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腦音樂系統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2015-10-21 19:00李博麗
新課程學習·下 2015年5期
關鍵詞:和聲音樂教學

李博麗

摘 要: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已經形成了相對固定的形式,倡導在音樂教學課程中的和聲、配器、視唱練耳、鋼琴等課程中將電腦音樂技術與傳統課堂結合,使教學軟件、教學經驗和教學硬件在全國范圍內的音樂教育機構能真正共享。電腦音樂教學系統進行輔助教學也是改革傳統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推行素質教育,培養新形勢下的中小學音樂教師的最好途徑,更是把高師音樂教育融入社會發展需求的一個切入點。

關鍵詞:電腦音樂系統;音樂教學;和聲

一、在和聲課教學中的應用

在和聲課程的實際教學中,通過電腦音樂系統中的音序軟件和打譜軟件,將譜例中排列不同的和聲進行方式直觀地通過視譜體現在電腦屏幕上。教師在講解和聲進行時可以通過鼠標進行隨意修改,在講解和聲功能的鏈接和對復雜的和聲進行剖析時,還可以通過電腦音樂技術進行多聲部的分離,將修改的部分調出,利用音源設備進行音色的轉換,最后通過聽覺和視覺的比較,就可以很輕松地做到視聽同步的效果,使抽象的音樂變得更加直觀。這不僅能解決傳統音樂教學中樂譜顯示與和聲聽覺效果不能同步的問題,而且豐富的音樂也能使和聲教學更貼近音樂本身,在教學中發揮它的獨特優勢。

對四部和聲作品的分析,會因為教師鋼琴演奏水平以及四個和聲聲部音域的復雜性受到限制,很難完整地向學生展示四部和聲進行時的實際音響效果,學生就只能在老師的講解下看著譜例牢記和聲進行的理論原則,卻感受不到真正的音響效果,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以上教學情況,可以通過電腦音樂技術的引進得到改善,教師可以在上課前找到所需要的譜例,并導入到相應的音樂軟件中,制作好教學課件。在課堂中,只要輕輕一點鼠標,就能看到清晰完整的譜例,還可以同步聽到音響效果,既減輕了教師上課過程中不斷演示的麻煩,也通過生動、活潑的教學效果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提高了教學效果。

二、在配器課教學中的應用

配器課程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音樂理論課程,它要求學生必須對作曲、復調、和聲等幾門理論知識有扎實的基礎。但由于高師及音樂院校因教學環境及軟硬件設備的局限,不能很好地把音樂作品通過音響效果直接反應在聽覺上,但若運用電腦音樂技術對和聲色彩的選定、織體的設計、旋律線條的寫作加以選擇,則可以讓學生邊創作邊同步視聽到在實際樂器演奏下的配器效果。教師也可以集中不同的組合方式或編配方法甚至是創作手法作出對比的音響效果,讓學生進行分析比較,同時教師可以就上述問題作出鮮明透徹的詳細講解,在加深學生感受和體驗的同時增強配器的可操作性。

對多聲部音樂進行配器。電腦音樂制作系統中有大量采用真實樂器錄制的音色庫,可以從采配器中調出各種樂器的音色,進行多聲部的管弦樂配器。學生在自己制作器樂編配的同時,通過對樂器音色的辨別,對每個聲部的多次傾聽和分辨使聽覺變得更加靈敏,既訓練了學生的耳朵對不同音色辨別的敏感度,還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耳朵對各種音色的分辨能力。通過配器使學生對配器效果的掌握和分析更加細致,從而獲得從節奏、音色、和聲效果、音樂情緒的多方位感受,讓學生做到視聽統一。這樣既能減輕教學的難度也彌補了教材和音樂素材的不足,還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應用

在傳統的視唱練耳課程的教學中,聽音訓練與樂譜的視唱是兩項最重要的教學內容。在以鋼琴為主要教學工具的教學模式下,常常會單獨聽記寫單音、音組、和弦、短小旋律,教師也會遇到因為長期反復地彈奏單一的音色,而無暇顧及學生的學習情況,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覺得枯燥乏味,逐漸對視唱練耳課程失去興趣。將電腦音樂制作技術應用到視唱練耳中,已經成為當前視唱練耳教師必須掌握的一門新型的現代教學技術手段之一。電腦音樂系統不僅可以有效地豐富傳統方式的視唱練耳訓練,豐富訓練內容,擴展訓練范圍,還可以讓學生的耳朵盡早地熟悉和適應豐富多彩的音響效果。對所學視唱曲的伴奏帶、聽音片段和較難演奏的音樂節奏片段事先通過電腦音樂系統進行編輯設計,講解時可以做到快速地演示和自動播放,從而大大提高教師教學的主動性。同時還縮短了學生與實際音樂作品之間的距離,更可以減少教師長時間范唱的疲勞,使教師在上集體課訓練時,避免現場演奏所可能發生的錯誤,同時能夠離開鋼琴走到學生中去做近距離地輔導。在視唱曲的訓練過程中,因為音樂片段以文檔的形式保存在電腦內,可以在任意時間“放”或“?!?,還可根據教師教學情況的需要逐小節、逐句地播放,其音調、速度、示范音色都可以根據學生對視唱曲的熟練程度進行調整。

四、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傳統的鋼琴教學主要是以小課的形式一對一地進行,一個教師一節課最多只能帶四、五個學生,教師先示范,學生分別進行彈奏,效率非常低,而如果把電腦音樂系統和鋼琴課程的教學更好地結合起來,可以通過數碼鋼琴進行集體課的教學,用電腦網絡將教師琴和學生用琴相互鏈接起來,教師用琴具有多樣化的重奏功能及多種樂器的自動伴奏功能,有的還具有強大的音樂制作、音序功能(相當于1臺合成器),還可以播放現有的標準MIDI樂曲。

數碼鋼琴系統還需要配備視頻系統。在上課時將教師演奏示范的正確手型通過攝像頭的拍攝直接投影到大屏幕上,可以在第一時間讓學生了解最正確的信息,通過大屏視頻系統,學生的演奏也可以以五線譜的方式在電腦上顯示出來,還可以打印成樂譜,這樣每個課時所提高的效率是傳統教學不能比擬的,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觀摩,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生學琴的興趣,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演奏技巧。

電腦音樂系統輔助音樂教學不僅吸收了傳統音樂教學的方法和原則,并在其基礎上結合現代科學技術進行大膽創新,這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個大的創新,還對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做了一個補充和延伸。隨著電腦音樂技術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數碼技術輔助音樂教學也就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音樂愛好者的重視,將音樂教育實現現代化將不再是夢想。

參考文獻:

胡曉瑛.多媒體教學系統輔助高師聲樂教學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5.

編輯 薛直艷

猜你喜歡
和聲音樂教學
威尼斯水鄉詩畫——肖邦《升F大調船歌》的音樂語言分析
《風之谷》配樂作品中和聲與畫面的融合分析
淺析電子制作MIDI音樂
解析歌曲《大江之歌》的管弦樂配器
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究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多媒體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音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淺析
中等專業學校音樂欣賞教學研究
淺析肖邦第二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