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導入設計 創設靈動課堂

2015-10-21 19:00王偉麗
新課程學習·下 2015年5期
關鍵詞:思維課堂教師

王偉麗

課堂導入存在于一堂課開端、前后教學環節過渡和兩個知識塊之間,精彩的導入能夠起到先聲奪人、引人入勝的作用,使課堂靈動出彩。筆者結合多年教學實踐,談談課堂導入的優化策略。

一、“三位一體”,提升素質

課堂好比舞臺,以學生為本位的課堂,教師應該集編劇、導演、演員能力于一身,在導入設計中讀透教材,讀懂學生,巧妙構思,創設情境,有效組織,融入教學,只有認真扮演好不同角色,才能使導課富有情趣和張力,使課堂生機盎然。

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師退生進”,對教師的課堂設計和駕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政治教師要多學習專業知識,提高時政“嗅覺”,加快知識更新的步伐,增加和完善知識儲備;要時?!盎仡^看”,不斷總結反思,想想得意和失意之處,及時記錄,使零散的思考成為思想。反思越多,素質提升越快,導入效果越好。

二、精心設計,有效設問

“問”是求知“開山斧”,“問”是深耕的犁,教師要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要處理好三維目標之間的關系,從學情出發,精心創設問題情境,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課堂教學設問的目標是挖掘潛能,讓學生“有問”“敢問”“善問”,實現學習能力的最大化。怎樣使課堂設問更有效呢?

1.堅持適度性原則

課堂導入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問太難會讓問題“石沉大?!?,問得太“小兒科”,學生愛理不理甚至擾亂課堂。設問難度適中,既能讓優生知不足,敢于“兵”教“兵”,又能讓后進生積極參與課堂。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思維,形成互助樂學的氛圍。

2.堅持層次性原則

問題設置要形成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問題鏈”,考慮問題間的銜接和過渡,深化教學,要始終指向教學目的,對難度層層分解,使問題更具挑戰性。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方式,使學生廓清迷霧、豁然開朗。

3.堅持誘發性原則

要精心設置思維品質性問題,問出學生的成功點和成長點。在不同的學習環節中始終“有疑”,不斷激起學生認知沖突,造成學生心理上的懸念,引導學生提高思維水平,提振學習興趣。

三、絲絲入扣,謹遵要訣

課堂導入要達到激活思維,提升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的效果,就必須遵循新、巧、短、準四字訣。

“新”,指的是素材新、觀念新、角度新?!八夭男隆敝傅氖菍дn所選素材要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可以選擇近期的重大時政或百姓關注的熱點焦點進行整合?!坝^念新”意味著教師要“破舊立新”,敢于打破陳規,探索更具新穎性的課堂導入模式?!敖嵌刃隆币蠼處熞匀碌囊暯乔腥?,書本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讓人感覺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巧”,指的是語言巧妙、形式巧妙。首先,導入語言精辟、準確。教師導入若平淡無奇、缺乏新意就不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像“上節課我們學過哪些內容?”這類問題大可不問。否則會讓學生興趣全無,陷入低效狀態不能自拔。其次,體現在巧用各種類型的導入形式。教師可采用圖片導入、熱點導入、情感導入、對比導入等多種形式調動課堂氣氛,激發思維。

“短”,指的是導入不宜拖沓,要簡潔凝練、扣人心弦。導入用時要短,不宜超過十分鐘,導入環節用時過多過長,會事與愿違。

“準”,指的是導入針對性要強,找準新舊知識的銜接點,找準學生的興趣點和疑惑點,找準學生的發展區間。唯有如此,導課才能準確有效。

四、抓住時機,激發動力

課堂導入的時機有多處,把握得準,能深化教學,提高課堂實效。如前后兩個教學環節或兩個單元之間就是導入的良好時機,恰當的導入能充當“紐帶”或“橋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活”起來,在有效學習中提高活動能力,形成良性循環。另外,很多學生對政治課有“成見”,認為是一門抽象程度很高、只需死記硬背的學科。發現此類想法后,教師應當機立斷,通過類似模塊導入的方式引導學生轉變觀念,全面了解本學科的特點和實用性、指導性,以期待、迫切的心情迎接政治課堂。

五、分門別類,靈活運用

課堂導入類型多樣,應根據不同情況對癥下藥,靈活運用。

1.模塊起始課導入

模塊起始課導入是教好整本書的開端,對老師導入的技巧水平要求較高。往往可以選取一至兩個年度的時政熱點導入,既能引導學生關注國家大事、社會熱點,又能讓學生了解學科特點,消除成見,激發熱情,培養興趣。

2.新課起始導入

新課起始導入可采用詩詞導入、故事導入、圖片導入、案例導入、視頻導入,活動導入等形式,讓學生深受啟發。導入形式因人而異,要結合學生實際、教師的素質專長適時選擇。學生整體對新課不熟悉,初期可淡化知識傳授,適當延長導入時間,采用視頻導入、時政播報等形式激發學習興趣,甚至可以組織學生周末調查或小組承擔部分教學任務來激活學生,重視學生參與的廣度。當學生具有一定的政治素養和分析理解能力時,多采用案例導入等形式突破重難點,提升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升華,重視學生思維的深度和課堂教學的信度。

3.知識之間導入

這種導入往往以舊帶新、溫故知新,直奔主題??刹捎脧土晫?、談話導入、歸納導入、練習導入、比較導入等方式。這些方式會相對傳統一些,但只要針對學生實際靈活運用,仍可在平淡中收獲不一樣的效果。完成一個知識塊后,往往可以精選鞏固練習,適度探究。把問題設在難點處、易混易錯處,適當留白,通過小組交流、展示、組間互助,不斷完善補充,借助問題載體,達到拓展思維之目的。這樣的導入能真正形成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使課堂更加豐滿有效。

教學中不僅需要喚醒學生的潛能,而且需要開啟教師的心智。導課優化設計的路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行者無疆,愿更多用心生活,銳意創新的你與我同行。

參考文獻:

[1]孫菊如,陳春榮,謝云.課堂教學導入藝術[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鄧濤.讓學生愛上課堂:名師高效課堂的引導藝術[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高青蘭.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導論[M].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

編輯 薄躍華

猜你喜歡
思維課堂教師
歡樂的課堂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思維總動員(二十五)
思維總動員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師
善問讓思維走向深刻
寫字大課堂
一條魚游進了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