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PLC測定銀線草中酚酸的含量

2015-10-21 18:06袁琴琴
安徽農業科學 2015年31期
關鍵詞:含量測定酚酸

袁琴琴

摘要[目的]采用HPLC方法測定不同部位不同采收季節銀線草中酚酸類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色譜柱為Phenomenex C18(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甲醇-0.1%甲酸線性梯度洗脫,流速為0.8 ml/min;檢測波長323 nm,柱溫25 ℃。[結果]銀線草中迷迭香酸、反丁烯二酸、綠原酸在測定范圍內線性關系較好(r≥0.999 1),平均回收率為97.5%~105.1%;不同部位不同采收季節銀線草酚酸類含量存在一定差異。[結論]該方法操作簡便、定量準確、重現性好,可用于銀線草中酚酸類含量的測定。

關鍵詞銀線草;HPLC;酚酸;含量測定

中圖分類號S567.23+9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0517-6611(2015)31-074-03

Determination of the Phenolic Acids Content in Chloranthus japonicus Sieb. by HPLC

YUAN Qinqin1,2

(1.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 Heze University, Heze,Shandong 274000;2.Key Laboratory of Medicinal Resource and Natural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Resource Developing of Endangered Chinese Crude Drug in Northwest of China,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Shaanxi 710062)

Abstract [Objective]Determination of different parts and seasons of phenolic acids content in Chloranthus japonicus Sieb. by HPLC.[Methods]The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s were obtained by the Phenomenex C18(250 mm×4.6 mm,5 μm)with the gradient elution solvent system composed of methanol and 0.1%formicacid,the flow rate was 0.8 ml/min, the wavelength was set at 323 nm and 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maintained at 25 ℃.[Results]The linear ranges of fumaric acid, chlorogenic acid and rosmarinic acid were better (r>0.999 1), the average recovery between 97.5%-105.1%.There was a certain difference of different parts and seasons of phenolic acids content in Chloranthus japonicus Sieb..[Conclusion]The method was simple, accurate quantitative and good reproducibility,which can be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henolic acids content in Chloranthus japonicus Sieb..

Key words Chloranthus japonicus Sieb.;HPLC;Phenolic acids; Content determination

銀線草(Chloranthus japonicus Sieb.)是金粟蘭科(Chloranthaceae)金粟蘭屬(Chloranthus Swartz)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以全草或根入藥,主要治瘀血腫痛、毒蛇咬傷、癤瘡腫毒等,一直作為民間中草藥被廣泛的使用。銀線草的化學成分復雜,主要含有倍半萜類、酚類、香豆素類、酰胺類、木脂素類、甾體及甾體皂苷類等[1-4]。銀線草中的酚酸類物質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酚類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腫瘤、抗激素、抗血栓、抗變態反應等活性[5-6]。由于它們特殊的生理作用,研究酚類化合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該試驗采用HPLC法測定了銀線草不同采收季節不同部位的迷迭香酸、反丁烯二酸、綠原酸的含量,以期為銀線草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提供基礎研究數據,也為進一步對銀線草的活性成分研究奠定了基礎。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1.1.1試材。銀線草于2011年4~7月底采集于陜西省太白山,經陜西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田先華教授鑒定為金粟蘭科金粟蘭屬植物銀線草(Chloranthus japonicus Sieb.)。

1.1.2試劑。甲醇(美國Fisher公司,色譜純);甲酸(天津市天力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分析純);所用水均為超純水;迷迭香酸(批號07902PH),反丁烯二酸(批號11154-200001),綠原酸(批號110753200413),均來源于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

1.1.3儀器。LC2010 AHT HPLC(日本SHIMADZU島津公司),SL202N 型電子秤(上海民橋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MILLI-Q 超純水儀器(MILLIPORE公司),RE250AA 旋轉蒸發儀器(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公司),KQ5200超聲波清洗器(江蘇省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色譜柱Phenomenex C18(250 mm×4.6 mm,5μm,美國Phenomenex公司),SL202N 型電子秤(上海民橋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樣品溶液的制備。銀線草不同采收期的根、莖、葉粉碎后過60目篩,各精密稱取1 g,置于20 ml帶塞錐形瓶中,2次加入5 ml甲醇,超聲30 min,提取2次,經0.22 μm微孔濾膜過濾后備用。

