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M技術在裝飾裝修施工中的應用

2015-10-21 17:10劉偉恩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33期
關鍵詞:BIM技術工程施工

劉偉恩

【摘 要】由于長期的過度競爭,建筑企業,特別是設計與施工企業的技術水平較低、科技力量投入不足。有關部門測算,在我國的建筑業經濟效益的增長中不到30%是靠技術進步獲得在,遠低于40%的全國平均水平,所于裝飾行業運用BIM技術提高企業競爭力非常有必要。本文只針對BIM技術在施工過程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BIM技術;工程施工;工期成本控制;

引言

建筑裝飾裝修工程作為建筑施工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進行施工時有著諸多的特點,其所涉及的專業較多,每個專業之后存在信息孤島的問題,解決各個系統間的數據交互和業務集成,利用BIM技術可以把各專業之間進行有序的銜接,避免因信息孤島帶來的經濟損失。裝飾過程中運用BIM技術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1 .BIM信息模型在在裝飾過程實施流程

根據提供的信息模型,由公司技術部門組織技術、質量、采購、成本等職能部門進到模型分析,制定工程專項施工方案,重點關注測量放線與BIM模型比對控制,成品與半成品與BIM模型的規格、尺寸比較控制,鋼龍骨與裝飾構件下料與BIM模型比對控制,安裝過程中現場安裝數據與BIM模型比對控制。

2. 施工現場數據采集

針對項目特點及難點,在施工前通過三維測繪工具對現場土建、機電信息進行全方位的數據采集,通過采集的信息與BIM模型信息進行比對,找到其與BIM信息是否偏差,其偏差值是否滿足裝飾要求,如若不滿足,及時同總包/業主反饋,可提前控制因現場出現問題致工期延誤、成本增加的風險。

3.模型深化

施工前期:BIM技術人員與設計師,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工程對接,綜合各專業圖紙,利用三維激光掃描儀收集現場實際數據,運用BIM技術建立建筑裝飾模型,構建后的模型,與公司各相關職能部門進行模型內容對接,進一步對各裝飾信息賦上制造周期、工期要求、成本造價、工藝特點等參數,通過對施工方案進行動態模擬展示,對施工方案進行預演,尋找降低施工難度措施,提高圖紙的可施工性。運用BIM技術進行復雜節點及工裝設計,在建立三維深化設計模型后,分析其聲環境、光照度以及視線是否滿足要求,及時與設計師溝通,減少因信息不同步造成的工期與成本損失。

施工期:對裝飾BIM模型進行完善,完善內容不限于裝飾節點構建、飾面分隔、輕剛龍骨、二次鋼骨架的布設、以能對裝飾飾面的相關制造信息等,以及與土建、機電相關的模型(水電、消防、暖通、音響設備)等管路,機電末端的模型整合,綜合排布,確保各專業間的位置、標高等滿足設計、施工及今后維修的要求及確保施工過程中不同專業人員交叉作業造成不必要的拆改。

4.施工過程中的控制

施工前工程交底: 嚴格按照審批的模型生產加工,安裝制作,在進場前逐級交底,交底需交底到班組個人。明確BIM技術人員對模型的運態控制;明確運用BIM模型進行檢測的方法;明確經BIM模型分析后的技術要點,難點;明確施工人員在BIM模型中的尺寸提取及尺寸控制點,未經技術交底不得進行施工。

材料加工及進場: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模型內容交底,嚴格要求按模型制作下單,明確工程中重點控制對像。 例如造型復雜的GRG、GRC飾面、大跨度空間的鋼結構安裝,這些異型產品的制作從開始簽訂合同起就明確要按BIM模型完成,偏差控制在設計要求以內。材料、構件到現場后經BIM技術人員通過模型信息與產品進行尺寸規格的比對,起到對進場材料的管控。

鋼結構轉換層施工:根據構建好且經設計認可BIM模型,對模型進行綜合分析,對需要提前完成,提前制作,在BIM模型中用顏色區分,然后利用分析得出的結果,輸出鋼構的數據、數量,進行下單下料,施工過程中運用全站儀對模型中的三維坐標點一一對應到施工現場。所下鋼結構轉換層使用的鋼材均為合格的熱鍍鋅鋼材且鋼材型號依據鋼結構設計確定,選擇焊接工藝符合標準,完成后的主龍骨誤差要求應控制在±3mm。

