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的挖掘與弘揚

2015-10-21 20:00常淑蘭
中小學教育 2015年7期
關鍵詞:人文精神人文素質

常淑蘭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闭Z文學科作為一方滋養人文精神的沃野,對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教師是人文教育的設計者、組織者,師生交往的本質就是教師的人文精神對學生的人文精神激活、豐富、浸潤的過程。對于初中生來說,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其人文精神呢?

首先,語文教師應塑造人文品行,言傳身教。

要培養出具有人文素質的學生,需有較高人文素養的老師。所以,提高教師自身的人文素質尤為重要。一方面,我們要善于將教材中提倡和教學中闡釋的人文知識、人文精神見諸行動,體現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為學生樹立好榜樣;另一方面,要努力引導學生躬行實踐,自覺做中華民族和世界先進人文精神的傳人。此外,語文教師還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心理品質,敢于創新,敢于挑戰。

其次,以教材為載體,滲透人文精神。

人文知識是人文素質中最基本的內容和層次。中學語文教材不僅是各種語文知識的載體,而且是各種文化知識的載體,其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因素,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如:勾踐的“臥薪嘗膽”、孟子的“舍生取義”、李清照的“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些成語和詩句對于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具有不可低估的優勢,對學生的思維方式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因此,語文教師應立足課堂,把握教材,挖掘其中人文思想的火花,并根據學生實際的知識水平,結合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介紹和講解相關的人文知識,指導學生去思考、學習并借鑒,從而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人格魅力。

再次,教學中要以創新為主體,內化人文精神。

人文素養的形成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內化過程,這就決定了教育活動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創造性。因此,教師要積極啟發學生思維,給學生一個思考、研究、創造的機會,構建一個自由、和諧的展示自我的平臺。對學生一些標新立異的想法,要給予必要的引導和鼓勵。

例如:教學《背影》這一課時,有的學生發笑,有的學生甚至認為父親為兒子買橘子這樣的小事不值一提,學生并不認為朱自清寫得精彩。后來我改變了教法,先給學生講父親跟自己的關系、父親如何關愛自己,特別是上大學時,年邁的父親親自挑著行李到車站送別我的情景,就不禁想到本來貧困的家庭,為了我能順利上大學,不知年邁的父親又要熬多少苦頭了……然后,再要求學生講他們被父母的愛深深感動時的情景,學生的極積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發言踴躍,有的甚至含著眼淚講述爸爸媽媽關愛自己的故事。在此基礎上,再組織學生學習《背影》,學生就很投入,甚至能夠很深情地表演父親吃力地爬上月臺的動作。師生就是這樣在人倫情懷中一起自然地體味學習文章的語言,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從而達到教師、學生、課文的和諧統一。這里沒有枯躁的知識傳授與訓練,沒有蒼白的架空分析,學生這時已不是單純地學習語言知識,而是把自己的人生體驗和情感與課文交融在一起,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受到審美教育,受到人倫情懷的熏陶,從而出現了令人蕩氣回腸的“人化情境”,體現了人文精神。

又如教學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如果我們語文教師仍死扣小說揭露“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這一點去分析課文,自然不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因為中國的傳統觀念與西方價值觀有一定的差別。倘若在教學中聯系初中生已有一定的判斷能力且喜歡評價人的特點,在課堂上開展“于勒是不是值得同情”等話題的辯論賽,或聯系學生的生活用現在的眼光討論克拉麗絲的勢利,或引導學生結合現實生活現象去評價像菲利普夫婦一類的人,就在原有的基礎上拓展了文本的內涵,既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素質,同時豐富了學生情感,健全了人格。

最后,營造書香校園,豐富學生課外閱讀。

閱讀是一個陶冶學生情操、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喚醒心智、促進生命成長的過程。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了學生須讀的文學名著,這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義。文學名著永遠傳達著人類有價值的時代精神和文化精髓,最具人文的教育功能。如:儒家的厚德載物、尊師重道,道家的淡泊名利、虛懷若谷,佛學的寵辱不驚、進退從容……這些都值得學生去學習、體會和進行創造性轉化。教師要創造閱讀名著的條件,盡可能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如讀書筆記評比活動、開一個小小研討會、課前五分鐘讀后感演講等。教師還可以根據課堂教學陣地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引起學生理性的思考,從而培養學生快速、高效閱讀的能力和習慣。

多讀一些名篇名著,多與大自然和睦相處,有助于陶冶學生的人文精神。語文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和幫助,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如教了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就可以讓學生讀他的《安徒生童話》,接觸了我國吳敬梓的《范進中舉》就推薦讀《儒林外史》,教了《論語十則》、《孟子二章》等簡易古文就讓學生慢慢涉足《論語》、《孟子》。此外還應向學生介紹我國四大名著以及外國一些優秀的名篇名著,如《紅樓夢》、《水滸傳》、《魯濱孫漂流記》、《簡愛》、《湯姆叔叔的小屋》、《格列佛游記》等。

“人文教育:立人之本,立國之本?!闭Z文教學因其學科特點,具有“載首明理、表情達意、文道統一”的優勢,教育工作者應著眼于社會長遠需要,重視學生全面綜合素質的培養,關注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正確把握語文教學的規律,使學生個性飛揚,將人文精神進行內化,以適應市場經濟對人的綜合素質的需要,適應世界上綜合國力激烈競爭的需要。

猜你喜歡
人文精神人文素質
高鐵乘務員的素質要求及其養成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編輯出版中的體現及構建
人文紹興
人文社科
素質是一場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質
讓人文光輝照耀未來
試論醫學人文精神的構建
循證醫學的人文精神
尋找歷史的縫隙——關于“人文精神討論”的述評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