1.2.2標準品溶液的制備。適量稱取反丁烯二酸、綠原酸和迷迭香酸標準品,溶于甲醇,分別配成1.0、0.5和0.502 mg/ml的溶液,溶液須經0.22 μm濾膜過濾后備用。

1.2.3色譜條件。色譜柱為Phenomenex C18色譜柱(250 mm×4.6 mm,5 μm);柱溫25 ℃;流速0.8 ml/min;檢測波長323 nm,進樣量10 μl。低壓梯度洗脫條件分別為0~5 min,甲醇15%~25%;5~20 min,甲醇25%~30%;20~45 min,甲醇30%~40%;45~95 min,甲醇40%~60%。

1.2.4方法學考察。

1.2.4.1線性關系考察。精密吸取反丁烯二酸溶液1.0、3.0、5.0、8.0、12.0、16.0、25.0 μl,綠原酸1.0、3.0、5.0、8.0、12.0、16.0、20.0 μl,迷迭香酸1.0、3.0、5.0、7.0、9.0、13.0、16.0 μl,在“1.2.3”項色譜條件下進樣,分別以進樣量為橫坐標、峰面積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并計算其回歸方程。

1.2.4.2精密度試驗。取按“1.2.2”方法制備的3種標準品溶液分別進樣5次,計算反丁烯二酸、綠原酸和迷迭香酸峰面積的RSD值。

1.2.4.3重現性試驗。精密秤銀線草樣品,按“1.2.1”項進行樣品提取,按“1.2.3”色譜條件,連續進樣5次,計算反丁烯二酸、綠原酸和迷迭香酸的RSD值。

1.2.4.4穩定性試驗。精密秤銀線草樣品,按照“1.2.1”項制備溶液,分別于0、4、8、16、24、48 h進樣,測定峰面積,計算RSD值。

1.2.4.5加樣回收試驗。精密稱取銀線草樣品2 g,每份分別加反丁烯二酸、綠原酸和迷迭香酸對照品2 mg,按照“1.2.3”色譜條件進樣,測定峰面積,按外標法計算反丁烯二酸、綠原酸和迷迭香酸含量,計算樣品回收率和RSD,結果取5次平均值。

1.2.5樣品的含量測定。按“1.2.2”方法分別取不同月份不同部位的銀線草,按“1.2.4.1”方法對其反丁烯二酸、綠原酸和迷迭香酸的含量進行測定。

2結果與分析

2.1標品和銀線草樣品的HPLC色譜圖 按照“1.2.2”、“1.2.1”溶液制備方法和“1.2.3”色譜條件得到標品和樣品HPLC色譜圖(圖1~2),由標品圖譜和供試品溶液的圖譜可知,標品和樣品中的反丁烯二酸、綠原酸和迷迭香酸出峰保留時間一致,樣品所測定的反丁烯二酸、綠原酸和迷迭香酸峰旁邊無明顯雜峰。

2.2方法學考察

2.2.1線性關系考察。按“1.2.4.1”方法操作,反丁烯二酸、綠原酸、迷迭香酸的線性回歸方程分別為Y=8.03×104X+3.47×104、Y=106X+4.86×105、Y=106X+2.65×105,其相關系數分別為0.999 4、0.999 7、0.999 1,表明反丁烯二酸、綠原酸、迷迭香酸分別在1.0~25.0、0.5~10.0、0.502~8.302 μg的范圍內呈良好的線性關系(表1)。