裝飾構件應用:運用BIM建模技術,對飾面合理的分塊,分塊按照滿足功能性,安全合理性及美觀實用性并滿足現場進貨通道、現場安裝條件的要求,且經設計、監理審核后,交由生產廠家。模型一經確認,嚴禁修改,對生產廠家進行模型交底,明確廠家的執行標準規范,驗收標準以BIM模型的內容為準,不合格品不準進行工地安裝現場。

工序搭接: 依據BIM模型的可視化功能,由項目技術部門組織技術、質量、施工班組等相關人員對GRG等重點部位的飾面進行分析,選用合理的施工順序以及施工節點,以及伸縮縫的預留(一般布設在不影響觀感的位置,約300㎡左右布設一條),避免因整體性大面積而導致GRG的開裂。在板塊分隔上做到布置均橫,利于現場安裝并節約材料資源,通過BIM集成技術在有限施工資源配置條作下優化工藝安排,做到節能,節材的成效,能夠合理的保護環境。

5 .BIM技術有利降低工程成本與縮短工期

工期控制:運用BIM技術實現進度計劃與工程構件的動態鏈接,可通過甘特圖、網絡圖及三維動畫等多種形式直觀表達進度計劃和施工過程。模型的形象直觀、動態模擬、碰撞分析及可視化信息,對空間定位、復雜的、技術要求高的工序全過程控制,在深化的過程中就有效的縮短。

a.分析復雜的、技術要求高的飾面安裝施工方案、施工工藝的可實施性的工期;

b.對復雜的、技術要求高的飾面廠家的合同簽訂、材料下單周期。

BIM技術對施工過程可實現精確計劃、跟蹤和控制,動態地分配各種施工資源和場地,通過工廠掃描產品/構件與模型比對,對正在安裝的產品運用全站儀進行精準定位。確保安裝尺寸與模型尺寸一致。實時跟蹤工程項目的實際進度,并通過計劃進度與實際進度進行比較,及時分析偏差對工期的影響程度以及產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材料浪費,實現對項目進度的控制,保證項目能按時竣工。

成本控制:通過將進度信息和成本信息與三維模型進行關聯整合。計算、模擬和優化對應于各施工階段的勞務、材料、設備等的需用量,從而建立勞動力計劃、材料需求計劃和機械計劃等,在此基礎上形成項目成本計劃,其中材料需求計劃的準確性、及時性對于實現精細化成本管理和控制至關重要,它通過了5D模型的綜合,并以此為依據指導采購,避免材料資源堆積和超支。根據形象進度,利用5D模型自動計算完成的工程量并向業主報量,與分包核算,提高計量工作效率,做到"與收定支","量入而出"的成本控制原則。在施工過程中,及時將分包結算、材料消耗、機械結算在施工過程中周期地對施工實際支出進行統計,將實際成本及時統計和歸集,與預算成本、合同收入進行三算對比分析,獲得項目超支和盈虧情況,對于超支的成本找出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成本控制措施將成本控制在計劃成本內,有效實現成本動態分析控制。

參考文獻

[1]ChenPo-Han,CuiLu,WanCaiyun,YangQizhen,TingSengKiong,TiongRobertL.K.ImplementationofIFC-basedwebserverforcollaborativebuildingdesignbetweenarchitectsandstructuralengineers[J],AutomationinConstruction,2005,14(1):115-128

[2]TanyerAliMurat,AouadGhassan.MovingbeyondthefourthdimensionwithanIFC-basedsingleprojectdatabase[J],AutomationinConstruction,2005,14(1):15-32

[3]張建平、王洪鈞.建筑施工4D++模型與4D項目管理系統的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2003,36(3):70-78

[4]祝元志.數字技術再掀建筑產業革面?-BIM在建筑行業的應用、前景與挑戰[J].CONSTRICTION AND ARCHITECTURE, 2010

猜你喜歡
BIM技術工程施工
港口工程施工中質量通病的防治管理
高速公路路面瀝青上面層首件工程施工探討
工程施工項目二次經營創效管理與實施
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施工技術
智能化建筑弱電工程施工技術及驗收
淺談電纜工程施工注意事項
淺談電纜工程施工注意事項
BIM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
BIM技術在配套服務用房項目的深化設計及應用研究
BIM技術在鋼結構工程設計制造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