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作文教學中的“說、學、論、寫”

2015-10-21 19:35秦龍田
新課程學習·中 2015年2期
關鍵詞:教學過程

秦龍田

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學會語文的目的是什么,不是說讓學生死搬硬套,而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寫作的方法,熟練應用各種修辭方式,讓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寫出更好、更精美的文章,這是從事語文教學工作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開放式教育方式;修辭方法;教學過程

一、初中作文開放式教育方式

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在從教多年來,筆者在作文教學中不再用死板的教學方式,而是引入了傳統相聲提倡的“說、學、逗、唱”的方式進行開放式教育,突破了傳統的定題目、定體裁的模式,引導學生在不定方式下進行作文寫作,通過“說、學、論、寫”的四步方式,打破傳統教學的思維定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作文教學中的“說”

好的作文應該有一個好的思路,很多學生說出來很簡單,但是你讓他直接去寫就很難,以往很多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是寫出一個題目,規定一下體裁,讓學生根據課堂中學習來的知識進行寫作,陳舊的教學方式,很難使學生寫出好作文。

“說”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作為教者的“說”是在作文課開始的時候做一種引導,我們要說的是一種打破思維,通過我們的“說”,引出我們將要要求學生們去寫的內容。一堂開放式的作文課,不僅僅是圍繞著教者的說為主體,我們要讓學生天馬行空地去想,發揮他們的想象力,然后讓他們來“說”,讓他們說出來作文該用什么題目,該用什么體裁,不用拘泥,不用死板,讓他們自由地說出自己的想法,確定該寫作文的一個主體提綱,需要用哪些好詞好句,需要引用哪些名人名言,從而為要寫的作文定出一個基調,讓學生有個思維發散的過程。

三、開放教育方式作文教學的“學”

初中的孩子充滿了好奇心,對感興趣的事情會投入很多的注意力,我們做到了教學的開放,如何做到開放教育方式中作文教學的“學”呢?

其重中之重就在于我們的課堂設計,我們給了學生“說”作文的機會,也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讓他們學習了很多的寫作方法、修辭方法,讓他們對很多好詞好句、名人名言進行了背誦和熟悉,那么在教他們寫作文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引導,如何提高學生對作文寫作的興趣呢?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生“說”的過程中巧妙地插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后,可以在黑板上板書,寫上他們在說的過程中應用的修辭方法,說出的好詞好句,引用的名人名言,同時我們在寫的過程中也應當解釋各種修辭方法的應用,加深他們在平時課堂中學到的知識。

四、師生課堂交流的“論”

這里的“論”是指教師與學生對作文的題目、體裁以及寫法的一種看法的交流,是使學生寫作文之前有一個分析和確定的過程,避免學生出現跑題、錯用體裁。

教者和學者在前面都“說”了,教者說出了讓學生寫的要求,同時穿插著加深了他們對寫作方法、修辭方法的知識滲透,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學生議論,論出應該寫的作文的題目、作文的體裁;論出應寫作文的主體思路、總體脈絡;定下作文的提綱,確立作文的骨架。在師生議論的過程中,不必拘泥一個題目、一種體裁,要提倡文題的多樣性、體裁的多樣性,體現出寫作的發散性、輻射性,然后才能張揚出每個學生的個性。在“議”的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揮教者的作用,同學生一起分析,他們確定的題目最好應該用什么樣的體裁,什么樣的題目,應當用什么樣的思路,什么樣的主題,才能加深他們的印象。

五、脈絡清晰的“寫”

“說”了、“學”了、“議”了,然后應該教會學生怎么去“寫”,這里的“寫”不單單是指寫作文,其中還包括在作文課堂中的筆記的記錄,教會學生記錄他們在“說”“學”“議”過程中得到的東西,以便他們在后期寫作文的過程中能加以應用。

在多年的語文教學過程中,針對初中作文教學花費了很大的工夫,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試驗了許多的教學方法,通過上述開放式教育方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增強了他們的參與意識,提高了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使學生在寫作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梁英.初中作文教學有效性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2(4).

猜你喜歡
教學過程
淺談如何轉化后進生
欣賞教育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