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城市起源及理論基礎

2015-10-21 17:52任玉兵何勇
城市地理 2015年9期
關鍵詞:生態城市理論基礎

任玉兵 何勇

摘要:在城市環境污染、生態退化的條件下,市民對城市良好生態環境的渴望不斷增長。生態城市研究是城市研究的熱點之一。生態城市萌芽于烏托邦,成長于田園城市、衛星城市,1971年生態城市的概念被正式提出。生態城市具有自身的內涵、特征和建設原則。生態城市的理論基礎是可持續發展理論、城市生態學理論、城市規劃理論、循環經濟理論等。依據理論基礎的差異,生態城市形成了不同的建設模式。

關鍵詞:生態城市;田園城市;衛星城市;理論基礎

1.生態城市的起源

生態城市,英文由生態學“Ecology”和城市“City”組合而成,即Ecocity,意為一個生態文明的城市。生態城市是在烏托邦、田園城市、衛星城市之思想、理論和實踐,它是人類理想的聚居模式[1]。

1.1 烏托邦的設想

近代工業革命在加速城市化進程的同時,也給城市帶來了各種問題,如住房緊張、環境污染、交通擁堵、生態環境破壞等。這些問題被形象地稱為“城市病”。為了治理“城市病”,從工業革命萌芽伊始,西方學者就在探索城市規劃的有關問題。

烏托邦(Utopia)是16世紀首先由托馬斯·莫爾(Thomas More 1477-1535)提出的。針對當時資本主義城市與鄉村脫離和對立、土地投機嚴重等現實,莫爾設想了包括50個城市的烏托邦。在烏托邦中,為控制城市規模,兩個城市相距最遠一天也能到達;每戶有一半人在鄉村工作,住滿兩年輪換一次,以免城市與鄉村脫離;街道寬度定為200英尺,為的是保證城市良好的通風;住戶門不上鎖,以廢棄財產私有的觀念;生產的東西存放在公共倉庫,每戶按需領取,并設公共食堂、公共醫院。另一位空想社會主義者康帕內拉(Tommaso Campanelta,1568-1639)提出了“太陽城”的方案,城市空間結構由7個同心圓組成,居民從事畜牧、農業、航海、防衛等工作。

空想社會主義學家關于城市的種種設想,盡管多數停留在概念層面,但這些思想成為以后“田園城市”、“衛星城市”等理論的淵源。

1.2 田園城市的設想

許多學者認為生態城市起源于田園城市的設想。田園城市理論是1898年由英國人霍華德(Ebenezer Howard)提出的。針對城市規模增大,人口擁擠,市民隔離感增加,霍華德提出“城市應與鄉村結合”的觀念。他精心刻畫了一個“田園城市”的方案:城市人口30000人,用地404.7hm2。圍繞城市的是大片的永久性綠地,供農牧業用。城市部分由公園、林蔭道、公建、住宅組成的一系列同心圓組成,大道由中心向城郊放射出去,整個城市綠地占有較大比率。田園城市理論影響極為廣泛,規劃界一般把“田園城市”方案的提出作為現代城市規劃的開端?;羧A德的“田園城市”具有以下特點:①城市中有較大比例的公園、林蔭道,城市中的人更接近自然;②城市外圍為永久性綠地,可以控制城市用地的無限擴張;③同心圓結構及由市中心放射出去的6條大道,成為城市結構的一種模式,這種結構利于城市通風,改善城市氣候,凈化空氣。

1.3 衛星城市的設想

20世紀初,鑒于大城市的惡性膨脹,霍華德的“田園城市”理論,由其追隨者昂溫(Unwin)發展成為衛星城市的理論。昂溫提出在大城市的外圍建立衛星城市,疏散高密度人口,以控制大城市規模。同一時期,惠依頓也提出,為控制大城市的膨脹,可以在大城市周圍用綠地圍起來,在綠地之外建立衛星城鎮,建設工業企業,和中心城市保持一定聯系。衛星城市實際上是大城市周圍的一些小城市,與大城市保持一定的距離,并在生產生活上與大城市保持緊密聯系。

田園城市和衛星城市的設想都已在實際的城市規劃中得到體現。

2.生態城市的概念及內涵

生態城市概念最早于1971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人與生物圈”計劃中提出。但直到今天世界上還沒有真正意義的生態城市,人們對生態城市內涵的認識依然在不斷深化。

