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城市環境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措施

2015-10-21 17:10王立靜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33期
關鍵詞:環境污染影響措施

王立靜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促進了城市環境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發展,無論是從宏觀的方針政策還是具體的操作實踐上都積累了一定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本文簡要分析了環境污染的影響,對城市環境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分析,并提出了加強城市環境管理的措施,旨在加強對城市環境的保護。

【關鍵詞】環境污染;影響;城市環境管理;問題;措施

1環境污染的影響

當前我國的生態環境惡化全面而深重,對經濟發展、人類健康、社會和諧造成了嚴重影響,情勢嚴峻。筆者認為環境污染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1影響經濟的發展

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是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它的特點就是高投人、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低效率、難循環。目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發展的中期階段。國際經驗表明,這是一個資源消耗強度加大的階段,對能源的需求將處于上升期,所以就更加劇了資源短缺的矛盾。為了實現工業現代化,我們就必須加大進口,資源的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目前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大原材料進口國,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如果按照老路走工業化道路,即使整個地球的資源能源都給我們也不夠用,而且環境也承載不了那么多的污染。所以,是該摒棄傳統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的時候了。

1.2影響社會穩定問題

環境惡化已經嚴重地威脅我們的身心健康。隨著21世紀而來的就是中國癌癥村呈現爆炸式的增長。據官方媒體報道,有準確地址的癌癥村有110多處,遍布全國各地。癌癥村不是一個科學嚴謹的概念,但大致有當地環境污染嚴重、癌癥患者數量高、死亡率高等特征,這些癌癥村多處于城市工業園區的周邊地帶,河流下游或者礦山附近,受到工業廢水、廢棄物、廢渣、生活垃圾以及重金屬等多重復合性污染。人們得病沒有人管,這是被工業文明發展拋棄的村莊人群。環境的不公平已經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需要盡快建立一套全方位的政策機制,例如建立以財政轉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生態補償政策。

1.3帶來嚴重的國際問題

現在各主要西方國家已經把環境保護和人權宗教聯系在一起,變成對華外交的主題,用環境問題制約中國,給我國帶來越來越大的國際壓力。

2城市環境管理存在的問題

2.1城市環境問題辨識不足的問題

在我國各級環境保護機構中一般都設有信訪室,其作用在于專門收集處理公眾意見,及時反映一些緊急的環境事故或環境糾紛。但目前很多的信訪室還形同虛設,一方面公眾在環境保護方面信訪意識還不足,尤其是在欠發達地區;另一方面,各級環境保護部門的決策者對于公眾來訪來信的關注程度也不夠,環境決策主要還是受上級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引導。此外,新聞媒體也應是一個很便利有效的反映環境問題的途徑,但目前新聞媒體提供給公眾表達意見的渠道還非常有限,己有的新聞熱線、環保網站反映環境問題的社會影響力還不足。

