞性差達到隔熱的目的;在建筑外表面采用對太陽輻射吸收率較低的材料等,均可以達到較理想的隔熱效果。

3.3 合理利用再生能源的節能技術

為了使綠色建筑達到節能的效果,一般可以采取較多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太陽能、風能、生物能和淺層地能等。用太陽能集熱器替代屋頂覆蓋層,能降低成本,避免重復投資。此項技術應用途徑非常廣,如醫院、學校公寓等公共建筑及住宅均可采用。此外,地源熱泵利用地下淺層地熱資源供熱制冷,達到高效的節能環保效果,從而大大節約了資源,被廣泛利用。

3.4 合理結合綠化的建筑節能技術

將生態性植入建筑之中,使綠色植物與建筑交相輝映,提高三維綠量,改善局部區域的氣溫和濕度,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環境。建筑外墻面的綠化有助于遮擋夏季陽光的輻射,降低建筑物表面和室內的溫度,而在冬天則能起到天然保溫層的作用。當然在屋頂、室內和小區建筑的公共部分也都可以種植適宜的植物,既可以滿足人們接觸自然界的需求,也為人們提供了舒適的環境和新鮮的空氣,同時還減少了空調耗電,達到環保的功效。

四、結語

隨著我國能源問題和環境問題的日益嚴峻,人們越來越重視建筑設計中的節能設計,綠色建筑也必將會成為未來建筑的主導趨勢。要求我們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最大程度地實現資源的節約,為人們提供高效、健康和舒適的居住環境和活動場所,在最低污染環境和最佳優化資源的基礎上,使建筑與自然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欽. 建筑設計中門窗的節能設計理念與技術[J]. 江西建材. 2015(15)

[2] 鄭茜. 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的要點分析[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5(04)

[3] 張東蕾. 淺談綠色建筑設計原理在小區規劃設計中的實踐運用[J]. 工程與建設. 2014(05)

[4] 趙猛.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與節能技術應用[J]. 門窗. 2014(09)

猜你喜歡
節能設計節能技術綠色建筑
綠色建筑煤矸石資源化利用新技術的應用分析
綠色建筑技術節能分類探討
淺論節能設計理念在機械制造與自動化中的應用
暖通空調節能設計在工程中應用及效果分析
建筑電氣照明節能技術的研究
工廠電氣節能技術綜述
綠色建筑暖通空調設計的技術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