蘇聯生態學家雅尼科斯基(O.Yanitsky,1984)[2]首先給出了生態城市的概念,生態城市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建立的社會、經濟、自然協調發展,物質、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態良性循環,技術與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創造力、生產力得到最大限度發揮與發展,居民的身心健康與環境質量得到最大限度保護的生態、高效、和諧的人類聚居新環境。美國生態建筑學家理查德·瑞吉斯特(Richard Register,1987)[3]認為,生態城市尋求的是人和自然健康和諧、充滿活力及持續力的理想。美國生態學者羅斯蘭德(Roseland,1997)[4]認為,生態城市概念含有可持續發展、健康社區、社區經濟發展、優良技術、生物區域主義、土著居民價值觀、社會生態等方面的意思。我國城市規劃專家黃光宇(1997)[5]認為,生態城市是人類長期以來對理想生活與住區持續探索和追求的結果,它基于生態學原理,綜合研究由經濟、社會和自然構成的復合生態系統,并應用現代科學和技術手段而建設的居民滿意、經濟高效、生態良性循環、可持續發展的人類居住空間。陳予群(1997)[6]認為建設生態城市是現代文明和未來理想城市的象征。生態城市作為一個人工復合系統,存在于特定的行政區域內,以所屬地區的自然資源情況為前提,以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為核心,以生態環境承載力為制約因素,以城鄉協調、環境清潔優美為特征,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

學者們從各自的研究領域出發,根據自己的認知,提出了不同的生態城市概念。從這些概念中可以概括出生態城市的內涵,主要是:①基于生態學原理;②人與自然和諧共處;③一個社會、經濟、自然的復合系統;④高效、生態良性循環的經濟。所以,生態城市是一種遵循生態學原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具有高效、生態良性循環生產的社會、經濟、自然的復合系統。

3.生態城市的特征

生態城市的提出是基于人類生態文明的覺醒和對傳統工業化與工業城市的反思,與傳統城市相比,生態城市存在著本質的不同,其特征如下。

1)人文性。只有擁有文化個性、人文氣質的城市,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生態城市。生態城市應具有人文品質,尋求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人要愛護自然、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身心也能從美好的自然環境中受益;生態城市應尋求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追求平等、民主、尊重、關懷的人文價值。

2)持續性??沙掷m發展理論是生態城市的思想基礎。城市發展需秉持理性價值取向,即限制需要在合理的范圍內。一個只顧“掠奪”性地開發資源,滿足眼前需要的城市,不可能持續地發展。具有戰略眼光的城市管理者、規劃者能科學地開發、利用資源,合理地配置資源,保持城市持續健康地發展,讓城市繁榮的成果惠顧廣大的居民。

3)整體性。生態城市是一個包括自然、經濟和社會在內的復合系統,具有系統的整體性特征。生態城市的規劃、建設要兼顧環境、經濟和社會三方面的整體效益,注重城市質量的整體提高。

4)區域性。城市不是一個與周圍地域隔絕的孤立實體,相反,城市一刻也離不開與其毗連的區域,所以城市是一種區域的概念,每個城市的發展都有自身獨特的區域條件。生態城市作為城鄉統一體,是建立在區域平衡基礎上;且城市之間也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只有平衡協調的區域才有平衡協調的生態城市[7]。

4.生態城市建設的原則

雷吉斯特(1984)[8]提出了生態城市建設的四項原則:以相對較小的城市規模建立高質量的城市、就近出行、小規模地集中化、物種多樣性有益于健康。雷吉斯特(1993)提出生態城市設計的十二項原則:恢復退化的土地、與當地生態條件相適應、平衡發展、制止城市蔓延、優化能源、發展經濟、提高健康和安全、鼓勵共享、促進社會公平、尊重歷史、豐富文化景觀以及恢復生物圈。

5.生態城市的理論基礎

生態城市是一種跨學科的城市發展理念,而不是某一種單一的發展形式。生態城市的理論基礎包括可持續發展理論、城市生態學理論、城市規劃理論與循環經濟理論等。

5.1 可持續發展理論

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以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要能力的發展為代價的發展模式。其實質是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既要發展經濟,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又要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各種自然資源和環境,使子孫后代能夠永續發展和安居樂業。地球是一個復雜的巨系統,可持續發展追求的是整體發展和協調發展??沙掷m發展是關乎所有人的發展,應以公平為原則,既要保障橫向上的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發展公平,也要保障縱向上的代際發展公平??沙掷m發展本身也是多樣性、多模式的多維度發展。

