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新農村規劃建設研究

2015-10-21 18:06曾靜雯
安徽農業科學 2015年31期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新型城鎮化

曾靜雯

摘要分析了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新農村規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包括城鄉發展不協調、環境污染嚴重、村落建設受影響、生態機構失衡、傳統建筑受損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協調推進新農村規劃建設的對策,即通過科學統籌、土地調控、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服務體系等方式,探索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新農村規劃的發展模式。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新農村建設;規劃研究

中圖分類號S-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5)31-283-03

新型城鎮化是離不開新農村建設的,可以說新型城鎮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鑰匙。而新農村建設則是對生產資源的改造與優化、對自然與人文資源的保護與利用,以推動綠色經濟和生態文明,改善城鄉環境,提高民眾生產生活水平,促進城鄉一體化,這與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發展目標相一致。但面對城鄉綜合發展不協調,環境污染和生態失衡等問題,如何更好地通過新農村規劃建設,科學合理地引導城鄉步入城鎮化建設的可持續性發展,這已成為各界普遍關注的問題,也是筆者研究的內容。

1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規劃建設

1.1新型城鎮化

國務院發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明確提出推進城鎮化是我國的重大戰略,旨在通過堅持以人為本和統籌兼顧為原則,推動城市現代化、農村城鎮化,促進城鄉“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生態化”同步發展之路,而新型城鎮化的“新”就是旨在改變過去片面追求城市規模擴大、空間擴張,以提升城鄉文化、公共服務、生態文明等內涵,著力打造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城鎮;它是以全域理念把城市邊緣區、鄉村集鎮、中心村和基礎村等視為一個整體,作為城鎮化的主要范圍,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城鄉關系,推動綠色低碳城鎮化建設模式[1] ,真正使城鎮或新農村成為具高品質的集聚地。

1.2新農村規劃建設

新型城鎮化下的新農村規劃建設,不僅是改變農村面貌,更主要是包含著對鄉村建設的規劃建設,如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改善,促使新農村在設施、環境、房舍、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和精神風貌等方面,創建一個生態環境良好、生活環境優美的新農村。這有助于改造優化鄉村自然景觀,正確引導鄉村建設發展,維護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有助于利用景觀資源,調整產業結構及農業產業化經營等,以提供就業和增收渠道,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新途徑;有助于保護村落建筑及歷史景觀遺產,傳統文化的傳承;對實現城鄉統籌和區域協調發展,建立擴大消費需求長效機制,促進新農村“三生一體”(生產、生活、生態)可持續發展。

2新農村規劃建設面臨的問題

隨著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諸多城鄉新一輪環境資源的開發改造熱潮,正在由城市邊緣區向鄉村輻射,由于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不少地方處于盲從狀態,用地規模擴張加速,區域空間開發無序,建設性破壞不斷蔓延,致大面積農業用土地被侵占,資源環和生態安全問題突出。

2.1城鄉發展不協調

隨著城鎮化建設的貫徹實施,有的地區城市發展迅速,城鄉二元化程度加劇,城市與農村發展沒有形成良性和互補的有效機制,影響了以城帶鄉,以工促農,以工業化和城市化帶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城鄉互補共促、共同發展的格局,給社會的持續發展造成了桎梏。因此,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村規劃建設,不是簡單的城市發展框架的復制粘貼,需制定科學的規劃作為指導新農村建設。

2.2環境污染較嚴重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鄉環境受到嚴重污染,除了工業發展帶來的“廢氣、廢水、廢渣”,簡稱“三廢”污染外,農業耕作中造成的土壤和水體等面源污染嚴重,如農藥殘留、水體污染、土壤板結和退化,土壤生態功能和各類植物生長受到影響;且又由于各類生活垃圾和塑料膜袋等難以腐爛溶解,致農田“重金屬污染”和“白色污染”嚴重,河流生態系統遭到破壞,自然水體景觀和田園景觀受影響,有的環境污染嚴重的直逼自然環境容量的底線,困擾著新農村的建設發展。

2.3村落建設受影響

農村鄉土文化是任何城市環境都無法替代的,但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大拆大建現象嚴重,有的熱衷“拆舊村、建新村”,雷同化地打造所謂現代化“新城”或“新村”,“村落”的消失情況不容忽視。據2012年我國啟動傳統村落調查結果顯示:2000以來,我國自然村落總數減少了90萬個。面對每天至少消失一百個村落的現實,保護傳統村落是攸關中華民族文化命運的大事。城鎮化是農村發展的重要方向,世界各國皆如此,但不能因此對村落文明財富大破大立。

2.4生態結構不平衡

隨著城鎮化建設的加速,不少地方缺乏統一規劃與合理布局,亂砍亂伐及毀林開荒,不合理的開發,致鄉村自然、半自然斑塊如農田、果園、池塘等在逐漸退化,柏油路、建筑物等取而代之,自然與人工景觀間缺乏連續性;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植被資源退化、森林覆蓋率劇減、土壤貧瘠等系列問題,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被破壞,自身調控力降低,生態平衡嚴重失調。