2.2.2精密度試驗。按“1.2.4.2”方法操作,計算得出反丁烯二酸、綠原酸和迷迭香酸峰面積的RSD分別為1.6%、1.2%和2.4%,表明儀器的精密度良好。

2.2.3重現性試驗。按“1.2.4.3”方法操作,計算得反丁烯二酸、綠原酸和迷迭香酸的RSD值分別為1.5%、1.9%和17%,表明該方法重現性較好。

2.2.4穩定性試驗。按“1.2.4.4”方法操作,計算得出反丁烯二酸、綠原酸和迷迭香酸的RSD值分別為2.3%、2.8%和1.6%,表明樣品溶液在48 h內基本上穩定。

2.2.5加樣回收試驗。按“1.2.4.5”方法操作,測得銀線草中反丁烯二酸、綠原酸和迷迭香酸的加樣回收率(n=5)為97.5%~105.1%,RSD(n=5)分別為2.4%、1.9%、2.1%。

2.3銀線草不同采收季節、不同部位酚酸成分的含量測定方法確定并驗證后,取不同月份不同部位的銀線草對其反丁烯二酸、綠原酸和迷迭香酸的含量進行測定,從圖3可以看出,不同部位不同采收季節銀線草中酚酸的含量存在一定差異。反丁烯二酸主要存在于莖和葉中,且在4、5月份含量高于6、7月份;綠原酸主要存在于葉子中,且4、5、6月份葉里的含量遠高于根和莖中,在4月份含量最高;迷迭香酸主要存在于葉子中,5、6、7月份葉里的含量遠高于莖和根,在5月份含量最高。

安徽農業科學2015年

3討論

在波長為323 nm時,同時檢測反丁烯二酸、綠原酸、迷迭香酸3種成分,酚類化合物常帶有酚羥基,故在水中會發生部分解離,在洗脫時不會依次被洗脫,不能形成獨立的峰,所以在使用高效液相色譜進行分離時,需在流動相中加入少量的酸以抑制它的解離,以達到能夠進行科學分析的效果[7]。該試驗采用甲醇-0.1%甲酸水為HPLC分離銀線草酚類流動相體系,且采用了梯度洗脫的分離模式。

《中國藥典》(2010)規定的金粟蘭科草珊瑚屬腫節風藥材另一考察指標是迷迭香酸,而該試驗得出銀線草中迷迭香酸的含量高于《中國藥典》(2010)規定的0.02%[8],可以為銀線草的質量控制提供參考。

中藥材不同部位的化學成分含量相差比較大的現象普遍存在,這與化學成分在生物體中的合成部位和積累有一定的關系,因此在進行化學成分研究時應給予一定的重視。銀線草的地上和地下部分有效成分含量差異很大,而酚酸類物質主要存在于葉和莖中,尤其在葉里含量遠高于根,表明銀線草不同部位的生理活性可能會有所側重,在臨床應用時應加以區別。

參考文獻

[1]周浙昆.金粟蘭科的起源、演化及其分布[J].云南植物研究,1993,15(4): 321-331.

[2] 陳海山,程用謙.金粟蘭科的起源分化和地理分布研究[J].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 1994,2(4): 31-38.

[3]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第九卷第一分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 79-80.

[4] 張玲,初洪波,赫玉芳,等.銀線草研究進展[J].黑龍江醫藥,2010,25(2): 170-172.

[5] 吳建章,郁建平,趙東亮.迷迭香酸的研究進展[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2005,17(3):383-388.

[6] 羅奇志,戴開金,馬安德.腫節風化學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譜-電噴霧串聯質譜分析[J].中藥材,2009,32(4):526-529.

[7] 謝越,俞浩,汪建飛.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測定滁菊樣品中的9種酚酸[J].分析化學,2013,32(4):383-388.

[8]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一部[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

猜你喜歡
含量測定酚酸
雙咖酚酸在小鼠體內的藥物代謝動力學與組織分布
丹參中丹酚酸A轉化方法
川芎總酚酸提取工藝的優化
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實驗的改進與拓展
一株真菌所產環縮酚酸肽類化合物的分離和鑒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