可持續發展可歸結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理論強調經濟增長的必要性。它不僅重視經濟增長的數量,更重視經濟增長的質量。單純數量的增長有限,而依靠科學和技術進步,提高經濟增長的效益和質量,促進內涵型的經濟增長,才能讓經濟走上良性持續的軌道。

可持續發展的狀態就是資源可持續利用、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的狀態。發展不能超越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自然資源是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良好生態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使可再生資源的消耗速率低于其更新速率,使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能夠得到替代資源的補償。

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目標是謀求社會的全面進步。發展不單純是經濟的增長,而且涉及人類生活質量的改善,人類健康水平的提高,讓人們享有平等、自由、受教育的權利并免受暴力。所以,在可持續發展系統中,經濟發展是基礎,自然生態(環境)保護是條件,社會進步才是目的。在二十一世紀,人類共同追求的目標,是以人為本的自然—經濟—社會復合系統的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

5.2 城市生態學理論

城市生態學是一個交叉學科,由生態學、城市學及人類生態學等學科發展而來,于1925年由美國芝加哥學派的代表人物帕克(R.E.Park)[9]首先提出。生態學是研究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城市學是以城市為研究對象,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觀察、剖析、認識、改造城市的各種學科的總稱。人類生態學是研究人與周圍環境之間的相關關系及其規律的學科。城市生態學是以生態學理論為基礎,應用生態學和工程學的方法,研究以人為核心的城市生態系統的成分、結構、機制及與其他系統關系的規律,促進物質轉化和能量流動以及環境質量改善,實現結構合理、功能高效及關系協調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城市生態學是“生態城市”最基本的理論基礎。

城市生態學從宏觀上對城市自然生態系統、經濟生態系統和社會生態系統之間關系進行考察,強調城市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生物群落和人類社會、物理生物過程和社會經濟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把城市作為整個區域范圍內的一個有機體,分析各組分之間的能量流動、物質代謝、信息流通和人的活動所形成的格局過程。

城市生態學包含的一般規律,如生物與生物及生物與環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規律,物質循環與再生的規律,物質輸入與輸出動態平衡的規律,環境資源的有效極限規律,是解決人類當前面臨的人口、糧食、能源、資源、環境五大問題的基本理論,是指導生態城市規劃、建設和發展的基礎理論依據。

宋永昌等認為,城市生態系統是人為改變了結構、改造了物質循環和部分改變了能量轉化、長期受人類活動影響的、以人為中心的陸生生態系統。馬世駿和王如松認為,城市生態系統是由人類社會、經濟和自然三個子系統構成的復合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具有以下特點:(1)是人工生態系統,人是這個系統的核心和決定因素;(2)消費者占優勢;(3)分解功能不完全;(4)自我調節和自我維持能力很薄弱;(5)受社會經濟多種因素制約。

5.3 城市規劃理論

城市規劃思想和實踐歷史悠久。我國夏代就對“國土”進行了全面的勘測,成書于春秋戰國之際的《周禮·考工記》記述了周代王城的空間布局。西方在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臘城邦時期,提出了城市建設的希波丹姆(Hippodamus)模式[1]?,F代城市規劃理論更是豐富多彩,從烏托邦、太陽城到田園城市、衛星城鎮、生態城市,不一而足。城市規劃是人類為了在城市的發展中維持公共生活的空間秩序而作的未來空間安排。城市規劃的意義在于對城市社會發展和演進的指導和控制,為城市建設和管理提供依據,是保證城市合理地進行建設和城市土地合理開發利用及正常經營活動的前提和基礎,是實現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目標的綜合性手段。城市規劃是一項綜合性工作,包括城市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是對城市空間、土地的科學統籌安排,是形成城市良好生態環境的前提。

猜你喜歡
生態城市理論基礎
高職專業群建設的機理、理論、動力和機制
生態城市規劃建設與中國城市發展
海綿城市理念在園林工程中的應用
構建圖書館知識服務理論體系的思考
淺議中職計算機基礎課自主學習教學模式
會計準則變革的非預期效應理論框架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