2.5傳統建筑保護不力

我國很多文化遺產活態地保存在各地村落,但在城鎮化中,常將古建筑拆除或建高樓,有的拆掉“真文物”建造“假古董”,無視歷史傳統與文脈,鄉土文化破壞嚴重。據報道,我國在城鎮拆遷達到高峰的2003年,共拆遷房屋1.61億m2,大量歷史性建筑受損,其中不乏具有較高價值的歷史文物和古建筑。其實,文化遺產是一座城市或鄉村的靈魂,但許多地方用些與鄉村歷史毫無聯系的規劃手段搞建設,當一個全新的鄉村建起來時,這個鄉村年輕得幾乎沒歷史和文化內涵。

3新型城鎮化下新農村規劃建設的協調推進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新農村建設需科學管理,按照發展中心村、保護特色村、整治空心村的原則,科學引導鄉村和民宅建設,提升自然村落功能,保持鄉村風貌和地域文化,保護具歷史價值的傳統村落和特色村寨;協調推進綠色建筑和低碳社區,加強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賦予新農村傳統與時代特征。

3.1科學統籌規劃

按城鄉統籌與共同發展要求,以規劃為引領,以全域理念把城市邊緣區、鄉村集鎮、中心村和基礎村等作為一個整體,以“地域相近、習俗相同、產業集聚、便于發展、利于生產”和“規劃到位、布局合理、功能豐富、形式多樣、景觀優美”的原則,按照“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管理一個法”等進行新型社區規劃。因地制宜,合理確定社區數量、鄉鎮體系、產業布局、功能區劃和建設用地規模,科學確定建設時序,整體推進以自然村或鄉鎮為單位的新型城鎮化鄉村建設[2] 。

3.2土地利用調控

科學分區調控土地利用類型的轉化,制定發展規劃體系構架,合理開發土地,重點建設閑散地,控制建設用地的無限蔓延和無序擴張,如確定園林綠地、建筑、道路、廣場、農業生產等用地布局,保護集中農田用地等,統籌考慮“空間布局、經濟發展、基礎設施、生態保護、休閑區域”等空間;且在一定區域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如規劃“三區”(禁止、限制、適宜等建設區);“四線”(藍、綠、黃、紫等線),建立土地和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制,促進新農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3.3基礎設施建設

按照基礎配套設施先行的要求,統籌謀劃重大基礎設施布局和建設,推進重點基礎設施項目與農村新型社區的有效對接和共享。統籌安排農村新型社區住宅與基礎設施建設,做到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整合政府資源予以重點支持、集中使用,著力完善道路、交通、供水、排水、電力、燃氣、污水處理、環衛、園林、通信等建設,推進廣電網、通信網、互聯網“三網”融合,提升基礎設施功能,促進產業、人口等要素向新型社區聚集。

3.4完善服務體系

公共配套服務體系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如建立農村社會救助體系,完善農村合作醫療,推進農村教育資源整合,統籌安排功能性配套設施,加強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加快完善社區公益性服務體系,對社區文化、社區教育和服務流程再造,便于社會互助,安全保障、組織管理、社會救助、信訪接待、勞動就業、產權交易等,以構建城鄉一體化服務體系。

4新型城鎮化下新農村規劃建設的發展模式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新農村建設,需要創新鄉村新社區新模式、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創建鄉鎮產業園區、改善鄉村生態環境,保護鄉村特色文化,提高民眾生活質量,實現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新模式。

4.1推進城鄉建設一體化

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是建設小康社會戰略目標,它們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新農村建設是推進城鎮化發展的機遇和挑戰,而城鎮化是實現新農村建設的依托和載體。因此,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新格局迫在眉睫,如取締城鄉隔離制度約束,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建立社保體系、加強農民技能培訓,加大農業扶持,提高農產品價格,統籌城鄉發展,縮小城鄉差距。同時,按統一規劃與管理、開發與利用,提速新社區商業發展,建設特色商業街區,以商業養社區,以租賃等方式引導農民與就業轉移,實現生產方式轉變與增收的互促互進、互利共贏,逐漸實現城鄉一體化。

4.2創建鄉村新型社區

規劃建設一個獨具特色的農村新型社區,一是集聚整合型社區建設。對距離城區較近,或鄉鎮駐地和鎮邊的村莊,按照小城鎮建設規劃,將周邊村莊整合為一個社區,統一建設,改善居住條件,拓展重點鎮發展空間,實現人口向鎮區集中。二是中心村合并型社區建設。對距離城區和鎮區較遠的自然村,以規模較大的中心村或經濟強村為依托進行合并,統一規劃、突出特色、逐步改造、配套建設。三是園區融合型社區建設。對農業園區、工業園區、民營園區的周邊自然村,依托園區產業鼓勵大企業與村鎮融合發展,通過社區建設為新區提供土地、勞動力等要素支撐,通過產業發展帶動農民轉移就業,走“依托產業建社區,建好社區強經濟”之路,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

