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音樂課中音準訓練的方法

2015-10-21 19:00陳燕云
新課程學習·下 2015年5期

陳燕云

摘 要:在音樂課中,音準是歌唱教學的基準,沒有了音準,音樂的美感無從談起。學生是否掌握較好的音準能力,直接影響到學生歌唱能力的展現。因此,根據學生出現的音準問題,談談在音樂課中如何進行音準訓練。

關鍵詞:音準訓練;音高概念;和諧聲音

在小學音樂課中學生普遍存在音唱不準、走音跑調的現象。學生對于自己唱歌跑調的情況會感到自卑,不愿獨立演唱,直接影響學生歌唱表演能力和心理健康,因此,為了提高歌唱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關注音樂課堂教學中最核心的問題:把握音準。

通過常規音樂課的觀察,發現學生歌唱時出現的音準問題主要有:音高概念不明確,感知音高的能力不夠;低音高唱、高音喊唱、容易用大白聲唱歌等。針對學生在音樂課中聽不準、唱不準等音準問題,本文從四個方面進行音準訓練,解決音準的難題。

一、對比聆聽,建立音高概念

音高指各種不同高低的聲音,即音的高度。但學生容易將音高與音量的概念混淆,認為大聲是高音,小聲則是低音。如何讓學生區分音高和音量兩個不同的概念呢?我們運用對比聆聽的訓練方法,如:在二年級《牧童謠》一課中,“55 55 6 - | ”這一句旋律分別用強和弱兩種不同的力度彈一遍,讓學生聆聽兩句旋律有何不同,然后再用同樣的力度彈不同的兩個樂句“55 55 6 - | ”和“55 55 3 - |”,讓學生聆聽兩句又有什么不同?學生經過對比聽辨后,明白了音高和音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因此,在聆聽音樂時,要提出具體的聆聽要求和方法,讓學生明白聽什么、怎樣聽、反復聽,才能正確區分音樂中的基本要素,逐步建立正確的音高概念。

二、手號輔助,增強音高記憶

學生對音高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如何進一步增強音高的記憶?音高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概念,常常讓學生摸不著頭腦。因此,運用柯達伊手號教學法能很好地用不同的手勢來表現出各音的高低位置和特點,將抽象的音高特點更直觀、形象地表示出來,輔助學生把握好音準和調整音準。

例如,音階接龍游戲:第一遍讓學生邊打著柯達伊手號,邊演唱音階“1 2 3 4 | 5 6 7 i | 7 6 5 4 |3 2 1‖”,第二遍提醒學生,4音只做手號,不唱出聲,在心里唱,既唱成“1 2 3 0 | 5 6 7 i | 7 6 5 0 | 3 2 1‖”,第三遍可以選擇兩個音只做手號,不唱出聲音,以此類推。小游戲有了手號的參與,不僅讓唱音階變得有趣好玩,并且輔助學生唱準了每一個音。同時,當老師提醒休止的音只能在心里唱時,學生僅能靠自己的內心聽覺構唱此音,才能準確地接唱到下一個音。從而鍛煉學生的內心聽覺,有效地增強音高記憶。

三、輕聲歌唱,體驗和諧聲音

在音樂課中,大部分學生都是用大聲喊唱的方式來歌唱,這樣不僅容易損壞聲帶,而且容易造成走音跑調的現象,破壞了音樂的美感。輕聲唱是常規唱歌教學的有效的手段,不僅能夠控制情緒、保護嗓子,最重要的是可以聆聽到自己的歌聲與伴奏的聲音或者是其他歌唱者的聲音是否和諧統一,判斷自己的音準是否正確,若不正確還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音準。輕聲歌唱時,要注重音色的美,不能發虛,還要結合氣息的支持來歌唱,這樣才能擁有自然、優美的歌聲。

四、關注音準,提高訓練實效

不僅學生需要一雙“音樂的耳朵”,還需要老師有一雙會發現“音樂的耳朵”。如果教師只專注于彈奏的鍵盤,不關注學生的歌唱狀況,甚至連學生唱不準音都沒有發現,像這種走過場似的教學環節就失去歌唱教學的實際意義。即使有的教師發現學生音唱不準時,但是評價比較籠統、單一,只對學生說:“你的音沒有唱準!”而沒有給學生分析音準錯誤的原因,學生也不知道該如何改正。因此,教師的作用是通過仔細聆聽學生的歌唱,快速地找到學生音準錯誤的原因,并通過正確方法的示范和對學生錯誤方法的模仿和分析,使學生較快地改善,使教學更富實效性。

綜上所述,通過在每一節音樂課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音準訓練,學生的音準能力有了逐步的提高。但是音準的訓練和記憶是個漫長的過程,而音準作為歌唱教學的重中之重,只有長期堅持不懈持續地進行下去,才能真正提高學生歌唱能力和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徐新麗.談小學階段的合唱教學[J].中小學音樂教育,2003(1).

祁君.少兒發聲訓練需注意的幾個問題[J].河北教育,2002(1).

俞禮蓀.關于小學低年級的音階、音準訓練[J].四川音樂,1982(11).

編輯 溫雪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