2.2城市環境管理責任不清的問題

(1)中央與地方之間管理職責不清。管理職責不清的問題首先存在于中央和地方之間,中央在環境管理上既存在缺位也存在越位。首先,在跨行政區域的環境問題管理上中央存在缺位。目前在跨行政區域環境問題的管理上,主要責任還是落在了地方政府的頭上。但是很顯然,要治理好這類環境問題也往往超出了地方政府的能力。由于沒有明確的責任界定,中央在跨行政區域環境管理上的協調和管理力度常常不足,各行政區域之間缺乏統一有效的協調機制,治理效果自然也不如人意。如酸雨污染控制問題,大氣污染的治理很難由行政邊界來限制,而且目前我國的酸雨問題已經相當嚴重,如果沒有中央一級政府有效的統一調度,地方政府根本無力協調和治理。其次,在目前的環境執政體系中,對于中央政府的環境職責尚沒有明確的限定,中央政府掌握著過多的管理權限,常常出現職能越位。例如,對于那些只發生在地方轄區內并且只會對當地造成影響的環境污染,本應由地方政府直接管理,中央僅需負責制訂全國性的技術導則、標準,進行統一規劃和指導。但目前中央在這些地方問題管理細節上的過度干涉,將有限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常常投入到地方河湖的污染治理、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企業達標排放的檢查、生活垃圾的處理處置等地方環境管理的具體工作中,不僅不能正確發揮其引導作用,反而造成了中央與地方職責不清,污染沒人治理的局面。(2)不同部門之間管理職責不清。由于我國的環境管理體制是從各部門分工管理逐步變為統一監督管理和分工負責相結合的管理體制的,而在這種變化過程中只注意對新機構的授權,不注意對原有機構及其相關職能的撤銷,從而導致了某些環境管理機構重復設置的現象。環境管理機構的重復設置必然會形成相關部門之間職能交叉、責任不清的局面。在城市的環境管理中,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統就是一個多部門交叉管理的典型案例。在如此龐大復雜的系統管理下,低效的城市垃圾處理現狀,充分暴露了管理責任機制不清帶來的弊端。

3加強城市環境管理的措施

3.1建立健全環保法,明確各級各部門的環境責任

由于人力、財力和物力的限制以及客觀條件的制約,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應該是有限責任政府,參與環境保護的各個部門也應是有限責任部門口只有責任明晰,各施其責,這樣才能保證各項管理工作實施到位。重新界定各級各部門的環境責任,首先就要從修改環保法做起。環保法是中國環境保護的基本法,是中國環境保護工作最根本的行為準則。因此有必要在環保法中明確合理地界定各級各部門在環境管理中的責任分工。對于跨行政區域環境污染與環境破壞的工作須由中央政府負責,而對于僅限于地方政府轄區內的環境污染與環境破壞工作則應由地方政府全權負責,中央要履行好監管的職責,而不必對細節工作插手太多。

3.2改革和完善決策機制

在城市的管理決策層中,需改革和完善決策機制,一方面推進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另一方面有助于在城市發展的各項政策之間進行協調,尤其是處理好各項產業發展政策與環境保護政策之間的矛盾。對涉及城市發展全局的重大事項,要實行公示、聽證等制度,擴大人民群眾的參與度;對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重大事項,要認真進行專家論證、技術咨詢、決策評估。建立和完善實績考核標準和體系,把決策權力和決策后果掛鉤,執行權力和執行后果掛鉤。建立決策失誤責任追究制度,健全糾錯改正機制。

3.3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

缺乏有效的監督,環境保護工作就沒有壓力和動力,就會逃避應承擔的環境責任。需要在環境行政系統內部建立一個人大、司法機關、環境監察部門為主體、社會公眾廣泛參與的統一監督管理機制。這種機制一方面要對環境保護執法工作進行有效的監督,另一方面也要對政府的決策及管理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督。這種監督機制是獨立于政府行政權限以外的綜合監督機制,通過這種多層次、多方面的有力監督,才能真正落實環境執政主體的各項責任,才能有力地推動城市的環境保護工作。

結束語:

除上述措施外,還要制定一系列建設生態文明的制度,如環境信息披露制度、公眾參與監督制度等。從長遠看,還要制定國民環境教育制度,即通過一整套環境友好理念傳播機制,全面提高國民的環境意識、消費方式、道德素質。

參考文獻:

[1]羅朝.淺論我國城市環境問題及其對策[J],吉林農業.2011(27)

[2]李景.基層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企業導報.2012(09)

[3]韓洋.對我國城市環境污染與防治對策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導.2012(17)

猜你喜歡
環境污染影響措施
解答排列組合問題的幾種常用措施
求函數零點個數的措施
解答高中數學問題的幾個常用措施
我國環境污染犯罪治理機制中的不足及對策
這是一份不受影響的骨子里直白的表達書
我國區域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治理分析
如何搞好期末復習
閱讀練習
2008年高考中的環境污染與保護類試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