4.3構建鄉村產業園區

通過建立健全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組建股份經濟組織,創新農村經濟管理體制等方法,引導構建合理的產業區域,開發都市農業資源,如依托城鎮近郊,圍繞農業生產,以教育游覽、科技示范、生態旅游等主題,創建農業生態型、科普型、休閑型等園區,發展林果采摘、苗木觀賞、花卉節、農家樂、水產垂釣等生態農業產業經濟帶;對各類承包的水塘等,鼓勵開展畜牧業和養殖業經營;對小規模產業建設予以扶持,如太陽能、小型污水處理、沼氣池等實體建設,并圍繞主導產業鏈,促進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發展,打造“一鎮一品、一鄉一業”的格局。融種植養殖、農業情趣、果林花卉、觀光旅游、化娛樂于一體,較好體現生產功能、生態效益和景觀效益,以構建綠色經濟、自然和諧、低碳環保體系,為新農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源動力。

4.4改善鄉村生態環境

新農村規劃建設目標之一就是把生產力功能或經濟實用性與觀賞性作為重要內容,以形成集經濟、生態、社會和觀賞效益于一體的新鄉村風貌;如一是利用鄉村的山體、水系、田園、林地、植被等自然資源優勢,合理安排空間格局,突出山水自然特色,營造綠色景觀,建設特色生態村;二是利用田地或林地,選擇種植如觀賞價值較高的瓜果蔬菜;或利用庭園種植景樹時,選用春有花、夏有陰、秋有果的經濟林樹種;或具藥用價值植物,或選擇觀賞性特色樹種為綠化帶和行道樹,既美化又增收;三是推進“綠色廊道”工程,增強村鎮間、水系間、農田與林地間的連通性,如精心規劃村鎮的田園、森林、河流等大地景觀,形成綠色廊道,以水系防護林、污染隔離林、環鎮環鄉林等為生態屏障,以道路、水系、農田等林帶為綠色網絡,鏈接鄉鎮配套公園、生態果園、自然保護區等生態廊道,是村鎮環境體系的脈絡,也是鄉村景觀的視覺走廊,能較好改善自然環境、維護生態平衡。

4.5保護鄉村特色文化

我國很多文化遺產活態地保存在各地鄉鎮和村落,主要涉及地域文化、傳統村落、鄉土民居、特色建筑、自然和文化景觀遺產,以及每條古街古巷、每幢古建筑、每座古橋、每棵古樹等,它們是延續村莊歷史文脈和塑造文化型村莊的重要資源,需要制訂鄉規民約,提高文化歷史遺產的保護意識;同時,在城鎮化新農村建設中,人口戶籍的城鎮化代替不了精神文化的城鎮化,需要從農村的實際現狀、農民生存危機和心理危機等方面著手,研究對策、科學引導,保護地方戲種和民間藝術等特色傳統文化,構建特色鄉鎮文化社區,組織系列文化活動,增強農民文化自信心,改善農民在城鎮化轉型中的精神困惑和價值轉變,讓他們在新文化生態中完成社會轉型。

4.6“他山之石”規劃理念

德國小城鎮建設走新路帶來的啟示[3]。如今的德國是世界上城鎮化發展比較快、城鎮化率比較高的國家,小城鎮與產業集群融合發展是小城鎮發展的方向。其小城比特費爾德沃爾芬,特別注重城鎮產業培育,以產業促進城鎮可持續發展。并通過加快小鎮基礎設施建設和功能完善,為產業發展搭建良好發展平臺。經過20年的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換代,特別是環境治理,比沃小城不但是化工重鎮,還是休閑養身好去處,如利用曾經褐煤露天礦坑改造的2 600 hm2的湖泊?,F代的俄羅斯圣彼得堡作為歷史名城,其科學規劃對城鄉建設和文化傳承及保護起到重要作用,凈化了97%的污水,幾乎實現了對涅瓦河和芬蘭灣的污水零排放。他們在規劃中以營造舒適的城鄉環境,提高民眾生活質量為目標,注重環境保護、發展共公交通、保護歷史文化遺產,使城鄉規劃實現了和諧交融,不僅改善了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經濟收入,重要的是改變了村莊不合理的布局,美化了環境,有效保護了傳統鄉村環境,他們“以人為本、生態先行、產城融合”的規劃理念和模式,值得借鑒與思考。

參考文獻

[1] 文軍.以人為本科學謀劃 推動城鎮化健康發展[N].光明日報,2013-10-16(11).

[2] 唐柳雯,達海軍.因地制宜選擇城鎮化發展道路[N].南方日報,2014-08-27(A06).

[3] 佚名.他山之石:德國小城鎮建設走新路[EB/OL].[2014-01-17].WWW.m-estudy.

猜你喜歡
新農村建設新型城鎮化
國內各大城市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對比研究
農村基層團建工作如何變革
關于對徐州市實施大學生村官制度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